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杀光金国皇室而善待宋朝皇室,为何有这样不一致的风格?

历史一书生


金国当年在追击辽国残余势力的时候,曾经同草原上的蒙古人打过交道,在这之后金人便是对蒙古部落采取了高压政策。

就如同当年辽国对待女真人一般,女真人对待蒙古也是采取打压政策,且由于蒙古部落的特殊性,使得女真对于蒙古存在一定的恐惧。


这种恐惧的来源在于女真人明白,来自北方的威胁,曾经多次使得中原王朝崩溃,所以女真不能容忍蒙古部落的崛起。

每隔一段时间,女真骑兵便会去蒙古草原上劫掠,并且将蒙古各个部落的男丁都杀死,将女人都掳走。


所以在这个时候,女真同蒙古便是世仇,以至于后来蒙古军队展开了一系列报复。

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被金人钉死在了木驴上,罪名还是反叛罪。可以说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之前,一直都被女真打压。

可问题就是蒙古骑兵不弱,人口也比金国更多,只是缺乏一个人来领导他们,一盘散沙的蒙古部落只能被女真欺负。

当蒙古各部落团结起来之后,力量就十分恐怖了,先是灭亡了西夏,间接获取了一个通往中原文明的通道,短短数年间蒙古从制度到技术都实现了飞跃。

而后女真便是一直提防蒙古大军了,在边境了部署了最精锐的部队,以防止蒙古军队突袭。

然而蒙古军队按照成吉思汗遗言,伙同南宋实现了一次战略迂回,直接从背后袭取雁门关,然后便是直取金国腹地。


且蒙古军队的政策就是唯有完颜氏不赦!根据记载,金国被屠者,高达80%,蒙古军队的报复迅猛而残忍,撕碎了女真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女真人攻打北宋,中原被他们屠成了白地,谁又想多年之后,他们也落得个这般下场。


小司马迁论史


蒙古灭金之时,曾经有一个『唯完颜氏不可赦』的命令,结果金朝皇族完颜氏除个别改名换姓、潜逃隐匿之外,基本上被屠杀殆尽。而蒙古灭南宋之后,太皇太后谢氏、太后全氏、宋恭帝赵㬎(xiǎn)等南宋高层都获得了宽贷,甚至有相对比较优越的待遇。

这种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这是因为金朝是蒙古的世仇和死敌。当年金朝全盛时期,每年都会组织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前往蒙古高原实施『减丁』,所谓『减丁』就是杀光成年男子、掳掠妇孺为奴的种族灭绝政策,在金朝的这一残酷手段下,不仅普通的蒙古百姓遭到屠杀,成吉思汗曾祖父合不勒汗的堂兄弟和继承者俺巴孩汗也被金人钉在木驴上处死。蒙古和金朝的血海深仇,决定了灭金之时的一个都不宽恕。


第二,金朝统治集团虽然承平已久早就汉化,但是毕竟是少数民族出身,和蒙古存在同生态竞争关系。北狄虽然有蒙古和通古斯的差别、游牧和渔猎的差别,可是打回原形的女真贵族还有机会依托自己的部落族群组织以另外的形式复兴,成为蒙古帝国未来的心腹之患,所以斩草除根十分必要。

反观南宋灭亡之时(1279年),大一统的元朝已经建立(1271),薛禅汗(元世祖忽必烈)是想要成为华夷一家的跨族群跨文化的君王——不管能否做到,其初心本怀如此——因此希望不再马上治天下的他无论从征服笼络人心还是从未来实际可能的危害性角度,都没有必要和理由诛戮南宋皇族。


谈古论金


蒙古与金朝是你死我亡的世仇,金熙宗将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以反叛罪钉在"木驴"上处死,金世宗为了控制蒙古人的人口发展,每三年就组织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前往蒙古高原大杀一阵,谓之“减丁” ,就是杀光成年男子、掳掠妇孺为奴的种族灭绝政策,——金国骑兵在蒙古草原上奔驰,见到蒙古人即杀,给蒙古人造成深重的灾难,同时结下了蒙古人对金朝的死仇。

俺巴亥汗给子孙留下遗言,任何一个活着的蒙古人,都必须拿起马刀砍向大金狗。蒙古军继承先人遗志,宁可错杀千人也不可放过一个,一定要把杀死自己祖先的女真人亡国灭种。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厉兵秣马、续势待发,随时南下完成俺巴亥汗的遗愿,为了灭金,蒙古先后三次伐西夏,以去金之左膀右臂,铁木真对待不服的对手,就是一个字——杀,1227年,最后整个西夏被夷为白地,西夏文明就此灭绝。

