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5發栓動步槍為何不再增加彈容量?

oXom0_一葉知秋


栓動步槍5發的彈匣容量已經成為約定俗成,就好像步槍彈匣是30發一樣。從栓動槍定型開始,就已經是5發的彈匣容量,如果要增大的容量,就需要對整個槍支進行改造。改造所需要的耗費的精力和材料更多。



步槍開始發展的時候都是打一槍裝一發,打一槍裝一發。這樣花費的時間太長。後來一戰的時候,發展的栓動步槍是5發彈匣容量。這個時候栓動步槍已經定型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也只有為數不多科技發達的國家,栓動步槍的彈匣容量會提升。比如說李菲爾德步槍。它採用兩個5發彈夾合成彈倉。可以容納10發子彈,算是比較牛叉的步槍了。傳統步槍採用5發的彈夾容量。並不會影響步槍性能的發揮。如果步槍彈夾容量更少。則會影響槍械的持續火力。如果步槍彈夾容量太多。不光會增加製造成本,而且容易產生卡殼等故障。

並且栓動步槍有彈夾上彈。通過訓練的士兵可以快速的完成上彈的動作。並不會影響火力的持續性。


栓動步槍5發彈匣,彈倉壓彈,事實上並不嚴重影響步槍性能的發揮,倘若增加栓動步槍的容彈量,在全槍結構不便的大前提下,極有可能設計成了10發彈匣供彈的半自動步槍了,在不搞彈匣供彈的前提下,像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一樣,漏夾供彈時,彈倉的厚度將隨之增加,而使全槍重量增加。可謂得不償失。


軍武小咖


我覺得跟一戰時,馬克沁等重機槍的普及有關。

一戰時,有6500萬人參戰,造成了3000多萬人的傷亡,其中死亡就有1000萬人。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傷亡,跟馬克沁重機槍的普及有很大關係。重機槍的出現,讓一戰成了戰壕戰,步槍更大的作用是“打冷槍”,不需要大裝彈量。

(這他喵的“彈璉”,真長。)

在馬克沁普及之前,軍隊的作戰方式還是集團是衝鋒,趁著敵軍步槍裝彈間歇,衝入敵陣。而馬克沁的出現,讓步兵衝鋒成了自殺式行為。馬克沁採用水冷方式, 600發/分的理論射速,絕對是步兵的噩夢。

一戰時,德軍平均每個步兵團至少配6挺馬克沁重機槍,一個師則至少配備72挺重機槍數量。而在索姆河戰鬥中,德軍給在一線部署的10個步兵師,加配了1000挺重機槍。在此次戰鬥中,德軍使用馬克沁重機槍對付英國步兵,一天打死英軍五六萬人。

而且,當時還利用重機槍的超遠射程,發明了超越射擊戰術。將機槍槍口抬高,進行曲射,殺傷戰壕中的士兵。

在1918年8月攻佔海伍德(High Wood)的戰爭中,英軍的一個機槍連使用10挺馬克沁(維克斯式中型機槍,彈璉長8.23 米)在12個小時內,連續發射了100萬發子彈!平均每挺機槍發射了約10萬發子彈。

在德軍主把機槍作為步兵戰鬥核心的戰術影響下,一戰後各國都看是注重重機槍的使用。步兵只負責掩護機槍手,(依靠精確射擊)打冷槍,和清掃殘敵。所以,各國對栓動步槍的裝彈量沒有提高的需求了。

而且,在二戰時,出現了裝彈更多的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

栓動步槍由於受到彈倉射擊的影響,擴充裝彈量難度大。而且,這種栓動式的,單純的增加彈倉的意義也不大。

於是,在一戰後,各國開始裝備半自動式步槍,裝彈量在8-20發。最出名的應該是美國的M1卡賓槍和M1加蘭德步槍。

M1加蘭德步槍在1924年開始研製,是世界槍械歷史上第一種大量生產半自動步槍。在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1937年投產,成為美國軍隊制式裝備。其目的就是取代“手動後拉式步槍”。隨著美國在1941年參加二戰,該槍開始大規模生產。該槍共計生產了540萬把。

1940年,美國陸軍開始提出研製“M1卡賓槍”的需求,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命名。可以使用15發或30發可拆卸式彈匣。在1945年8月停止生產前,該槍(以及各種衍生型號)共計生產了600萬把。

另外,德國和蘇聯也有自己的半自動步槍。德國的是G43半自動步槍,蘇聯的是SVT40步槍,都可使用10發彈夾。

此時及以後,栓動式步槍走的是“精確狙擊”的路子,不再追求活力的持續性。所以,也不需要大裝彈量。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首先,二戰之前的步槍,大多都是栓動式的,這就決定了當時的主流步槍射速不會太快。加上剛經過一戰的塹壕戰,大家都認為還需要塹壕對峙,栓動步槍還適用,所以步槍的橋夾5發夠用。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各國都削減軍備投入,裝備的發展就慢下來了。

另外英軍裝備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可以裝兩個橋夾,10發子彈,在射擊過程中還可以隨時補充子彈,槍機順滑射速高,是毛瑟98k的死敵。

其實,當時很多國家早就在研究半自動步槍甚至全自動步槍。通過研究發展,發射全尺寸步槍彈的全自動步槍,後坐力太大,精度太差,士兵控制不了,才會出現半自動步槍。

當時在研製階段的步槍,彈倉結構上推陳出新的設計很多,但不成熟。

美國研究加蘭德半自動步槍,開始大量裝備陸軍部隊,太平洋戰爭開戰的時候,陸戰隊還用不上呢。




黑鬱金香966


二戰步槍裝五發彈的問題,應分二戰初期和後期兩個階段來談。

二戰初期,首先,由於二戰暴發時,當時世界並不認為一定會爆發世界大戰,儘管當時西方強國加強了軍備和武器研發力量,一些國家新式步槍也研製出來,如美國的M1步槍,由於戰爭並非迫在眉睫,沒有快速列裝部隊,而是根據軍費預算按部就班地更換。當時西方強國還是主要裝備的一戰後的步槍,只是有所改進。其次,二戰到底是打什麼樣式的戰爭,各國都不是心中有數,包括德國雖然裝備了裝甲機械化部隊,有了閃擊戰理論,但還未有實戰檢驗,作戰思想還留有一戰的印記,這會影響到武器裝備的研發和裝備,包括步槍。第三,由於一戰時火炮、機槍的戰場作用遠遠超過步槍,而以後的飛機、坦克所表現出的戰力,是各國優先裝備的武器。第四,一戰主要是野戰陣地攻防,需要距離遠,精度高的步兵武器。鐵絲網、塹壕、機槍、大炮和野戰陣地體系的防禦戰,降低了步兵的作用,加之後勤運力和價格方面的考慮,以及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十發彈匣)實戰並沒能展顯更高的戰鬥效能,所以各國主流裝備還是五發彈倉式的步槍。包括德國毛瑟、美國春田1903式、蘇聯的步槍都是這樣。

二戰後期,經過實戰,各國對單兵火力有了更直接認識,二戰戰場更加廣泛、作戰樣式更加多樣,城市攻防、島嶼戰鬥、山嶽叢林戰、空降作戰、特種作戰等,一些新式步兵(包括傳統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空降步兵等)誕生,戰場地位和作用更突出,這些都對單兵火力和單兵火力持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衝鋒槍、半自動步槍陸續裝備部隊,裝彈量更大的彈匣,取代了彈倉,成了戰場主流。


靜水深行


誰說沒有,短李恩菲爾德就有10發彈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