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帐下大将为何矛盾重重彼此不和?

海天


魏、蜀、吴三国哪一个是铁板一块的,手下将领出身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形成几个团体是很正常的。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受到威胁较小,让人觉得将领不如其它两国团结,这是形势决定的,也是《三国演义》偏向的结果。

曹操真正信赖的是自己的宗亲,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的将领。(曹操的爷爷曹腾是宦官,儿子曹嵩从家乡夏侯家族领养的,双方都是曹操的宗亲。)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所出的宗族将领组成了最重要的核心集团,号称八虎骑,曹仁、曹纯、曹真、曹休、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曹仁是统领一方的大将,魏国掌握军权的大司马前期几乎都是曹氏家族的将领担当,曹仁是第一个。曹操早期的战役中曹仁都有参加,要么作为前锋,要么独自领兵防守重要城池,多次在危急关头救援曹操。曹纯、曹洪、曹休都是曹操手下最精锐的虎豹骑将领,曹纯更是虎豹骑统领。夏侯惇是曹操军队的缔造者之一,早期曹军的后勤保障都是夏侯惇负责。汉献帝刘协被曹操迎到许都后,夏侯惇是河南尹,负责许都周边安全的重要位置。核心的部队,首都等重要节点,掌握军权的大司马都是宗亲将领来担任,前方作战的将领则来源不一。

曹操集团的将领除了宗亲,能被他信任的是那些很早就追随左右的,李典、乐进是最早追随曹操的。李典要不是英年早逝,在曹操手下的地位会很高,曹操刚起兵,李典就在家乡汇聚几千人马跑来投靠曹操,为曹操出生入死,战死沙场。乐进在曹操起兵前就是手下的官吏,曹操兵少的时候,跑到扬州为曹操招募千人队伍,后来被称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

曹操手下将领如此众多,得益于曹操的胸怀宽广,用人不疑,是曹操对降将的态度,也是众多名将能汇集在曹操手下的结果。五子良将除了乐进,张辽属于并州军,与吕布同为丁原手下,吕布败亡后归附曹操;于禁是鲍信手下,鲍信死后由王朗引荐给曹操;张郃在官渡之战时,见袁绍兵败,率军投降曹操;徐晃本为杨奉帐下,杨奉被曹操打败后,投靠曹操。这五子良将都是曹操手下独挡一面的将领,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曹操在用人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他把自己的贴身安危交给典韦、许褚,典韦原来在张邈手下,后来投靠曹操,许褚本来汇集人马,自立山头,和典韦大战一场后投靠曹操。两人都是勇武过人,忠心耿耿之人,曹操大胆的把自己安危交给他们,典韦为救曹操被张绣所杀,许褚只听曹操的,曹操死后许褚哭的最厉害。

曹操的胸怀让他手下将领来源混杂,大多是有本领、有才能的,本领强才能高,个性自然也是有的,矛盾、不和肯定是有的。魏国军队的核心是宗族将领,大局既定,通过姻亲关系加强了联系,下面将领的个人不和并不影响大局。

我们现在关于三国的很多观念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实际上蜀汉政权的内讧、倾轧远比魏国严重。刘备手下有跟随身边一路走来的荆州集团是核心集团,诸葛亮、关羽、赵云、张飞、糜竺兄弟都是这个集团的,黄忠原来在刘表帐下,赤壁之战后才投靠刘备,虽属荆州集团,但不是核心。即便是刘备的起家集团,内部也是有矛盾的,关羽走麦城的时候,就和糜芳起冲突,糜芳在背后捅刀子。而刘备下面还有法正、李严、魏延所属的东洲集团,这些人当年追随刘焉入蜀,大多是南迁入蜀的士人,在刘备入蜀前是益州的统治集团,还有益州当地的豪强和马超所率的凉州军。蜀汉政权的矛盾远比曹魏严重,刘备死后,李严和诸葛亮争权。诸葛亮以后又有杨仪与魏延矛盾激化,魏延被夷三族。谯周为首的益州豪强世家,在蜀汉的危机时刻,怂恿刘禅投降。用人不疑方面,马超降蜀以后,虽然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实际是给个虚衔,高高挂起。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曹操文武全才,手下人才济济,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自己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也是人才辈出,而且曹操也是一个生孩子的高手,儿子很多不同凡响。



