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林黛玉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很丰满,样貌清秀,聪慧善良,才华横溢,又极为敏感。她也有些缺点的,在第五回中写道,宝钗初居荣国府后,她为人容貌丰美,品格端方,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大家都爱跟宝钗顽笑。这时黛玉心中就有了些“悒郁不忿之意”,脂砚斋在此地评价:

此一句是古今才人同病,如人人皆如我黛玉之为人,方许他妒,此是黛玉缺处。

宝钗人缘好,那是她的事,跟黛玉无关。平时黛玉也是目下无尘,也瞧不上那些丫头们,如今这些丫头们跟宝钗热络起来,她竟然有了不忿之意,你便清高你的去,碍你什么事了。她心里不舒服了,就和宝玉闹别扭,在房中垂泪,让宝玉做小去哄她,然后才肯展颜,真个闹死个人。这还罢了,没有使出去什么手段,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只算女孩心性,可以理解。

之后发生的,周瑞家的

“送宫花事件”,黛玉的反应就有点不同寻常了,在这件事上,众说纷纭,有的说周瑞家的势利眼,薛姨妈交代的时候,黛玉在前,阿凤在后,她却最后送给黛玉;也有的说黛玉住处最远,周瑞家的并没有送错,是黛玉性格凉薄。那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看呢?我们不妨把参考的面再扩大一点,找更多的旁证来分析一下。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为人

我们在上一篇刘姥姥二次进荣国府中评论过,周瑞家的在荣宁两府的嬷嬷中,还算是好人,连脂砚斋也评到:在今世,周瑞妇算是个情怀不忘的正人。刘姥姥两次在大观园得利,都离不开周瑞家的帮忙,若是周瑞家的真是势利到泯灭了良心的地步,她大可以把刘姥姥三言两语打发了,犯不着给王熙凤介绍一个大抽丰的人进来,让主子赔钱,最后手埋怨的还是自己。

虽然在后文中,周瑞家的也有帮自己女婿打官司,利用王熙凤的关系干涉审判;在抄检大观园时撵司棋时,也表现的有些狰狞,那也是她所处的位置要求的,比起王保善家的,她已然是好太多了,大节还是不错的。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在宝钗处

周瑞家的在送宫花当日就替刘姥姥来回跑了半天了,送走刘姥姥之后,她又要去王夫人处回话,结果王夫人去了薛姨妈处。她先见了宝钗,宝钗见面先打招呼:周姐姐坐。这个态度多和气。两个人聊起宝钗的病来,周瑞家的就打听宝钗吃的药的方子,其目的是: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的病,也是行好的事。周瑞家的还总记得要行好的,不管她是真心还是假意,起码她有这个意识,就比没有的人强些。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香菱比秦可卿漂亮些

周瑞家的拿了宫花,往外走的时候,遇见了香菱。香菱不过是个刚买来的小丫头,她犯不犯的上去巴结她?犯不上啊,可是周瑞家的拉着香菱的手,细细的看了一回,说到:到个好模样儿,竟有些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这不是好意思?说香菱漂亮,她虽是个丫头,却拿她比大奶奶,谁听了不高兴?她能图香菱什么?赞美他人也是一种美德。接着她又问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本处是哪里?虽然是几句家常话,但对于孤身一人的香菱,曾有几人在乎她的出身?这无疑也是一种关怀。香菱摇头说:不记得了。唉,四个字,听起来让人心疼不已,周瑞家的好金钏听了,也“为她叹息、伤感一回”。这不是周瑞家的为人善良的表现?荣宁两府的老妈子有几个表现出这等人情味的?除了周瑞家的,没有一个!都是些争名夺利的乌眼鸡!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遇见智能儿

周瑞家的在找迎春的时候,遇到了水月庵的智能儿。水月庵的老尼姑静虚不是个好东西,后来把王熙凤拉下水,背上了两条人命债,脂砚斋批到||:一应骗布施,哄斋供诸恶,皆是老秃贼设局。周瑞家的如何称呼静虚呢?她直接问智能儿:你师傅那秃歪剌往哪里去了?静虚经常到贾府领香供银子,周瑞家的不得不和她打交道,但是周瑞家的深恶静虚为人,只好接着开玩笑的语气骂她,这也侧面反映了周瑞家的知道好歹之分。

