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行業講究“玉不過手”,是為什麼?

用戶106197903290


  翡翠行業講究“玉不過手”,是為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 

  “玉不過手”也是玉石行業眾多“規矩”中的一個。其實很簡單,就是玉石貴重、又容易損壞,在手上傳遞比從桌面上拿起風險大很多,其實並不是很多人想的一定為了劃分責任。本人也做了多年翡翠,自己賣翡翠的過程中,寧肯不賣也不肯摔貨呀,特別是手鐲,摔了手鐲就完全廢掉了,自己會心疼很多年,甚至一輩子都記得清清楚楚。即使是客戶摔的,也是一樣,很多人覺得客人摔的讓客人賠就是了。首先來找你買玉的人,基本都是朋友、熟人,先不說索賠的難度,即使是賠給你感情也是傷的不行,以後哪裡敢找你買玉。

  

  生客到店裡,一碰玉我們就知道客人內行不內行。那我們看看內行人怎麼看玉石吧。

  1、手不離開托盤、桌面。

  店家拿玉石給客人一般都要拿絨布或者托盤拖著,為了避免玉石磕碰,或者刮傷櫃檯玻璃。直接把玉石放櫃檯玻璃上的店家要麼是新手要麼就完全不懂。

  2、看透光、用手電。

  懂行的客人拿玉的時候一般手都不會離開托盤太高,如果想看透光效果或者檢查綹裂,客人也是用手電,行家不會聚高對燈看。如果真需要舉高也是非常小心。

  3、擦玉

  行家看玉石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拿絨布擦。因為手很容易在玉石上留下指紋,所以不管是商家還是行家,看玉石都會不斷擦拭。

  3、、拿手鐲最為講究,正確的方法是手指頭扣住手鐲。

  

  這樣拿玉石手鐲雖然好看,確極不專業,別別人一碰手鐲就飛了。

  

  正確的拿手鐲的方法

  

  這樣看不方便的時候放手上,用拇指扣住也可以。


三人行翡翠論壇


記得有一次我揹著寶寶去市場看翡翠,在一個高檔檔口看完準備離開時,所有人都驚呆了,老闆娘看著我嘴巴都合不上了。原來我兒子手裡拿著一串翡翠項鍊,兩百多萬一套的。當時他才一歲大,如果手裡拿不穩掉地上,摔壞一點都夠我喝一壺的。現在想想都是心有餘悸。所以對於小孩子來講,自然只能看,不能摸。

“玉不過手”也是玉石行業眾多“規矩”中的一個。其實很簡單,就是玉石貴重、又容易損壞,在手上傳遞比從桌面上拿起風險大很多,其實並不是很多人想的一定為了劃分責任。本人也做了多年翡翠,自己賣翡翠的過程中,寧肯不賣也不肯摔貨呀,特別是手鐲,摔了手鐲就完全廢掉了,自己會心疼很多年,甚至一輩子都記得清清楚楚。

即使是客戶摔的,也是一樣,很多人覺得客人摔的讓客人賠就是了。首先來找你買玉的人,基本都是朋友、熟人,先不說索賠的難度,即使是賠給你感情也是傷的不行,以後哪裡敢找你買玉。

生客到店裡,一碰玉我們就知道客人內行不內行。

那我們看看內行人怎麼看玉石吧。

1、手不離開托盤、桌面。

店家拿玉石給客人一般都要拿絨布或者托盤拖著,為了避免玉石磕碰,或者刮傷櫃檯玻璃。直接把玉石放櫃檯玻璃上的店家要麼是新手要麼就完全不懂。

2、看透光、用手電。

懂行的客人拿玉的時候一般手都不會離開托盤太高,如果想看透光效果或者檢查綹裂,客人也是用手電,行家不會聚高對燈看。如果真需要舉高也是非常小心。

3、擦玉

行家看玉石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拿絨布擦。因為手很容易在玉石上留下指紋,所以不管是商家還是行家,看玉石都會不斷擦拭。

