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晉國會公室漸衰,諸卿坐大?

左明雪


所謂公室就是晉國國君的姬姓近親,所謂卿室是指晉國的卿大夫世家,他們大多是國君的遠親宗室。按孔子的說法,晉國就屬於典型的禮壞樂崩,晉穆侯的小兒子成師,經過三代人的努力,以庶支身份取代了嫡長系。

晉獻公即位後,為了防止類似情況發生,他發動了對宗室子弟的屠殺,這就是晉國公室衰敗的原因。公室勢力退出晉國政治舞臺後,卿大夫勢力迅速填補了政治真空地帶。尤其是晉文公即位後,當年追隨他流亡十九年的功臣,後來都成了晉國最強大的卿室。

曲沃代翼,是引發晉國公室危機的導火索

晉昭侯即位時,將他的叔叔成師封到了曲沃,史稱曲沃桓叔。曲沃這地方比較特殊,城池比晉國都城翼城還要大。按古代禮法,臣子的封地大於國君,不光是僭越行為,也不吉利,當時就有大臣反對。

成師此人既有德行,又有才華,所以晉國人多歸附於他,曲沃的勢力變得越來越強大。後來晉昭侯被弒殺,成師準備入翼城取代晉侯,結果被忠於嫡系的大臣發兵打敗,只好退回了曲沃。

因為這件事,導致翼城和曲沃兩派勢力走向勢不兩立,晉國事實上已經分裂為兩個政權。

此後即位的曲沃莊伯和曲沃武公,連續對翼城發動進攻,先後弒殺了晉孝侯、晉哀侯、晉小子侯、晉侯緡,最終消滅了晉國嫡系一族,完成了庶系對嫡系的大翻盤。

晉獻公屠戮公室,導致公室勢力衰微

晉獻公即位後,新的公室勢力,即桓叔、莊伯之後,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再次形成庶系對嫡系的威脅。為了解除後患,晉獻公聽取了士蒍的建議,對公族勢力舉起了屠刀:

“士蒍說公曰:‘故晉之群公子多,不誅,亂且起。’乃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

按理來說,晉國的新老公室,經過成師、莊伯、武公、獻公四代人的殺戮,已經屠戮殆盡,可以停手了,但晉獻公竟然陷入了疑神疑鬼,欲罷不能的境地。在梁五和關東五的挑唆下,晉獻公又把矛頭對準了自己的兒子們。

“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歸生奚齊。其娣生卓子。驪姬嬖,欲立其子......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絳。”

為了讓小兒子能順利即位,晉獻公將太子申生髮配到曲沃,讓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地,所有的兒子們都受到貶黜壓制,去了邊地,唯有奚齊和卓子留在京城。

晉獻公過度的屠戮和壓制,給晉國內亂埋下伏筆。結果公室勢力的喪失,讓朝政大權落入少數卿大夫之手,沒有勢力擁護的奚齊和卓子,先後被大臣裡克弒殺,晉國進入了最黑暗的君權爭奪時期。

晉文公即位,功臣派迅速成長為卿室勢力

重耳自晉獻公晚年避禍逃亡,十九年後終於又回到晉國,以六十二歲高齡,坐上了國君的位子。晉文公即位後,由於公族勢力的衰亡,卿室勢力必然成為填補政治空白的新勢力,其中既包括公室遠親宗族,他們與國君同姓異氏,也包括一些異姓卿室。

這些卿室勢力,以跟隨晉文公流亡的功臣家族為主,包括狐氏、趙氏、顛氏、魏氏、胥氏等,加上先氏、欒氏,構成了晉國最早的卿室勢力。

後來晉文公創建三軍,上、中、下三軍各設將、佐,合計六人,為國君以下的六卿,其中中軍主帥為正卿,六卿按照“長逝次補”的原則,輪流執政。到後期,形成了世襲制的十一家貴族勢力,牢牢把控了晉國的朝政大權: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

三家分晉,晉國吞下了寡頭政治的苦果

十一家卿室貴族勢力之間,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又經過多年的利益紛爭,最後形成了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魏氏、趙氏六家寡頭政治勢力,他們走向了擂臺中央,展開最後的搏殺。

第一回合,由智氏聯合魏、趙、韓三家,打敗中行氏和範氏,隨著中行氏和範氏逃往齊國避難,這兩家勢力集團,在晉國畫上了句號。

第二回合,趙、韓、魏三家聯合,打敗了最強大的智氏,隨著智伯被殺,昔日十一大卿室家族,僅剩下韓趙魏三家。

第三回合,韓、趙、魏三家寡頭勢力,進一步掏空晉國,五十年後,周天子被迫冊封三家為諸侯,又過了二十七年,三家強行給晉國末代君主晉靜公搬家,宣佈廢黜晉靜公,完成了三家分晉的最後一步。

