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内驱力,让孩子“我想学”?

青青藤教育


关于孩子的学习,估计很多家长谈起来都很头疼,谁都希望有一个能够不需要家长管教自己就能主动去学习的孩子,同时还学习有效率,作业做起来又好又快。可是无论父母如何苦口婆心的为他们操碎了心,讲尽了道理,尽心的辅导。可是孩子很难变成一个有内驱力不用教导就能自我奋发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变成一个我想学习内驱力的孩子呢?

家庭教育好坏的内心决定了孩子是否有意愿去激发这个内驱力学习

我们常常都说家庭的教育是10分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学习上主动或者简单的说,在事实上都很积极主动去完成的话,那么就要学会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有意识的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方式,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学会自我激励自己能够做好学习上的事,而且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把学习提升的更高。

同时在家庭的教育中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他始终明白,如果自己选择做一样事情,就必须要尽全力做好,绝对不能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这是帮助孩子缠身内驱力帮助日后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

多从正面能量引导孩子体会学习的好处,才能主动的学习

要想能主动的学习,首先我们就要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家长常常会发现很多孩子一开始对很多事情都十分的有兴趣,但是就是不能够坚持下来,比如一开始觉得打架子鼓很好玩,可是又不能够坚持过段时间就无聊了,一开始觉得嗯打球很有乐趣,可是真的要进入枯燥的动作,练习的时候也坚持不下去。

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行为,得到的好处没有去强化它而导致的,如果家长很希望孩子能够真正的主动学习,那么只能坚持一个引导原则就是不断的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行为有好处。比如说孩子有几次特别快的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作业,那么家长就应该安排多余的时间,就不要再额外的增加其他的作业任务,相当于让孩子体验到了快速完成作业的好处。只有这样不断的激发,逐步的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不要试图用奖励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而应该引导孩子提高耐挫力特困难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行为中,习惯性的做法就是给孩子以外部的物质奖励,书读好了给买玩具考试,作业做的好了,奖励看电视。其实这种行为可以一时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却不能够产生让孩子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奖励,而不是习惯于学习本身。一旦外部的物质奖励停止,那么孩子又有多少能够继续延续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呢?我们赞成偶尔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孩子发现体会学习的好处和成就感,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另外一点就是在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无法坚持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的去安慰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对于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巩固孩子的学习兴趣,并非就是一件坏事。我们就是要引导孩子克服困难提高学习上的承受挫败的能力,帮助孩子不断的高效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学习,而不要使用打骂这些行为强化学习

很多家长都是在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简单的错误一犯再犯,做作业的时候磨蹭拖拉,上课时候走神这些行为,家长更多的采取的就是打骂的方式也是很多家长的必杀技,这种教育方式简单而有效,但是很容易造成打击孩子学习行为心理的作用,常常起到一个抵触和逆反的行为。

可能有的家长说打骂还很有效果,打骂之后孩子真的改掉了一些毛病,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可是这种短视的行为只能增强学习效果,却不能强化孩子有取得好成绩的意愿,简单的说就是没有进一步学习的内部动力,他只能靠着外部的这种强化性的惩罚性行为进一步的提高,并不是我们家长所要的。

我们家长应该对于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设法去看这个行为能让孩子得到什么好处?要教会孩子有效的合适的办法去满足这个需求。比如说写作业比较磨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找办法看看怎样写得又好又快,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家长是在帮助孩子找到办法让他更快的学习更好的完成任务。同时家长也要认清楚孩子自己真实的学习水平,不断的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孩子体会进步和成长的快乐,随着年纪的增长假让他们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只要每一天都比自己的昨天有进步那么就是孩子正在走向卓越和优秀的表现,也是不断的增强自我学习内驱力的一种外在行为。


小学英语点点通


我读书的时候,曾有一位极度自律的学霸同学,每天几点学英语,几点做数学,什么时间读课外书,什么时间看新闻,安排得妥妥的,雷打不动的坚持贯穿了整个中学生涯,最后,如愿考入北大。

这种学习内驱力特别强的孩子,我们叫他们“别人家的孩子”。因为,轮到我们自己的孩子,画风往往是这样的:

“妈妈,我就看一会儿,就一会儿,看了这集我就去写作业。”
“妈妈,等我吃了这个苹果再读英语行吗?”
“妈妈,数学好难啊!我真的不想学。”