因为宫花没有李纨的,她是个寡妇,也没有必要戴宫花,但是送宫花的路上还要经过李纨的住所,让李纨看见了,却没有自己的,心里难免会难过,因此文章中特意写了,她从李纨后窗走的,这里她还是用了心思的。

但从送宫花路上发生的这些事,我们就能看出,周瑞家的这个人做人不忘情怀、关心他人、善恶分明,做事说话随和、圆滑,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说她是个势利眼,故意把挑剩的宫花给黛玉,似乎味道不太对,跟文章前后不协调。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薛姨妈比王夫人精明得多

薛姨妈为何要送宫花?

薛姨妈虽然是王夫人的妹妹,但荣国府毕竟是贾家的,王夫人娘家人也不能太把自己不当外人。薛姨妈自己家有钱,吃喝用度不花贾府的钱,但终究住在人家家,这是个人情,就是亲姐妹,脸也不能这么大,总要有来有往,你送我点东西,我送你点东西,这样才是个亲戚的意思,没有腆着脸白住的道理。

薛姨妈也懂这个道理,她送宫花不是顺手送的,今天刚好在自己住所,王夫人过来,当着王夫人面,送给贾家的姑娘,这是极妥当的。这几支宫花又不是什么贵重珠宝,不值当特意派个人去送,邀买功劳(虽然她说昨天刚要送,偏就忘了,哪有那么巧?这个薛姨妈说话也是虚头巴脑的);去王夫人处玩时带着这个分给姑娘们,好像礼又有点轻,有些不恭敬王夫人;留着的话,许明年就不时兴了,宝钗又不爱这个,放着白白浪费了。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绒花

恰好,王夫人来自己处,让王夫人自己带回去的话,也有礼轻小气的问题,又恰好,周瑞家的到来,这事当着王夫人的面做,是给了王夫人一个信息:“我也送过你家东西的”,但东西又不经王夫人手,礼轻礼重,王夫人不知道好赖,只听说是宫里头的,自然是极好的。文章在薛姨妈交代之前,写道:“薛姨妈忽又笑道”,这个薛姨妈心眼子不少的,《红楼梦》说王夫人是是个天真烂漫之人,平时她性格急躁一些,心眼子确实没有薛姨妈多,在此处也能看出来。一家子里有好几个孩子,多是“老大憨,老二精,家家有个坏老三”,此言不虚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不是个善茬子

既然薛姨妈是要打贾家的人情,自然是先紧着贾家的姑娘分的,林黛玉是个外甥女,寄居在贾府,此时林如海还没死呢,即便之后贾家有吞没林如海遗产的嫌疑,现在却是没有的,按理你要排在后面的。薛姨妈说:“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支”,这话说的很清楚,我就是要打你家的人情,林黛玉是外人,不是你家的姑娘,是跟着贾家沾光的。

宫花一共十二支,还有六支,王熙凤是自己侄女,自己来贾府又是她前前后后张罗,亲戚是一层,功劳是一层,若是给她两支未免轻慢些,所以给她四支,倒不是王熙凤头大,要插四支,拿回去或自带或赏人,由她自便吧。林黛玉对薛姨妈一丢丢好处都没有,只不过是看在贾家的面子上,又是个姑娘,也与其他姑娘一般对待罢了。这种事若是家口大了,咱们自己到姥姥门儿上去,经常碰到这种事,若是个晓事的,知道自己沾了姥姥门儿上的光,人家也给自己,当是感激才是,断没有挑理的道理。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后期贾母似乎对黛玉没有那么亲热了

因为姑娘们每人都是两支,所以薛姨妈交代任务分类是三春、黛玉一类,王熙凤一类。并非是交代分花的顺序,若是前后顺序很要紧,薛姨妈定然会强调一下。毕竟周瑞家的又不是她的奴才,她拜托周瑞家的替她跑腿,已经是额外工作了,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若薛姨妈有这样要求,那我们得挑一挑薛姨妈的理了。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

