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精兵,卻連淮河都沒見過,東吳戰力比蜀漢如何?


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提到東吳這個情況的時候,曾經有一句話概括的特別徹底!諸葛亮說,孫權這個家族在江東已經經歷過三代人的不停耕耘,國險而民附,兵精而將勇,將軍只可引以為援,不可圖之。

確實,孫權所在的江東,對於三國時期來講,簡直就是一個毒瘤。什麼意思?曹操率領大軍前去攻打,結果經歷了赤壁慘敗,劉備率領大軍前去攻打,結果經歷了夷陵慘敗,曹丕率領大軍過去攻打,最終自己氣絕身亡!這個地方簡直就是一個毒瘤,拿不下來,而且自己抓不到狐狸,反惹一身騷,最後,晉國算是吸取教訓了,直接把蜀國拿起來,最後才對付吳國。

這件事情諸葛亮明白,曹操也知道東吳這個地方很難短時間之內拿下,所以他針對南荊州和合肥方位的防務問題作出過重大調整。

第一點,他命令當時的青州兵從山東地區開始南下,至淮河流域,在這個地方屯田,如果合肥方面出現任何問題,曹操手底下軍隊最多的青州兵團將以最短的時間立刻支援合肥。

至於說荊州方向,由於劉表長期的建設,荊州方面的防務城牆的穩定性,都是值得考驗的。而且曹仁也是一個著名的戰將,能夠防守得住敵人的攻擊,關羽水淹七軍,愣是沒把南荊州給拿下來。

除此以外,他還命令當地的守將擁有著便宜行事之權,你比如說張遼率領著800騎兵突襲孫權的大營,這一點如果沒有曹操賦予它相應的便宜行事之權,張遼就算是能夠打勝了,回去也會面臨軍法從事的危險,正是曹操給予了這些前線的江水最高的主動權,所以這些前線的將軍可以靈活的根據前線發生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變化不會像當時漢中的夏侯淵一樣,白白送了性命。

對於東吳來講,東吳他比較有名的是水溼,也就是水兵,但是我們都知道長江流域,淮河流域,這是兩個不同的流域?你能夠把長江流域的戰船開到淮河去嗎?雖然說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是淮河流域跟長江流域兩種不同的水文和地質環境,你的軍隊就算能夠開進去也因為不熟悉水況,船擱淺了怎麼辦?

此外,東吳的軍隊,他有嚴重的偏科行為,他的水軍很強大,但與此同時,他其他的軍種戰鬥力不強,比如說要想攻打北方地區,必須要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騎兵,東吳的騎兵從哪裡來?從北方交易過來,他的戰馬經過萬里迢迢的海上運輸,然後才送到東吳馬都掉膘了,你怎麼使用?

所以說對於東吳來講,防守有餘,進攻不足,你拿著東吳幾萬的水師,(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去進攻敵人那你怎麼打都打不下來。但是你拿著這幾萬的水兵去防守那是手拿把攥。

另外,對於孫權來講,他這個時候也面臨著一個。東吳當地家族和他權力高層之間矛盾的問題,你比方說南越問題南越存在著很多的少數民族和暴民,這些人一旦說東吳方面放鬆了對他們的監控,直接就可以進攻石頭城,石頭城是哪裡?孫權的心臟!

至於說家族方面,東吳的四大家族跟孫權之間互相不對付,四大家族要自己家族的權利,孫權要求他們歸順自己最高指揮政府,這也就造成了曹操每次攻打過來,四大家族嚷嚷著要投降孫權要求不投降,朝堂之上吵成一片的這種慘狀。

正是由於這三點原因,東吳就算擁有20萬大軍,比之蜀國的10萬大軍要多出兩倍,仍然還是進攻方面不如蜀國!這沒辦法,有些人的毛病從孃胎裡面就已經有了,東吳這個進攻不足的毛病,從他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誕生了。


漩渦鳴人yy


至少在孫權掌權的鼎盛時期,東吳滅掉蜀漢一點問題都沒有。夷陵之戰後,不少東吳軍政要員(更早一些時候,周瑜生前也力主吞併益州)就建議一鼓作氣兵發白帝城,吞併成都平原乃至整個蜀漢,從而將東吳版圖從揚州、荊州拓展到益州。

