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还延续着古时候的习俗吗?

沈依依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古时候的习俗有的还在延续流传,也有的已经淡出了。



就拿春节来说,正月初一早上吃饺子,吃完饺子拜年。过去拜年家家户户要磕头。现在虽然还是拜年,但是磕头我们这儿几乎不存在了,老人也不让磕头了,拜年就是互相问个好,走一下过程而已了。

我的家乡是传统的鼓子秧歌之乡,小时候过年最企盼的就是看秧歌,村村有秧歌队,过完年开始扭秧歌一直到过完十五才停。过去扭秧歌是过年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在我们县的鼓子秧歌更是发扬光大,已成功的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山东省的三大秧歌之首。分别是:商河县鼓子秧歌、海洋秧歌和胶州秧歌。这三个地方的秧歌被评为山东省三大秧歌。

商河县鼓子秧歌不光为全县的老百姓服务,现在省里有大型活动都有我们家乡秧歌的表演。还一度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甚至还出国到韩国、瑞典等国家演出,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爽朗不如小心


打小能记起的风俗基本没变过。

一、清明节

比如今年的清明节,我们整个村里的同姓氏家族一同去扫墓,而这个传统,近年来氛围似乎越来越浓郁。

今年的清明节,似乎比春节还要热闹,众多游子在这一天返乡,在清明节前一天,同姓的组织者通知大家准备好一起去上坟。第二天一大早,一支从8岁到60多岁的长长的队伍浩浩汤汤的出发,我们由近到远,在每一座坟前清理杂草、摆祭品、培土、焚香、烧纸、放鞭炮,扫完一个山头奔向另一个山头,一路上林间小路、青山绿水,人言鸟啼,开心哀思……我们从早上7点出发,一直到下午7点回家,我们十几个家庭三代人一直追溯到了同一个祖先。

二、端午


端午家家户户都要挂起艾叶、菖蒲,每个门前,窗户都不能错过,寓意:“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包粽子赛龙舟;房屋边沿洒雄黄酒。

这一天,也同过年一样,母亲都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


三、春节

为迎接春节的到来,必须要在除夕前,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包括桌椅板凳,家具、墙面,该扔的扔;


除夕那天有一个团圆饭,早中晚都可以,但在团圆前,一定要先给逝去的人上供。除夕后半夜,鞭炮声不绝于耳,为开门鞭炮;


初一早餐,家里有男士的,需要男士做,意思是女士劳累了一整年,这天给女士放放假,吃过饭后,第一件事必须先给村里老人拜年,然后左邻右舍;


年初一到年初三都不可动用笤帚,不能清洗衣物,怕破了运气。


半饱淅宝


我的家乡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在陕西和甘肃的交界处,村子里很多老的传统一直都保持着。尽管近十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思想都开放了很多,但有很多习俗作为生活仪式还在继续。

我们家乡现在依旧有很浓的家族观念,像我的家族有五十多户人家,大概有三四百口人,虽然人口多但大家的关系还是很亲近的。平时可能各忙各的,有什么棘手事情的时候,大家会一起解决。尤其像婚丧嫁娶这种事情,全族每一家都至少要有一个人参加。(当然啦,这些年外出的人也多,在家的是一定的有人参加的,全家出门在外这条就不算啦,毕竟时代不同啦)

吃年夜饭,守岁,这些基本全国都有的习俗说起来也没有多大意思,我随便说两个别的地方可能已经不再保留的习俗。

1.拜年。

我们这边拜年不是像大家现在认为的过年走亲戚,尽管我们说的拜年也有这个意思,但我们的拜年更多的是特指正月初一早上全族之间互相拜年。拜年在我们这边是非常重要的新年仪式。

我们这边拜年仍旧保留着磕头的习俗,正月初一早上天刚亮,就要吃完早饭穿戴整齐。男的准备跟随拜年的队伍去拜年,女的准备吃的酒水招待过来拜年的族人。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磕头,这里解释一下,我们家族关系虽然人口多但仍旧很亲近,按照辈分给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磕头是说的过去的。其次,磕头这个礼节并不强求,全凭个人,过年就图个喜庆,大家都愿意按照旧习俗来而已。

磕头凭个人意愿,但有一点必须做到,就是全族不能落下一户,这是最基本的礼节。有的人出门在外一年,大家也不一定见得到,在比如,娶新媳妇啦,家里添小孩啦,也是个认识族人的好机会,说到底主要还是相互走动,增进感情。

