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喔柚子茶、匯源果汁走入困境,傳統果汁的“敗北”?

近日以來,天喔柚子茶退出商超的消息不脛而走,在匯源果汁陷入“破產傳聞”不可自拔之際,天喔國際這一消息無疑又給飲料果汁行業澆了一盆冷水:

“傳統果汁飲料真的不好做了”!

事實上,迴歸到本文的主角——天喔國際和匯源果汁身上,你會發現傳統果汁飲料不好做之外,實則上內裡藏了一大堆財務爛攤子,比如,天喔柚子茶敗走商超的背後,則暴露出了該公司經營狀況慘淡和前董事長被帶走調查等問題,而匯源果汁陷入“破產傳聞”的背後,則暴露了連年虧損、債臺高築、還不起借款等亂象。

傳統果汁的“敗北”?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食品飲料行業迎來了一波比較明顯的改變——“新式飲料”一詞彷彿被賦予了生命一般,一夜之間貼在各大飲料細分行業的身上。

就拿茶飲行業來說,在消費升級需求的刺激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奶茶飲品從沖泡、瓶裝直接躍居到現調這一階段,期間還衍生了諸如芝士奶茶、芝士奶蓋等各種新品。與此同時,在一批頭部明星品牌的帶動下,新式奶茶門店的開設近年來實現了爆發式增長,2018年一年內增幅達74%。

而把目光聚焦在果汁行業身上,在新式飲料的強力衝擊下,傳統的果汁飲料這一條路的確不好走。

從2013年開始,軟飲料行業中果汁行業產量同比增速最低,並且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緊接著在2016年,國內果汁市場甚至出現銷量、銷售額雙下滑。果汁市場銷量2015年下滑3%,2016年下滑了5%;直至2017年,果汁行業這種增速下滑態勢依然沒有扭轉,其主要原因則在於低端果汁的佔比過於龐大,船大難掉頭拖累了整個果汁行業的增長。

天喔柚子茶、匯源果汁走入困境,傳統果汁的“敗北”?

不過,細究下來,造成果汁市場這一困境的原因包含了多重因素,既有宏觀經濟因素,又有行業自身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

一方面是,近幾年來中國經濟整體增速放緩(2015年GDP增長率為6.9%首次低於7.0%,隨後在2016年到2018年這幾年GDP增長率也一直在7%的下方徘徊),在這個大背景之下,飲料市場銷量增長大幅減緩,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2年飲料行業整體銷量增長9.1%,而2013年卻僅為6.9%。

另一方面,主要問題還是要歸咎到行業的“革故鼎新”身上。近年以來隨著消費逐漸多樣化,新的飲料品種層出不窮,維生素飲料、清淡型飲料等新品種市場增速迅猛,而反觀果汁行業自身卻存在產品創新力不足的缺陷,因而近年沒有出現特別吸引消費者的明星產品。

除此之外,大眾對健康飲品的需求也進一步加速傳統果汁行業中低端產品出清。

一般而言,果汁按照濃度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低濃度果汁飲料指濃度不超過25%的果汁,營養價值較低;果汁含量26%-99%的為中濃度果汁;百分之百果汁含量的為高濃度果汁,或稱為純果汁,營養價值最高。但在國內,低濃度果汁是果汁行業佔比最大的板塊,它的佔比約在70%以上。

不過,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大眾對健康因素關注度變得更高。尼爾森數據顯示,目前健康因素已成為僅次於味道的第二大消費者關注因素,而果汁行業產品結構主要以不符合發展趨勢的中低濃度果汁飲料為主,符合消費者營養健康需求的100%果汁反而佔比嚴重不足。但隨著中國人均消費的上漲,消費升級趨勢在果汁行業明顯體現出來——低果銷量與銷售額持續下滑,加速傳統果汁行業中低端產品出清。

基於上述,可以看出,傳統果汁飲料行業的遭遇果真是驗證了“時代拋棄了你,連一聲招呼都沒打”這一句話。因而在新式飲料的衝擊下,傳統果汁行業便出現了連連敗北的現象,例如今天的匯源果汁和天喔國際柚子茶的遭遇。

“主要元兇”是自身?