當時,元氣大傷的劉備(還沒病死)手下只有臨時搜刮徵集來的5萬軍隊,而且大都是未加訓練的新兵、娃娃兵,根本敵不過銳氣正盛的東吳虎狼之師。假如東吳採取水陸並進之策,步兵、水師交替掩護且確保後勤補給跟得上,滅掉軍力不足、良將匱乏(關羽、張飛、黃忠都已殞命或去世)的蜀漢沒啥困難。

另外,如果曹丕沒有犯糊塗,而是趁機出兵夾攻蜀漢,諸葛孔明雖有經邦濟世之才,恐怕也難解危局。更何況,那時候蜀漢“大後方”南中的蠻族豪帥也都因蜀漢夷陵大敗而頓起叛心,蠢蠢欲動,甚至私下遣使向孫權稱臣,準備趁東吳進攻益州時在蜀漢後院跟風點火。可以說,夷陵之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蜀漢所面臨局勢都十分危險,可謂內外交困。

然而,孫權內心來講並不想滅掉蜀漢,從而背上一個獨自與北方強大曹魏政權抗衡的戰略包袱——如果佔據蜀漢,勢必要開闢與魏軍爭奪西北的第3條戰線(東吳水軍優勢在這一地區毫無用處),即便不主動進攻,也要屯駐大量兵力鞏固新的佔領區並對北方實施防禦。

反之,保留一個實力比自己弱(而且被自己打怕了),但又願意與自己攜手抗擊曹魏的蜀漢政權,不僅能幫助東吳牽制一部分魏軍兵力,從而減輕自身壓力,有利於孫權慢慢消化既得利益(江南上百萬山越需要“剿撫”、新得荊州之地需要建設),還可縮短戰線(也是後勤補給線)以確保長江防線的穩固,進而積蓄力量,然後再選擇有利的戰略方向上對曹魏發動進攻。

再說東吳北伐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東吳20萬軍隊看起來不少,卻分散在西起江陵、中據武昌、南抵建業的數千公里江防線上,真正能抽調出來用於機動救援和主動進攻的兵力並不多。比如公元228年,東吳在淮南設伏,意圖吃掉冒進的曹休6萬精兵,當時孫權連自己的禁衛軍都調上前線,也只湊夠9萬人馬。雖然此戰重創魏軍(殲敵上萬),但對於坐擁三四十萬(最高峰達50萬)常備軍的曹魏政權來說,不啻於撓癢癢。

除兵力不足、缺乏戰馬這些眾所周知的因素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後勤補給問題。當時,曹魏政權(包括後來的司馬氏政權)都高度重視江淮地區的爭奪,不僅在此屯駐重兵(往往是前方主將領兵10萬鎮守,後方還有中央掌控的至少20萬預備隊待命),而且大興屯田,就地解決糧草供應。

反觀東吳,當時在建業方向的江北地區,僅控制著濡須塢、牛渚等少數幾個橋頭堡,佔領區地盤很小,不足以屯田自保,大軍供應主要靠江南渡江船運保障。如果東吳要發揮水軍優勢,就只能沿著幾條江北支流(比如聯通巢湖和長江的濡須水)向北推進,而且就算能勉強打過淮河,也會馬上面臨“地勢陸通,驍騎所騁”的問題——淮北已經屬於曹魏心腹地帶,地勢平坦,魏軍正好可以充分發揮騎兵馳突和內線作戰的優勢。

為何陸遜說就算打下徐州,也得至少七八萬重兵才能守得住,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後勤補給太困難——魏軍不是傻子,見勢不妙撤退時一定會堅壁清野,迫使吳軍千里饋糧(從太湖糧食產區到徐州或許昌前線)。吳軍一沒兵力優勢,二無騎兵優勢,三無足夠後勤保障能力,就靠10萬左右部隊北伐(其餘作為預備隊和留守力量),怎麼可能取得大的戰果?相比而言,依託長江及其支流水系,在淮南不斷進攻、消耗曹魏兵力,反倒是一個可行的打法。

至於孫權為何不從荊州出兵北伐,道理很簡單,他和陸遜都害怕蜀漢背盟,趁其主力北上荊州空虛之際,重演一出蜀漢版“白衣渡江”。所以在這個方向上,孫權反而被拴住了手腳,既要防備蜀漢,又要抵禦魏軍,只能長期僵持而無所作為。


網言軍事


東吳的總體實力當然超過蜀漢,單從軍隊數量,軍資精良,絕對是在蜀漢之上的,問題是東吳的戰鬥力是不如蜀漢的。有朋友可能會認為,蜀漢既然戰鬥力比東吳強,夷陵之戰又作何解?