拖拖拉拉、厌倦学习,即使被强迫按在桌子前学习,也提不起精神,进入不了状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不管怎么说,学习本质上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让一个青春好动的孩子能踏踏实实坐在桌子跟前好好学习,的确是挺痛苦的。所以,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内驱力,关键就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第一步,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丰富学习的形式。

对于英语,通过看英文动画片、英文电影来学习,效果肯定比看着书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得学有意思;对于生物,到田间地头、野生动物园走走看看,肯定比光看书记住得多。总之,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起来,是让孩子沉入学习的第一步。


第二步,当没有那么多的内容可以有趣到让孩子“沉迷学习不能自拔”。那如何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那些枯燥的内容呢?家长可以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1.采用阶段性奖励的方式。比如,家长可以做一个学习自律表,每完成一个任务获得一颗小星星,累积获得多少颗星星可以获得一次小奖励,比如一个小玩具,或者多看一集动画片等等。

2.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父母当学生,让孩子通过讲课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1946年,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第一种学习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效果只有5%。接下来依次是阅读、听与看、示范,分别能达到10%、20%、30%。

但是,当我们看看再金字塔底座的学习方式,就是教给别人,或者立即应用,两周后能记住90%的内容。可见,让孩子当小老师教父母,是最有效也是最能让孩子获得学习成就感的方式。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当孩子在书房写作业的时候,如果父母在看电视、看手机,难免会让孩子觉得不服气,“凭什么你们可以娱乐,而我只能在这里写这些枯燥的作业。”但是不看电视、不看手机根本不够,父母也要做一个爱学习的榜样。大凡爱学习的家长,孩子也总是有很强的学习内驱力。

总之,让孩子产生学习内驱力,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还是有许多方法可循的。


皮皮聊育儿


做了12年的心理记者,我看到最有用的,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方式,就是父母本人也热爱学习,热爱阅读。让学习和阅读在家里是一件自然而然,特别普通、特别正常的事儿。

在我看来,买学区房。千方百计的把孩子送到重点中学、花好多钱请家教、上课外辅导班、苦口婆心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都不如父母本身就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变化大。

很多年前采访过山东的一家人,妈妈是个下岗工人,爸爸是个基层公务员。女儿学习一直有点儿吃力,下岗之后,妈妈就想,怎么能帮助女儿提高学习成绩呢?

思来想去,这个妈妈的做法,就是自己开始学英语。妈妈是高中毕业就到工厂当工人了,这时候40多岁,对英语已经一窍不通了。

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更没有外教,就是跟女儿一起,从初中英语开始学的。女儿当时十二三岁,学的比她快多了。为了不被女儿落下,她做饭也学,洗衣服也学,就连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在学。

三年之后,女儿升高中的时候,妈妈的英语已经很不错了,都开始做高考英语卷了。

妈妈是拼命学英语的时候,爸爸也没闲着。爸爸中专毕业,也没上过大学,但一直有个写作的梦想。爸爸开始大量的阅读,逼着自己开始写东西。刚开始,一天写100字都跟要了命似的。都是这么坚持每天练每天练,每天至少阅读三个小时,写作三个小时。竟然出了第一本书,一本描写当地乡村,他小时候生活环境的小说。

他们家里根本没有电视,每天下了学下了班吃完饭,三个人就一起坐在书桌旁边。妈妈学英语,爸爸看书写作,孩子写作业。

按父母的说法,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天资一般,成绩也属于中间靠后。但自从一家人,开始集体学习之后,女儿的成绩就慢慢追上来了。最关键的是女儿觉得学习看书,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儿,应该做的事,也是让人享受的事。

最后,女儿考进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妈妈开始给周围的初中学生当英语家教;爸爸的书,已经出到了第三本。

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他告诉我们,想让孩子有学习的内驱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家庭中有学习的氛围,所有人都在学习,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又自然的事。

自己一边儿打着麻将,或者一边儿刷着抖音,一边训斥孩子不爱学习、不求上进。孩子怎么可能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呢?

