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酒流年
一个字,会。
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自率兵征讨瓦剌,结果是朱祁镇战败被俘。假如朱高煦还在,朱祁镇依旧不能免除被俘的命运。为什么呢?因为朱高煦和朱祁镇一家有仇。
朱祁镇是朱瞻基的长子,也是朱高煦哥哥朱高炽的孙子。朱高煦和朱高炽以及朱瞻基都有仇,他还曾刺杀过朱瞻基,就连朱高炽的死可能都与他有关。所以如果朱高煦还活着的话,肯定巴不得朱祁镇早日驾崩。可惜的是,朱高煦早在公元1426年时就被朱瞻基囚禁而死。
当然,假如朱高煦和朱祁镇一家没有仇,并且他在1449年土木堡之变时还健康的活着的话,那么土木堡之变的结局会有可能改变。注意,这里说的是有可能,前提是朱高煦身体倍棒,如果朱高煦已经苟延残喘,那铁定是没可能的。
朱高煦生于1380年,1449年时他已经将近70岁了。在所有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如果朱祁镇北伐瓦剌带着朱高煦,那么朱高煦在这里一定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朱高煦虽然在治理国家方面不怎么擅长,但是他带兵打仗却是一等一的好手。想当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煦便屡立战功,而且还多次救朱棣于水火之中,对于朱棣来说,没有朱高煦可能就没有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所以说,如果朱高煦还在的话,并且身体极好的情况下,可能土木之变就不会发生。
理科男读历史
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如果汉王朱高煦还活着,那会应该已经70岁。作为一个曾经的藩王,离开军队至少超过20多年了。
朱瞻基当初为何要杀朱高煦,很大的一个因素,不是为了自己。就是因为朱高煦夺嫡之心不死,而且在军中极有威望,和极高的军事素养。自己在可以制约得了他,自己不在,自己的后代无法制约他。
所以即便朱高煦服软被留着,也必然是武功全废,不能对其后人产生威胁,朱瞻基才能放心。
而土木堡之变,最大的问题,并非并不能战。而是军队的统帅是一个毫不知兵的朱祁镇。而朱祁镇还是皇帝,无论他的安全还是他的命令,都是整个军队最为掣肘的问题。
他下达的错误命令,无论多不符合战场规则,军队必须执行。俗话说“主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其实是一场在拥有20万大军的优势条件下,极为被动的战争。
当时随朱祁镇出征的,有60多个朝中勋贵及大臣。如英国公张辅、 成国公朱勇、 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 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 修武伯沈荣,等等。这些大都是“靖难勋贵”之后,也是在军中掌握实权的顶尖人物。
所以即便朱高煦也受到朱祁镇的重用,让他参加这场战争的场外指导。但是同样他的话也不可能被朱祁镇采纳。因为朱祁镇只听王振的,或者说在与文官内阁对抗的过程中,朱祁镇其实是一意孤行的,勋贵集团同样不属于朱祁镇的真实依靠对象,只不过是器而已。所以土木堡之变的悲剧也就很必然了。
而根据朱高煦的心性,可能会出现另一个结果,那就是他会比其他人更盼望“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发生后,他才有理由说,你们看朱祁镇这一脉得位不正吧?打压我们会打仗的,结果自己差点把大明葬送了吧!
然后宣布自己奉太宗(朱棣)遗命,正本清源,顺天即位。那时候整个大明乱成一锅粥,正缺主心骨呢,朱高煦主动站出,的确会得到部分拥护,但是也必然遭受更大的反对。因为不清算朱祁镇他的名义不正,而清算朱祁镇,必然又引发更多人的危机。
不过真的如此,后面也没有朱祁钰、于谦的事了,更不可能出现“夺门之变”朱祁镇再做回皇帝的事,但大明内部出现了更大的乱局和分裂。
炒米视角
我是闲翻古书笑谈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土木堡之变,如果汉王朱高煦在,一样发生。论军事才能,当时随军出征的有名将英国公张辅啊,这是从靖难之时就在战场厮杀的名将,曾经平定安南,是朱棣时代主要的军事将领。多次跟随朱棣出征。
土木堡之变并不单纯是军事指挥上失误的问题,其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牵扯着朝廷各方势力的博弈,而这种博弈首先体现在军队的战斗力上。
这时候的京营已经不是朱棣时代的京营了,首先,随着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之后,开始崇文抑武,军事贵族们没有仗打,势力大减,逐渐在朝廷上被文官集团所压制,失去了话语权,已经起不到平衡朝局的作用了。
所以在朱瞻基时代,为朝局平衡组织太监读书,建立内廷,以对抗日益庞大的文官集团,这才有了王振的崛起。
而失去了昔日荣耀的军功贵族们迅速的堕落了下去,将兴趣放在了享乐赚钱上,吃空饷,役使士兵为自己干私活,贪污倒卖军械等等。
士兵员额既不足,训练也荒废,战斗力早就不是5次横扫漠北的时代了。
在军队内部,也是凭借关系升官,高层多是将门子弟,马都骑不好,大批有才干的中下级军官却失去了上升通道。