別忘了,夷陵之戰一開始的對陣,是劉備佔據著上風的。陸遜在戰爭初期,先是不敢接吳班的挑戰,後又不救孫桓。所以,東吳眾將對陸遜各懷怨恨,這一幕不正像極了日後的司馬懿對陣諸葛亮嗎?只是劉備不是諸葛亮,出現大破綻,才有夷陵之敗。而就在“火燒連營”前夕,陸遜還攻過劉備的軍營,結果不利而回。所以,東吳能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是靠著陸遜的謀略以及火攻對蜀軍的傷害,並不代表戰鬥力能強過蜀漢。



蜀漢的戰鬥力大概分為兩個時期,東吳的戰鬥力大概分為三個時期。

先說說蜀漢,第一個時期是奪取荊南四郡後,到關羽北伐時期。這個時期蜀漢發展到了鼎峰,漢中之戰能和曹操主力僵持取勝,關羽北伐,更是觸動了曹魏的統治中心。

第二個時期是夷陵之戰後,蜀漢雖然遭受了重創。但是,在諸葛亮帶領下,發揮出“恢復漢室”的政治優勢,依然保持著不俗的戰鬥力。至少,諸葛亮,姜維幾次北伐打得曹魏十分頭疼,乃至最好的方式就是拒守。即使蜀漢滅亡前後,霍戈還能平定叛亂,羅憲守住永安。



再看東吳的戰鬥力,第一個時期,是從孫策,周瑜時代一直到孫權合肥之戰前。這是東吳戰鬥力最為外張的時代,孫策雄心勃勃的要攻入許昌,迎接漢獻帝。孫策之後,孫權,周瑜猶然能狠幹黃祖,赤壁後打跑江陵的曹仁,徐晃,還正面攻下皖城,以及和關羽軍直接對峙。

第二個時期,分水嶺就是第二次合肥之戰,孫權中後期到諸葛恪輔政時期。東吳上下似乎被張遼打怕了,不但戰略調整到防守為主,而且從此之後,別提合肥了,東吳都很少正面幹下一座城市。而荊州的領土,是靠著對曹魏“卑躬屈膝”和對關羽的“陽奉陰違”偷襲來的。這個時期東吳國力進入鼎盛,但是戰鬥力沒有提升多少,北伐不如蜀漢給力。

第三個時期,諸葛恪被火併到東吳滅亡時期。諸葛恪還有東興大勝以及圍攻上庸的舉措,到了兩孫亂政,內耗嚴重,戰鬥力更是嚴重下滑。蜀漢滅亡,陸抗等連一座永安都沒能拿下。所以,東吳除了第一個時期,戰鬥力還不錯外,其餘的兩個時期戰鬥力都比蜀漢要差。



至於東吳為何沒拿下淮南,飲馬淮水呢?大飛熊已經在別篇分析過了。簡而言之,東吳戰略轉向,失去奪取淮南最佳時機。但不是沒有機會,主要還是戰鬥力問題。淮南的防衛由合肥和壽春兩座要城構成,陸遜“石亭之戰”,拒絕了朱桓斷曹休後路,挺進壽春的計劃《三國志.朱桓傳》。曹魏因為政權過渡引發淮南三叛,東吳不但沒能趁火打劫,反而損兵折將。所以,東吳直到滅亡,別說淮水了,連合肥和壽春都沒有真正佔領過。

為何東吳的戰鬥力這麼差呢?第一,政治短板,沒有蜀漢“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的天然使命。第二,軍事短板,東吳水軍防守長江天塹綽綽有餘,卻限制了進攻能力。第三,孫權打擊本土士族和兩孫亂政,讓東吳的將領出現斷層。第四,東吳內部山寇眾多,山地作戰給東吳帶來難度。一次廬陵賊的叛亂,讓東吳眾將一籌莫展,只能讓呂蒙親自出馬搞定,孫權無奈的說:“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三國志.呂蒙傳》。第五,所以,東吳的陸戰主力大多由山越,山寇組成,來到平原,威力大減,軍紀也不好,容易出現潰敗。


大飛熊騎士


曹魏和蜀漢是繼承漢朝的中央集權制,全國軍隊都是中央統一指揮,所以一般將領帶兵打仗都會比較拼命,因為軍隊不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有戰功,部隊死光也不心疼。

而東吳的體制實際是封建聯邦制,各大家族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所謂的皇帝孫家不過是各大家族共同推舉的盟主而已。孫氏在東吳實際是外來戶,雖然靠強大的軍隊贏得統治權,但對於擁兵自重的各家族也不敢太過分。

