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最后位皇帝孙皓投降后境遇如何?结局让人黯然泪下

孙皓,字元宗,是孙权的孙子,只在位了16年。公元280年,西晋攻破了东吴的都城建康,孙皓遂投降了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在孙皓投降西晋后,他的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呢?下面分孙皓在投降前和投降后来分析,依据演义和《三国志》,有下面的分析。

一 投降前:

孙皓的童年是很悲惨的,其父亲孙和在二宫之争的时候被罢黜了太子之位,被贬为南阳王,但是在到长沙的途中,宗室孙峻突然反叛,将孙和押往新都,然后赐死了,他的妃子也选择了自尽。

就这样孙皓在年幼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双亲,而他是和他的三个异母兄弟一起长大的,随后孙休继位,封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孙皓为乌程侯,原本就没有孙皓什么事的。

东吴最后位皇帝孙皓投降后境遇如何?结局让人黯然泪下

亡国之君:孙皓

西湖民景养相皓当大贵,皓阴喜而不敢泄。休薨,是时蜀初亡,而交阯携叛,国内震惧,贪得长君。

谁知道孙休是个短命皇帝,只在位了6年就暴毙了,但孙休是有儿子的,再怎么轮也轮不到孙皓呀,但是那时候蜀国刚刚被灭了,东吴国内也发生了叛乱。

“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苟吴国无损,宗庙有赖可矣。”於是遂迎立皓,时年二十三。

孙休的儿子还很年幼,大家都推荐一个年长的当皇帝,说孙皓英明明断,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所以就说服朱太后让孙皓来做皇帝,那时他才23岁。


其实孙皓的历史轨迹和孙权的轨迹是极其相似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孙权前期是个英明的贤主,而后期就被黑化了。孙皓当时也是如此,前期的孙皓体恤民情,又开仓放娘,深受广大民众的推崇。

但是就在人人都称赞孙皓为明君的时候,他自己也得意忘形了,开始了他的暴君之路,当初推荐孙皓的张布等人后悔不已,有人向孙皓告密,直接被孙皓处死了。

东吴最后位皇帝孙皓投降后境遇如何?结局让人黯然泪下

孙皓当政

他听信谗言,民间谣言说吴国将灭国,而灭掉吴国的人就在南边,而且是姓公孙的。

汉晋春秋曰:先是,吴有说谶著曰:“吴之败,兵起南裔,亡吴者公孙也。”皓闻之,文武职位至于卒伍有姓公孙者,皆徙於广州,不令停江边。

孙皓听闻后,大惊失色,遂把朝堂内还有普通兵士中凡是姓公孙的,都不分青红皂白的判罪了,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皆是因为一句传言而已。可见这时候的孙皓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二 投降后:

大家都知道,在高平陵之变后,虽然那时候皇帝还是曹氏,但是实际掌权的已经是司马氏了,吴蜀都是投降的,但是投降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刘禅其实是个大智若愚的人,大家只知道“此间乐不思蜀”,但都没想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果刘禅选择抵抗,司马炎会放过他吗?

东吴最后位皇帝孙皓投降后境遇如何?结局让人黯然泪下

司马炎:这个位子我在这边给你准备了很久了

刘禅在投降后,很平稳的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死的时候64,已经算是很长寿的了。他的爵位也继续传给了他的儿子,只不过在西晋永嘉之乱的时候,他的子孙后代几乎被杀完了。

而孙皓呢?他是很不服气的,被封为归命侯。从官爵上来看,他比刘禅差太多了。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去描述他的:

皓曰:“人臣弒君及佞臣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充冷漠甚愧。帝封皓为归命侯,后代子孙封中郎,随降宰辅皆封列侯。

说的就是吴国孙皓,司马炎听说孙皓来后,对他说了一句话“我在这边给你设这个座位已经很久了”,如果孙皓也学刘禅那样来一句“此间乐不思吴”,可能他也会终得善终的,可是他却回了一句“我在南边也给您设了座位的”,如此针锋相对的回答,你说司马炎能高兴吗?

东吴最后位皇帝孙皓投降后境遇如何?结局让人黯然泪下

孙皓投降

所以在和刘禅的待遇上也是差了很多,孙皓一直被留在洛阳,只待了4年就病逝了,他去世的时候才42岁,正是中年的时候,和刘禅的64岁差的太多了,至于怎么这么快就死了,这秘密就不得而知了。

古代的亡国之君,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算好的,更多的是身死族灭。

《三国志·三嗣主传》中记载:

故皓不脩其政,而恆有窥上国之志。是岁也实在庚子。 吴录曰:皓以四年十二月死,时年四十二,葬河南县界。

总结

孙皓对晋的征伐还是时有胜利的,他的一生本可以像孙权一样开括一番事业的,可惜的是骄傲自满,误信流言,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再加上自己的倨傲不惧,投降后也没获得什么利益,所以最后四十二岁就郁郁而终了。

欢迎关注我,讲述三国故事,带你解析那一段惊天动地的三国争霸。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三国志·三嗣主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