作为一个领袖,曹操考虑的事情肯定比别人要多很多,手下的人,成分相当复杂,来源各不相同,各部之间矛盾重重。但是势力要壮大,必须要有人,人从哪里来?招降纳叛,求贤令,等等,人多自然矛盾多。

首先是宗亲派系与嫡系派系之间的矛盾。曹仁,世之福将,曹纯,虎豹骑统领,曹洪,猛将,曾舍身救曹操,夏侯惇,大将军,夏侯渊,经略西部,更有后起之秀,曹真,曹休,夏侯尚,人才济济。而嫡系中,许褚,虎卫军统领,乐进,进攻专家,李典,统军一流,于禁,更是良将。两个派系,宗亲派系稳稳压住一头,而嫡系也不可小觑,许褚就曾挡住曹仁觐见曹操,当然他也有自己说辞。

宗亲势力和曹操嫡系之间矛盾,被曹操调和,一般都是让宗亲领军做主将,嫡系将领为副将,也算是一打一压。

二重矛盾,就是本部与降将之间的矛盾。降将派系有很多,五子良将中,徐晃本是杨奉手下,张辽,吕布手下,张郃,高览,朱灵,田豫是袁绍手下,还有一些人干脆自己就是半个诸侯,如黑山张燕,徐州臧霸,还有张绣这个只会打仗不会用脑子的仇人。



本部人马打压降将派系,如乐进李典与张辽不和,朱灵被剥夺兵权,田豫大才却留守边关,张绣下场凄凉,张燕也被收编,徐晃长期居于曹仁之下,偶尔还要替他擦屁股。像徐晃也会打压新人,如王平,就这样被送到了刘备阵营。

再有就是忠于汉室的荀彧派系,忠于曹氏的钟繇派系,阴谋家司马懿派系,还有王朗华歆拍马系。少不了三子夺嫡的一番龙争虎斗,很多人都被卷入其中。

曹操在世时,已经慢慢清理了不少隐藏危险,皇室,荀彧,崔琰等等,其他各路也都相安无事,曹丕也相当有手段,压服众人,但到后期,宗亲凋零,很多人就开始骚乱,如孟达叛乱,淮南三叛等等,导致司马家崛起。

可以说宽阔的胸襟是曹操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一些重大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就去世了,如果多给曹操十年时间,至少可以把这些隐患清楚,也不至于后世司马当家,五华乱华了。


七月小雨夹雪


#大话三国# 末将于禁愿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多燃多爆啊,曹操也确实是一位值得托付的老板,曹操兵多将广手底下多少桀骜不驯之辈啊!


《竞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三国乱世中,武力可以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这过程中,谁的武功高强,谁就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也会受到各方诸侯的招募。曹操从开始讨伐董卓开始,经过多年征战积累,在三国势力划分中,发展到最后天下十二州曹操占有最富裕肥美的中原九州,手中更是兵多将广。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时候在曹操账下有这么多武将,自然也会对自身武力水平要有个看法,不过碍于属于同一阵营,不好直接开打比较一下。再加上由于大家彼此都不熟悉,有勇有谋的武将毕竟占少数,在接触中话不投机半句多情况,很自然就会发生。在这样长期共触中,曹操账下武将们肯定会产生间隙。


《阵营》:道不同,不相为谋

1:一种是家族武将,想曹洪、夏侯惇这些人,都和曹操有血缘、亲戚关系,基本可以说是曹操嫡系;2:一种是从曹操起兵不久就开始追随的,如乐进、许诸、于禁等,可以说是曹操的铁杆;3:一种是虽然是敌方阵营的,但能力让曹操喜欢,而招募的降将,如张辽、徐晃等,可以说能力出众型的。