这些军事将领们既无心也无能去对抗宦官集团的瞎指挥,只能跟着朱祁镇和王振这两个中二病患者,打哪儿指哪儿,死生有命。
诚然,朱祁镇和王振的瞎指挥是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原因,但是在其后暴露出来的明军京营的软弱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问题首先不是说换个名将就能解决的了的,其次是何况朱高煦是位王爷,根本不可能将几十万重兵交给他,所以有他没他根本不重要。
第三是大明风华严重误导观众,是大家相信朱高煦是非常善战的名将,其实他就是在靖难时代是不错的猛将,后来基本上没有再打过仗了,也没跟这朱棣去几次扫荡蒙古高原。
所谓“土木堡之变”其实是一次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所引发的悲剧,不发生在土木堡,也难免会发生在金木堡,银木堡。
王振和朱祁镇,就是俩点了火捻不跑,站旁边等着爆竹响,结果把自己崩了的了。
但是爆竹和火把都在,他俩不点,早晚有人点。
闲翻古书笑谈历史
土木堡之变表面上看是明英宗及王振的无能指挥,英宗从未亲临战阵,王振又是个无能宦官处处干扰指挥才致使明军战败,但历史是有他的必然性的,土木堡之变不仅仅这么简单。
第一个原因是明军战斗方式的模式化,复杂的战阵,在中原地区丘陵,山地,诸多城池之中可以从容的铺展,降低损失,面对骑兵可以产生极好的效果,但是蒙古高原的地形特点就是平,一马平川,没有有利地型作为依托,骑兵一冲,都得垮,所以必须依赖于火铳大炮,朱棣时代设置的三大营神机营投入最大,保护的最好,三千营和五军营都是可以随意挥霍,对火器的过度依赖,必然导致后勤的供应更加复杂,长此以往,战斗方式成为了套路,过度的依赖补给,无人敢于搏命。
第二个原因是皇帝死的太早,英宗很小就继成大统,虽然有着汉武帝般的宏图大志,但是没有武帝天才的战略构想,又想着继承祖辈传统,外加朝臣丧失血性,才促成了这次荒唐的出兵。
第三个原因是朱棣的原因,就是他太喜欢御驾亲征了,中国的政体之下,皇帝是神的象征,国家支柱,皇帝的任何一举一动能会影响军心,皇帝作为最高统帅位于开阔大平原,是绝对没有拼命的想法,主帅不敢搏命,还有谁敢,这就是为什么历代皇帝即便强如李世民都不亲征突厥的原因,朱棣亲征两次就够了后续几次大多无用,反而使明军战法变得机械,单一,丧失了冒险的决心。这个头开的并不好,搞的子孙也想效仿。当然这只是一个影响极小的因素。
当然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英宗及王振的无能,这两人都是想要干大事的人,但是志大才疏。
freemaneee
明朝的土木堡之战,确实不该发生,令人十分惋惜,因为土木堡之变,不是因为明军战斗力不行,而是明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官。由于朱祁镇和王振的乱指挥才导致全军覆没。
如果朱高煦活着,单凭朱高煦的军事能力,是不会发生的,但也不一定,因为还要看朱高煦怎么个活法。
如果是被圈禁那也是然并卵,这跟死了没两样,你一个曾经和自己爷爷父亲争夺过皇位的人,朱祁镇会让他再次统帅大军吗?不会,朱高煦只能被圈禁而且还会被看的更严。
如果朱高煦是王爷,那也不会对土木堡之变有任何影响,因为朱高煦就算不造反,朱瞻基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废了朱高煦的军权,朱祁镇更不敢赋予兵权,没兵权朱高煦凭一己之力连战场都上不了。
如果朱高煦是皇帝,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前面我说过朱高煦虽然政治低能,人品也不咋的,但军事上还是有两下子的,如果也先敢在朱高煦在位的时候进攻明朝,那就是找死。也先进攻明朝的时候,只是刚刚收复蒙古诸部,再加上他是“挟天子令诸侯”内部并不稳,他能打败明军全因朱祁镇无能,如果换成军事素养较好的朱高煦,那战争结果就是另说了。
不过以朱高煦的政治能力,也先进攻明朝的时候,明朝有没有土木堡爆发前的国力就另说了,毕竟战争除了比军事还要比政治和经济。
沧海一粟7528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中,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想必是让很多网友都义愤不堪。那个幼稚且昏庸的朱祁镇真的是让人气恼。那么就会有人想了,如果朱高煦还在的话,会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呢?我认为还是会发生的,为什么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朱高煦年纪太大,不会随军出征
土木堡之变是发生在正统十四年,即1449年,而朱高煦出生在1380年,如果朱高煦寿命足够长的话,活到了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他也是个69岁的老人了。年纪如此之大的朱高煦估计此时也只能养老了,我估计朱祁镇是不会让朱高煦随军出征的。
如果没有朱高煦的话,也就是是说明朱高煦不会对土木堡之战产生影响,因此朱祁镇的失败还是会发生的。
二、朱祁镇不会听劝告的
如果朱高煦随军出征,他认为朱祁镇的战略方式有问题,对朱祁镇进行劝告,朱祁镇会听吗?我认为也够呛了。因为此时的朱祁镇可以说是谁的话也不听,一心讨伐瓦剌了。据记载:
