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血糖高,現在不吃降血糖藥也不高了,是什麼原因?

用戶9647078885732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這種情況在實際生活中確實存在,該如何看待?總的原則是凡事有因才有果,就像血糖升高一定會有升高的原因,血糖能控制下來必定也有因果關係,但並不是以是否服用降糖藥來評判的。

從血糖的升高的原因上來說,最根本的是機體血糖調節機制出現的異常。正常情況下,血糖之所以能保持在一定範圍內,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實現,一是被組織細胞所消耗,二是轉化成糖原或脂肪貯存起來。在這兩種方式進行的過程中,必須有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的參與才能完成。

由此可見,如果血糖有升高,一定是上述過程出了問題,其中最關鍵的是胰島素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主要有這樣兩種情況:

胰島素數量不足 主要原因之一是胰島細胞受到的損傷分泌功能受到抑制,這種損傷多發生於糖尿病前期,如果能採取合理的干預措施,受損的胰島細胞有可能得到修復而恢復正常的分泌功能,血糖便可得到良好控制;原因之二是胰島細胞因受損死亡,多發生於病程較長的糖尿病人群中,由於胰島細胞死亡後不可再生,胰島素缺乏會持續存在,血糖的升高的狀況也會長期存在。

胰島素抵抗現象 胰島素是將血糖運送進細胞內的運輸工具,必須通過細胞上專有的通過進入,如果細胞上的這條通道(稱為胰島素受體)發生障礙,即便是有再多的胰島素也不能及時將血糖運送進細胞中,血糖就會升高,這種情況稱為胰島素抵抗,多見於糖尿病前期及早期糖尿病人群。臨床證實:體重超重是引起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而胰島素抵抗存在時會有更多的血糖被轉化為脂肪貯存起來而增加體重,反過來又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而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要想把血糖控制下來,就要從上述原因入手採取相應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服用降糖藥,比如合理飲食可以減少血糖來源,減輕胰島細胞分泌負擔;多做運動促進血糖利用,特別是可以減輕體重而消除胰島素抵抗;實際上,各種降糖藥之所以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機理也是如此。

瞭解了這些知識就會知道,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早期,以胰島細胞受損分泌功能下降以及胰島素抵抗為主要原因而以胰島細胞死亡為次要原因的狀況下,通過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即能在控制血糖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時服用降糖藥的目的更主要地是為了促進胰島細胞分泌功能更快地得到恢復,當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時,不再服用降糖藥血糖也可能得以維持在正常水平,這也是不少糖尿病前期的人在採取合理干預措施後能不進展為糖尿病的原因。

同樣的道理,如果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細胞的死亡,則胰島素數量不足將始終存在,這種狀況下僅僅依靠生活方式干預並不能改變胰島素分泌不足,就需要服用降糖藥來彌補這種不足,且需要長期服藥,否則血糖便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總之,對高血糖的控制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措施,並非一定需要服用降糖藥,但合理地服用降糖藥有助於幫助機體改善血糖調節機制穩定控制血糖,因此不要排斥降糖藥的使用,要知道血糖越早得到有效控制,不僅有助於保護胰島細胞阻止與延緩病情的進展,在避免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害預防各種併發症發生中也將會有更大的獲益。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我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已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了。像你說的這種情況我也偶爾遇到過,不吃降糖藥血糖不高的原因可能是運動量或勞動量加大了,也可能在飲食上發生變化了,可能是進食量少了,也可能吃的食物含糖量低了,都可·能導致血糖不高。這只是偶爾現象,等過幾天,當飲食活動量都歸於正常了,不服藥的話,血糖立即就上來了。

長時間不服藥,血糖居高不下,對身體傷害就大了,長期這樣,很多的併發症就接連發生了,重者還可能銅症酸中毒,可能危及到生命。這些我都遇到過,去年還突發過腦梗死,險些傷命。

為什麼以前血糖高,有時不吃降糖藥血糖也不高了呢?

原來是一個·血糖的假象迷惑了你,是因為服了降糖藥後,會在一段時間內產生持續效應,即使某一餐或某一天漏服了藥,降糖藥的作用依然存在,甚至這種作用可以持續幾天或更長,從而給患者造成一種停藥血糖依然控制良好的假象。

那麼,在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把降糖藥改成間斷服用嗎、這樣做可以嗎?