曹操阵营的大将基本可以分为以上三个类别这些类别的武将,自然都有小圈子,因为抱团取暖是人之常情。在这过程中,他们为了利益划分,各派系武将都会对指挥部队情况,武将职位安排有要求,在这样情况下,矛盾肯定产生了。



老龙认为:同时还有这种情况乱世纷争中,曹操阵营的武将和其他阵营武将也有各种交集,甚至兄弟、同族处于不同阵营。在对阵中,死伤难免,死在曹操阵营大将手上,算是自己亲戚朋友的肯定有,总是各为其主,但也会将这种问题,算在不同不同派系斗争中。


《曹操》:帝王术最是讲究制衡与平衡

制度:曹操雄才伟略,正是他的个人魅力吸引大批武将投靠他。他的赏罚分明,让各路武将十分想“争宠”。对于有功劳的,曹操会重重有赏,对战功还想好处的,他是一个也不给于奖励。在这种军功奖励政策下,帮助曹操前期争夺天下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影响:张辽、徐晃这些降将提拔的很快,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三国势力基本划定之后,那些嫡系大将、铁杆大将们不干了,自己辛辛苦苦陪曹阿满打天下,到头来职位不高,这就自然而然产生了矛盾。

老龙认为:这也是曹操故意为之,曹操是一个聪明人自不必多说,作为丞相实际上也是魏国皇帝,在三国时期到处都是武将杀主叛乱,曹操也不

老龙史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纷争,在面对权利金字塔之时,大家都想往上爬,然而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人能上去,必定就将挡住其他人的进阶之路。所以啊,臣属们之间有对立有竞争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作为在金字塔顶端的君王,往往也是乐见其成,只有下面的人互相之间掐来掐去,君王的地位才能稳固。这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帝王之术,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之道。

在曹魏集团,下面的大将们确实存在分帮分派的情况,这一点上取决于入伙早晚,关系亲密与否等情况。

宗亲派别

这算得上是曹操帐下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也是曹操最信任的一波人。这些人不是曹操的同辈,就是他的晚辈,而且确实能力不俗。其中以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八虎骑为代表,他们出镇四方,无一不是位高权重,算得上是曹操武将体系中权势最高的一波人。

从龙派

这些人是早期跟随曹操起兵之人,可谓劳苦功高,在曹操初期的经营中,他们出生入死,斩将夺城,更是有不少人马革裹尸,倒在征途之上。更是有乐进、于禁这样五子良将中的代表,也有典韦、许褚这样武艺过人的猛将。其他诸如李典、任峻、吕虔、李通等人虽在《三国演义》中名声不显,但也是有着很强的实力。

降将派

曹操爱才,而且是爱的死去活来。所以曹魏阵营中的降将是真心不少,说起来关羽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这一阵营以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张合、徐晃为代表,其他还有庞德、高览、张绣、文聘、臧霸、朱灵、田豫、牵招等人。实力绝对的高强,比之其他两派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期,降将才是曹操的核心顶梁柱。

三者之间的矛盾

要说矛盾,三大派别之间自然是存在的,但是远没有达到题主所说的矛盾重重的地步。曹操统一北方后,论功行赏,宗亲派自然是获利最为丰厚的一方,于禁、乐进分属左右将军,李典不过为破虏将军,吕虔直到曹丕时代才为徐州刺史、威虏将军。

而降将派系则因战功赫赫,不少人早早就进入高官行列,这必然使得从龙派在心态上不服,因此从龙派与降将派矛盾重重。据《三国志》记载: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由此可知,两派之间确实由矛盾。不过矛盾虽然存在,但也远没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否则也不会有后面的合肥大破孙权。