宫花是装在一个锦匣里的,周瑞家的捧了匣子出来的。

我们看一下地图,薛姨妈住在荣国府东北角上,西边邻院就是王夫人的院子,再西边的夹道是王熙凤的院子,再西边是老太太的院子。薛姨妈领了宫花出来就是王夫人院子,三春原来住在老太太处,后来孩子太多,就把三春移到王夫人处后面的抱厦里住着。文中特意写:“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这句话也是对薛姨妈交代任务有前后关系的一种否定,她并没有要求先送谁后送谁,谁方便先送谁就好。若是三春并黛玉在一起,大家各挑各的就是,没有那么多妖侨事。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从薛姨妈住处到贾母处的布局图

周瑞家的先看见了迎春和探春在一起下棋,周瑞家的将花送上,二人“忙住了棋,欠身道谢,命丫鬟收了”二春并没有挑拣!人家连过手都没有过手!对周瑞家的恭敬有礼,毕竟她是王夫人的陪房,王熙凤见了,也要喊一声“周姐姐”!

惜春在另外一间里和智能儿玩笑,见了周瑞家的,也先开口问她何事,周瑞家的打开花匣子,说明缘故,惜春也没有过手挑拣,只令入画来收了就是。挑挑拣拣,哪有什么大家闺秀的样子,别人的好意思,收着便是了。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平儿做事妥当

从王夫人院子出来就要经过宽夹道,路过王熙凤的院子,倘若周瑞家的越过王熙凤的院子,被王熙凤或平儿看见,一会儿又折返回来送宫花,她们会不会多想?以后周瑞家的怎么做人?况且送宫花有王熙凤的人情。周瑞家的到了王熙凤院子,遇到了平儿,平儿怎样称呼?“你老人家又跑了来做什么?”周瑞家的拿了匣子,说明缘故,平儿听了,打开匣子,“拿出四支”也并没有挑拣,平儿是代王熙凤收礼,她终究是个丫头,也没有挑拣的道理,再者周瑞家说明缘故的时候,一定会说有林黛玉两支,平儿那样懂事,绝对不会把挑剩的,给林黛玉,就是挑,她也会把好一点的给林黛玉留着的。而且这花也不是平儿自己戴,她还分了两支出来,让彩明送给秦可卿,人家谁都没有计较。平儿安排完了,又跟周瑞家的回去替王熙凤向薛姨妈道谢,都是极有礼貌的。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人好看也不能任性

贾母在最西边,她最后才来到这里,林黛玉就住在此处套间暖阁的碧纱橱内,冬天已经过去,二玉已经隔房而居,但是还在一起玩。周瑞家的进来时,二人正在一起玩解九连环。在路上,《红楼梦》还写周瑞家的遇到自己的女儿,也交代了自己今天为刘姥姥跑了半日,现在又在来回跑,到现在还没有跑完。不知道周瑞家的是否是个小脚,若是个小脚的,这两趟走下来,也能把人累个够呛。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年纪应该和王夫人上下不差太多,闺女已经嫁人多时,少说也得有个近五十岁的年纪了,还要给这些小孩来回趟蹀躞,不容易的。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周瑞家的来了,她也不起身

周瑞家的找到了黛玉,先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带。”周瑞家的先向林黛玉打了招呼,这个时候,还没有拿出宫花匣子了,还说不上得罪黛玉了,可黛玉没吱声。宝玉一听花就来了劲头,拿匣子看,原来是“两支宮制堆纱、新巧的假花”。两个人都没有向周瑞家的问好,宝玉是少爷,小时候和周瑞家的熟了,不打招呼也就不打了,林黛玉凭什么不打招呼?二春遇到周瑞家的,住了棋,欠身道谢,惜春也先开口询问何事,平儿还要称呼“你老人家”,黛玉即不打招呼,也不接宫花,“只是在宝玉手中看了一眼”,竟然如此无礼!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要挑理了

她上来就问了一句: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

你道她为何这样说?原来这个匣子里装十二支宫花,送到她这里只剩下两支,孤零零的在里面,她就想着,这必然是别人挑剩下的,她的心眼在这个时候就足得很!