顺便提一下,因为我们家族比较庞大,所以同一辈分的人年龄会差很多,所以不超过六七十岁就总有比自己大的人,就要去拜年。😝😝😝

2.祭祖。

我们农村人也不可能像电视剧里面的乡绅那样有祠堂什么的,虽然人数众多,也就是普通的农民家庭。不过祭祖仍旧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我们祭祖的时间选在大年三十的下午。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过年大家能聚在一起,另一个迷信一点的说法就是祭拜祭拜祖宗,请他们回家一起过年。

我们祭祖是要集齐全家族中年男子和孩子一起去的,加一起大概有一百多人阵容还是挺庞大的。由于家族人口众多,所以墓并没有在一起。我们就要把全部有坟墓的地方都祭拜到。因为家族比较庞大人口众多,所以我们是按照地点来统一祭拜,然后再由墓主的直系亲属单独祭拜。即便这样,我们祭拜完所有的祖坟也要一下午时间。

我们这边传统上女性是不祭祖的,不过这个跟拜年一样,都不是绝对的,主要看个人意愿。只不过大家这么多年都习惯了,所以祭祖还是男的为主。

最后放两张我们拜年的照片,希望大家能温柔的看待,只是一种独特的过年的仪式而已。





东邻游子


1,节日习俗,这个跟北方大多数地方一样一样,过年吃饺子🥟,贴对联,三十晚上守夜,初一起来拜年,仍然需要挨家挨户给长辈们磕头,初二回姥姥家拜年,同样需要给长辈们磕头。初三是给故去的先人祭祀,其他节日没有很特别的了??;

2。婚丧习俗。现在都响应国家号召,已简办么为主。


以梦为马驹


我的家乡在陕西岐山,还延续着不少的古老风俗,特别是在婚嫁丧葬时,这种风俗还保留着很多。

今天就说一下过年时给长辈拜年的风俗,很多地方拜年是在大年初一早上,但在我们当地是大年三十晚上上门给长辈拜年。晚辈们会到本族最长的长辈家中,给长辈拜年,从长到幼,依次跪拜磕头,未结婚的还可以领到压岁红包,每一家会端上自家做的盘子(拼盘)和白酒,大家欢聚一堂,由于现在都在外工作,这也是每年本族家人难得一见的时候,增进彼此感情,拉家常,聊过往,但是在我们当地这种场合是不让女人参加的,女孩子一般家长也不会带去,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过年三十晚上给长辈拜年,吃团圆饭,雷打不变。



怡然读书


我的家乡,古时候延续下来的习俗越来越少了。

这些年,整的社会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要跟上步伐,大家都在努力拼搏,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很多习俗,不断的简化,慢慢的也就淡了。

就拿传统节日来说,以前,大家就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土地不多,这边的气候,一年只有两季的播种。到了传统节日,大家总能抽出时间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后来随着道路的完善,交通不再闭塞,人们外出的机会变得多了,看到了外面的发展,意识到,这样的种植习惯,只能勉强解决温饱,于是慢慢的,改成了种植蔬菜。生长周期段,经济效益高,但工作量也增加了好多倍。生活不再悠闲,每天起早贪黑,有了干不完的活计,没有时间再张罗过节了,就慢慢的简化成了一年当中,中秋节,随便过一下;春节,过几天,其他节日,基本没了。

还有一个是网络的发展。小时候的春节,大年初一,十里八村的人都会来一个小庙赶庙会,为新的一年祈福,很是热闹,过年气氛十足。这两年却变得冷清了,小孩宅家里玩手机,大人宅家里玩手机,打麻将,老人也开始玩上了手机。

还有一些习俗,老人们懂得,但他们渐渐老了,年轻人没有接下这份传承,走了也就带着一起走了。


怒海滔天


坐标皖北。

古时的习俗有一些值得继续传承,发扬光大;有些则实为糟粕,应尽快加以摒除。

习俗,在某些意义上,代表着某个区域人的共同认知与认同的思想,甚至被文化浅薄的人不辨对错便奉为真知灼见,行事准则。

1,首先第一大事就是家中不可无后。

在他们的观念中,只有儿子才是自家人,女儿迟早要嫁出去,是别人家的人。家族遗产唯一继承者约定俗成只有儿子有份,女儿若是幼年夭折或离婚后孤身死亡,都入不了祖坟,只能找个地方草草葬了。