做了12年心理记者,也是管理心理学博士,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最难认清楚的人是自己,最难管理好的人也是自己。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探索自我,了解自我,过上幸福丰盛的人生。

每天一个好观念


我觉得这方面我是比较有经验的,因为我的孩子还算很好学,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爱看书,因为他说书本可以告诉他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四岁主动参加了跆拳道兴趣班,现在两年了,有目标要上黑带……其实作为妈妈我很懒,但是对于孩子的好奇心我保持了,在家我从来不随便教他生活以外的东西,只告诉他,你想知道的东西,以后都可以看书,学习方面我也不怎么教,因为我是妈妈不是老师,我只告诉我的孩子,你以后会学到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老师课上会教你,认真听讲,错过了就没了,我的孩子才6岁,但是识字量很大,都是他自己出门坐公交车坐地铁看广告认识的,到处都是他好奇学习的地方,超市阿姨都是他的识字老师,不懂自己就跑去问了,会看书,算术看着看着,既然也看会了,我一直觉得我是保持了他的好奇心,幼儿园老师也说他上课很认真,不管他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都会很用心去学习,回到家里也会很乐意展示给我看………在学校也因为知识面比较广,同学也都喜欢跟他玩………


ss3080


我的女儿现在十二岁,可以说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从小我们大人总是鼓励她,表扬她,把她的自尊养大了,现在虽然有时候有点自负,但有了自尊心她不甘落后于别人。

松懈的时候我会给她分析她的未来,如果学习好可能会有什么工作,学习不好又是什么工作,然后考试考得好我也不奖励,最多夸她有进步,因为我让她知道那为她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当然跟她交的朋友也很有关系,她朋友爱学习,她也不甘落后。


意大利啊琴


如何激发内驱力,让孩子“我想学”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拖拖拉拉的孩子,着急的父母,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一点自己想学呢?

一,运动

之所以把这个看似和学习毫无关系的放在第一位,是因为,现在很多家长都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身体因素。某个伟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就很难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就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就是所谓的精神不集中,也就是我们常看到有些孩子懒洋洋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有些人会说。不是啊,我的小孩打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啊,玩的时候也不觉得累啊,可是那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真正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一千个里面能有一个就不错了。能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一万个里面能有一个就已经很厉害了。

想想老祖宗留下来的名言“学海无涯,苦做舟”,“悬梁刺股”,“闻鸡起舞”,“铁杵磨成针”有那个故事说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讲出来都让人退避三分。

所以孩子的学习动力要从运动开始,在运动中,身体素质,性格以及坚毅的品质就会慢慢形成,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这也符合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期望,就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二,内驱力,让孩子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孩子什么时候开窍,这个和学习无关,和小孩的经历有关,

我主动学习的时候是读高四的那一年,之前从小学到高中一路直上,靠着老爸的关系,没有任何阻隔,当别人还想着去哪里读书的时候,家里人已经安排好了,但是高考之后的学校安排不了,于是带着我,和一车的礼物去省城找学校,托关系,求人,送礼。由于最后录取的学校专业不好,就被安排回去复读。那一个夏天,就是我所谓的开窍的季节。从此在梦里面都在学习,真的有一次做梦把数学题给解出来了。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觉得别人报了,自己的孩子也去,总有些收获吧,其实就我个人经历来说,真的没有多大的用处,上课根本不听,人坐哪里也是耗时间而已,反正在那里都是无聊。真要是想学,根本不用什么辅导班,《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搞定了。

三,至于网上说的什么自律,培养学习兴趣,父母的表率作用都不是核心,看看我们周边能做到自律的人有多少个,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有多少个就知道了,连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居然幻想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做到,不是叶公好龙,就是痴人说梦,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父母的榜样作用可能影响还大一些,但是以前我在房间里面复习,老爸照样在客厅里面看电视,一到十二点就来敲门让我睡觉,也没什么问题。

让孩子“我想学”,最关键的是褪去对孩子的保护措施,孩子自然懂得成长,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办,自然着急。但是现在的情况刚刚相反,家长着急,书包,鞋,辅导班都给孩子准备好了,但是却发现孩子一点都不领情。

没有见过风雨的孩子,怎么看得到七彩的美丽?



职场奶爸成长手册


作为一个教育媒体人,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也看了不少资料,总觉着自己理论上没问题,完全知道该如何激发一个孩子的内驱力。

但是,当我开始辅导我女儿的时候,我才发现,有时候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其实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这些年我也走了一些弯路,今天我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如何激发内驱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尽可能地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感,也就是说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地获得这种愉悦感和成就感,那么就会激发孩子思考和学习的内驱力。

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尽可能地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呢?