3、、拿手鐲最為講究,正確的方法是手指頭扣住手鐲。

這樣拿玉石手鐲雖然好看,確極不專業,別別人一碰手鐲就飛了。
正確的拿手鐲的方法

這樣看不方便的時候放手上,用拇指扣住也可以。

更多珠寶知識,歡迎點擊關注,讓周老師稱為您的專業珠寶顧問。


周傳朋


是這樣的,無論你在哪裡買東西只要把商家東西損壞了那無疑都是要賠上一筆的,我在瑞麗待過一段時間,出門看手鐲時老姐也會叮囑我拿翡翠的時候一定要用手勾著,不然摔壞了讓你賠也賠不起!這是種社會現象吧,不代表只有賣翡翠的才幹這事,還有在商場看的玉跟玉城那邊的玉真心不是一回事,料太差而且真心貴,哪怕給你打個折下來也得不少錢,我回家之後看了一圈,商場裡面賣的玉不僅質量不好,價格還是那邊的10倍左右,有的還不止。任何一個行業都有這樣的現象,不用出一件事就萬人罵千夫指的,畢竟你不弄壞也沒人讓你賠。


慢慢喵喵


今年6月份珠寶圈內被一則新聞刷爆了朋友圈,一位遊客在雲南瑞麗一翡翠玉石店,不慎把標價30萬的手鐲摔了,當場被嚇暈,30萬的手鐲!眼睜睜看著從手上滑下去就這樣摔碎了...

不知道大家留沒留意過,商場裡的珠寶專櫃在給顧客看珠寶時(尤其是玉石類的),都會拿一塊黑色或白色的絨布鋪在櫃檯上,而在看貨試戴的時候都是店員把珠寶先放到絨布上,然後再讓顧客拿起來看,而且店員是不允許顧客把產品直接遞給別人看。

在珠寶玉石界有一句行話叫“玉不過手”。啥意思呢?

所謂“不過手”是珠寶古玩業的老規矩,這個規矩是經過歷史經驗得來的,不光指玉器還包括其他一切商品。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凡是看貨或買賣無論什麼商品,都應該由一方先把東西放在桌子上(桌子上事先鋪好絨布),再由另一方拿起來觀看,觀看者不能隨意直接遞給別人看。

原因一

珠寶都是嬌嫩易裂易碎的產品,如果交接不當掉到地上摔斷了,雙方都很麻煩,櫃檯都很高,掉地上不碎也會裂,本身珠寶都很昂貴,來陪同買的都是家人或朋友,到時真就不好說了。所以,在觀看時一定不要離開櫃檯,就在絨布上試戴即可。

原因二

有些價格高檔的翡翠,如果不是誠心買,也是不讓試戴的。一來怕不會拿,二來怕看不中會有指紋落上,擦起來麻煩。

原因三

有一些不良商家也會利用這種手遞手的機會進行訛詐。一件玉器本來就有傷,但表面看不出來,當遞到你手上的時候故意讓你沒接好進行敲詐。翠語在翡翠批發市場多年,碰到過幾次這樣的例子,有些商家仗著人多恐嚇威脅顧客,使得顧客不得不花高價買了個損壞的翡翠。

順便說一下拿翡翠的正確姿勢,通過拿貨的姿勢就可以分辨出這是老司機還是小學生。

在翡翠交易過程中是禁止直接手對手遞送的。商家會事先告訴你正確佩戴方法,墊一塊軟布,把手鐲放在軟布上讓你看。這樣做主要有兩個作用:

1.避免沒拿穩或者接穩而摔壞;

2.試探買家懂不懂翡翠。如果商家還沒放穩翡翠你就急著去接,那就說明你不懂行規,一些狡猾的商家就會提高價格或者不給低折扣!


所以當商家要拿翡翠飾品給你看的時候你一定要按照上圖的步驟進行!之後,工作人員又說“一個不小心就摔到了地上”,按理說,劉女士拿了這麼貴重的東西應該很小心才是,為什麼還是一不小心就碎了呢?

