专访丨蛋卷基金总经理栾天昊:指数投资并不被动,更考验基金公司创新能力

专访丨蛋卷基金总经理栾天昊:指数投资并不被动,更考验基金公司创新能力

记者丨蒋金丽

来源丨国际金融报

图片丨蛋卷基金总经理 栾天昊

为什么指数基金会在2019年爆发?是不是所有的基金公司都适合发展指数基金?如何在指数基金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近日,雪球旗下蛋卷基金总经理栾天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指数基金的爆发,是国内投资环境成熟的标志,这个成熟包括基金公司更成熟,投资者更成熟。”

1 指数投资并不被动

栾天昊认为,2019年指数基金的爆发是过去几年积累的结果,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

“这与我们整个国家的制度,我们倡导的和改革的节奏是相符的。”栾天昊指出,随着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挑选股票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和难度也越来越高,而指数基金是普通投资者分享国家发展红利最简单的一个工具。

指数基金已然成为各大基金公司的必争之地。在几近白热化的竞争中,资金向头部公司靠拢的趋势愈发明显。中小基金公司是否还有生存空间?

“尽管指数基金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但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空白地带,是投资者的需求所在。”在栾天昊看来,只要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找到一个好的投资策略,在产品结构设计上顺应时代的趋势,任何基金公司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栾天昊强调,指数投资其实并不被动,且非常考验基金公司和产品经理的创新能力。因为在编制指数的过程中,融入了无数主动的思考和验证,最后才选出了一个投资逻辑。

蛋卷基金的用户数据显示,指数基金规模占到蛋卷基金非货币类基金总规模的70%以上。具体来看,具备三个特点的指数基金最受欢迎:第一个是估值比较低的指数基金;第二个是具备特色概念,契合国家主流方向,如科技、大湾区等;第三个则是费率低的指数基金。

2 与其改变,不如启发投资者

和其他基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样,投资者教育依然是最大的难点之一。

公募基金发展21年,投资者最大的痛点是“不会选”和“拿不住”。超过5800只基金的数据显示,2019年持有一只基金超过一年的投资者占比不到19%。以这样的比例和这样的择时去购买基金,盈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投资者教育这件事上,传统的观念是希望改变投资者,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对的,但事实上收效甚微。”栾天昊认为,与其去改变投资者,不如去启发投资者。

如何启发?第一步需要让投资者认知自我。即在了解自身风险偏好的基础上,再去做投资决策,为每一笔钱做好风险匹配。比如,短期用来买房的钱和几十年后用来养老的钱,所能承受的净值波动必然不一样,后者所能承受的风险偏好通常更高。

在了解自身风险偏好之后,第二步才是教投资者如何去选择合适的基金,以及如何把握投资的节奏。只有当投资者真正的认知自我之后,才可能拿得住,不去追涨杀跌。

栾天昊告诉记者,去年蛋卷基金和基金公司合作的指数产品,很多都来源于雪球的用户需求。“基金公司通过雪球上的留言去了解投资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结合用户痛点设计出来。”

除了开发产品,栾天昊认为,持续营销才是基金行业最大的挑战。做好首发固然重要,但如果规模保不住,其实就说明投资者没拿住,最后获利的概率自然不大。“去年我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开发指数产品上,今年除了首发外,我们同样会花精力去对已经验证的好产品做持续营销。”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