當然不能這樣做。因為停用降糖藥,雖然血糖暫時可能維持目標水平,但這是停藥後胰島自身功能所致,會對胰島功能造成更大傷害,正因如此,隨後就會發生血液急速升高,此時再次服用降糖藥,也會因胰島功能的損傷而不得不加大用藥量,而且控制 血糖的週期要重新開始,增大了血糖控制的難度。所以,服用降糖藥不能間斷服用。持續規律的服藥才能保持藥物在體內的濃度,達到平穩降血糖的目的。因此降糖藥間斷服的做法不可取。

降血糖的有效方法不外“三駕馬車”:

一是合理飲食。但不是靠某種食物,而是合理搭配,確保營養素全面而不超標。




二是加強運動。增強機體各項機能的同時增加對血糖的消耗。我突發腦梗後,一年多堅持雷打不動,整個城區的大街小巷幾乎走了一遍,效果很明顯。


三是各種降糖藥,胰島素合理使用。除此之外,我都不信!


老程談養生


以前血糖高,現在不吃降血糖藥,也不高了,為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您當初查出來的血糖高,有可能是繼發性的?也有可能是在糖尿病前期?或是發現血糖高屬於在新發1年之內!

♥繼發性血糖升高常見於以下疾病:

1.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甲亢能加速腸壁的血流,使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後血糖明顯增高並出現糖尿,葡萄糖耐量試驗也可異常,但並非糖尿病。

2、肢端肥大症

因垂體前葉病理因素致生長激素分泌過盛,引起糖代謝紊亂所致。鑑別要點是:

(1)肢端肥大症的特點是,個子大或舌頭大(語言不清),手指粗大,手掌變厚,顏面變醜陋,嚴重者視力下降;

(2)糖尿病症狀(三多一少等)多在肢端肥大症狀之後出現;

(3)血糖和尿糖不易被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控制;

(4)某些患者的糖尿病症狀可自行緩解或消失。

3、嗜鉻細胞瘤

本病與糖尿病的鑑別點:

(1)此瘤可致血壓波動大,故臨床上發現陣發性高血壓,兼有糖尿病時,應考慮嗜鉻細胞瘤的可能性,要做進一步相應的檢查;

(2)特殊表現型,可為高熱、休克、急性腹瀉;

(3)發作時血中、尿中兒茶酚胺以及兒茶酚胺代謝物增高;

(4)靜脈腎盂造影、腎B超、CT,可能發現腎被腫瘤受壓、移位和腫塊。

4、腎上腺皮質激素

在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某種疾病過程中,如長期大量使用,可引起血糖升高、尿糖陽性,酷似糖尿病。和糖尿病鑑別之點是,其血糖升高、尿糖陽性為可逆性,一旦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血糖、尿糖可恢復正常。

5、柯興氏徵候群

此徵又稱皮質醇增多症,是因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使糖異生旺盛,能抑制葡萄糖的利用和對抗胰島素,故息本病時能出現糖尿病。本病有以下特點而糖尿病無,兩者可以區別:滿月臉、頸項部脂肪隆起、向心性肥胖、體毛增多、皮膚紫紋、肌萎縮、易骨折、易感染、易發痤瘡、性慾減退、精神症狀(如失眠、抑鬱、煩躁、幻想、記憶力減退等)。

6、胰島a細胞瘤

胰島a細胞產生胰升血糖素,後者能迅速動員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作用比腎上腺皮質激素更強。患此瘤時,胰升血糖素大量分泌,故可出現血糖升高。此瘤與糖尿病的鑑別診斷,主要是:

(1)有時可在腹部觸及包塊;

(2)常有發作性上腹疼;

(3)血清中可測出胰升血糖素增多;

(4)B超、CT或核磁共振胰腺掃描可發現瘤體。

7、胰腺炎

無論是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均有可能在病程中繼發糖尿和糖耐量降低,一般為短暫性,但也有極少數患者演變成永久性糖尿病。鑑別點是先有胰腺炎,後有糖尿病,糖尿病隨著胰腺炎的好轉或治癒而減輕或消失。

8、胰腺癌

糖尿病症狀可能是胰腺癌的初期或病程中的表現,據研究證實,胰腺癌和糖尿病在發病上互為因果,胰腺癌可誘發糖尿病,糖尿病也可併發胰腺癌。鑑別方法是此類病症,可於癌根治術後而消失。