“吏部尚书王直帅群臣谏,不听。”“群臣屡请驻跸,不许。”
这一个“不听”,一个“不许”。可见当时大臣之中确实是有人去劝告过朱祁镇的,但是朱祁镇并没有听。当朝大臣说都没有用,一个过气藩王的劝告又怎么会产生效果呢?我估计若是朱高煦去劝说朱祁镇,结果也就是被朱祁镇给敷衍了事了,说不定还会被朱祁镇给杀了祭旗。
因此综上来看,即便是朱高煦在,土木堡之变也会发生。这并不是因为朱高煦本人的才能有问题,而是因为此时的朱祁镇已经是个软硬不吃的人了。或许此时王振王公公出马才有用。靠个别亲王或是是大臣的劝谏怕是没什么效果了。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演到“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估计电视剧前的很多观众都捏紧了拳头!三大营的几十万精锐,就这样被一个不懂军事的皇帝和一个只知道巴结主子的太监活生生地给葬送了!自此以后,明王朝对草原民族的战略态势由主动进攻转为防御性为主。可以说,明朝开始走下坡路,正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的。
那么,可能会有人问,要是汉王朱高煦还在的话,“土木堡之变”会不会发生,我认为是不会发生的。
首先,抛去其他的因素不谈,单从军事才能而言的话,朱高煦的军事才能完全是可以碾压朱祁镇的,毕竟朱高煦这哥们虽然政治才能不咋地,但在军事方面可以说是是仅次于他爹朱棣的,好歹人家也是跟着朱棣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练出来的,所以军事指挥方面要比少不更事,自幼在深宫中从没打过仗的朱祁镇要强太多。因此,土木堡之变时如果朱高煦还在的话,可能不会发生。
明史《朱高煦传》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白沟河之战,白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 ”在后来的战争中,朱高煦也多次解救成祖于危难之中,可以说十分骁勇善战了,这也是成祖为什么宠爱他的原因,甚至因为他而一度想要废掉太子。
因此,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朱高煦在军事才能上是没问题的,当时若是有他在的话,明朝也不至于发生“土木堡之变”。
之所以会发生“土木堡之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和王振不懂军事,将军队驻扎在没有城池作为依托的地方,最终被瓦剌占了先机,全歼明军三大营精锐。如果朱高煦在的话,以他的军事才能和他的身份是完全可以阻止这场悲剧发生的,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他没有二心的情况下。
如果朱高煦为皇帝的话,在征讨瓦剌的途中,我觉得他是不会犯如此愚蠢而又低级的错误,因为在没有城市作为大后方的地方驻军是兵家之大忌,作为曾经统帅一方的朱高煦是不会这种低级的错误的。
而且自成祖登基以来,明朝的主要作战对象便是瓦剌,作为成祖次子的朱高煦,他跟随朱棣南征北战,与瓦剌交手的次数数不胜数,因此,他对瓦剌人的作战方式等都是极为熟悉的,有他在的话,“土木堡之变”或许不会发生。
因此,综上所述,我觉得朱高煦在的话,他是不会让军队葬送在瓦剌人的手里的。
秦皇唐宗
先说汉王朱高熙,靖难时跟着朱棣鞍前马后,立过不少军功,还救过朱棣的命,朱棣很喜欢这个性格像自己的次子。虽然之后也没打多少仗,想必指挥才能还是有的,再不济还有南征北战的战场经验和他老爹的教诲,打仗肯定不会比朱祁镇和王振差。但是失败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指挥失误,当时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等能征善战的大臣都随军一起。然而王振恃宠而骄,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充满不满情绪并且被王振折磨的疲惫不堪的将士,在受到铁骑冲击时心理和身体上都是崩溃的,岂有不败之理。况且生于1385年的朱高熙当时就算还在也64岁高龄了,大龄王爷的身份应该不会出现在北征大军中。当时王振力劝英宗亲征主要目的就是显摆自己,他当时的地位应该和严嵩、魏忠贤很接近了。就算朱高熙在,恐怕也只有提提建议的作用,而王振就算这次给了汉王面子,也会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把大军拖垮。所以我认为,土木堡的败是难以避免的,哪怕汉王真的在,应该也只是在被铁骑冲击后可以少一些伤亡,组织几下反攻而已。