蒙古继续加紧灭金,蒙古人尊成吉思汗遗命,借道南宋,绕过潼关,出其不意以灭金,由于当初金太宗完颜晟恶意将钦徽二帝俘虏到北方,当众人面进行侮辱,还给宋徽宗起了昏德公,宋钦宗起了重昏侯,残害掠来的大宋皇室,这对于宋人当然不可容忍,面对共同的世仇,南宋当然乐见蒙古灭金,因此慷慨开放边境,放行蒙军借道宋境灭金。

1232年3月速不台率军猛攻汴梁,战斗期间城中瘟疫盛行,仅仅7、8天的时间,从城中运出来的死者便达百余万,尚不包括贫寒无力下葬的死者。

1233年4月,蒙古叛将崔立将王太后、徒单皇后、妃嫔及以皇室成员全部送至蒙古军中,仅运载太后、皇后及妃嫔的宫车便有37辆,其余还有皇室宗亲500余人,及大量的三教、医流、工匠、绣女。

蒙古各级将领踩着遍地的鲜血,嗷嗷狂叫着,冲入已经吓得没魂的金国后妃美女所乘的车辆中……正史之上她们没有留下记载,只留下四字“不知所踪”。正是因为没有了记录,凭借蒙古人的野蛮程度,她们的遭遇才更为悲惨。

汴梁攻陷后,速不台计划屠城为蒙古人报仇,大汗窝阔台未批准才使得汴梁免遭阖城屠杀,但此时开封早已是满城萧索、饥人相食,沦为人间地狱,金史之中记载,城中惨状“有自食妻子者,诸皮器物皆煮充饥”。

1234年正月11日,金哀宗为免遭侮辱,自缢而亡,死前命侍从将其尸体火化,然而火化工作还没完成,便被蒙将倴盏和宋将孟珙扑灭,二人将金哀宗砍成两段刮分,南宋带回了金哀宗的上半截尸体,送去太庙祭祀先祖。

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灭宋战争,1276年谢太皇太后携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元朝。谢太皇太后被降为寿春郡夫人,在蒙古人的监视下颐养天年,1283年去世,享年73岁。而小皇帝宋恭帝被送到大都后,被元世祖养在宫中,成年后笃信佛教,自愿到西藏出家。1323年5月,因触犯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3岁。而其他南宋宗室,大都被废为庶人过起了平民生活。比起对金朝皇室的赶尽杀绝,二者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前面说过蒙古与金朝是世仇,所以屠灭金朝宗室可以理解。蒙古与南宋并无直接的仇恨。南宋还给蒙古人方便借道蒙,蔡州之战二国联军灭金。并且此时元朝已经建立,元世祖忽必烈想成为中华正统皇帝,打造一个和其他中原王朝一样的大一统王朝,他要笼络人心,自然就要善待南宋君臣,自然也包括南宋皇室,

四十年的战争,也让这位英主明白,汉人是不可以用血征服,优待南宋皇室而没有像灭金那样大肆杀戮,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美丽青春您真痘


南宋端平元年(西历1234年),蒙古灭亡金国,并将金国皇族全部杀光,之前南宋宝庆三年(西历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并且在西夏全境展开了大规模屠杀,导致西夏境内出现万里无人烟的惨状。

再往前,蒙古西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几乎将花剌子模夷为平地,甚至整个西亚都因为蒙古人的屠杀,人口基数出现大规模断层情况。


但是,蒙古灭亡南宋以后,对南宋皇族采取善待态度。蒙古蒙哥汗(元宪宗)因为征宋而死,但蒙古对南宋百姓并没采取报复态度,这其中原因何在?为何有这样不一致的风格?

