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才能使孩子內心強大?

甜寶愛學習


強大的內心需要坎坷來磨練,一個孩子有強大的內心是好事,不過不能強求,做不到就不要做。

強大的內心是需要能屈能伸,堅韌不拔的,這個只能在平常孩子遇到挫折是讓他獨自面對,不能一味幫助,不能獨當一面就不能擁有強大的內心。

然後就需要平時的文化薰陶,多給孩子講講故事,他們聽的懂,他們其實都想成為故事的主人公,所以平常要講他們自己的故事,不過要換一下主人公和情節,讓他們感同身受但不能知道是自己,知道了他們反而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

總之就是磨練和書本來造就


落風成孤椅


言傳身教,讓事實說話。有次我帶三歲的孫子到地下室停車場上衛生間,他看見牆角有個黑黑的東西,很害怕指著說是鬼,無論我怎麼解釋就是不信。後來,我借來一架梯子,爬上去用杆子挑下那個黑東西給他看,原來是個黑色拉圾袋,我對著袋子踩了幾腳對孫子說,看,沒有鬼就是一個袋子,不怕了吧?孫子連連點頭。

還有一件事,我帶孫子去田野玩兒,看見一個蚱蜢,他想抓又不敢,我就捉了一個放在他小手上,他握了一會再用手指去捏就不怕了。練自信先練膽量吧。


我愛退休金


我是個內心十分敏感和脆弱的男人,這幾年大學畢業在深圳掙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娶妻生子,也因為這個性格,這幾年事業,家庭,生活都一塌糊塗。現在還把我媽媽害死了。我想說內心強大真的很重要。要說培養,那就是原生家庭父母一定要和睦,吵架在所難免,但是一定要適可而止,及時溝通。同時對小孩要會表達關愛,及時關注孩子的成長心裡變化。另外在適當的年齡要讓孩子承擔起家裡相應的責任。可以給他分享家裡目前遇到的問題,讓他參與進來,學會當一個主人公。


媽媽兒子想你


把小正義培養成心理強大的人也是我的願望和目標!

心理強大意味著心理素質強大!心理素質包括:認知、情緒、意志、性格、氣質……

心理強大意味著,一個人情緒相對穩定,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自己的主見,遇事沉著冷靜,不人云亦云,能適應各種環境,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較強的耐受挫折能力。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和判斷,既不自慚形穢,也不驕傲自滿。

那如何培養呢?

1.有自信

.陪伴: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有效的耐心陪伴和關懷,寶貝會有安全感!

.理解:父母的理解,會加升寶貝的安全感,對寶貝來說,父母的的溝通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誇獎:有效和正確的獎勵,可以讓寶貝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會提升自信力!

.支持:有愛的氛圍,總可以讓寶貝內心充滿活力和陽光!自然就有主見,開朗活潑自信啦!

2.抗壓能力

.鼓勵:面對失敗,不過於沉浸悲傷,勇敢走出來,少不了父母的鼓勵!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敗不起!

.支持:父母的支持,會讓寶貝大膽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寶貝會明白,無論自己做不做的來,都有人在等他,在給他加油打氣!

.共同面對:還有什麼怕的,一家人都不怕……哈哈哈哈😂……抗壓絕對槓槓滴!



程夢醒1


孩子內心是否強大,是兒童心理是否健康的標誌。兒童心理是否強大,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心理歷程,需要認清本質,正本清源。

一、內因

孩子內心脆弱,心理素質低下,折射出來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自卑。一般情況下,這種現象是由家長遺傳因素造成的,有的家長本身性格就是內向型,這個多多少少會給孩子遺傳一定得內向因子。

二、外因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對自己孩子要求過於苛刻,給孩子輸入錯誤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嬌慣、攀比成風,缺少陪伴,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三、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內心強大?

做事情是否有明確的目標,遇到問題是否有自己的主見,抗壓抗挫能力是否強大,是否積極向上,樂觀開朗。

四、如何培養孩子內心強大?

家長從小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不溺愛嬌慣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幫助孩子從書中找到力量。引導孩子養成積極樂觀,爭相向上的良好品質,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鹿媽談育兒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似乎說明父母對孩子的付出與得到的回報不成比例,但這並不能完全怪孩子,父母也要負很大責任。事實上,現代社會中孩子依賴成性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依賴父母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階段,如果孩子對父母一點都不依賴,那麼父母未免會傷心難過。同時,在某種程度上,父母對孩子也有情感上的依賴,並把孩子的依賴當作自己的一種期待,一種與孩子血肉相連的情感宣洩。問題的關鍵是,父母如何掌握孩子依賴和自立的尺度?