東吳軍隊出去打仗一般是皇帝一聲號召,各家帶著自己的私兵和皇帝合軍然後出兵。這種體制的好處是有好處大家戰鬥力很強,沒好處就一盤散沙。

孫權要出兵打合肥,各大家族看不出有什麼好處,和強大的魏國硬碰硬顯然勝率不高,而且就算打贏了也是要死很多人的,就算打贏了合肥也是孫權的又不是自己家的。各家族都是出工不出力,如果能打贏就上,戰事不利就直接撤了,這種情況下孫權能打贏就見鬼了。所以幾次合肥之戰,要麼孫權被逼著親自抄刀子下場,要麼就是吳軍初戰不利後邊就一路潰逃了。魏軍只要頂住吳軍第一波攻勢就算贏了。

但一旦打防禦戰情況就不一樣了。魏軍打過來會直接影響各家族的利益,所以各大家族為了保衛自己的地盤都會出動精銳堅決抵抗。

最後的結果就是東吳看著魏國乾瞪眼,魏國看著東吳也是乾瞪眼,防禦都很輕鬆,但誰進攻都打不贏,只能對峙。一直到孫皓上位,弄的天怒人怨,結果晉軍打來各大家族基本上都不肯出兵,讓皇帝和晉軍單挑,東吳才滅亡。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東吳確實是比蜀漢強,而且強很多,說他有20萬精兵,那絕對是說少了。東吳最強的時候,中央能調動的軍隊就有30萬之眾。

晉滅東吳,僅投降晉朝的士兵就有23萬,此外在嶺南的廣州、交州地區還有不下十萬人的蠻夷士兵。

而蜀漢投降的時候,有民九十四萬,有兵十萬二千人。以這個數據推算,蜀漢強盛之時,舉國之兵也就20萬上下。

所以,蜀漢和東吳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差得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那為什麼東吳沒能大舉北伐呢?赤壁之戰後,東吳的戰場武功為什麼如此慘淡?

說連淮河都沒見過,有點誇張。但東吳和曹魏對峙地區,基本就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這個確實是事實。東吳連據淮河以衛國土的能力都沒有,這確實是給南方政權丟臉了。大體上有以下幾個原因:

1.北方形勝,制約了東吳北伐的可能

冷兵器時代,從南往北打,南方政權能成功的也就朱元璋。原因就在於北方山川多形勝,南方不可能一戰定乾坤,而是要連續打幾場大戰役才能佔領北方。也就是說別妄想靠一次戰役或一次偷襲,就能把北方政權消滅掉。到最後,就得拼國力,而國力上,東吳確實不是曹魏的對手。

所以,第一個問題就來了,東吳北伐第一站應該打到哪裡?東吳即便有百萬精兵,也不可能一下就把北方掃蕩了吧。

參考劉裕滅後秦,第一站得在淮河站住腳,也就是壽陽、合肥一帶;第二站得在成皋、滎陽一帶;第三站就是洛陽。

但劉裕滅後秦有兩個前提,一個山東戰場結束,劉裕佔領了山東地區;另一個是北魏控制了河北與山西。沒這兩個前提,東吳哪裡都別想站,也就是根本就沒有中途停靠的地方,必須一路向北,直接打到曹魏首都。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做不到,那出兵北伐就毫無意義。即便你能打下來,你也佔領不了。劉裕之後是劉義隆的元嘉北伐,南方軍隊能打到黃河邊上,但北魏說打回來就打回來。所以,南方北伐只是在空耗國力,成本極高昂,收穫得卻是一地雞毛。

2.曹魏嚴防,使得東吳真得連淮河都別想接近

曹魏比東吳強,為啥讓你見到淮河,甚至有可能直接把防線推到長江邊上。

從東往西,曹魏在東部的徐州、揚州,在中部的豫州,在西部的荊州,建立了三個戰區,把東吳死死地壓制住了。

而且,在東吳防線上,從曹魏到司馬晉,都是強兵悍將,張郃、司馬懿、羊祜、杜預,就這些人,哪一個都不是善茬。東吳別說進攻,就是防守都心有餘力不足,真心打不過去。

為什麼曹魏對東吳壓得這麼狠?反倒對蜀漢的防線,經常被諸葛亮突破一下。

原因就是曹魏的首都在洛陽。你東吳到了淮河邊上,就是在直接威脅曹魏的命脈。所以,就是死也不能讓你在淮河站住腳。

拼命打,可以嗎?諸葛亮可以,孫權為啥不可以。非常難。

原因就是東吳的水軍在三國裡面是天下無雙,但往淮河方向突進,樓船部隊可以搞運輸,但真正幹仗的還得是陸軍:一個是野戰得有步兵結陣和騎兵衝鋒;一個是攻城得有步兵不避滾木礌石。但是,這兩個兵種,都是曹魏最強。甚至,諸葛亮的蜀軍都比東吳厲害。原因就是蜀軍要麼打山地戰、要麼打野戰、要麼打攻城戰,精兵都是打出來的。東吳就不成了。