学习内容的难度要适中,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最好的获得成就感的学习内容是让孩子经过一些努力就能够学会的内容。太难会导致孩子厌学,太简单会导致孩子对学习内容缺乏好奇心。

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还制定学习内容,不能急。我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让她接触过所谓的奥数,当时抱着的想法就是让她去听听,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算了。哪知道机构在招生的时候都是有套路的,一开始的试听课他们尽量去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这个课;当我们正式开始上的时候才发现,内容越来越难,越来越枯燥,所教授的内容严重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基本上就靠家长听课记笔记,之后再回家对孩子进行二次辅导。(写到这里相信大家也知道了这家机构的名字)

我在家里辅导孩子数学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大人的认知规律完全不同,我一直再用大人的认知规律来教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基本听不懂,而且她也不想听。

这个时候自然我就很生气,大发雷霆,把孩子骂一顿(你有没有遇到相似的情景?)。在最初的几年,这种情况时常发生。

后果就是孩子一做题就想到那种很痛苦的情形,久而久之她就会把学习(尤其是数学)和她的痛苦经历联系在一起,自然她就不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

帮助孩子找到方法,让她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一点也很关键,但要注意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方法,而不是替孩子找到答案。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繁衍,最重要的就是一代一代人对生活技能、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我们作为家长也一样,不要认为孩子学习是学校教的事情,家长本身也一定要教给孩子面对问题如何解决,面对知识和技能如何掌握等。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学历不高,怎么能教孩子?注意,你只是知识不丰富,并不代表你没有掌握技能的方法,方法其实都是想通的。一个好的教练未必是一个好的运动员,也不需要是一个好的运动员。

我女儿二年级,最近在学习前滚翻,有一天她回来非常沮丧的告诉我,他们班里大部分孩子已经都会了,只有少数几个不会,她学了两节体育课了,还是翻不好,下次体育课她不想去了。

我首先告诉她不要急,这个应该不难,通过一些训练是肯定能够学会的。话虽如此,但是我对于前滚翻该如何翻也是一头雾水,虽然自己年轻的时候能翻过,但是具体的技术要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于是我告诉她咱们可以一起到网上找资料,找到前滚翻的教学视频来学习,于是我们用了一个下午,基本学会了前滚翻,小家伙儿翻得越来越好,特别有自信,也特别兴奋,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基本上每天回了家都会翻上几十个前滚翻,所以只要耐心的去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方法,陪伴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孩子是完全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的。这种成功的喜悦也会转化成为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内驱力。

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

相比学习,电视、电子游戏等的设计更加能够刺激孩子的感官,更容易让孩子获得一种愉悦感,一旦让孩子长期接触此类东西,势必会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一种特别枯燥或者无趣的事情,她在学习上无法获得比游戏更加愉悦的感受的话,在学习时就会更加烦躁,不但不会主动学习,即便你强迫孩子去学习,她也想尽快完成,应付了事。

所以,一定要尽可能的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和次数。学习之余,不让看电视,玩IPAD;可以陪着孩子做游戏,做运动,或者一起读书、看书……都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以上仅是一家之言,如有不同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加关注、私信获得更多资料


太原升学圈


1.学习目的。是最重要的,也是家长最不重视的。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有些说:妈妈叫我读,老师叫我读。爸爸说:不读书就需要去种田等等。家长在家,就好好写作业,不在就不写,看动画片玩游戏或者乱写。 所以 都不是为自己读书,这样能读好书吗?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目标,或者问他长大打算干什么,好好读书是达到目标的必经之路。

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读书?目的很重要。

台湾一个著名作家在一本书里给儿子写到: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你带来快乐,在未来有说“不”的自由。

可能对孩子有点深奥。简单地说就是:我要你好好读书,不是为了比成绩,你读好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假如没读好,很多事情不会做,做不来,,选择性会比较少,可能只能做你不喜欢的工作。

孩子就会明白:读书是为了以后能过得更好。明白了目的性,接下来帮孩子做一些计划。比如年度计划,月度计划,每天的作息时间等,可以细化到每日的计划的各个方面,计划的原则需要符合身心发展规律。比如你让4岁孩子去学钢琴,学珠心算那就不对了。有了目标有了计划,才有实施的方向。

读书学习是相对比较辛苦的事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苦的事情谁愿意去做,想办法把读书变成快乐的事情,把读书变成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培养学习兴趣