此处脂砚斋也觉得黛玉的反应奇怪,批了一句:

在黛玉心中,不知有何丘壑。

哪里有什么丘壑,不过是小心眼子罢了,不识大体,倒不像个大家闺秀的样子,哪家的小姐因为这点子事去难为一个老年人。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叫你再说

若是周瑞家的要存心瞒她,说假话便是了,周瑞家的却是实话实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周瑞家的不是个找茬的,倘若她知道这个黛玉是这么咬牙的人,在路上,她就把匣子叫她女儿带家去,自己用帕子包了花,给黛玉就是了,平白叫她一顿抢白。

黛玉再看了一眼,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替我道谢罢。

你知道个球!你有没有想薛姨妈为何送你宫花,你有何功何劳受别人的礼?你有没有想到,别的姐妹拿花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挑?你有没有想到,平儿拿花的时候,匣子里也空去一半,人家怕你多心,挑好的给你留下的?一匣子宫花,姐妹们不在一处,必然有先有后,难不成要你先挑,给别人挑剩的?你若是个真聪明的,还会说这个话?你若再比比以后的邢岫烟,人家也是寄人篱下,可没活出你这个妖侨的样子来!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电视版送宫花的情节与原文有出入

黛玉这种反应,若是周瑞家的回去给薛姨妈说,人家以后谁敢给她送东西?不过周瑞家的不是个挑拨离间的,不吱声,不言语就是了,权当她不懂事,替她担待一会子。

脂砚斋在此处批:吾实不知黛卿胸中有何丘壑?

是脂砚斋不知道么?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林黛玉是女主,做了这等讨厌的事,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帮她圆场了。

黛玉说了这种话,场面一度非常尴尬,宝玉只好出来打圆场,问:”周姐姐,你做什么到那边去了?“宝玉也知道黛玉说的不好的,把话题岔开,替她解围,真是个好男友。宝玉一开口也是叫周姐姐的。随后宝玉又叫茜雪去薛姨妈处请安,算是把林黛玉的话给遮过去,周瑞家的才走了。

前面我们分析了薛姨妈送宫花的缘由,周瑞家的送宫花顺序,按照常情都挑不出周瑞家的不是来。即便是最后剩下两支,看起来不好看,也应该有个心胸去体谅他人,

“水至清则无鱼”就是这个道理。人太尖尖了,我们这边的俗语叫“尖头户”,啥事情都不好打发,非要挑出个刺儿来,方显得自己尊贵?不是的,时间久了,别人不敢惹是真的,但是这种人也得不了什么益处,旁人做事之前早就预防起来,遮着瞒着,好事再也没有你的了。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黛玉要摊上尤氏那么多事,不知道要死几回了

《红楼梦》中其他的例子

黛玉在荣国府不吃亏,好像谁都当把她当成掌上明珠对待才是应当应分的,但是她毕竟是姓林,住在姥姥门上,哪能这样子呢?若论受委屈,大家去比比尤氏,自己老公和儿媳妇扒灰,她得忍着,还要给她请大夫看病;老公跟妹妹们暧昧,自己也得忍着;被王熙凤搬着头辱骂,她都得忍着。

这些事黛玉没有遇到,不好比较,看看第七十五回,尤氏被小姑子惜春抢白一顿,她不能说什么,还得到荣国府伺候贾母,她先去了李纨处,中午没有净面,就在李纨处洗了一下脸。李纨是寡妇,平日不再施粉黛,并不备着,尤氏没有办法化妆。李纨的丫鬟素云提议:如果李纨不嫌弃,就用自己的吧。若林黛玉那个洁癖劲头,断不可用旁人的,更何况是个丫鬟的,她们的脂粉质量那么差,白脏了自己的脸。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大嫂子李纨

即便是李纨也觉得用丫鬟们的不妥当,毕竟尤氏是贾家族长的夫人,正经的正三品诰命夫人,怎么能用这么低级的脂粉?呵斥素云:

“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幸而是他,若是别人,岂不恼呢。”

不要说黛玉会恼,按常度,其他人也会觉得受到轻视了,幸而尤氏好性子,不曾发作。看尤氏如何回答:

