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思考,勢必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我們能想得越深越廣,往往意味著我們能比別人做得更好。
老闆分配了一個任務,讓你用PPT做一份關於XXX的報告。你的第一行動是什麼呢?
有些人第一反應就是去找模板,打開文件夾中的100套行業PPT模板和99套報告精華。接著找資料、找數據,往模板填充信息。然後他們看著這滿滿的內容,感覺到一頓滿足感,長舒一口氣:終於快完成任務了。最後優化下排版跟表達,完工!
這種方式,有時候可以得到好的效果。完整的模板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完成任務,出錯率低。但在老闆眼裡,也只是一份流水線上的報告,這也意味著平庸。
有時候,一味套用別人的方法,也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還記得前幾年,公司學習與應用阿米巴,想著依靠這套模式調動各個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實際操作中花費了人力物力,卻沒有收到效果,反而在調整過程中出現了各種矛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沒對“阿米巴”這種經營管理理念進行深度思考。它原本是在創始人稻盛和夫針對日本的管理文化創造出來的,我們要用在中國企業,得重新調整優化。
所以,像上面的報告,或許我們也要這麼思考:
- 老闆讓我做這件事的目的在哪?
- 有哪些方式來完成這個任務?這些方式的本質是?
- 我是否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方式,專門針對這類問題?
不同的思考,勢必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我們能想得越深越廣,往往意味著我們能比別人做得更好。
你是怎麼思考的呢?
一、實際案例
分享一個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例子:
我在電腦前看著一份文檔,這是同事作為產品助理的第二份產品分析報告。
按照網上標準的產品分析方法,該有的內容: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和表現層,在眼前的這份報告中應有盡有。
整個報告下來大概二十幾頁,圖片、文字、鏈接……好像關於這個產品的一切都在這裡了。但內容似乎與網絡搜索出來的內容相差無異,像是找了個框架,然後硬塞東西進去。
我問:這是找了網上一個模板來做的嗎?
同事說:確實是在網上查了下產品分析的文章,發現這個方法最全面,好像也最多人用。
在你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時,這個方法確實可以幫你打開思路。
但是,網絡上的大多數方法論都有其應用場景,要是不加以思考,隨便使用,很容易得不償失。如果我們能夠先去了解做這份報告的核心目的,再根據這個目的去思考,那麼做出來的內容會更加符合要求。
比如說我們是一個外賣平臺,想要了解其他競品怎麼做優惠券的設計,那麼餓了麼、美團是我們的直接競品。
如果結合我們的目的:提高用戶活躍度與留存。那麼京東、淘寶或者其他比較優秀的產品不也是我們的分析來源嗎?這樣子,我們就不會侷限於設計優惠券了,而是能夠從整個“提高用戶活躍度與留存”的鏈條去思考問題。
再進一步,我們通過這次實操,有了自己的心得,就可以進行總結,提煉出自己的方法論。在後面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可以嘗試應用,再根據反饋進行調整。
前網易雲音樂產品負責人王詩沐曾說:對於一個產品經理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習別人的方法論,而是通過自己的深度思考與用戶洞察,不斷地總結和迭代自己的方法論並形成閉環,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二、產品經理如何建立自己的方法論
那產品經理可以怎麼擁有自己的方法論呢?
美國教育專家大衛庫伯,綜合了皮亞傑、杜偉等人的思維模式,提出了一個學習的基本結構:庫伯學習圈。
庫伯學習圈以經驗為起點,然後進行反思,從中總結出有價值的心得。接著將我們這些心得抽象化,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型或者方法論。
最後,遇到實際問題時,用我們總結出來的理論或者方法來應對,以此驗證這些方法是否完善,還有什麼需要優化的。
這一步就是我們對於知識的遷移與應用,做到這一步我們才真正學以致用了。而不是一直堆積這別人的方法論,而沒有自己的想法。
對於我們產品經理來說,具體可以怎麼應用呢?
三、如何應用
1. 經驗總結
作為產品經理,我們大多分析過一些互聯網的軟件產品,那你有沒有分析過一些硬件產品呢?
假如你想購買一輛山地車,你會從哪些點去考慮呢?
