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59家項目建立在以太坊協議上,央行也要“下手”了?

以太坊是什麼呢?以太坊是一個全新開放的區塊鏈平臺,它允許任何人在平臺中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應用。

超359家项目建立在以太坊协议上,央行也要“下手”了?

就像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不受任何人控制,也不歸任何人所有,它是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由全球範圍內的很多人共同創建。和比特幣協議有所不同的是,以太坊的設計十分靈活,極具適應性。

當然以太坊受到過很多質疑,前段時間甚至很多人都聲稱失去了對以太坊的信仰,但是做為區塊鏈2.0的以太坊它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能夠被輕易否決的,也不是輕易就能崩塌了的。雖然一直在質疑中生存,但在以太坊協議上建立的項目數量仍然能夠證明以太坊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以及重大意義。

就在近日,投資者Adam Cochran在推特上分享了一份清單,清單顯示,除了以太坊基金會和ConSensys之外,還有超過359個項目建立在以太坊協議上。

項目的創建者還包括大量跨國公司,例如耐克、巴克萊、TD Ameritrade、聯邦快遞、微軟、英特爾、亞馬遜、美國運通、三星、麥當勞等等。這進一步證明了以太坊在全球所受到的重視。

近期,以太坊2.0客戶端測試網的發展狀況,也是以太坊社群較為關注的話題。

以太坊2.0客戶端測試網趨於穩定

據相關報道,以太坊2.0客戶端測試網上線數週,運行驗證器達22000個,以太坊2.0客戶端測試網也已經運行了幾周,並進行了重啟等相關工作,而現在的它們似乎已經達到了一個更穩定的階段。

超359家项目建立在以太坊协议上,央行也要“下手”了?

當然以太坊2.0客戶端測試網眾多,但是其中風頭最大的就是由Prysmatic Labs開發人員勞爾喬丹(Raul Jordan)於1月9日發佈的客戶端,他稱之為最大的以太坊2.0測試網。

Prysmatic是目前所有測試網中呼聲最高、最親民的一個。Prysmatic的開發人員普雷斯頓凡洛恩(Preston van Loon)說道:

“在世界上第一個ETH 2.0測試網上,超過22,000個活躍的驗證者幾乎100%參與了測試。這些是22000個驗證密鑰。可能有5到10個獨立的操作員。也許更多,但很難區分誰控制密匙,誰只是一名觀察者。”

一個上線只有4天的測試網絡,目前已經達到了70個節點,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成就。這也從側面說明以太坊社區對以太坊2.0抱有濃烈興趣。

以太坊2.0的發佈,涉及到相當多的機會,所以人們對於它的動向非常關注,並積極參與其中。

以太坊2.0開發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並在逐步步入正軌。以太坊網絡升級也給更多的用戶帶來了信任感。據相關消息稱,以太坊不僅吸引了眾多的大企業建立在以太坊協議上,更是吸引了央行在以太坊網絡上測試央行數字貨幣。

澳大利亞央行“垂青”以太坊

自區塊鏈火熱起來,各國央行也都蠢蠢欲動,生怕落於人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開發央行數字貨幣,希望建立一個可以減輕Facebook天秤座影響的工作系統。而近期山火未滅,洪水又來襲的澳大利亞,並沒有受到災難的影響,積極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近期透露,其模擬了在基於以太坊網絡的批發支付系統中使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測試,以查看銀行之間客戶支付的清算系統能否在一個基於以太坊的許可網絡上運行。

超359家项目建立在以太坊协议上,央行也要“下手”了?

近期,澳大利亞央行方面透露,已決定模擬在批發支付系統中使用CBDC。隨著中國,瑞典,土耳其和其他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正在開發其CBDC,澳大利亞央行當然也不想被時代拋棄,並放出消息,他們也在進行試驗,以瞭解CBDC如何影響現代支付結算系統。

簡而言之,該銀行希望瞭解如果將CBDC提供給商業銀行,後者將提供他們的兌換結算賬戶餘額,會發生什麼情況。

這種情況下,銀行可以交換代幣並能夠履行各種義務,當然也有通過中央銀行贖回它們的可能性。如果能夠證明該系統是可以運行的,那麼在未來它有可能可以確保銀行在無現金社會中的角色。

到目前為止,該銀行似乎仍然不確信結算系統中確實需要使用CBDC。但是,如果要使用它們,它們將帶來某些優勢,也有可能帶來某些危險。總結來說,如果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取得巨大成功,就有可能導致金融體系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

而此次澳大利亞央行,選擇在以太坊進行模擬在批發支付系統中使用CBDC,也是對以太坊網絡給予了肯定和支持的,畢竟央行屬於國家層面的機構,能夠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模擬,對以太坊而言確實是向前邁出了一小步的。

而據報道,早前以太坊聯合創始人Joseph Lubin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他希望中國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能夠與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公鏈實現互操作性。此外,他希望看到中國更多地參與到以太坊生態系統。

當然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否採用區塊鏈技術也指出過,“央行層面應保持技術中性,不預設技術路線,不一定依賴某一種技術路線。”

但此次澳大利亞央行對以太坊的“垂青”也許開啟了各國央行和眾多公共未經許可的生態系統實現互操作性的星星之火。

那麼以太坊未來能否成為央行首選,能否可以和各個國家央行實現更多的互操作性,現在尚且不能給出結論,但是萬事開頭難,相信之後以太坊能夠實現更多的抱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