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艾灸需灸哪些穴位?

点点头


  风湿艾灸需灸哪些穴位?

  风湿艾灸阿是穴最好

  位置:阿是穴没有特定位置,一般多位于病变附近。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功效:阿是穴有温经通络、缓解疼痛的功效,对于改善风湿的痛症效果立竿见影。

  

  风湿艾灸神阙穴最好

  取穴方法: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功效:神阙穴有培元固本、益气回阳的功效,对治疗风湿病有所帮助。

  

  风湿艾灸关元穴最好

  取穴方法:四指并拢,靠肚脐贴在下方,肚脐的下正中线上,四横指的地方就是关元穴。

  功效:关元穴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驱除体内寒气。

  

  风湿艾灸命门穴最好

  取穴方法: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命门穴有培元固本、强健腰膝的作用,可以改善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风湿艾灸足三里穴最好

  取穴方法: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足三里穴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对抗风湿。

  

  风湿艾灸大椎穴最好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大椎穴能够提高阳气,补气益血,对于改善风湿病有很好的疗效。

  

  风湿艾灸中脘穴最好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效:中脘穴能够调理经络、匡扶正气,对抗风湿邪气。

  

  风湿艾灸根据病症选择艾灸方式

  风湿的4种病症

  痹证因风寒湿三气偏胜不同,临床症状有差异:

  1.风邪盛者疼痛游走不定,累及多处关节:选针灸;

  2.寒邪盛者痛有定处,病势较剧,遇寒则甚,关节屈伸不利:选针灸;

  3.湿邪盛者,酸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肢体沉重:建议隔姜灸;

  4.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红肿发热,活动不便:建议隔姜灸。

  风湿艾灸的方式

  风湿建议隔姜灸,或温针灸或加旋灸,或者用艾灸条艾灸盒都可以,哪个方便用哪个,只要是艾灸都是有效的。每穴3~5壮,每日施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张政医生科普风湿


我从事艾灸多年,喜欢研究,针对风湿与类风湿,穴位的选择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分别如下。


一、风湿病的配穴:

①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②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边缘)




③阴陵泉穴(胫骨内侧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④阿是穴(不同的疾病阿是穴不同,阿是穴是身体上的疼痛部位,按压会有疼痛感)




二、类风湿的配穴:

①大杼穴(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②曲池穴(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③血海穴(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


④大椎至腰阳关(脊柱正中线上,脊椎与脊椎指之间的凹陷中,每个穴位都需要灸)


如还有不懂的可以留言。也可以在我主页里查看详细的穴位介绍。


王老师谈中医养生


人不可能得风湿病!用艾灸对风痹,湿痹有治疗作用。

风湿病在《西医内科学》中这样定义: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的异质性疾病,甚至累及内脏器官。它是对这一类疾病的总称,而不是一个病名。所以说,我们是不可能得风湿病的,只能说,某人得的病属于风湿病的范畴。

解释完了西医对风湿病的理解,我们来看看祖国医学是怎么讲风湿病的。

额,这让我们怎么看呢?让压迫梨状肌为难的不是祖国医学怎么看风湿病的。而是祖国医学中没有明确的“风湿病”的病名,但在《黄帝内经》中有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就是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痹症”。它以肌肉,关节,筋骨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大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和部分风湿病有相似的症状。且痹症包括脏腑痹和内脏痹。

所以我想问问题主想要问哪一种风湿病的艾灸治疗方法?且既然打算用艾灸治疗,还是要明确一下题主想要问的病有哪些症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下面我大致说说肢体痹的如何鉴别,以及祖国医学用艾灸治疗肢体痹的主流选穴,方便大家参考。

“肢体痹”一般分为行痹(又称风痹),痛痹(又称寒痹),着痹(又称湿痹),热痹。

行痹多见疼痛游走,痛处不定。艾灸时可配合血海穴。

痛痹多见疼痛较剧烈,痛处固定,受凉加重,得温则减轻。艾灸时可配合肾俞穴,关元穴。

着痹多见肢体关节酸痛,或有肿胀,肌肉皮肤感觉麻木,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艾灸时可配合阴陵泉穴。

热痹多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疼痛敏感,不能触碰,关节活动不利。艾灸时可配合大椎穴。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如果身体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样既不会影响耽误病情治疗的最佳时间,又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疗,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压迫梨状肌,以上是我学习到的对于痹症和风湿病的相关知识,有什么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出,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下面附上肾俞穴和关元穴的图片。




压迫梨状肌


风湿艾灸一般取神阙穴 关元穴 命门穴 丰隆穴 地机穴 阴陵泉 三阴交和涌泉穴。这几个穴位配伍可防止艾灸后上火的症状产生。


兰艾说养生


“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

艾灸作为中医一门独到的外治疗法,起效原理与经络密不可分,艾灸通过刺激穴位,把自己纯阳温热的能力传达至经络,再通过经络刺激到五脏六腑,各个器官,发挥作用。

艾灸为阳,湿气为阴;下雨天大家都见过的,地面潮湿一片,但是当太阳出来了,地面很快就干了。

艾灸是至阳之物,即是最好的祛湿之法。

艾灸取穴:

痛点(啊是穴),关元,中脘,气海,肾俞,命门,八髎,合谷,足三里,血海,丰隆,解溪,三阴交,涌泉。

1、关元穴

这个穴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香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香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等。

3、丰隆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香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5、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只要按摩或香灸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疾病减轻或消除。

6、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老郭养生理疗


可以考虑艾灸患处所在经络的上下部分、患处、命门、神阙、足三里等处!


减肥终结者


风湿艾灸需灸那些穴位?风湿在那个地方,你就在那个地方艾灸。为什么呢?因为风湿在哪里,你那个地方就痛,那个地方痛,就说明那个地方血液流通不畅。既然你知道是风湿所致,用艾灸完全可以把风湿去除。艾灸不但可以去除风湿,还可以去除风寒,寒湿,也可以去除风寒湿杂聚而引起的疼痛。李时珍说:风得火而灭,寒得火而散,湿得火而除,瘀得火而通。所以我认为,只灸痛处即可康复。


知己难寻2465


中医艾炙具舒筋活络,温中补虚,却风散寒之功效。风湿及类风湿。可对以下几个穴位进行艾灸。关元、气海、命门、神阙、肾俞、足三里、风门、风池、大椎等穴位进行艾灸。但须在有资质的中医针炙师的医院或诊所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须保意保暖,治疗处所室温在22度以上治疗效果更好。低于16度治疗效果差。


元亨175184033


寻艾app现在不仅有百种健康调理方案,还可以分享你自己的调理案例,为更多的人提供参考。风湿需要艾灸的穴位通过在寻艾APP上面查询需要艾灸的穴位有肾俞穴、腰眼穴、腰阳关穴和命门穴,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取穴,只需要用寻艾首页的拍照功能,拍一下全身即可智能识别全身的穴位了,艾灸取穴非常方便!


南风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