綜述

晉國的滅亡,起於公室勢力威脅君位,導致以庶代嫡;為了避免類似情況,晉國又走向另一個極端,大肆屠戮公室。公室的消亡,導致政治勢力真空,隨著晉文公的上位,新的卿室勢力迅速填補了這個空位。

政治這東西,就是一個生態系統,什麼時候都要有一批勢力集團存在,他們相互掣肘,相互支撐,形成動態平衡,誰也不能基因突變長成怪獸,這才是良性的。

晉國幾代國君,過度干預政治勢力的平衡,導致生態系統破壞,結果誕生了六卿權勢大於國君,三家勢力欺壓晉侯的局面,其滅亡的命運,從那時候就註定了。


尋根拜祖


春秋時期強大的晉國為何到了戰國時期就被韓、趙、魏三家公卿就給分了吶?總結起來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晉國國君的公族幾乎被屠戮的一乾二淨,存活下來的非常少,而且也沒有什麼政治、軍事實力;第二,沒有公族支持的晉國國君不得不任命公卿,封賞土地,讓他們拱衛晉國,儼然是周王國的縮小版。

至於晉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式微,而公卿逐漸做大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了。

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

春秋初期,晉國就發生了分裂,晉昭侯(公元前746-公元前739年在位)分封自己的叔叔桓叔在曲沃(現在山西聞喜縣),而晉國國都在翼城(現在山西翼城縣)。

曲沃的城池規模要大於晉國的都城翼城,晉國這種分封屬於本末倒置,直接造成晉國分裂為兩大政治軍事集團,晉國的翼城集團和曲沃集團。強大的曲沃桓叔集團不肯低於晉昭侯,於是雙方展開了長達70多年的內戰,手足互相攻擊,為的就是晉國的大位。

1、第一次曲沃代翼戰。(公元前739年)

公元前739年,晉昭侯被大臣潘父所殺,曲沃桓叔趁機進入翼城,企圖取代晉侯的位置,晉國上下不同意,擊敗桓叔。

2、第二次曲沃代翼戰(公元前724年)

公元前724年,曲沃桓叔的兒子曲沃莊伯派人刺殺了晉昭侯的兒子晉孝侯,曲沃莊伯像他的父親一樣也企圖取代晉侯。晉國在荀國等諸侯國的幫助下擊敗曲沃莊伯,曲沃莊伯退回封地。

3、第三次曲沃代翼戰(公元前718年)

公元前718年,曲沃莊伯再次聚集聯盟,圍攻晉國都城翼城,晉昭侯的另外一個兒子晉鄂侯戰敗逃亡。曲沃莊伯又想取代晉侯之位,周王朝不同意,聯合諸侯擊敗曲沃莊伯,迎立晉鄂侯的兒子即位晉侯,是謂晉哀侯。

4、第四次曲沃代翼戰。(公元前709年)

公元前709年,曲沃莊伯的兒子曲沃武公(後來的晉武公)進攻翼城,晉哀侯戰敗被抓、被殺。晉國上下都不同意曲沃武公繼承晉侯,曲沃武公被迫退回封地。

5、第五次曲沃代翼戰。(公元前705年,或公元前706年)

晉哀侯被殺之後,他的兒子姬小子繼承晉侯,稱小子侯。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召見小子侯並把他殺了。他再次企圖取代晉侯,這一次周王朝的天子周桓王看不過眼,派軍進攻曲沃武公,曲沃武公只得退回曲沃。

6、第六次曲沃代翼戰。(公元前678年)

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再次討伐晉侯緡,並很快消滅了晉侯緡。這次曲沃武公將晉侯的的財寶大部分送給了周釐王。周釐王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取得了鉅額財富,對曲沃武公的做法也就聽之任之了,並且下詔書任命了曲沃武公繼承晉侯爵位。

晉國的小宗曲沃一族經過60多年的征戰,先後殺了五位晉侯,驅逐了一位晉侯,最後終於取代了晉侯的位置。

晉國公族的大宗成了小宗的獵物,完全取代了,這也標誌著禮崩樂壞,制度敗給了軍事實力和財富,在晉國樹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後人多效仿。

晉獻公屠戮公族。

曲沃武公晉升成為晉武公,原來的晉朝大宗的公族被驅逐,遠離權力中心,取而代之的則是曲沃這一支的公族。包含曲沃桓叔這一輩的公族(除曲沃莊伯)、曲沃莊伯這一支的公族(除曲沃武公),曲沃武公這一支的公族。

曲沃武公的兒子晉獻公即位之後,深深感受到這些公族的威脅,必須要除去這些公族,不能讓小宗吞併大宗的這一幕重演。(晉獻公和驪姬劇照)