當然了,如果把過錯全部歸咎到外界的身上,那未免有點太過主觀臆斷。因為在它們身上,我們可以更多的是經營不善帶來的發展困境。

首先來看看“國民果汁”匯源是如何走到今日破產的境地。

2019年年底,一則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41.03億元的財產遭凍結,還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消息席捲網絡,而順藤摸瓜之後,則發現創始人被曝出的財產凍結消息僅僅只是冰山一角,連年虧損的業績、負債高築的資產、還不起的短期借款皆可以成為壓垮匯源果汁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到匯源果汁的財務狀況上,2011年到2016年,該公司每年的扣非淨利潤皆在-2億元~-6億元區間徘徊,連續六年為負。與此同時,2014年-2015年,其淨利潤也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才得以扭虧為盈,錄得0.13億元。不過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匯源果汁共取得政府補貼收入約1.2億元,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一項補貼,匯源果汁2016年淨利潤大概率又是負的了。

進入2017年,匯源果汁的業績才稍微有所好轉。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09億元,同比增長4.19%;實現淨利潤0.56億元,同比78.26%;扣非淨利潤扭虧為盈,錄得1.45億元,同比增長192.65%。

天喔柚子茶、匯源果汁走入困境,傳統果汁的“敗北”?

而更有意思的是,匯源果汁的2018年業績財報、2019年中期財報也在港交所的屢次問詢下,捂到現在還沒放出來。

而資產負債方面,更是高得讓人心驚。2014年至2016年,匯源果汁負債規模分別為65.35億元、76.62億元、99.95億元,負債呈逐年上漲趨勢。而截至到2017年6月30日,其負債更是高達到115.18億元。而對照同一時期的淨利潤0.56億元的數額來看,即便是同比增長100倍,也依然填補不了這個債務黑洞。

天喔柚子茶、匯源果汁走入困境,傳統果汁的“敗北”?

而在業績連年虧損、債務高居不下的情況下,缺錢便成為了匯源果汁的“主旋律”,因此促使了它走上了“拆東牆補西牆”的借款道路,但表現不佳的業績也難以填補借款的窟窿,從而導致匯源的負債越來越高,週而復始,匯源埋下的“苦果”又轉回到了自己身上。

由此一來,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41.03億元的財產被凍結申請以及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則成為了該公司這一次危機的導火索。隨後,匯源果汁與先鋒集團旗下P2P網貸平臺——金融工場400萬元的借款逾期也浮出水面。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3月29日,匯源果汁發佈公告自曝了一起公司的違規貸款,也使自己陷入退市的境地。該公告表示,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公司向北京匯源飲料提供了42.75億元的短期貸款。而在2018年4月3日,該公司則開始停牌併發布公告稱延後發佈2017年業績,且由於公司向北京匯源提供了關聯貸款,將直接或間接引發公司部分融資票據出現違約或潛在違約事件。

至此在同年的7月20日,港交所發函稱,倘若匯源果汁未能於2020年1月31日前達成所有復牌條件,則港交所上市部將展開取消其上市地位的程序。這也就是說,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匯源果汁將真正的走入退市的困境。

而再來來看天喔國際近幾年的業績水平。

與匯源果汁相似的是,該公司的淨利潤近兩年來也處於虧損的狀態。據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虧損41.73億元、0.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為15.72億元、4.73億元,同比下滑68.89%、62.87%。與此同時,業績水平不佳的同時,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高居不下,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219.25%、219.74%。

天喔柚子茶、匯源果汁走入困境,傳統果汁的“敗北”?

正如“不幸的人總有相似之處”一樣,天喔國際的經營走到如今的地步,也受到了該公司前任董事長被立案調查一事的拖累。

2018年5月,天喔國際董事長林建華因經濟問題被帶走接受調查。隨後,天喔國際公告稱公司在自查中發現賬務存在三筆“不尋常交易”,三筆交易均指向林建華對南浦食品的財務支援,涉及金額超過21億元,同時,天喔國際表示三筆交易期間,公司董事會毫不知情。

消息一出,一片譁然,受此事影響,天喔國際也開始陷入長期停牌之中,截至目前,天喔國際已連續停牌17個月。

面對諸多問題纏身的天喔國際,多位高管也紛紛選擇離開。2018年12月31日,天喔國際發佈公告稱,嚴志雄辭任天喔國際執行董事和行政總裁一職。在此之前,執行董事林鏗,獨立非執行董事沈亞龍,獨立非執行董事劉幹宗、張睿價、王龍根,首席財務官吳文楠,執行董事兼運營總監徐建新已經先後辭職。

至此,在經過董事長被立案調查、高管紛紛離職,以及淨利連續虧損的一系列打擊之後,天喔國際的現狀可謂是每況愈下。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天喔柚子茶和匯源果汁在果汁飲料行業的“敗北”,似乎既有外因,又有內因:雖然時代淘汰“你”時不打一聲招呼,但“你”自己種下的苦果,總得心裡有點數。畢竟資本市場看似健忘實則記性極好,那些所犯的錯都會被記錄下來,一旦爆發威力極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