每家每户都拼了命的要生儿子,否则便觉得脸上无光,抬不起头,所以在80,90年代,在计划生育的大环境下,那边是超生的主力军,甚至生完好几个女儿的,都不惜东躲西藏再生个儿子。由此滋生了一大批弃婴,寄养的女婴,因为性别,一出生就低儿子一等。不管家里有没有钱,都会最大限度地让儿子享有“太子”的待遇,而女儿多数变身小杂役,早早辍学,嫁人生子。

本以为时过境迁,多数人随打工浪潮外出,不再固守一方天地而思想有所改观,直到前几日听一位剖腹产生了两个女儿的亲戚说,她丈夫亲口说,只要我们不死,就得生个儿子!

2.彩礼

大数据下的男多女少,使得乡村彩礼也年年攀升,有女儿的,尤其有好几个女儿的也大大尝到了女儿的甜头,有些父母会把彩礼据为己有,作为女儿对自己养育之恩的报答。

儿子结婚会给盖楼房,给别人聘礼,条件好点的会出资买房,而女儿的嫁妆则直接从她得到的彩礼中扣除,由此看,养女儿真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3.祭祖或葬礼

祭祖一般会在过年的时候,带着饺子,酒与吃食,只有孙子才有资格跟着去,葬礼的时候,女孩子也是不可以跟着去下葬的,孙子则是打幡的关键人物,也称作领路人,尤记得我爷爷过世的时候,我与妹妹站在一旁,哭得好不伤心,但人来人往没有人搭理我们,仿佛我们是两个多余的人,及至下葬的队伍远去,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堆灰烬与凌乱的地面。

  • 4,还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风俗,成为儿时难得的回忆。
  • 大年三十的晚上会一家人守着电视机看联欢晚会,新年的钟声响起会出去放鞭炮,家家户户鞭炮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初五,初八的时候不能动针与剪刀,说在来年会对身体不好。


  • 农历二月二简称龙抬头,这一天母亲会炒糖豆,上学的间隙抓一把糖豆,香甜酥脆,堪称课间零食榜一绝。


  • 正月十五的时候,会蒸面灯,蒸面灯要用“死面”,面灯要蒸12个,依次代表着每个月份,有时还会蒸几只动物,比如小龙,细细的长条用剪刀剪出龙鳞一样的形状,盘结起来,再用两颗红豆做眼睛,插两根须子,简直栩栩如生。
  • 傍晚时分,大人们会教给我们一项神圣的任务,就是为别的人家送灯。在当地,如果是过去的一年中家里有过世的亲人,这一年便不能蒸灯,这时村民们会自发的去送,往往是每户送一个面灯,两个包子,如果村子小,全村都会去送,若是村子大,便只送本族。收灯的人家也不会让人空手回去,一般会给孩子抓几把糖果瓜子。
  • 到了晚上,每家的孩子都会端着面灯开始走街串巷,一群孩子排着长队,一面用手护着面灯防风,一面小心翼翼的边笑边走,若是灯油燃尽了,就去就近的人家添上一勺,我们走到村外的空场地里,捡来树枝子烤火,一群孩子围在火堆旁叽叽喳喳,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可火光映在每个人脸上,都灿若盛放的烟花。

    我们往往会玩到很晚才会回家,大人们也不催,毕竟一年只一次的“狂欢”啊。回到家里,灯油还没燃尽,面灯却早已残缺不全,大人们眼下诧异,孩子们捂嘴偷笑,你想啊,火光滋生着油香面香,哪个能忍住不做小馋猫呢?