3.東吳政治,士族政治決定了東吳難以集中國力北伐

要北伐,肯定就得打大仗,不僅需要舉國興兵,而且還得舉國搞運輸。諸葛亮北伐,就是這麼幹的。蜀國就是在賭國運,要麼把涼州從曹魏身上切下來,要麼把關中從曹魏身上切下來。只要有機會,我必須切你一塊肉。

這麼玩,蜀漢可以。但是,東吳不可以。東吳北伐真心不知道第一站在哪裡,他不知道從曹魏身上切下那塊肉。而最要命地就是東吳難以組織舉國之兵,也難以實施舉國動員。

東吳,確實是孫權當皇帝,老孫家說了算。但是,真正的權力格局是老孫家得看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的臉色。而且,這四大家族不僅控制朝政,而且控制地方,甚至直接掌控軍隊。

要興舉國之兵,就得四大家族同意,然後一起去打一場生死未卜,甚至必敗無疑的大戰爭。這就太困難了。要是帶著四大家族去曹魏搶點糧食、搶點財寶、搶點人口,那沒問題。但是,要去北伐打大仗,或是僅僅先定一個小目標,佔它一個州郡。這都不行。因為東吳打下了州郡,誰也守不住,曹魏一個衝鋒就得把他趕回來。

所以,東吳只能猥瑣在淮河以南,然後看著北邊整理完山河,再等著人家南征。

那到底有沒有機會?有機會。兩個機會,一個是諸葛亮確實北伐成功了,佔定關中就可以。曹魏的主要力量奔向蜀漢。另一個就是北方再次內亂,然後興兵北伐,能切下多少土地就切下多少土地。但是歷史沒有給東吳這樣的機會。


減水書生


東吳擁有二十萬兵馬,對於這個數字我還是比較贊同的,東吳歷經兩代,孫策、孫權,孫堅死後並沒有留下什麼兵馬,孫策時期還可以看到東吳兵馬對外征戰,而到了孫權一代大多都是守土,進攻曹魏次數極少,據記載只有合肥之戰以及呂子明白衣渡江,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

(孫權劇照)

雖然東吳的後期的主動進攻次數不多,但整體效果還是好的,呂子明白衣渡江後奪取荊州,雖然勝利,但不能證明什麼,最出名的還是陸遜大都督的三次北上伐魏,三戰全勝的戰績為東吳軍隊的傳奇添了一筆。


赤壁之戰雖然是守土保家戰役,但曹操的兵馬著實厲害,江東子弟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曹操,勝利品卻是被劉備摘走了,這樣戲劇性的一幕,居然發生在了強悍的東吳上,實在是不該親信大耳賊的話。

(劉備照)

至於東吳的軍隊是否能夠打敗蜀漢的軍隊,我認為是可以的,甚至可以說是單方面的碾壓,江東最出色的兵種是水師,而蜀漢最值得信任的軍隊也不過是荊州軍,由於蜀漢內部派系實在混雜,只有荊州軍可以被信任。


荊州最出色的不過也是水師,但此時的荊州水師早已沒有當初的戰鬥力,練兵千日,用在一時,但水師得有水才可以訓練,但蜀漢身居內陸,至於水根本沒有長江那樣的宏偉,支撐軍隊的訓練,因此蜀漢是絕對不會打過東吳的,夷陵之戰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關注我歡迎關注我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


慕容鑑史


吳國自立國以來,就有一個很奇怪的規律,那就是防守,每戰必克。進攻,卻是屢戰屢敗。除了最後西晉滅吳的那一戰,吳國的防守幾乎取得了全勝。曹操,劉備,曹丕,司馬師統統倒在了進攻吳國的路上;而相應的,孫權,陸遜,諸葛恪卻統統倒在進攻魏國的路上。