9、血色病

這是一種先天性代謝異常病,常伴有血糖增高,尿糖陽性。鑑別要點是,本病可有肝大、脫髮、睪丸萎縮、皮膚色素沉著、性功能減退和心功能不全等,可資鑑別。

10、腎糖閾失常

由於腎小管再吸收糖的能力減低,雖血糖濃度正常,尿糖檢查也可呈陽性,此現象稱“腎糖閾低”:與之相反,因腎小管濾出能力降低,血糖原本不高而增高了,此種現象稱“腎糖閾高”,是腎功能的一種先天性生理缺陷。鑑別要點,如血糖正常尿糖陽性,或尿糖陰性血糖較高,要考慮是腎糖閾有缺陷。另外,此種“腎糖閾低、高”情況,還可見於少數妊娠婦女,必須進行產後隨訪,以資鑑別。

11、飢餓

當發生飢餓相當時日後,突進大量含糖量高的食物,胰島素分泌一時不能適應,可產生血糖升高和出現尿糖,以及葡萄糖耐量試驗減低。鑑別要點是:飢餓後如連日正常進食,類似糖尿病表現可消失。

12、妊娠

婦女妊娠後有時可誘發糖尿病,其機理可能由於胎盤中分泌生長泌乳激素、雌激素、ACTH類似激素等旺盛,從而引起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所致。鑑別要點是,分娩後繼發性糖尿病症狀一般可自行恢復。

13、肝功能障礙

患嚴重肝病時,由於肝功能障礙,食後大量葡萄糖不能轉化為肝糖原貯存於肝內,致血糖升高尿糖陽性,並可出現類似糖尿病的糖耐量曲線。鑑別點是:

(1)常有嚴重的肝病存在;

(2)空腹時血糖往往降低;

(3)可出現低血糖症狀。上述現象與糖尿病不同。

14、滋養性尿糖

在正常情況下,血糖增高時肝臟迅速攝取葡萄糖,並將之轉化為糖原儲存。但少數人進食大量碳水化合物,特別是葡萄糖以後,由於吸收過快,血糖濃度一時超過腎排糖閾而出現尿糖,稱滋養性尿糖。鑑別點是,有大量進食史;飲食正常後,尿糖很快消失。

15、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患者,有時可因腎小管對葡萄糖再吸收功能障礙而出現糖尿,但血糖正常,這是此病的鑑別特點。

16、神經系統疾病

患腦出血、腦腫瘤、顱骨骨折、窒息、麻醉等時,可有暫時性血糖過高及尿糖陽性,病情好轉或康復後,繼發性糖尿病可減輕或消失。

17、藥物與化學毒物中毒

某些藥物與化學毒劑,如咖啡因、茶鹼、嗎啡類藥物、一氧化碳和各種重金屬中毒,偶可引起繼發性糖尿病。鑑別點,一是有上述服藥或中毒史;二是繼發性糖尿病呈短暫性,恢復正常較快。

18、感染

感染可使胰島素需要量增加,特別是化膿性感染尤甚。當患感染性疾病時,因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故可出現繼發性糖尿病。鑑別點是,當感染被控制或治癒,糖尿病可不治自愈。

19、應激刺激

處於應激狀態如患心肌梗死、嚴重感染性疾病、顱腦疾病和外傷、燒傷、休克、大出血等時,可產生應激刺激,通過神經-垂體-腎上腺軸途徑,造成糖代謝紊亂,使肝糖原分解和異生加速.從而可導致血糖升高,尿糖陽性。鑑別點是,應激刺激形成的繼發性糖尿病,維持時間短(一般不超過3個月),應激現象消失,血糖即可恢復正常。

★繼發性糖尿病特點:

繼發性糖尿病的一個特點就是高血糖有因可查。去除了這些原因後,高血糖可以被糾正。例如,嗜鉻細胞瘤引起的高血壓、糖尿病,在手術切除腫瘤後,血壓和血糖能恢復正常;藥物引起的高血糖,在停藥後往往消失。

♥糖尿病前期病人: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 ? 