一開始你可能會這麼想:黑色的、21變速的、小一點、弧面坐墊、雙層車圈、V剎、避震…..第一次,總會顯得雜亂。
下一次如果有朋友向你請教購買山地車的方法時,或許你會這麼思考:
外觀、性能、安全性、個性化需求….然後再根據這幾個層面拆分細化。
實際上,這種分類方法也可以遷移應用到購買公路車、死飛單車、兒童單車等等。甚至,針對性應用到購買摩托車、汽車。
在這個過程,重要的是什麼呢?——覆盤與提煉。想要做好這兩點,可以在實踐中多問問自己下面這幾個問題:
- 這些事情有什麼共同點?可以怎麼歸類在一起?
- 類似的問題是什麼?
- 我做得好的地方在哪裡?
- 做的不好的地方呢?如何改進?
2. 抽象化
上一步,我們通過經驗總結,已經獲得了一些有用的知識,你可能會發現:這些知識很散,就像是你在夜晚抬頭望向天空,散落的星光點點一般。
但是,如果你知道一些星星之間的聯繫,他們就成了各個星座的一分子。比如說你知道北斗七星,那它們看起來就不再是孤立的七顆星星了。
抽象化就是為了將這寫散落的知識點進行整合、連接,編織成一張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知識網絡。
以需求調研為例,具體怎麼抽象化呢?
(1)對於同一個問題,應用腦海裡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
需求調研:問卷調查、訪談、行業報告分析…..
(2)對比不同方法得出的結果,他們的優劣是?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
問卷調查:資源佔用少,可量化分析,但是問題設計困難,容易得出無效數據等等;
訪談:可獲取細節信息,但是耗時耗力,很考驗主持者的能力等等;
行業報告分析:信息全面、方便了解市場趨勢,可以為產品未來規劃提供思路等等。
(3)這些方法可以怎麼組合在一起,得到更好的效果?
通過行業報告我們可以知道整個市場的情況,各個用戶層關心的重點在什麼地方,但是具體到產品設計細節,我們得需要結合用戶訪談來進一步瞭解。(此處不再展開,大家可以思考得出自己的方法)
通過這三步,原本腦海裡分散的知識點開始伸出連接點,組成了一個知識調研的知識體系。再進一步,這個體系還可以與產品設計、項目管理等組成產品經理的能力體系。
3. 遷移應用(實驗)
怎麼進行遷移應用呢?
央視主持人大賽選手蔡紫講過的她的一個親身經歷,我覺得很有代表性。
蔡紫帶著她6歲的孩子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給孩子講陽陵虎符:
虎符當年是皇帝調發軍隊的信物,一隻虎符一分為二。皇帝需要用兵的時候,會派使臣帶著自己的右半符,來到軍隊,和將軍手中的左半符相合。當兩個半符可以相合時,將軍就可以確認是真的命令。
有一次,選手因為有事,沒能按時到幼兒園接孩子。
過了幾天,孩子突然拿了一副類似虎符的木板。說:
“媽媽你看,我做了個虎符,一半給你,一半我帶著。你可以請人拿著你的那一半來幼兒園接我,我一合就知道,這是媽媽派來的人,我可以跟他走。”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本質提取與問題聯想。
孩子識別到虎符具有唯一性,可以應對信任問題。而他在等媽媽的過程中,為什麼不能跟陌生人走呢?就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信任問題。所以在這個時候,製作一個類似虎符的木板,就能讓問題得以解決。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學了大量知識,卻發現沒什麼用。大多時候就是我們缺乏這種提取本質,聯想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
當然,我們無法一下子就將學到的都進行應用,但是隻要在實際生活與工作中,多去思考:
-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可以聯想到什麼?
- 本質與之相似的方法可以應用到這個問題上嗎?
別忘了,應用中也要去思考原來的方法有什麼缺陷,通過一次次應用去迭代優化哦。
每一位產品人也正是這樣一步步對產品進行優化迭代,讓它越來越好,為用戶創造更好的體驗,更多的價值。
希望以上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啟發,願我們都能夠擁有自己做產品的方法論。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閱讀更多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