比如說孫權,曾經先後四次圍攻合肥,每次出動的兵力都是十萬人以上,結果呢?第一次是208年,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北歸,孫權企圖乘機撈點好處,於是親自率大軍進攻合肥,但沒料到曹操立馬親率大軍前來援救,孫權自忖不是曹操的對手,便慌忙撤退回。

第二次是215年,曹操率大軍進攻漢中,孫權決定趁火打劫,親率10萬大軍圍攻合肥,卻被張遼率領800勇士擊退,大敗而歸,自己也險些喪命。第三次是233年,魏國重修合肥城,孫權再次貫徹趁火打劫的宗旨,親率大軍來攻,結果被滿寵早就埋伏在蘆葦蕩中的奇兵襲擊,損失慘重,夾著起尾巴逃了回家。

第四次是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孫權響應諸葛亮的號召,再次率軍圍攻合肥,這次他出動的兵力多達二十萬,結果被滿寵一把大火燒得是狼狽不堪,就連孫權的侄子孫泰都被當場射殺,孫權再次撤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最主要是的原因,就是兵制的差異。首先,東吳的兵制,和蜀漢曹魏不同,它所採取的世兵制,換句話說,軍隊都是將領們的“私兵”,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部曲”,這些士兵,要麼是將領們的同鄉、同學、兄弟、父子,要麼是他們自己養的勞動力,並且是世代承襲。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東吳跑出去進攻別人,即便成功,最後得利的也只會是孫權,廣大將領們並不會因此得到太多實惠,相反還要出錢出力出人,最後犧牲的都是自己的勞動力,自然他們的熱情不會太高,所以關鍵時刻,只要看到形勢不對,就立馬大規模跑路。

但是,如果是別的國家來進攻東吳,他們的積極性自然就會變得很高,因為這是保衛他們自己的家園和土地。這也是為什麼,東吳軍隊守城必成功,進攻卻必失敗的主要原因。



反觀曹魏和蜀漢的兵制,都已經實現國家化,國家養有專門的職業軍人,將領們只是給國家打工,在這種背景下,將領們對於進攻別國的熱情都會非常大,因為每場仗不管死多少,他們都不會心疼,反正國家和政府會給他們補充兵源,而且只要能夠取得勝利,就會加官進爵。

但是,與之相應的就是,因為將領們和國家只是類似打工的關係,所以對於大多數將領而已,他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並不是一致的。換句話說,既然是打工,那隻要有能力,不管誰統治,他都可以接著打工。所以在關鍵時刻,只要看形勢不對,他們很多人就會直接選擇投降。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如果單從防守上來說,東吳的軍隊要強過蜀漢,但如果從進攻上來說,蜀漢的軍隊要強過東吳,至於所謂的單兵素質,兩者並沒有本質差別。


我是趙帥鍋


數次攻合肥未果,使孫權被稱今人調侃為“孫十萬”、“一輩子進不了合肥城的男人”,孫吳擴張的極限也就大體穩定在了淮河流域,曹魏與孫吳在此拉鋸數十年,直至晉壓倒性地南下滅掉孫吳。

出現這樣的局面很大部分原因在於孫吳軍隊善守土,難進取的特點。而這樣的特點則主要是由特殊的地理環境、孫吳政權的各集團矛盾以及孫吳的兵制決定的。

戰略選擇上的尷尬

對於已經控制揚州和荊州的孫吳,如若進攻蜀漢,只得沿長江逆流而上,地形不利行軍不說,鑑於曹魏的虎視眈眈,孫吳就算取勝也只能敲打,不得傾巢出擊。而北伐曹魏戰略方向有三:長江下游過江與曹魏爭奪蘇北平原,威脅山東;在荊州沿著漢水上溯,設法緊逼河南;在長江中下游交接處過江,控制淮西,伺機爭奪中原。

然而三線皆有弊端:蘇北平原的古邗溝水道時常淤塞,很容易導致軍隊擱淺;長江下游北岸當時沼澤遍佈,不利於行軍,且此路通向青徐,攻佔青徐對東吳而言費力不討好;

而漢江通向的關中地區是魏蜀爭奪地區,孫吳不便刺激蜀國;襲取中原則只能從襄樊上岸,漫長的開闊平原缺乏易守難攻的戰略支點,也是善水戰少騎兵的孫吳軍隊的噩夢。故而,北伐之路,必經合肥。孫吳五次進攻合肥也證明了它對於合肥戰略地位的重視。