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看:

时间线方面

蒙古西征花剌子模,是在成吉思汗时代。此时的蒙古刚刚完成统一不久,并且,文明程度方面,蒙古刚刚脱离原始社会不久,原始人的野蛮、茹毛饮血的传统,还没有得到清除(这和曾经的匈人屠戮欧洲相似),此外,在文明意识上,蒙古人也没有治理国家、征税这些观念,因此,在蒙古人眼里,活着的敌人都是多余的。

因此,蒙古西征花剌子模等国,对这些国家采取灭绝模式。

蒙古灭亡西夏,是在成吉思汗刚刚去世之后,因此,西夏遭遇的打击,和花剌子模等国雷同。


蒙古灭金,蒙古朝廷在金国境内,也采取了一定规模的屠杀。此时是蒙古窝阔台汗(元太宗)在位期间,由于窝阔台汗接受了耶律楚材的规劝,因此,在金朝境内的屠杀,比照蒙古之前在西夏、在中亚、西亚的屠杀程度有所收敛。

蒙古灭亡南宋的时候,蒙古已经从蒙古转化为元朝,蒙古统治者,也从灭亡金朝时候的窝阔台汗,历经贵由汗(元定宗)、蒙哥汗等君王,这期间,还有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两位蒙古太后的摄政,其时间跨度,也历经了四十余年,接近半个世纪。

在这将近半个世纪时间里,蒙古统治者内部也不断受文明社会影响,逐步有了文明意识,并且对政权建设、对税收等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因此,元朝灭亡南宋之后,元朝皇帝忽必烈为了安抚人心,对南宋皇族采取了善待态度。宋恭帝退位后,还继续在元朝统治下生活了四十多年,最终活到五十多岁而去世。

恩怨方面

除了因为时代不同,导致蒙古统治者对金宋两国态度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蒙古和金宋两国的关系不同。



在历史上,金朝在金太宗在位期间(当时金朝还在和南宋打仗),就对蒙古各部采取猜忌态度,并打算征服蒙古各部,但由于金朝的统治技术不如之前的大辽,实力上也无法碾压蒙古各部,因此金朝没能彻底征服蒙古。但是,之后历代金朝统治者,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时常去蒙古高原对蒙古各部进行屠杀和压迫。可以说,蒙古和金朝之间仇深似海。蒙古灭亡金朝以后,对金朝皇族的屠杀,可以理解成一种报复。

但是蒙古和宋朝则并非如此,不论是北宋时代还是南宋初年,两宋和蒙古各部都不接壤,彼此之前也无冤无仇。


藤树先生


蒙元王朝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开始崛起,而后平大理、灭西夏,直至窝阔台称汉后南下灭金,金国的金哀宗率部抵御,自杀殉国,金末帝即位半日,最终全部阵亡,随后蒙元铁骑诛杀金国残余势力。然而,四十二年后蒙元灭南宋时,却优待南宋皇室成员,同是被蒙元王朝消灭的目标,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天壤之别呢?我来分析一下,请大家指正。

其一,窝阔台,一代悍主,凶狠残忍,贯彻成吉思汗遗训,以灭金为主要任务。

蒙古灭金的时候,正是窝阔台即位以后,窝阔台为人凶悍,善谋略,其野心胜过其父成吉思汉,此时蒙古的主要任务是灭金之战,金国自制造“靖康耻”、惨烈灭宋后,一直是中原地区的霸主,在蒙古平定全国的过程中,是作为劲敌来对待的,因此,窝阔台对灭金之战极为重视。特别是成吉思汗生前,已经把灭金作为重中之重,窝阔台执行灭金这一重要任务时必须稳准狠,对女真人这一强悍的民族,势必要彻底的斩草除根。

其二,蒙古灭金,正值凶悍精干之时,处于平定天下的鼎盛时期,以金为仇,强势灭金,可以达到震慑南宋和中原百姓的目的。

蒙古灭金之战,从成吉思汗未死时已经全面展开,到窝阔台灭金,历时十年,可以说蒙古军经历了长期的、艰辛的过程,其间,蒙、金各有损伤,结怨很深,窝阔台与南宋结成同盟,相约共同灭金。金国,是蒙古的最大目标,也是最难对付的劲敌,灭金过程的坎坷,也是窝阔台对金国皇室屠戮殆尽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蒙、宋联军在灭金的过程中,使蒙古看出南宋的软弱和颓势,对金国皇室的杀戮可以全面震慑南宋以及中原百姓,确立蒙古对中原地区的绝对权威和铁腕统治。

其三,忽必烈礼贤下士,以汉化治国,灭南宋时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开杀戒不利于元朝统一。