“这又何妨。自来我每逢过来,谁的没使过。今日忽然又嫌脏了。“

要是挑理,哪天挑不出理来,尤氏一直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面上过的去就好了,下面的人不是特意的不恭敬,日子也好过一些。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王熙凤来骂尤氏

接下来,尤氏伺候贾母吃饭,贾母吃完后,她们这些媳妇们才开始吃,因为不知道今天尤氏要来,细米就没有准备那么多,结果添饭的人给尤氏盛了一碗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被贾母呵斥一顿,鸳鸯。王夫人、贾母一齐解释,尤氏淡淡一笑:我吃这个勾了,也不用取去。尤氏并没有因为这个事就绝的大家都在排挤她,吃完饭,她还要陪贾母说话取笑。要是林黛玉遇上这种事,还不定如何摆脸子了,自己回房岂不要哭死,他们居然给自己下人吃的米!我怎么能吃下人吃的米呢?然后再写一堆诗,哀叹“雨打飘萍风吹絮”、“风刀霜剑严相逼”了。她还只是死了娘,就这样枝儿巧儿的伤春悲秋,今天写诗明天写赋的,尤氏父母双亡,还有个后娘,她不得出一本百科全书?

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单看这件事,若没有之后她表现出来有几分真性情的份儿上,她死了,我们是要放鞭炮庆贺的--这个妖侨人儿,可死了,看着她就憋气。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颜值即正义?

人应不应该像黛玉这样?

黛玉出身侯爵家庭,父亲是探花,母亲也是公府小姐,血统是好的,娇惯一点,大家也能理解。但是你的血统也不过如此,你比的固伦公主?清朝几乎所有的固伦公主都要远嫁蒙古,为安定蒙古各部做出贡献,她们可计较要寄人篱下了?固伦公主对人也客客气气的,对待下人也是宽严有济,不是一味这般刻薄甩脸子。

你出身富贵,别人给你三分尊敬,这是看你的父母,但是人们是否真正地尊重你,不是靠挑理、给人颜色看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做人还是要宽厚为主的。周瑞家的也是一把年纪了,一天跑来跑去也是不容易的,即便是她又不妥当的地方,哪能尖酸刻薄地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句话夹枪带棒的,不不是单单骂了周瑞家的一个人,还骂了三春和王熙凤,是埋怨贾家不把她当个人物来敬重。人家三春和平儿都考虑到了,并没有挑,只是谦虚地取了自己的份罢了。人家送给你礼物就是好意思,你还要求那么高?难不成秦可卿收到平儿的花,也会问,你们家总共有几支?为什么不让我挑?这也太刁钻了。

冷眼看红楼:主角光环也救不了你,宫花原本就不想给你

福缘善庆

我们退一万步,即便是周瑞家的有巴结王熙凤的意思,就是不肯先绕圈先紧着林黛玉挑。黛玉也没有立场去挑理。势利乃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她们精神点能行么?上面有主子不敢得罪,中间有同行觊觎,下面有手下的随时要造反,看看内厨房的柳嫂子就知道了,不光是主子不好伺候,主子的丫鬟还要作妖儿,秦显家的还要来呛行,下面的妈妈们也不好对付,连莲花儿这种三等丫鬟也敢对自己吆三喝四的,她就是想巴结王熙凤,这不是常情么?作为没有出阁的女孩,在自己家族中国没有太多的利益之争,用不着杀鸡儆猴,树立威风,等你去婆家之后再做不迟。现在年轻,多行点好,积点福田,给别人多行些方便,以后自然是有好处的。

《增广贤文》中说:

“享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灭;培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久。”

周瑞家的来送宫花,哪怕就剩下两支,黛玉也起身问:“周姐姐好,周姐姐辛苦,劳动您大老远地送来,喝碗茶,歇歇脚再走。”岂不是美事一桩?如此行事,周瑞家的以后能不敬重她?何苦来无端恼乱他人,增添自己烦恼。

境随心转,若我处处待人以厚,则所见所遇尽是厚道之人。

真情实意处,当学黛玉,莫因黛玉有女主光环,就觉得她事事皆好,此处刻薄待人,万万学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