然而合肥被三個重要的山水地區包圍,孫吳只能從南側強攻,不能分兵包抄,但這對於務求速勝的吳軍來說,難度很大。

孫吳政權的內部矛盾

孫策早年為袁術部曲,袁術的不臣之心使江東大族與孫策不能沒有嫌隙,孫策掃蕩江東時期又沒有收攏江東大族,大肆誅戮異己江東名士,以致後為江東人所害。孫策所部多為淮泗人,孫權雖招攬賓客納為己用,但如若根植江東,則不得不與江東大族合作。然而孫吳政權向江東本土化過程中,淮泗舊部、各地賓客、江東大族之間的衝突異常尖銳,內部不穩,北伐自是奢望。隨著時間推移,沒有根基的淮泗舊部、外地賓客逐漸凋零,江東大族遍佈朝野,並與孫吳政權利益捆綁在一起,孫吳的政局才穩定下來,但北伐進取,對於向來地處江東的大族來說,無甚動力。

<strong>孫吳的兵制

孫吳的兵制與曹魏中央集權式的世兵制完全不同,是部曲世襲制。

漢末大亂,豪強紛紛募部曲築塢堡以求自保。孫吳對這種現實採取了妥協的措施,這一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甘寧等豪強相繼來附,他們仍舊可以統領原部曲。而將領過世後,孫吳允許他們的後代繼承所率部曲。毫無疑問,這種兵制致使孫吳軍隊不具強大的凝聚力。在守土抗敵時,他們出於危機感可以拼死相抗;但對於開疆拓土,則覺得與自己無關,戰鬥力自然大打折扣了。

與蜀漢相比

另外,對於當今估計的孫吳大約二十萬常備兵力,其實分駐各地維護穩定,能夠調動出擊的極值大約十萬左右。同理,蜀漢十萬的常備軍,祁山數戰每次出動也僅數萬人而已。如若兩者軍力相比,也要看決戰所在地,東吳未曾傾巢而出進攻蜀漢,蜀漢傾巢而出進擊東吳當屬夷陵之戰,蜀漢大敗,事實勝於雄辯。如若東吳溯流而上進攻西川,則鑑於蜀地艱險,易守難攻,吳軍又不善攻堅,吳軍卻也難以取勝。

喜歡我的回答請您關注我,我將定時更新通俗而不媚俗,專業而不晦澀的歷史普及文章,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區塊鏈學習社


魏蜀吳三國因為各自的戰略方向不同,分別形成了出了不同的作戰風格,也發展出了不同的優勢兵種。

魏國是平原地形,利於騎兵馳騁,戰馬產地也基本在魏國手裡,因此魏國的優勢兵種是步兵、弓箭兵、騎兵。魏國的虎豹騎,是其中的精英,堪比今日的特種部隊。

蜀漢困於漢中和蜀中,多山地,千里饋糧,後勤壓力相當大,因此蜀漢相應發展出了山地軍,善於山地作戰,其裝備、作戰技能都在山地裡得到鍛鍊。

吳國存在感一直不強,因為吳國最聰明,他們讓蜀漢去打硬仗,消耗魏國實力,空出來時間自己發展經濟。吳國有兩個中心,一個在武昌,另一個在南京,都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因此吳國的水軍很發達。

魏國在曹操時期就已經在秦嶺淮河一線佔據了重要關隘和要塞,憑城固守,吳國也沒能奈何。自古守江必守淮,魏國佔據了淮河一線,等於擁有了戰略主動權。吳國背水攻擊,需要從長江一線保障供應,一旦成功佔據城池,耗費糧餉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一旦失敗,後方就是長江,難以組織起第二防線,就會面臨嚴重的潰敗。張遼威震逍遙津並不能說明吳軍的戰五渣,孫權本身就不是戰鬥型統帥,他親臨戰場,指揮失當,為張遼所乘。張遼帶著800人突擊的是孫權的近衛部隊,不是軍隊主力,但是由於地形限制,吳軍其他支援部隊不能及時救援,才成就了張遼威名。



吳國水軍是內陸水軍,嚴重依賴陸地基地的供應和支援,不能單獨承擔作戰任務。因此,吳國水軍的主要作戰任務是防守,爭取有利條件下的登陸作戰。吳國在陸地作戰的戰績一直都不好,損兵折將。同樣,魏國時期,魏國也曾經發動過幾次比較大的攻勢,但同樣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後來,不管是曹氏還是司馬氏,都在淮南地區屯駐大軍,並在當地開展屯田,就地解決糧草供應,與吳國打起了持久戰。