消除孩子浮動的情緒,增強抗挫力

同樣是考試失敗,每個孩子的應對方式不一樣,有的認真吸取教訓,奮起直追,爭取下一次的進步;有的就此消沉,一蹶不振,再有沒有學習的動力;更有甚者產生輕生的念頭,跳樓自殺!種種結果,表現出孩子的抗挫力,所謂抗挫力就是指一個人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抗挫力的大小,與孩子的經歷有關,也與孩子的意識、意志有關。一個能夠正確對待挫折、意志力堅強的孩子,在面對不如意時,情緒波動相對比較少,抗挫力則相對比較高。我們要引導孩子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儘可能地不被挫折擊倒,就是被擊倒了也要儘快爬起來。這樣,他們才能得到經驗的積累。因此,當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父母不妨採取一些措施:孩子能自己解決的困難,讓他自己解決;孩子不能解決的困難,可以建議他找父母或朋友、同學幫忙解決。總之,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將來獲得成功,就要千方百計地讓孩子學會抗擊挫折,不斷增強抗挫力。父母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1、教孩子凡事往好處想。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如果覺得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看比自己還不幸的人。這可以稱為對比推理法,當一個人看到不幸的並不只有自己的時候,心裡自然就會平衡一些。

2、告訴孩子,現在的挫折對未來來說,只是過去的回憶。不要一味地回顧過去,不要對曾經遇到的挫折過於在意,要充分享受現在及未來。過去的已然過去,悔之無益,耽誤的只是自己的時間,糟蹋的只是自己的情緒。

3、教孩子關注挫折背後更多的東西。當孩子在人生路上面對失敗、挫折時,父母應鼓勵孩子不要氣餒,要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讓心中產生正面的能量,失敗、挫折給孩子帶來的收穫遠遠比他失去的要多。

孩子依賴成性,會使孩子失去抗挫力

同事曹姐剛到辦公室,女兒的電話就從學校追來了:“媽媽,我忘帶英語書了,第三節課就得用,你快回家幫我取!”曹姐有些不悅地說:“你怎麼又忘東西呀?”電話裡女兒卻已經急了:“你到底管不管呀?反正我第三節是英語課,你看著辦吧!”說完,“啪”的一聲掛斷了電話。曹姐有些為難,今天是公司月底的結賬日,是財務部最忙的一天。可女兒的英語書怎麼辦呢?猶豫了一會兒,曹姐還是請假幫女兒送了英語書。

許多父母都有一個誤區,覺得為孩子準備好一切,讓孩子享受現成的東西,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其實,這是以孩子失去獨立能力作為代價的。孩子享用越多現成的東西,就越會認為,社會理所當然要為自己服務。而長大後,當他們面對嚴峻的現實,就會覺得社會虧欠自己,就會仇視社會。如果父母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只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會使孩子不自覺地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只為自己考慮的習慣,認為別人為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繼而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只會找父母來幫忙解決,一旦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會不知所措,這也使孩子失去了抗挫力。同時,父母把自己的一切都寄託在孩子身上,無形中也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其實,這是父母對孩子獨立人格的一種不尊重。

要知道,孩子終究是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最基本的生存本領。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連自己的物品都不會整理,必然會在生活中處處碰壁,那麼即使功課再好、分數再高,將來也不會有大發展。那麼,身為父母應該如何改變呢?

1、父母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要給孩子一些空間。把孩子應該自己完成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他應該承擔的責任,統統交給孩子,給他獨立面對這一切的機會,使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的人。

2、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具,自己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掌握生活的技能,同時鍛鍊孩子的抗挫力,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3、對於已經在生活和自理能力上出現問題的孩子,父母更要痛下決心,停止包辦代理。但父母要給予孩子一些提示、指導,讓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當孩子有進步時,要給予肯定和鼓勵;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要急於替他補救,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並從中吸取教訓,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孩子依賴父母,大多數是溺愛造成的

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樣的父母:怕孩子摔倒受傷,不讓孩子學騎自行車;怕孩子扎到腳,不讓孩子在沙灘上脫鞋;怕孩子摔壞餐具,不讓孩子拿碗筷……塑造孩子的主動權在父母手中。面對諸多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劇,我們與其想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倒不如反思一下現在的父母都怎麼了。父母無微不至地關照、保護孩子,看起來是為了孩子好,實際上會使孩子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限制孩子能力的發展,使孩子變得“無能”。那麼,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會給孩子的心理發育造成哪些不良影響呢?