蒙古灭南宋时的大汗已经是忽必烈,忽必烈的治国方针相对柔和很多,特别是忽必烈起用汉人,实行汉化,一改窝阔台时期的野蛮、凶悍治理方式,全面实行正统机制和“以汉制汉”方略,特别是在灭宋过程中,讲究战略战术,不主张大肆屠戮,突出“政治攻心”和“劝降策略”,致使一大批宋将归降蒙古,优待南宋皇室成员和谢太后。而且忽必烈对汉人地主阶级实行“招抚并用”、“恩威并施”的策略,对汉人将领礼贤下士、量才适用,因此,忽必烈时期的对宋政策,并不是以杀戮为主,而是以“招降”为主,特别是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为了实现元朝对全国的大一统,要全面实施“柔化政策”,贯彻以攻心为主、攻城为辅的方略。

其四,宋太祖赵匡胤创立宋朝,赵匡胤一系是宋朝正朔,善得善报。

另一方面,从唯心的角度来看,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以仁厚治天下,优待柴氏宗亲以及所有招抚对象,对开国功臣也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赵匡胤的仁善也使自己的后辈子孙得到应有的护佑。南宋皇帝,大多数是宋太祖赵匡胤一系,俗话说,善有善报。赵匡胤,一代善君,其子孙后代遇到忽必烈这样的开明之君也是理所应当的。

金国残忍灭北宋,北宋皇帝被掳走虐杀,是赵光义弑君篡位的果报。而金国的末代之君遇到窝阔台这样的残暴之君也是其祖辈制造“靖康耻”,大肆屠戮北宋皇室所得到的应有结局,所谓“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就是这个道理。北宋和金国的悲惨下场,应该对赵光义和金太宗这类人有所警示。莫做恶,做恶必有报。


优秀的米老鼠96


蔡州之战,屠灭金国完颜皇室的不仅仅是蒙古人,还有与蒙古军队攻灭金朝的盟友——南宋人。

蒙宋联军攻灭金朝的蔡州之战,在灭掉金朝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公元1234年,蒙宋联军攻灭金朝的最后一站——蔡州之战打响。此时的蔡州城已被蒙宋联军重重包围,金哀宗完颜守绪在这种情况下,将皇位传位给东面元师完颜承麟后,自缢身亡。

“朕将江山社稷托付给你,这也是迫不得已。朕身体肥胖,不能策马出征。万一城陷,必难突围。考虑到你平昔身手矫健,而且有将才谋略,如国有幸逃脱的话,可延续国祚,这是朕的心意。”

然而,完颜承麟也没有能够逃出蔡州城,在城破突围的过程中,力战而亡,而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从登基到死亡仅仅存续了一个时辰的时间。

蒙元联军攻入蔡州后,随即对金朝皇室展开了疯狂的屠杀,“惟完颜一族不赦”的政策使得金朝的皇室几近灭族,而在对金朝皇室宗亲的屠戮中,南宋军队表现的比蒙古军队还要积极。

1127年,两宋之间的“靖康之耻”,金军将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室宗亲、朝中大臣及其家眷全部掳往北方,期间更是对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和羞辱,在这之后的“绍兴和议”中,南宋又向金朝称臣。

这份屈辱的经历,让南宋军民对于金朝的憎恨之情持续了长达百年之久,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蒙宋联军攻入蔡州城后,南宋军队将这份被长期压抑的愤恨情感全部发泄在了金朝皇室的身上,进而对于屠杀完颜宗室那可是真的毫不手软。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金朝皇室被屠戮殆尽也就成为了必然。


蒙古屠灭金朝皇室,还是在于蒙古与金朝之间确实存在着深仇大恨。

金朝为了防止蒙古壮大,确实采取了非常残酷的手段。

早在金朝建立初期,就用非常残忍的手段,钉死了蒙古族首领俺巴孩汗残,并且残酷的镇压了蒙古部落的反抗。并且,金朝利用蒙古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挑唆和鼓动蒙古部落之间的内部战争,对蒙古族社会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金朝的军队为了削弱蒙古族对于自己统治的威胁,经常性的组织军队对蒙古草原上的百姓进行屠杀和劫掠。

就这样,矛盾的不断演化让蒙金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

而在蒙古灭金的整个过程中,金朝对于蒙古军队的抵抗也是相当的激烈。

从成吉思汗起,蒙古经历了三代首领才最终灭掉金国,并且,为了加快灭金的进程,蒙古还与宋军联合,通过借道宋境的方式,迂回包抄,这才极大地降低了灭金战争的伤亡。

因而,按照蒙古人的一贯风格,家仇国恨一起报,屠戮金朝皇室并不难理解。


尽管蒙古在灭宋的过程中遭到了更为激烈的抵抗,双方交战时间也更长更久,但是当时蒙古首领忽必烈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政策,而这更多的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