這裡面還是有奧秘的,小左來給大家講講:很多人在看一些水晶珠寶翡翠的時候往往會用以下幾種很小心但卻是錯誤的方法:

1.握著手鐲的外緣,手鐲是圓的,用這種方法很容易彈出去,你越是小心越是用力握就越容易彈出去。

△錯誤示範

2.用兩三個手指夾著手鐲一邊,能夾到的地方也是圓的,這就和第一種方法一樣,越是夾的緊越容易滑出去。

△錯誤示範

3.放到手掌裡,這種方法看起來比較安全,但事實上不是這樣。手掌不可避免的會有汗液,拿翡翠時間長了也很容易滑落。

△錯誤示範

如果你一上手就用了這些方法,不止拿手鐲時有非常大的危險,商家也會知道你沒有實體店購買翡翠的經驗,當然就會提高價格或者不給低折扣!那正確的方法是怎樣的呢?手比較汗的應該先把手擦乾淨,並先留意下四周小心周圍人會不會撞到你。拿起翡翠手鐲時用食指或中指牢牢扣住手鐲,大拇指回按住手指,這樣有人碰到你的時候也不容易脫手。

△正確示範

<strong>

用食指或中指牢牢扣住手鐲,大拇指回按住手指。所以新手在看手鐲時,千萬要學會一些門道,才不至於吃虧,也不會闖禍哦!記得提醒你的朋友們下次去商場看手鐲的時候長點心吧!

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貨主很無奈,自己很無奈,家人很無奈。小左還是要提醒晶友們,今後不管你看水晶,看玉石還是看翡翠的時候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正確示範

不僅僅是手鐲,其他物品也要小心,像裸石類的比如鑲嵌水晶寶石的戒指,吊墜,耳飾。或者雕刻吊墜,手鍊,在看的時候一定要讓店員鋪一塊軟布在櫃檯上。你看貨的時候彎腰或者坐在凳子上兩胳膊平放,把手中物品位於軟布的正上方,這樣即使拿不穩掉下來也不至於“硬碰硬”(可按照上面小左示範姿勢)

。不然可能真的會讓人很無奈!

可能會有人反問小左:84156558,鑽石啊,水晶啊,翡翠之類不是很硬的麻,怎麼那麼容易就摔碎了?按照這樣的邏輯,那麼海綿軟是不是就得很容易摔碎了呢,當然不是。這裡的很硬是指它們的硬度很高,是它們抵抗外力刻劃的能力很強,不容易被劃傷,但它們又特別脆,重擊跌撞後就有可能順其解理破碎。

一句話:看貨需謹慎,盲目有風險!


水晶珠寶小知識


您好。

所謂“玉不過手”,其實是中國傳統玉器行業和古玩行業的規矩。

玉不過手具體的解釋做法就是不要從別人手裡接過玉器,而是等對方放到桌子上並且從手中脫離以後,我們再去拿起來觀察、欣賞。以防損毀從而造成糾紛。

這是中國幾千年玉文化所總結出來的經驗,最終作為行業內的規矩存在。

玉器行業的規矩有很多,但是真正流傳下來並且遵守的沒幾個。

元朝以後,從事珠寶玉器行業的商人回族人特別多,他們信仰的伊斯蘭教的教義有許多都融入了生意當中,從而也形成了規矩。

比如“牙齒當金使”,不需要立收據借條,只一句口頭承諾,同行之間互相認識的人拿走貨就可以。這是明清時期,北方玉器行業內自發形成的規矩,需雙方恪守。但是,現在呢?很多人已經不把誠信當回事了。

又比如“玉器文玩行業沒有退貨一說,只有眼力不行”,這是雙方也都嚴格遵守的。賣方自己不知道貨的價值,賣低了,買方收的便宜,撿了漏,這是買方眼力厲害,賣方眼力不行。如果賣方賣一件東西,買方買走了,發現有問題,這是買方眼力不行。現在已經沒有這種規矩了,商家不賣假貨就很好了。買家也很少有意識提高自己這方面的眼力,總覺得我找個誠信商家就好了。