吳國只好沿長江佈防,一應物資都需要從後方接濟。

魏國守住了淮南,就等於拖垮了吳國。

淮南地區由此成為魏國的軍事重鎮,非勳貴重臣不能當之,司馬氏代魏前後,淮南地區曾經三次叛亂,所依賴的就是淮南地區雄厚的軍事力量。也由此,魏國中央政府一直保持著20萬人的中央軍作為機動部隊,一方面拱衛京畿,一方面作為後備力量,支援或者監視淮南地區。

蜀漢在丟失荊州後,國土侷促於西南一隅,兵微將寡,勉力維持。軍事力量中,水軍作為一個獨立兵種已經不存在了。蜀漢不發展水軍,以此向吳國證明已無吞吳之心。吳國要想溯江攻擊蜀漢,難於上青天。夷陵之戰之所以蜀漢大敗虧輸,與四川至湖北一帶的複雜地形有很大關係。這樣的一個天然屏障,無論是從西往東,還是從東往西,都是困難重重。歷史上,只有東晉桓溫弄險,從荊州打到了成都。南宋時期,蒙古大漢親自帶兵從四川往下一個下游打,只打到重慶,就打不動了。

所以,蜀漢荊州丟失後,蜀漢和吳國達到了安全上的平衡,聯盟才會因此而再次建立。

面對蜀漢的進攻,魏國也聰明。他們在關中邊緣地帶建立防線,從長安調集戰爭資源,運送到漢中前線,要比諸葛亮從成都千里饋糧要節省的多。魏國把蜀漢的戰線拉長,把物資供應的難題交給諸葛亮。諸葛亮雖然天縱奇才,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最終也每每糧盡而退。

魏國守住了關中,就等於拖垮了蜀漢。

魏國雖然在東西兩線看似守成,實際在蓄力,並且通過積極的防禦,消耗蜀漢和吳國的經濟能力,實際是進攻狀態。所以,北方一直在發展,勢力越來越強,而蜀漢和吳國卻每況愈下。

歷史上從江東出發北伐有很多次,很少有成功。在北方政令統一時,從南往北攻擊面臨著兵種不適合陸地攻堅、輜重運輸消耗大等不利因素。吳國嘗試過幾次,每次都吃很多虧,即使開始有點賺頭,最終也難以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而不得不再次退回,吳國就此放棄了這樣的努力。直到晉朝開始積極訓練水軍,抵消吳國的兵種優勢,打破了平衡後,晉朝才渡江南征,完成了統一。



至於東吳的戰力,比起蜀漢,兩者風格不同,難以比較。如果說蜀漢強於吳國,那也是窮兵黷武,透支國力形成的,不能持久。後期的姜維北伐,每次只能湊足萬餘人,蜀漢國力已盡。蜀漢被滅時清查戶數只有區區90萬人口,天府之國的民生凋敝到如此地步,實屬罕見。


而知而行的歷史


孫權二十萬精兵,卻連淮河都沒見過,東吳戰力比蜀漢如何呢?

三足鼎立局面構成後,東吳操控荊、揚、交三州四十五郡,擁有二百六十多萬人口、二十餘萬戎行,實力是蜀漢的兩倍。可是,東吳北伐數次,不是頓兵於合肥,便是受阻在壽春,連淮河都沒有看見過。總的來說,東吳對曹魏的要挾遠低於蜀漢。

一、領導人不行

黃巾軍作亂後,皇帝權威淪喪,董卓隨意廢立、袁術自立為帝、袁紹另立皇帝。唯有曹操獨具慧眼,把皇帝迎到許昌、獲得大義名分。安身河南後,曹操不計身世、選才以能,因而脫節士族的限制,最終擊敗袁紹、從頭統一北方。可是孫權只圖自保,不主動爭奪天下,所以軍隊的戰鬥力自然也不行

二、戰略失誤、戰術呆板

為了荊州,孫權費盡心機,得手後卻滿足於隔江堅持,北伐都是以淮南為主攻方向。江淮平原利於馬隊奔馳,因而水軍優勢被抵消。並且,淮南離洛陽較遠,對曹魏影響不大。

“守江必守淮”、“無兩淮必弱、無兩湖必亡”。因而,搶奪淮南有一定合理性。可是,攻合肥、圍壽春、逼淮河,套路太過顯著,使得曹魏準備充分,所以沒有獲得任何成果。此外,過火依賴水軍,使得東吳對步卒建設嚴重不足。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