其实读书越好的人学习越轻松,因为喜欢学习,吸收得快。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有些放任型的家庭。一到孩子读书的时候连哄带骗 不喜欢也要读,一旦孩子厌学,想纠正就太难了。最好在开始上学就培养兴趣。比如创造一些游戏,在玩中学是最好的,也可以生活化学习,让学习应用于生活。很多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本来就充满了知识,让孩子更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习惯性学习。习惯是潜意识的,就像每天刷牙洗脸一样。潜意识在支配,不会觉得辛苦,因为形成习惯了,不用思考,不会矛盾,因为习惯成自然了。变得很轻松。良好的习惯是一生的财富。但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培养一个习惯需要21次不间断的重复,有些需要更多。


高中数学史老师


从“我不学”到“我想学”,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说起来也只是一句激发学习内驱力,可是对于厌学的学生,要实现“我想学”还真是要有方法,有坚持。

1.从兴趣点入手。

一般情况下,厌学的孩子问题首先出在儿童期的早期教育和小学低龄段的学习习惯上,当发现厌学时再培养习惯是不太容易的,如果给他讲大道理更是几乎无用,因为他们什么都懂就是不愿意做。所以我往往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来解决问题,以前班上有一名男生小A,个头小特聪明,足球踢的特别好,管理能力也比较强,但就是不学习,讲过道理没有用,叫过家长没有用,训斥一顿也没有用,仍旧是上课把书本往桌子上一摆,一节课不张嘴不动笔,下课铃响第一个就跑了,后来我就想他那么喜欢踢足球,不如让他组建个班级足球队,小A很高兴,由于球技好善管理,队员很服他,可是接下来他遇到难题了,在给队员讲点球,角球的角度时怎么也说不清楚,我让他找数学老师帮忙,打那以后,他首先爱上了数学课,自觉看书做题,主动找老师同学解疑,数学成绩接连提升,再后来他逐渐爱上了学习,上课表现的很活跃。

2.降低学习难度。

其实厌学的学生内心也是很焦灼的,他很想好好学,也非带期待学好,可是有很多困难,提笔不会做,张口不会读,想找老师补害怕挨骂,想找同学帮害怕被嘲笑或是没人理,怎么办呢?给他们降低学习难度。比如有一次英语老师布置写一篇小作文,有三名学困生就抓耳挠腮无从下手,看起来特别烦躁,我和他们沟通之后把他们的作业调整为抄写十个单词并当堂记住,这三个学生开始时不太情愿,可三分钟后看见别人都在学习就硬着头皮去做,下课时小B和小C完成了任务,小D还有两个单词没记住,惊讶的是,他们竟然约定明天再记十个单词比赛,而且第二天三个人真的比了。

3.适时适度鼓励。

学困生最需要的其实是期待和鼓励,可是家长和老师给更多时候给的是鄙视的眼神,讽刺的话语,唠叨的说辞,可能还有打骂,这样的“待遇”成年人都接受不了,会暴怒的,而孩子们只能让弱小的心灵一直忍受,在忍受中学习更差,反应更慢,恶性循环。所以我们不妨给他们一些肯定和鼓励,当然要找准时机,不要做虚伪的鼓励,不要滥用鼓励,要讲出因为什么具体事情鼓励,比如今天作业及时完成,昨天单词记住十个比前天进步了三个。

“我想学”,为了这句简单而又让人兴奋的话,大家一起努力。


紫木玉


多夸奖,少忠告,多安慰,少鼓励,即安慰胜于忠告,安慰胜于鼓励。

给孩子解释“儿童与青少年时期的勤奋与深度动脑才是一生最大的财富”。

让孩子先重视手勤,如多抄写文科的东西,并多次流露出对孩子的认可肯定欣赏。而对于理科的东西也可通过多做几遍而加深理解,进而彻底掌握,提醒孩子学会总结应用。在此基础上促使孩子勤于动脑,重视总结,善于利用,并能举一反三,重视记忆,记忆有利于理解,而理解亦有利于记忆。

万不可急躁,待成绩有了提高应及时奖励,并到处夸奖,提高到一定程度,若很难再提高,可选择保持,保持也是一种进步。

整个过程必须重视“做人”,怎样教育孩子做人当然是自己的事,因为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性格与什么情况及自己的家庭是什么情况只有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