通俗地講,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後血糖已經升高,但還沒有達到診斷糖尿病的程度。

①如果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mmol/L,稱為空腹血糖受損(IFG);

②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 7.8 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11.1 mmol/L,稱為糖耐量減低(IGT)。   

IFG和IGT統稱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人群採取干預措施不僅可以避免糖尿病的發生,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採取怎麼的干預?

糖尿病前期是可逆的!

⑴ 科學地吃

①改變一下烹飪方式,將燒烤、烹炸和烘焙改為蒸煮、燜燉,有助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②在吃的方面做點改變,諸如主食結構、進食順序與方式、餐後動一動等,這些看似頗為尋常的細節改變,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主食中加點雜糧。富含纖維的糙米、燕麥、黑米、苦蕎、藜麥、玉米、豆類等能減緩消化速度,延遲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有助減緩餐後血糖的急劇升高。

●先吃盤中菜,後吃碗中飯。專家解釋,先吃富含大量膳食纖維,尤其含果膠、多糖、海藻酸鈉等水溶性纖維,攝入後體積膨脹,可延長後吃進碳水化合物主食分解的時間,延緩糖在小腸的吸收。

⑵餐後走一走。尤其午餐和晚飯後散步,能促進細胞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幫助身體處理攝入的大量糖分。每次步行15分鐘,速度由慢步漸加快節奏,其降糖效果優於每天散步45分鐘。

⑶心理調適 。其實糖尿病前期是一個可逆的階段,只要認真面對,有樂觀的心理,積極干預,是可以逆轉的。

⑷藥物干預 研究證明,降糖藥物中的二甲雙胍長期治療安全有效,尤其適合用於肥胖,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2)大於35、年齡低於60歲的糖尿病前期患者。

⑸減肥。少吃,多運動!

♥即便是糖尿病患者,已經通過指標確診是糖尿病,並且是新發1年以內,通過,以上干預,也有的人逆轉糖尿病!

希望通過我的回答,可以解釋您的疑惑!

如果滿意,請關注"大內科馮醫生",瞭解更多知識!


大內科馮醫生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題目中描述的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像糖前期就是可以逆轉的,不需吃藥,可以恢復到正常血糖水平。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部分患者是可以停用藥物,僅靠生活方式干預來控制血糖的,這種現象被醫生稱作是“臨床治癒”。

當然,其實糖尿病是存在“假性”的。有些疾病,比如肝功能異常、甲亢、多卵巢綜合徵等,都會造成血糖異常升高,還有些藥物比如糖皮質激素就會造成血糖升高。找到病因並解除後,這些情況導致的血糖異常都會得到恢復。所以說,糖尿病不是僅靠一個血糖值或尿糖值就能確診的,而是要進行多方面的檢查來確診。

得了糖尿病也不是一定就要吃藥,一般血糖輕度升高,糖化血紅蛋白在7%以內的2型患者,醫生會建議先用控食和運動來控制,只有生活方式無法控制血糖的時候才會讓患者吃藥。少數初步查出血糖較高的年輕患者,則會採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後期視患者恢復情況來看是否停用胰島素。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幫到朋友們,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識我們下期分享!


糖人健康網


為啥血糖降低了?

這該問問題主您自己啊!

高血糖可以一過性的,如糖吃多了或是其他疾病(如感染等)繼發的,亦可以由於血糖代謝紊亂導致的,也就是一型或二型糖尿病等。此外,減肥瘦身後,血糖、血壓、血脂水平也會有所下降!

題主之前如果被診斷為二型糖尿病的話,在疾病控制穩定後,即使不應用降糖藥或胰島素,也可以使血糖處於正常範圍;當然,這需要科學合理的飲食控制,並且需要堅持運動、塑造健康好體質才行。

因為,血糖的波動與多種因素有關,遺傳可以導致血糖調節機制到一定年齡段出現失靈,而肥胖、久坐、飲食不節、缺乏運動、年齡增長等因素也會讓血糖調節不再靈敏,於是,血糖高了~糖尿病出現了!但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在診斷糖尿病之後,通過藥物、飲食、運動、心理及自我檢測等方式,血糖是可以恢復正常的,血糖調節機制也會變得更靈敏, 但這都需要嚴格的管控,一旦放縱,血糖還是會升高的。

因此,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放鬆自己,一旦如此,那血糖水平可真是一騎絕塵、難回頭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好!

生命需要營養,生活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