除此之外,这帮骄兵悍将,哪一个不是心高气傲之人,都是在一场场战争之中成为人杰的。想要他们轻易服气他人,那是门都没有。

大山侃史

其实严格说起来,曹魏内部的矛盾相对来说是最少的,原因在于曹操敢于用人,也能比较好的平衡各方关系。反观蜀国和东吴,其内部矛盾更为深刻。马超投刘备而不被用,杨仪逼迫魏延造反,并杀之。东吴孙权当权之后,弃用孙策不少旧部,太史慈能力没得说,却没有在历史上大放光彩。反观曹魏内部,虽然有小矛盾,但是在对外上,大家都不含糊。平时吵归吵,关键时刻却都化干戈为玉帛。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有武将不和的状况出现,更何况是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由于曹操统一北方,手握人才根基地,这些人为他打下大魏江山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曹操手下大将之间也存在诸多不和。

据《三国志》记载“进、典、辽皆素不睦”。直接指出乐进、李典、张辽三人之间向来不和睦状况。除此之外《三国志》还记载由于武将不和造成军队调度不协调的境况,“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曹操手下的大将素来不和,矛盾重重。在我看来有以下三点:

一、武将与生俱来的脾性。

这一点很好理解,不管是三国时期还是其他历史时期,武将大多是非常自负的,很少有谦虚恭和的出现,他们之间互相不服气,谁也看不起谁,认为自己的本领比任何人都要强。这也就很好解释曹操手下将领不和的情况,他们之间都想要得到功名利禄,得到曹操的夸奖,也必然会与其他将领互相不服。

二、武将来源性质。

曹操的武将大致可分为两个来源:宗族与非宗族。宗族代表有曹仁、曹洪、夏侯惇等。非宗族代表有典韦、许褚、张辽等。他们各自代表着自身的利益,在私底下是很少有可能和睦相处的。此外,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除了乐进和于禁二人是在曹操起兵后不久就开始追随他的,而张辽、张郃和徐晃三人的来源更不同。大家深知曹操爱才、惜才,张辽、张郃和徐晃三人都是来自敌营的降将,自打他们踏进曹营开始,曹操身边的亲信将领就已经对他们有所不满,又谈何让彼此互相服气?

三、昔日老将存在的“危机感”。

比如张辽这些降将加入曹操的阵营,势必会带给像乐进、于禁等这些老将与日俱增的危机感。曹操对新将领的提拔和栽培,在官职地位上与老将们不相上下,肯定会引起乐进等人的不满。而他们又不能将不满的情绪表达给曹操看到,只能对这些新将领进行排斥,这也就造成诸将不和的情况。

好在曹操能把诸将不和的事情看成是过家家,吵一吵,闹一闹事情就过去了,在面对重大问题上,大家还得同心协力。


老糖讲史


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又说,人多的地方就要分圈子。这种拉帮结派也可以说是人的本能。

像曹操手下那么多谋臣将领,互相之间肯定会因为利益、脾性、立场的不同产生矛盾和纠葛。

比如《三国志·魏书·赵俨传》中就明白记载着“五子良将”间的不和:

人(俨)为司空掾属主簿。时于禁屯颖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

当时李俨被任命为司空掾属主簿,此时于禁驻屯颖阴,乐进驻屯阳翟,张辽驻屯长社。这几个将领都是自视甚高,非常高傲自负的人,所以不愿意协作。

《三国志·魏书·李典传》也有关于将领间不和的记载:

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

李典与张辽、乐进驻屯合肥,孙权率领军队围攻,张辽奉曹操的命令出战,张辽知道自己素来与李典、于禁不和,所以就怕他们耍阴招,不听从命令……

所以这些武将之间为什么会不和呢?分析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1、武将的来历各不相同。

“五子良将”中除了乐进和于禁是最早追溯在曹操身边的将领,而徐晃、张辽、张郃全都是后来陆续投靠曹操的降将。

这些将领在归附于曹操之间,可能是战场上的死敌,刀剑不长眼的战场,没准就有亲朋好友被对方所杀,后来却成为要共事的同仁,那肯定是看不大顺眼的。

这是其一,其二在于虽然三国时期打打杀杀,很多将领都先后投奔或归降过不少势力,所以对于换阵营这种事看得还算开,但是总的来说,经常换阵营与从来不换阵营这两拨人之间,还是会有一些歧视链的。