1276年,蒙元大军打到南宋都城临安,宋恭帝赵㬎投降。此时的忽必烈既没有对临安的南宋皇族赶尽杀绝,也没有像一百年前“靖康之耻”中金朝对待北宋皇室那样“免系颈牵羊”, 除太皇太后谢氏因为生病,暂时留在临安以外,包括宋恭帝赵㬎及全太后在内的皇室成员均只是被押往元大都。对此,全太后都不免激动的说道:

“荷天子圣慈活汝,当望阙拜谢”

在这之后,赵㬎被送到西藏学佛,成为一代高僧,直到1323年,因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其他皇室成员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待。

由此可见,相较于对待金朝皇室成员,此时蒙元的领导者忽必烈确实对于南宋的皇室成员可以说是“仁至义尽”的。

而忽必烈如此对待南宋皇室成员更多的还是为了政治目的。

首先,不得不说,忽必烈可以说是蒙古帝国建立初期汉化最为彻底的一位首领了。

相较于之前的蒙元统治者原始部落式简单野蛮粗暴的管理思维,忽必烈的汉化程度较深,并且具备一定的封建管理水平,他将藏传佛教萨迦派萨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大师奉为国师,用宗教的力量统御蒙藏,并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开设行省制度,都是很大的管理创新。

同时,忽必烈极力推崇儒家文化,这些都让忽必烈对于占领国的统治态度较之前的铁木真、拖雷、窝阔台和蒙哥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换了之前的几位,别说宋朝的皇室,就连宋朝的臣民都很难自保了。

其次,忽必烈此时也避免过度的激化南北矛盾与民族矛盾,对于自己位置产生不利影响。

实际上,忽必烈能够登上蒙古大汗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感谢南宋。前任蒙古大汗蒙哥,在蒙宋在钓鱼城之战,正是因为蒙哥的突然战死,他才有机会绕开忽里台大会,通过武力夺取汗位,在蒙古贵族内部,他的反对者不在少数。

正是因为途次,忽必烈麾下坚定支持者以及重要的倚重力量,汉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并且在灭金、灭大理、灭宋的战争中,汉人刘整、张弘范等都是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包括灭南宋期间,他对于文天祥等南宋忠臣也是极力招降。

由此可见,汉人和汉臣对于忽必烈来说,意义重大,他需要借助汉人的力量来维系自己的统治,巩固自己的地位。

再次,就是忽必烈进行内部统治与外部征服的需要。

此时的忽必烈,对于宋朝治下的汉族地区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一方面,南宋地面上有钱,有人,有实力,当时的日本,越南,缅甸都没有打下来,还是要依靠汉人的支持才能去打;另一方面,蒙古帝国已经分裂为元帝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虽然忽必烈依然为元帝国皇帝兼任蒙古帝国大汗,但是统治力已经不如他的前面几位,为了巩固汗位, 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

而这些都促使他保持与汉族阶层,特别是士大夫阶层的关系,所以选择优待皇室,在统治初期以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

当然,尽管灭掉南宋的忽必烈没有对南宋的皇室痛下杀手,但是已经故去的南宋皇帝们的陵墓却遭到了灭顶之灾。其中最惨的莫过于宋理宗了,不仅陵寝被毁,就连自己的头盖骨都被杨琏真伽盗去做成了酒器,不免让人深感怜悯。

而蒙元政权的统治者所制定的民族歧视和等级分化制度,极大的加深了民族间的矛盾,再加上忽必烈之后蒙元的统治者一个比一个的昏庸与无道,最终,元朝的大一统局面维系的不到百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推翻了。


雍亲王府


蒙古看似野蛮,但不是愚蠢,它能一直胜利西征,是依靠他灵活多变因地制宜不停改变策略来保障的,它本质上是华夏文明文化熏陶出来的,执政者也知道中原王朝历史!它之所以没有对中原王朝百姓包括皇室大屠杀,从两方面说来吧!