1、影響孩子的社會性。受到過分保護的孩子,人際交往侷限於父母和親人,不能從廣泛的交往中體驗他人的情感、意識及價值觀念等。進入學校後,往往不知道與他人交往的手段和方法,從而形成孤僻、依賴、憂鬱的性格,甚至產生嚴重的社會行為問題。

2、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去探索,去努力發展和表現自己的智力。更加糟糕的是,由於很少有需要自己動腦、動手的機會,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後常表現出軟弱、退讓和懶惰的性格,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不願動腦筋想問題。

3、讓孩子失去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很多父母不願意讓孩子的作業中出現很多錯誤,從而被老師批評,在同學面前很沒有面子,就情不自禁地包辦代理。父母要丟開這個“面子”,讓孩子學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任。比如,因為他上課沒注意聽講、寫作業不認真,所以知識沒掌握、考試沒有得到好成績,這樣孩子下次就會警醒。而父母的包辦代理會讓孩子失去這種責任感,以後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形成惡性循環,使孩子總是不能獨立品嚐成功的果實。

給孩子上好挫折教育這堂課

有的時候,孩子無法面對挫折並不是他的錯,而是從來就沒有人教他如何應對挫折。幫助孩子正確應對挫折,在心理上成熟起來,是父母教給孩子的一項最重要的技能。做好這一點,孩子日後面對生活的無情時,才能選擇勇敢面對,避免因為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而自暴自棄。那麼,父母具體該如何做呢?

1、幫孩子樹立“我能行”的積極態度。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父母要微笑著說:“來吧!你肯定行!”這種激勵和期待比什麼都管用。要知道,孩子第一次學走路就是在這樣的鼓勵下開始的。當他們跌跌撞撞撲向父母的懷抱時,父母鼓勵的微笑和成功的喜悅交織在一起,那是世間最大的幸福。

2、讓孩子經受磨練,避免對他們過分嬌縱。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時受過挫折並不斷地解決困難中磨練出來的,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作為父母,要注意從小讓孩子經受各種磨練,避免對他們過分嬌縱。

3、幫助孩子把挫折變成財富。失敗的教訓、苦難的環境磨練了人們的意志,會讓人越挫越勇,最終實現遠大的發展目標。孩子遭受挫折以後,會在心理上引起不舒服的感覺。但是,只要意志堅定,善於總結教訓,就能從中獲取有價值的東西。

4、幫助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優秀的父母懂得鼓勵孩子,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充滿自信地迎接失敗的挑戰。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要幫助他們從事件本身解脫出來,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和教訓,而不要因犯了錯誤而使自信心受到損傷,甚至受到摧毀。

合格的父母應該學會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自己去做決定,即便他們有時會做錯也無妨,這個過程本身就對他們的未來大有好處。父母不應該是代替孩子做事的“代理人”,而應該是在背後支持孩子的“堅強後盾”。

大家好,我是@泉媽育兒心得,專注親子關係,對親子心理、教育、溝通、閱讀等有獨到的見解,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你幫助,歡迎關注、留言、點贊、轉發、收藏!


泉媽育兒心得


在生活中很多大人都是無法控制的情緒更何況是孩子的了,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分清楚什麼是正面的情緒,什麼是負面的情緒,好的情緒改怎麼適當的去釋放出來,不好的情緒該怎麼去消化,只有孩子瞭解到情緒對自己的影響的時候才會比較重視情緒的問題,所以負面在生活中也是要多多善於教導孩子排解自己的情緒問題,這樣才會不影響到孩子當時所做的事情,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會被情緒影響自己的一生的。

讓孩子樂觀的面對事情。有的人的一生都是悲觀的,因為他看什麼事情都是悲觀的,遇到一點挫折的話就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在與自己為敵的感覺,所以在生活中一定不要用悲觀的情緒看待問題,或許有的時候會遇到挫折,但任何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所以千萬不要著急,要樂觀的去看待這樣才可以走的更遠,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是要用這種心態來面對問題,這樣孩子才能走的更遠,而且有科學表明,樂觀的人會比悲觀的人長命的。

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在很多的時候人都是一個人去解決問題的,可能沒有人去幫助你,也沒有人去關心你,當你有了一個強大的心理以後,你的行動就要動起來了,在生活中要勤動腦,多想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直讓孩子的去抱怨或者是耍脾氣等等,多讓孩子動腦,不要直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可以在旁邊協助一下,或者是提供一些思路,這些都是可以的,但直接幫孩子解決問題的話一定是不正確的方式。