2、地位和利益受到威胁。

以张辽为代表的降将,因为能力实在太强所以备受曹操重用,张辽甚至成为了曹操手下最得用的将领。在官职上张辽等降将也渐渐地与于禁等老将不相上下。

这自然就引发了于禁等老将的不满和担忧。

新、老两个将领团伙因为利益的对立而有了矛盾也是理所当然的。

3、私人恩怨夹在其中。

在《三国志·李典传》中特意点出李典与张辽之间的不和的事实,如果说张辽与乐进之间不和是曹操将领中处于第一梯队的“五子良将”间的撕扯,那么李典作为曹操将领的第二梯队,为什么会和张辽不和呢?

这就要归因于李典的身世。

李典的李乾在初平年间就跟随在了曹操身边,后来在吕布作乱的时候,被吕布的部将杀死,李典手下的军队就是继承自其叔父。

而张辽则是原吕布麾下的降将。

所以这种恩怨下,李典自然看张辽不顺眼。

4、本事大的人脾气也大。

这一点从“诸将任气,多共不协”这句话可以看出。

但凡有本事的,难免都会有些脾气,本事相差不大的,那就更容易引发争强好胜之心。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一言不合,就要拍桌子吵一架,脾气再差一点的,可能还会打起来。所以本事最大的张辽受到的排挤最多,与其他众将的矛盾也就越大。

这也是人性使然。

曹操作为一个统帅自然也看到了这种情况。

所以也想了一些办法去调和将领之间的矛盾。至少也要让将领能完成职责,听从命令,毕竟在战场上因为将领间不和闹出的扯后腿、延误军情等现象在史书上屡见不鲜。

所以曹操就用了两个办法。

1、派遣在人情方面练达精明,处事方面平和威严的名士去调和将领间的矛盾——这个人就是三国名士赵俨。

赵俨也因为成功调解了张辽、乐进与于禁之间的矛盾,被认为治军有方,从此后就经常作为参军、都督护军协调和统率六军,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曾在他的监领下。

2、知人料事。

这一点主要还是指命令张辽、李典和乐进一起驻屯合肥。

为什么会派这三个人呢?这也是有说头的。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以上是《三国志》中对李典的评价,李典这个人非常的谦和稳重,是军中公认的有长者之风的人物。

三国时流行品评人物,虽然也有互相吹捧或矫饰的,但很多时候的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

李典放在了矛盾重重的张辽和乐进之间,反而起到了稳定和安抚的作用。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合肥以七千人马面对孙权十万精锐的合围,张辽和李典通力合作,终于破除了孙权的攻势。

这也是为什么矛盾这么多的曹操帐下大将却没有闹出大乱子的原因。矛盾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至于可控范围内的矛盾到底还要不要调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按照《君主论》中的论点,手下之间有矛盾比没矛盾更能让上位者安心。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以史为据,闲话和你一起聊聊历史上那些事。



闲话说历史


如果说在三国时期哪个国家的人才最多?那一定非魏国莫属了。魏国人才济济这和魏国的奠基者曹操是有密切关系的,当时曹操帐下武将成群为他打下大魏江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曹操这边强大的武将阵容里却一直存在着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武将之间的不和。

说曹操身边的大将不和有证据吗?《三国志李典传》记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里明确的指出了乐进、李典、张辽三人之间长久以来都相处不来的事实。除了乐进、李典、张辽之间不和以外,曹操身边还有许都大将不和的例子。《三国志魏书赵俨传》记载:“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于禁、张辽、乐进和李典都是曹操帐下的大将,他们之间不和可以看出曹操身边的武将的互相构怨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那么曹操帐下的大将为何会出现不和的现象呢?他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矛盾呢?我认为引起曹操帐下大将互相不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曹操身边的武将来自不同的阵营