一方面是,从它起家打仗看来,它吸取以前草原王朝和中原王朝作战的经验教训,它不像历史上的失败的匈奴人突厥人一样,选择直接与中原王朝开战,把他们都耗死!而是选择在中原周边征战,不动中原,不停积蓄自己力量,力量足够大了才和中原王朝开战,结果证明他战略政策是成功的!满清和它学了!结果也胜利了!这说明蒙古对中原王朝很了解,知道中原王朝是硬骨头不好啃,有敬畏之心。实践证明宋朝确实不好打,一打几十年,比蒙古人西征用的时间长多了费劲多了,还战死一个领袖!

二方面是,其要是对中原人敢疯狂屠杀,那就不是改朝换代政权战争了,变成了族群生存战争了,五胡乱华的五胡被中原汉人反屠的教训它不会不知道,一旦逼急了中原人,激起汉人血性野性众怒,再出一个冉闵杀胡令什么的也正常,人口数量还没有五胡多的蒙古人根本消耗不起,从几千年华夏人的血性野性一直顽强不倒来看,一旦不管不顾不要命的狠起来,蒙古人失败可以説是肯定的!

从这两方面看,蒙古人是征战是理性的,不是莽夫,他们很善于因地制宜改变策略确保自己胜利,打败了中原王朝,只有见好就收,稳定住局面,不激起民愤,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什么样皇帝什么样的国


个人认为善待一词有问题。

崖山之战后,宋朝灭亡,皇室基本殆尽,标志着中国文明第一次被外族攻破,中华文明被割裂开,因此常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而蒙古统一中国后,将治下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是上等人,主要是蒙古贵族部落,他们享有各种特权。

第二等是色目人,早期归降的西亚,亚细亚等族,随着蒙古四处征战。

第三等是北方汉族,就是早期归降蒙古,在蒙古治下已经多年,稍微有点点地位。

第四等就是南方汉族,也就是南宋治下的汉人,宋朝灭亡后,这批人属于亡国之奴,没有社会地位。甚至不允许他们有名,只能用编号代替。比如朱元璋叫朱八八,别称朱重八。

所以说,善待一词无从说起。


煮水论史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蒙古人跟宋朝人相隔很远,双方一开始使用都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曾一起合作征伐金国,算是有一段蜜月期。宋人之于蒙古是没有什么仇恨的。

蒙古人跟金国人之间则有切骨仇恨。辽国被灭之后,辽国宗室耶律大石率残部逃亡中亚建立西辽。耶律大石在稳住脚跟后,立即率兵东征。双方都在蒙古草原寻找同盟者,相互征战,其实损失最大的是蒙古人。

西辽势力被逐出蒙古后,金国人为加强对蒙古各部落的统治,经常离间各蒙古部落,让他们自相残杀。

同时为了削弱蒙古势力,金国使用残酷的减丁策略,屠杀蒙古人,这使得蒙古人非常仇恨金人。

二、蒙古灭金是1234年,蒙古(元朝)灭南宋是1276年,中间相隔40多年。期间蒙古的统治者已经换了好几波人。

严格意义上说,灭金国的是蒙古帝国,灭南宋的是元朝。

1259年蒙古帝国蒙哥汗在钓鱼城下病逝,忽必烈跟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违反蒙古帝国汗位继承制度,没有在和林城由蒙古各部王公推选上位,而是在汉地由东蒙古各王公拥戴上位。其实际就是造成蒙古帝国分裂。忽必烈的蒙古大汗是不被西蒙古各王公承认的。

蒙古屠杀最厉害的时候,是蒙古帝国初期南征西夏金国和西征中亚、西亚和欧洲的时候。之后,蒙古帝国大分封,蒙古人在各分封区域迅速本土化,为了统治利益也逐渐减少屠杀。

1251年,蒙哥汗任命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庶事。忽必烈在汴京开府,任用大批汉人管理汉地,逐渐开始汉化。

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元朝灭宋,名义上是以天子仁义之师灭宋,所以征服过程屠城少,对投降的皇室也能以礼相待。


茶亭浪子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金太宗、粘罕、金兀术对北宋皇室奸淫掳掠、极尽羞辱犯下的罪行,到了100多年后金朝末代皇帝金哀宗身上,又因果循环着轮到蒙古人为汉人的靖康之耻出口气了。

金国与蒙古的矛盾,可谓是由来已久。

面对从辽朝手中继承来的蒙古草原,金人采用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扶植靠近长城的汪古部落,用来充当“二鬼子”监视蒙古其它部落的情况,一旦发现某个部落有强大起来的苗头,就立刻出兵给予打击。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便被金国以反叛罪钉死在了"木驴"上。