父母的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所以在生活中一定也是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太多的抱怨,也不要在孩子的面前出現太多的負面形象,如果自己的父母是一個心理強大的人,孩子也幾乎是的,因為父母在影響著孩子,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想到我的父母也是這樣的做的,這樣孩子也是會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我們有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心理強大,也是在給自己講道理,也是在不停的開導自己,所以才可讓孩子的受到影響,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本身就是互相成長的過程,不要著急,孩子的心理強大,這樣身體才會健康,或者說有的時候心理健康會比身體健康有更大的好處。


忻州油價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家長其實都知道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但是有時候很多做法卻無法真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有時甚至適得其反。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

有效的誇讚孩子:當孩子成功完成某件事時,許多家長都知道要誇獎孩子,但往往不得法。家長們的誇讚往往流於表面,“寶寶你真聰明”“寶寶你真棒”,類似這種話。久而久之,孩子們對於此類通用語言產生免疫,不再為自己成功完成一件事而感到自豪,體驗不到成就感。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需要落到實處,真正看到孩子在完成過程中的閃光點,總的來說就是具體事情具體誇。

二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支持:中國的家長表達愛大部分是含蓄的。很多家長努力工作,拼命賺錢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上最好得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卻往往忽略瞭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對父母愛的需求也不同。

對於嬰幼兒來說,父母的陪伴、無微不至的關懷,父母自身的穩定情緒,都能給孩子一種安全、充滿愛得生活環境。在這種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內心是強大的,充滿安全感的。

對於青少年來說,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對於他們尤其重要。這時候的孩子想脫離父母的掌控,想獨立,但他們暫時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因此,此時的他們是自相矛盾的,想要獲得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又不能完全獨立。這時候的父母就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發揮空間,但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孩子需要知道和支持的時候提供幫助,僅是指引,而不是包辦。

鍛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每個人一生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相反地,很可能就是起起落落落落…..,面對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跌不起。鍛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在這裡要說明的是,並不是一味教育孩子失敗乃成功之母,讓孩子一遍遍嘗試。雖然這種方法在理論上行得通,但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家長需要培養的是孩子能接受失敗的這種承受能力,可以因為失敗而有挫敗、失望、傷心等負面情緒,但能很快從這種情緒中恢復過來,重新充滿活力,這是強大內心的表現。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在孩子需要的範圍內給與支持,讓他們明白,無論怎樣選擇,父母一直在他們背後支持他們就夠了。


孟芷琳


大孩子遭遇不如意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小孩子一點點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情緒激動,安撫無效,越來越多的孩子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內心脆弱,抗挫折能力“弱”!

孩子們遲早要遠行,有遠見的父母不會只用物質來塞滿他們未來的行囊,但一定會刻意強化他們的內心。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是一個未雨綢繆的長期堅持的過程,我們不能等到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才急於改變孩子的心理狀況。儘快用正確的理念和恰當的方式培養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強大的心,將來才能走更遠的路。

但你是否知道,做一個好媽媽好爸爸是有有效期的。孩子小時候會把媽媽和爸爸當做全知全能的依賴,而這也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期;進入青春期後,媽媽和爸爸就很難對孩子施加有效影響,此時應該是驗收孩子成績的時候了。你的孩子是否能夠面對一時的挫折和失敗,是否能處理好不同情景下的人際關係,是否獨立於社會的能力......那麼如何培育出內心強大的孩子呢?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1.在孩子遭遇挫折產生挫敗感或者畏難情緒時,做他(她)堅強的後盾,給他們心理支持。

2.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孩子學會以積極正向的思維模式看問題。

3.避免對立,掌握轉化的智慧。相信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此路不通,他路必通。這種信念會是支持孩子戰勝挫折的強大力量。


知對知錯學物理


孩子內心強大的關鍵是自信與樂觀。

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成功完成某件事時,許多家長都知道要誇獎孩子,但往往誇讚流於表面,“寶寶你真聰明”“寶寶你真棒”,類似這種話。久而久之,孩子們對於此類通用語言產生免疫,不再為自己成功完成一件事而感到自豪,體驗不到成就感。家長應該看到孩子在完成過程中的閃光點,總的來說就是具體事情具體誇。

2、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要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談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見,這樣孩子的能量就能提升,不要培養總聽大人話的孩子,只會聽話的孩子是沒有自我的;他是弱小的,他面對困難時,他很容易求助於別人,而自己不去克服。尊重孩子,就允許他做自己,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願,自己的行為。


3、鍛鍊孩子承受失敗的能力:要培養孩子能接受失敗的這種承受能力,可以因為失敗而有挫敗、失望、傷心等負面情緒,但能很快從這種情緒中恢復過來,重新充滿活力,在孩子需要的範圍內給予支持,讓他們明白,無論怎樣選擇,父母一直在他們背後支持他們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