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恆電氣:多業務涉足熱點題材

中恆電氣:多業務涉足熱點題材



市場方面,1月份A股延續12月初以來的上漲趨勢,許多票翻了數倍還在不斷向上拱,尤其是大科技股,儼然在走長牛趨勢行情。這種風格切讓很多人很不適應。國信證券認為,2020年以來,伴隨著市場行情的如火如荼,行情的風格特徵出現了一些變化。除了行業特徵上,TMT科技板塊領漲以外,大盤股與小盤股的風格特徵也發生了變化,一改之前幾年大盤藍籌股表現明顯較好的情況,2020年以來的行情中,小盤股表現要明顯比大盤股好。如果把視角收窄到創業板內部情況也是一樣的,代表更加廣泛樣本的“創業板綜合指數”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表現要比“創業板指”好,“創業板指”的收益率表現要比“創業板50”好。


當然,從數據上看,2019年的2月到3月、8月到9月也曾出現過短暫的小盤股跑贏大盤股,但事後看也都是曇花一現。但風格的變化既然出現了,表示有延續的可能性,更表示驅動風格背後的力量可能發生了變化。我們要重視大小票風格切換的可能性。


申萬宏源則認為,上週科技成長相對賺錢效應加速擴散,相對收益佔優的波段可能已行至中後段,市場進入“風格轉換準備期”。他們建議,科技成長開始收縮戰線,向高景氣方向聚焦。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遊戲影視和消費電子的投資機會。年報預告是短期精選個股重要的落腳點。


待成長相對收益演繹充分後,順週期在春節後催化劑密度可能增加,可能成為春季行情第二階段。繼續沿著兩條線索挖掘順週期的投資機會:(1)供給收縮,重點關注化工、地產後週期和電氣設備。(2)低估值,重點關注銀行、房地產和建築裝飾。


中恆電氣:多業務涉足熱點題材


每週金股:中恆電氣


本期筆者推薦中恆電氣。公司是國內通信電源領導者,同時在充電樁以及軟件開發等領域都頗有建樹。看好主要邏輯有以下幾點:1)受益5G和IDC高景氣度,通信電源和高壓直流電源增長明確;2)成功切入充電樁市場,未來成長可期;3)運營能力出色,業績重回增長。

通信電源受益5G


中恆電氣的業務看起來很雜,但真正有成長力的也就這幾塊:通信電源系統、高壓直流電源(HVDC)、充電樁和電力信息化軟件開發。


通信電源業務一直是公司的主業務,主要是給基站做配套電源。從基站角度看,它的增長受通信技術迭代的影響,呈現出週期性。回顧該業務過去八年的收入情況,2012年開始4G普及,公司的通信電源業務不斷增長,2015年達到頂峰。所以,如果未來5G基站開始大規模建設,這塊是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的,即便是在4G基站上去架構5G技術,也需要對電源進行更換,畢竟5G基站的功耗相比4G要高出2-3倍。官方數據顯示,國內將在未來7年內建設600萬個5G基站,今明兩年是建設高峰期,據測算,2020年將帶來70億元的通信電源產值。公司在中國移動首次5G一體化電源招標中,中了2.39億元,份額12.7%,也佐證了公司在通信電源的領先地位。


高壓直流電源方面,公司主要為數據中心提供電源系統。傳統的數據中心供電是以UPS為主,這塊產業鏈成熟,但是轉換效率低,現在逐步被可靠性更高和成本更低的高壓直流(HVDC)替換,而中恆剛好聚焦這一領域,而且它還是龍頭,2018年在中移動招標中市場份額近50%,旗下客戶也都是國內大型企業,如三大運營商以及BAT等,其中還和阿里巴巴一起開發了基於HVDC技術的巴拿馬系統。數據中心在5G時代也會有爆發式增長的潛力。

充電樁業務值得期待


公司切入充電樁不能說不務主業,很多電力設備公司都在向充電樁去拓展業務,比如特銳德、奧特迅、科士達等。


充電樁可以分為快充樁和慢充樁,慢充用的是交流電,一般用於家用;快充用的是直流電,一般用於公共充電。公司的充電樁也有多種,但主打的是直流充電樁,所以其銷量增長更多要看公共充電樁的增長,而後者需要依賴運營商,很多電力設備都是自建充電站,如特銳德旗下的特來電,全國市佔率30%,還有做電纜的萬馬股份,旗下的萬馬充電站。公司則綁定了出行巨頭滴滴。


從營收端看,公司的充電樁做的還算成功,很明顯2013年電動車市場爆發後,該業務不斷增加,做到1個多億的規模,但2017年出現下滑,主要是市場競爭的原因,2018年之後充電樁是運營商成為主導,公司綁定了滴滴,業務又重新迴歸增長。未來這塊業務的成長還是值得期待的,一方面2019年後國家的補貼向充電樁傾斜,未來量一定能起來,可以享受行業和政策紅利;另一方面,國網公司和南網的充電樁以招標為主,如果公司能分得一杯羹,也能提高業績保障力度。


軟件開發業務方面,公司主要是做智能電網的軟件開發和銷售,自身成長能有多大不好評估,主要的政策利好就是現在國家的智能電網建設。根據數據,國家的電力信息化投資2006年-2016年複合增速是20%,其中軟件佔43%,2019年國網提出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後,投資在加快,預計規模會上升到440億元,2018-2020年複合增速提高到50%。

業績重回增長


2012年-2018年公司營收穩健增長,年複合增速為16.38%,淨利潤波動較大,主要是2017年同比出現大幅下滑,原因:一是行業需求波動、下游資本開支壓力較大所致;二是市場份額加大,研發和銷售費用投入增加;三是壞賬和商譽減值導致的0.37億元的計提。但2018年開始恢復增長,根據公告,2019年的淨利潤變動區間為1.14億元-1.37億元,同比增長50%-80%,回到2014年-2016年的高位水平。


至於運營能力和盈利質量,資產負債率常年保持低位運行,2018年只有12.4%,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近三年都穩定在5-7倍之間。雖然2017年收入端小幅下滑,但存貨週轉率近三年保持持續攀升之勢,2018年達到2.2,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常年保持正值,應收賬款佔營收這兩年逐年下行,各項經營數值都很良好。


近期電動車從上游資源和材料,中游的鋰電池以及電機電控都炒了一遍,唯獨下游的充電樁還未大幅炒作,公司是充電樁核心標的,短線或有炒作機會。


中恆電氣:多業務涉足熱點題材

(點擊文字訂閱)

往期回顧:

12月6日文章:

12月13日文章:

12月21日文章:

12月27日文章:

1月10日文章:


版權聲明:股市動態分析除發佈原創財經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聯繫方式:0755-82075959;微信原文留言等(微信號:gsdtfx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