金国除了扶植代理人、离间蒙古各部落的高明招数外,还有计划地对整个草原实施“计划生育”。但金人控制草原人口发展的手段,实在太过残酷血腥。

每隔三年,金国的铁骑都要想梳子一样游走于蒙古草原,看到沿途的牧民,或随意杀死或掳掠到金国境内充当奴仆,他们将这样的种族灭绝行动称之为“减丁”。

此外,每当秋草变黄的时节,金人就要纵火点燃牧草,人为制造大片火烧区域。蒙古人的马匹没了牧草吃,只得迁徙到更远的牧场放牧过冬,由此金人也就达到了驱逐蒙古骑兵的目的。

百余年的欺压,使得蒙古人对金朝结下了不解的死仇。等到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被拥戴为成吉思汗,蒙古人对金朝的汹涌怒火终将喷涌而出。

自金卫王完颜永济执政开始,蒙古铁骑便频频侵入金国边境。野狐狸一战,金国40万精锐在蒙古马队的冲击下死伤殆尽,从此国势一蹶不振,中都城直接暴露在成吉思汗跟前。

继位的金宣宗无可奈何,只得向昔日的奴仆低头。在向南迁都北宋故都汴梁的同时,一支运载着丰厚礼物的和亲队伍向北前往蒙古草原,将金卫王完颜永济的女儿祁国公主送到成吉思汗床前。

然而蒙金之间的战争并未就此结束,1234年宋蒙联军攻入金国最后的根据地蔡州。

金哀宗为免遭侮辱自缢而亡,并让随从将他的尸体烧毁,但还没来得及烧完就被联军拖出,一刀切成两段。上半段由宋军统帅孟珙带回南宋,拿到太庙祭祀先祖,算是为靖康之变雪耻报仇。

至于金国的后宫嫔妃、公主贵妇均落入了蒙军手里,下场十分凄惨,比起靖康之变时的北宋皇室女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完颜氏皇族,窝阔台下令一律不赦,抓住就杀。

可见,蒙古对金国的复仇是相当的残忍,几乎是要杀光完颜皇族。同样是灭国战争,但搁到40多年后的南宋皇室身上,蒙古人却突然转了性。

1276年,谢太后携小皇帝宋恭帝走出临安城投降元朝。按惯例,对主动投降的城池,除西夏国都兴庆府外,蒙古人一般都会信守承诺保全城内百姓的身家性命。

谢太后在蒙古人的监管下颐养天年,一直活到了73岁。宋恭帝则被送到西藏削发为僧,直到1323年53岁的时候,才因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其余南宋皇室,均未被刻意搜捕杀害,得以回归民间过上普通百姓的生活。宗室出身的赵孟頫,还一度被忽必烈请到大都授予官职。

两相比较金国与南宋皇室的遭遇,蒙古人对赵氏皇族可谓是仁慈许多,这当中的区别,除了金国得势之时对蒙古犯下的滔天罪行之外,估计还跟成吉思汗年代,与忽必烈执政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关。

成吉思汗、窝阔台时期,蒙古人的游牧民族野蛮气息占据着主流,他们很自然地视杀戮、劫掠为英雄的行为。按照成吉思汗的话说,草原男人天生就是要杀死敌人,掠夺对手的妻子财物,把他们的儿子当成奴隶。实际上,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在金国、花拉子模、西夏就是这样干的。

而等到忽必烈上台,尤其是支持和跟随忽必烈的这一批蒙古人,早已浸染了许多中原的文明习惯。

就拿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之位的战争来说,忽必烈所依仗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原汉地的人力物力支撑。这时候的忽必烈,不仅是蒙古人的大汗,而且更是个像模像样的大元皇帝。

由此,忽必烈在灭宋战争上,表现出了很多汉人的习惯特点,比如反复招降文天祥、善待南宋皇室收买江南人心、拔高赵孟頫争取汉族士子等等。

忽必烈如此收拢南宋遗民之心,大概还有一层打算,那就是聚合南宋军队的力量,和蒙古人、高丽人一起去攻打日本。第一次攻打日本是在灭宋之前,对海战外行的蒙古人没能攻入列岛内地,所以第二次忽必烈要拉上南宋的水军,补齐蒙古人海战的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