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直指人性,頗為經典

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直指人性,頗為經典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乃是家喻戶曉的名句,可你知道嗎?這句話流行的源頭時間並不久,在剛說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並不在意,流傳也不廣,也就這幾年突然大為流行,很多電視節目或個人都有借用。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卻是直指人性,頗為經典。

人生路上,有很多時候你需要直面一些揪心的場景。走在路上,寒風凜冽,路邊的老乞丐伸著一雙裂滿口子的手與你四目相對,請問,你會忍心拒絕嗎?一位從小與你青梅竹馬的小姐妹在職場上屢屢失意,當她的“梨花帶雨”的找你哭訴時,請問,你會貢獻個肩膀嗎?親戚在股市上把家底都搭進去了,一時間吃飯都成了問題,當其將你當成最後一根稻草,請問,你會不會伸把援手?

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直指人性,頗為經典

舉世皆知,中國人講究“人情味”,“鐵石心腸”在咱們國家是吃不開的。可是,偏偏會有這麼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教唆人們去批判這些可憐人。那麼,問題來了,這是落井下石,還是理智行事?

首先,如果一定要給“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一個定義的話,這句話出自民間,揭示生活哲學問題,意思是用通常道德標準衡量,一個人(可憐人)現實的不如意,一定是由於過去的失誤或成的,失誤或過錯即是可恨之處,所以,為了你的將來,請著意描繪你的現在。

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直指人性,頗為經典

時間來到春秋時期,鄭莊公有一個弟弟很是膽大妄為,常常做些不合身份之事,奈何這位哥哥就是故意縱容弟弟共叔段種種越矩行為,不知是陰謀還是本心如此。在權欲的誘惑下,弟弟共叔段將目光放在了龍椅上。

結果是悲催的,共叔段奪取王位失敗被迫外逃流浪,人們也覺得他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其實鄭莊公心裡知道弟弟過分,卻只是縱容,不糾正,多少做得有點不厚道。但如果不是共叔段仗著母親寵愛處處挑戰哥哥的位置,也不至於淪落到逃離鄭國。在史學家看來,共叔段就屬於典型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直指人性,頗為經典

再說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可恨之人,亦有可悲之苦”,說到此處,筆者不禁想起最近一段特別流行的話,在所有描繪現實的故事裡,沒有哪個反派是天生的惡人。就比如說在戰亂年代的劫匪,沒有誰是心甘情願落草為寇的,都是為了活著,可能選擇的方式太過於自私。可在那樣的環境裡,誰還能有多餘的選擇?

而這句話在近一段時間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網絡媒體的發達強行提升了人們的認知水平,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很難嗎?網絡沒有流行之前,我們的眼界很小,知道外界的事情也不多。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看到了很多之前自己身邊沒有發生過的奇葩事,也自然而然想到自己,油然而生的感懷之心會自動帶著我們去感悟人生。

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直指人性,頗為經典

思想的理智化,以前中國人都很重視“人情味”,見到看似可憐的人必伸出援手,但是我們逐漸的瞭解,並不是所有看似可憐的人都是真正的可憐人,這個國度,沒有誰是傻子。

語言與現實的磨合,之前這樣的一句話不被重視,就是很多人沒有認識到原來這句話說的是如此之對,正好對應了社會的某一類人,讓大家頓時找到了強烈的認同感。

最後,一個民族、一個文明和一句話,每一個的存在都不是偶然形成的,必然有著契合時代的價值。經典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就介紹到這裡,對於這句話,不知各位看官怎麼看呢?

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直指人性,頗為經典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曆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張喜燕主編《俗語小辭典》、溫端政主編《中國俗語大辭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