我们看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除了乐进和于禁是在曹操起兵不久就追随曹操的以外,其他三人张辽、张郃和徐晃都是后来的降将。从这些武将的来历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是必然的,在投奔曹操之前以张辽等为代表的降将很有可能在战场上和曹操的部将交过手,这些人在战场上可能就结下了怨。比如张辽曾追随吕布和曹操打过几场仗,这里很有可能在战场上张辽就和乐进、于禁交过手。

除了战场上的结怨以外,以张辽为代表的降将和曹操身边的老将之间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互相争宠”。张辽等降将的加入给于禁和乐进这样的老将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这主要表现在张辽等人的突出表现使得曹操对这些降将给予了更多的栽培和提拔,在官职上张辽等人的地位逐渐和于禁和乐进不相上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于禁等人的不满。于禁等人不可能将不满的情绪表现给曹操,因此他们只有排斥张辽等降将,这就造成了曹操身边大将之间的不和。

二:曹操身边的大将本事都很大谁也不服谁

这个原因就比较好理解了,在《三国志魏书赵俨传》里记载:“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时张辽等人因为各自功劳大地位高所以彼此都互相不服气,所以于禁、张辽、乐进一遇到事情就会引起争吵,以至于当时的军队不能很好的协调作战。





夏季坝上草原行


比较典型的是逍遥津时候。张辽,李典,乐进率军近万,守合肥,防止孙权北上。这三人有矛盾。李典和张辽不和,乐进和张辽不和。后来孙权攻打合肥,张辽三人为出战还是守城争论不休。这时,曹操使者来了,送来一个盒子,上写“贼来乃发”。于是打开,看到里面一个纸条,写“张乐二将军出战,李将军守城”。于是张辽说,这是主公怕咱们不和才特意派人送来这个。于是三人都很羞愧。不再争吵,齐心合力,竟然以八百人出战奇袭,大破东吴。就是所谓八百破十万。


小孔来说事


大家都是矛盾重重的,不仅仅是曹集团


Alexandre2013


如果说在三国时期哪个国家的人才最多?那一定非魏国莫属了。魏国人才济济这和魏国的奠基者曹操是有密切关系的,当时曹操帐下武将成群为他打下大魏江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曹操这边强大的武将阵容里却一直存在着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武将之间的不和。

说曹操身边的大将不和有证据吗?《三国志 李典传》记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里明确的指出了乐进、李典、张辽三人之间长久以来都相处不来的事实。除了乐进、李典、张辽之间不和以外,曹操身边还有许都大将不和的例子。《三国志 魏书 赵俨传》记载:“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于禁、张辽、乐进和李典都是曹操帐下的大将,他们之间不和可以看出曹操身边的武将的互相构怨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那么曹操帐下的大将为何会出现不和的现象呢?他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矛盾呢?我认为引起曹操帐下大将互相不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曹操身边的武将不同的阵营

我们看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除了乐进和于禁是在曹操起兵不久就追随曹操的以外,其他三人张辽、张郃和徐晃都是后来的降将。从这些武将的来历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是必然的,在投奔曹操之前以张辽等为代表的降将很有可能在战场上和曹操的部将交过手,这些人在战场上可能就结下了怨。比如张辽曾追随吕布和曹操打过几场仗,这里很有可能在战场上张辽就和乐进、于禁交过手。

除了战场上的结怨以外,以张辽为代表的降将和曹操身边的老将之间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互相争宠”。张辽等降将的加入给于禁和乐进这样的老将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这主要表现在张辽等人的突出表现使得曹操对这些降将给予了的栽培和提拔,在官职上张辽等人的地位逐渐和于禁和乐进不相上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于禁等人的不满。于禁等人不可能将不满的情绪表现给曹操,因此他们只有排斥张辽等降将,这就造成了曹操身边大将之间的不和。

二:曹操身边的大将本事都很大谁也不服谁,这个原因就比较好理解了,在《三国志 魏书 赵俨传》里记载:“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时张辽等人因为各自功劳大地位高所以彼此都互相不服气,所以于禁、张辽、乐进一遇到事情就会引起争吵,以至于当时的军队不能很好的协调作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