  • 八月十五的时候会蒸月饼,母亲把芝麻磨成细细的末,裹上白糖,一层一层地卷进面饼,边缘用手啄出锯齿般的花纹,待锅中水汽四溢,一缕香气缠住了嘴巴的痴望。一家人就着清风分吃着圆如盖的月饼,月亮明晃耀眼;夜色,无限圆满


  • 乡村里还有些宗族意识,比如本姓的会分成一组,如有大小事情也会自发前来帮忙,互帮互助,源远流长。

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让我又爱又恨的地方,以曾经写的几句作为结尾吧。

  • 此时的故乡,应是秋收时的一片繁忙

    摘不完的玉米、堆积成山灿烂金黄

    剥不完的棉花、大口吸积着阳光雪白绽放

    晒不完的黄豆、噼里啪啦地在滚动在麦场

    暮霭一晃,青烟袅袅直上

    午后的鸡啼如幻境般悠长

    河水如眸底般清澈,隐去了一切哀伤

    看这村落多安静,它不动声色就毁灭

    我抖落一身的寒凉

    这里葬着我的泪与绝望

    院中犬吠绊不住我的脚步

    高远的碧空擒不下我的希望

    临行前,我大闹一场

    人生,总有去不完的远方

    和回不去的故乡



    陆芊梦


    我的家乡是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保保节,是我们广汉人比春节还热闹的节日,我国大多数人过年把正月十五闹元宵过完,这个年就算过完了,可是广汉人不一样,我们的春节,还有正月十六的游毛病和保保节,从我记事起浓浓的过年气氛伴随着我的童年。正月十六的广汉,热闹得每条街都人山人海,早上有舞龙表演,中午广汉三星堆有古蜀大祭祀活动,主大街上有类似庙会一样的保保节会,卖东西的商贩全都在街上摆出摊位,人们在街上游玩,就叫做游毛病了,据说是游了一年都不会生病,这是古往今来老百姓对于新年的祈福吧。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广汉的房湖和金雁湖两个公园,因为公园里正在举办保保节,所谓的保保节,就是给家里的小孩子拉保保,保保在我们广汉就是干爹的意思,拉保保的人多,看拉保保的人更多,史料记载,广汉保保节起源时间是清康熙年间正月十六,拉保保就是为了给家里的小孩保平安,保幸福。这就是我的家乡从古代延续至今的传统,每年四川电视台都会作专题报道,还有央视也会报道。其实不管哪个地方的民俗,都是老百姓对于幸福平安的祈求,虽然我们是不同地方的人,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一些事情,人会更理智,祝大家生活幸福,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广汉游玩。





    小舵爷aloha


    有啊,像小男孩留鸭尾巴。

    (小男孩留的小辫子,我们叫留“鸭尾巴”)


    这种风气依然存在。我在想这应该是清初遗风。满清进关之后,为加强统治,采用了一种从根子上击破汉族人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的方法:剃发。

    几千年来,受儒家文化影响,“身之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万万不能剃掉的。剃掉头发的人那是外族。所以,当满清刚入关的时候,关内的人们以他们为“外夷”非我族类而拼死抵抗。满清王朝据此开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大规模屠城灭村,用武力强迫关内百姓降服于自己。据说,那时候,朝廷下旨,赋予民间剃头匠生杀权力,凡是不同意剃发的人,剃头匠可以先杀后奏。砍掉的人头就挂在剃头挑子一头的杆子上。

    (剃头挑子,请注意那个高杆,据说原来是用来挂人头的)


    现在留鸭尾巴的男孩,通常都被家里认为是十分娇贵的,要不是掌门长孙,要不是几代单传,再不然就是生过几个女孩之后才生的,这些可都是宝贝呀!

    为了期望他们能够顺利长大,无病无灾的,其实潜意识里面,还是有头在。谁都知道,人没有头肯定是活不了的,所以给他留一条小辫子,能够把头留下来。头留下来,人肯定能够活下去,这也是我判断是从满清入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联想起来的。


    多说一些。这些留有小辫子的男孩,会在一定的岁数给剃去的,叫剃辫子,也叫铰鸭尾巴。年龄有的是六岁,有的是十二岁。但,现在六岁剃的较多,毕竟,等孩子长到十二岁,他已经知道男女有别了,一个男孩子留个小辫子会被女生笑话的。至于说,剃辫子要大摆筵席,邀请至亲好友,那是题外话了!


    一株吊兰


    延续、发展、生生不息,象发丧、结婚、生子,在传统基础上添加了不少新元素。从前发老丧、找厨子、找忙人、找总理(农村土浯)就是管事操心的人。现在有所改变、有的去饭店酒店,有些是大包、也就是厨子全权负责筵席、包括洗涮端菜的等等,发丧、结婚生子基本上都这样。

    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家里有老人的都用传统的方式在过,六七十岁的老人有一天如果都走了,就到了传统风俗灭绝的那一天了!真不希有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