隨著玉器行業的不斷髮展,相信下一步這些規矩會自然而然迴歸到行業當中,被買賣雙方嚴格恪守。畢竟,這些規矩也是傳統玉石文化的一部分。


泰山牛牛


其實類似於“玉不過手”等翡翠行話都是翡翠行業多年發展的經驗總結,以“玉不過手”為例實際上就是包含非常辯證的智慧。翡翠屬於高端消費品,通常價值不菲,翡翠交易也相應地非常謹慎地進行。但是翡翠是奢侈品也是易碎品,所以交易過程中出現某些意外,例如磕碰,斷裂對翡翠本身和翡翠交易者來講,打擊都是毀滅性的。因此,如何更規範地,更安全地進行翡翠交易是買賣雙方都追求的一個共同目標。進而,一些偶爾的做法例如,賣家先拿出鐲子放在櫃檯上的絨布上,離手後買家才能拿起來試戴。這樣既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翡翠的交易安全,有明確了可能出現的意外的責任劃分。如此既保障了賣家的權益,也維護了買家的利益,常此以往個別的示範性舉措就上升到了整個行業的規範做法,即“與不過手”。


徐徐風吧


玉石界有玉石界的規矩,早在古代人們就有各種各樣的行業規矩。特別有意思的就是玉石行業,其中就有“玉不過手”一說。玉不過手,大概的意思就是人們買玉看玉時,不能摸來摸去。

可是為什麼“玉不能過手”呢?

"玉不過手"有一種說法是專門針對翡翠而言的,因為要判定翡翠是否造假,翡翠表面上是否有酸性腐蝕渠道,就成為判定標準了,而一旦人的手觸碰到翡翠後,長期觸碰之後,就會導致表面不光潔從而無法分辨。因此為避免對玉石造成傷害,就有這一說。

還有,玉石屬於易碎品,一旦在傳遞中跌落的話,往往無法界定究竟是哪一方的失誤造成了跌落,如果金額較大的話賠償責任往往無法分清,甚至因為賠償的問題而傷了大家的感情。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前些天新聞不是還擺出來了嗎?大媽弄碎了30萬的玉鐲。


當然,“玉不離手”主要還是針對未檢測的翡翠。

但是,檢測過進行交易的翡翠在商家和顧客間傳遞的時候,其實也是很講究的,有很多方法與規則。

比如說,在去買翡翠和玉的時候,最好一人先放在櫃檯上的絨布毛巾上,另一人再拿起來觀賞,儘量避免相互之間傳遞,最重要的是要拿布或者毛巾去包起來,以免傷害到玉。

在做玉器的行業裡規矩有很多,這些規矩雖然沒有成文成法,但是所有做玉器生意的人都在嚴格的遵守著這些規矩。玉器行業依然遵循這些古老的行規,因為這些規矩都是有道理的。

總之“玉不過手”是玉石行業發展了這麼久的一個經驗,為了避免種種麻煩的發生,人們至今依然會遵循這個行規;

熱門推薦\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dadaa51db8127f323d3a26ca19faa26c\

玉翠講堂


玉不過手說白了就是多人溝通時不能遞過來遞過去!因為玉石翡翠屬於易碎品一旦專遞過程中被摔壞,很難界定是誰對的過失。翡翠價格過高時面對的可是鉅額的賠償。

早幾年還有一些不法商家“碰瓷”消費者 玉不過手自然斷了其念想。

現在隨著時代發展一些行當的老規矩慢慢的消失了。翡翠行業也是一樣現在只有看手鐲的時候會在櫃檯上放一張軟佈讓你看。有的乾脆釘在紙包上簡單省事。


天工重彩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u7389\\u4e0d\\u8fc7\\u624b \\u4eca\\u65e5\\u5934\\u6761.mp4\

吳昆明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