小黄侃侃看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那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土木堡之变”究竟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件,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有兴趣的亲可以随着我的文章来一探究竟。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并且被俘的事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受到太监王振的鼓动,于是亲率五十万精锐大军(大军人数存疑)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大同、宣府接连失守,吴克忠与朱勇率领的两部大军共五六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瓦的最高统领也先,经常有事没事死皮赖脸的向明朝要赏赐,不但如此还派驻3000人进驻明朝,白吃白喝白玩白住,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第1个觉得受不了,忍无可忍的不是皇帝,而是太监王振,于是他便在皇帝面前煽风点火,劝说皇帝御驾亲征,也好打击一下也先的嚣张气焰,朱祁镇觉得此话有理,于是乎就浩浩荡荡的率军亲征。
但是呢,朱祁镇并没有将相之才,接连受到挫败不说,还被人家给抓了堂堂的皇帝竟然当了俘虏,这也是怪他自己当初耳根软仓促出征,准备不足有关,我想如果是他叔叔朱高煦活着,肯定能避免这场事变。
第一:朱高煦从小玩世不恭,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所以并不被爷爷和父亲所喜欢,但是尽管这样,也并不能否认他的能力,如果他当皇帝会比侄孙朱祁镇更有领导才能,即便是要出征,他也会准备充足,不会让别人打自己个措手不及。
第二:朱高煦做为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多少遗传了一些朱棣的作风,如果他还活着能当皇帝的话,他首先就不会让也先这么猖狂,这么的肆无忌惮,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土木堡之变之说。
历史不容戏说,历史更不容假设,历史也没有如果,朱祁镇也并非一无是处,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即便是换个人,也不可能力挽狂澜。
佳宁姐姐说历史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几十万精锐将士战死沙场,过半朝廷命官死于非命。明英宗本人更是被敌军俘获,可以这么说,整个明朝大半的底蕴都消耗在了这场战争中。
那么,明明占据着巨大优势的明军,为何会被区区瓦剌打败?如果随行的队伍中有汉王朱高煦,土木堡之变还会不会发生?
土木堡之变失败的原因
一般来说,大家都习惯于将土木堡之变的失败原因归结于两点:第一点是明英宗太过年轻,不懂打仗;第二点是宦官王振蒙蔽圣上,独断专行。
不过,这里的疑点其实挺大。王振作为明英宗身边最亲近的人不假,但是他绝对做不到一手遮天。在明英宗随行的一众大臣中,能征善将的武臣绝对不在少数,比如说英国公张辅。
除非明英宗在王振的操纵下,几乎都见不到这些大臣,听不到大臣们的劝谏,否则说是王振主导了这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关于明军这一系列的战略失误,大概率就是明英宗坚持执行的。这也就能解释在明英宗复位以后,还要替王振以香木为雕像,祭葬招魂。因为王振是替他背了黑锅。
朱高煦为人
再来讲讲朱高煦的为人。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并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替朱棣击退敌军,并反败为胜。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高煦十分自负,并恃功骄纵,多行不法之事。他的这些行为是的朱棣厌恶,转而立了更加仁厚的朱高炽为太子,而封了朱高煦为汉王。
至此以后,朱高煦便一直怀恨在心,并一直伺机叛乱。之后,朱棣病逝,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明仁宗知道朱高煦的反心,但依旧想要用自己的仁德感化他,不仅赐给朱高煦宝物数以万计,还将他的长子封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
随后,明仁宗去世,明宣宗即位。明宣宗依旧施行父亲的遗志,对朱高煦大加恩赏,但是朱高煦丝毫没有感恩,反而认为是皇帝的懦弱,决定起兵造反。
结果就是朱高煦失败被擒,最后为明宣宗所杀。
从朱高煦的种种行为来看,都能体现出此人的性格特点:有勇无谋,不懂得隐忍。在古代,造反之事屡有发生,或被逼无奈,或暗中隐忍,以便一击制胜。从来没有人造反会像朱高煦这样赤裸裸,并且毫无准备的。
朱高煦的造反之心,很明显被明仁宗和明宣宗所发现,结果朱高煦居然觉得是对方软弱无能,反而更加的肆无忌惮。这样的才智,如果真能造反成功,那也是一桩趣事。
朱高煦在的话能够阻止土木堡之变吗?
很明显,不能。上面已经分析过朱高煦的性格特点,那就是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尽管他打仗貌似有点厉害。
在明英宗的出征路上,并不缺乏智勇双全之人,但是他们都没有打消明英宗的念头。而朱高煦这种愣头青就算在随行队伍之中,大概率也是激怒年少气盛的明英宗,使得局面更加严峻。
因此,朱高煦并不能阻止土木堡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