晉獻公的大臣士蒍認為曲沃桓叔、曲沃莊伯的子孫非常多,如果不消滅他們,將來的禍患非常大。由士蒍自己親自出面挑唆曲沃桓叔、曲沃莊伯這兩支公族互相內鬥。

士蒍先後和這兩個公族的富子(富有的子孫,或者富氏)、一幫不太富有的諸公子先後交談,挑唆他們互相攻擊,逼迫富子被迫逃亡他國;這一招繼續使用,再次挑唆遊氏和公族諸公子的矛盾,將遊氏也滅了。剪除了最大的威脅之後,晉獻公就開始著手處理自家公族的這些人了。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建造好一座新的城池,讓公族的這些公子們居住,此時他們剛剛滅掉了遊氏。住進新的城池之後,晉獻公發兵包圍佔領這座城池,一統血腥屠殺,晉國的公族幾乎屠戮一空,生下為數不多的公族公子也都逃亡國外。

驪姬之亂——晉獻公之子幾乎全滅。

曲沃武公屠戮了原來晉侯的公族,他的兒子晉獻公將曲沃公族也幾乎屠戮乾淨。剩下的晉國掌權的公族大都是晉獻公的兒子了。晉獻公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太子申生(母親齊姜)、重耳(母親狐季姬,後來的晉文公)、夷吾(後來的晉惠公、母親為小戎子,狐季姬的妹妹)、奚齊(母親驪姬)、卓子(母親少姬,驪姬之妹)。

驪姬和妹妹少姬受到晉獻公的寵愛,於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奚齊繼承晉侯爵位,取代太子申生。公元前665年,太子申生去祭祀自己的母親齊姜,祭祀的胙肉送到了晉獻公哪裡。驪姬趁機下毒,並且讓狗吃了,毒死了狗,然後誣告太子企圖毒死晉獻公。太子申生是一個孝順兒子,沒有辯解就自殺了。不過驪姬的兒子之上還有重耳和夷吾兩個哥哥,都掌握了實際權力,於是驪姬再次誣陷這兩位公子,兩個公子被迫逃亡他國。(驪姬劇照)

晉獻公去世之後,大臣荀息立驪姬之子為晉侯,大臣裡克殺了他;荀息再次立少姬之子卓子為晉侯,裡克再次殺了卓子。

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軍隊幫助下回國,將裡克殺死,成為晉惠公。晉惠公只有一個兒子公子圉,在晉惠公去世後繼承晉侯,是謂晉懷公。晉懷公擔心自己的自己的長輩公子重耳回國奪取爵位,於是希望藉助自己權力削弱公子重耳身邊的勢力,他將大臣狐突殺了。狐突是晉獻公的老丈人,他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晉獻公,並且分別生下了晉文公重耳、晉惠公夷吾,他也是晉懷公的老姥爺。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進軍晉國,晉懷公不敵逃跑,不久被殺。

晉國從此之後不再立公子,晉國無公族。(晉文公重耳劇照,設三軍六卿,公卿逐漸做大)<strong>

晉文公重耳無可奈何。

經過以上三次大規模的政治內鬥,晉國的公族們絕大多數被自己人幹掉了,剩下的幾個公族也沒有什麼勢力,基本都不敢在晉國待著,一不小心就成為晉國君主的刀下之鬼。

晉文公重耳在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他繼承晉侯的爵位之時,那還有什麼晉國的公族,就是有也不敢用了。既然沒有了公族拱衛王室,那就只能封賞公卿,讓他們為晉國賣命了。

於是乎,晉國的公卿們開始活躍於晉國的政治舞臺之上,開始之時,這些公卿非常之多,有幾十家。(春秋末期,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魏氏、趙氏公卿封地和晉公族封地對照圖)

三家分晉。

晉文侯時期在三軍中設立了六卿開始,經過一百多年的公卿內鬥。晉平公時期,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個公卿之間互相傾軋、聯合,很快就把晉侯架空了,實際權力操控在這六家之中。

春秋末期,範氏、中行氏被滅,晉國公卿只剩下了智氏、韓氏、魏氏、趙氏,其中以智氏為權力最大,封地最多。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脅迫韓氏、魏氏共同進攻趙氏的封地晉陽,圍攻了三年時間也沒有攻打下來,於是決定放水淹沒晉陽城,晉陽城內的糧食準備比較充足,但三年下來也快要到了斷糧了。趙氏趙襄子派遣張孟談去說服魏氏和韓氏,陳明利害關係,一旦趙氏被滅,下一個就是韓氏、魏氏兩家了,於是三家決定共同進攻智伯瑤,平分他的封地。弱小的韓趙魏三家聯合,共同進攻智氏,智伯瑤被抓,智氏滅亡。

公元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國剩餘土地,只給晉侯留下了兩座城,一個是曲沃城,,另外一個是絳城,都是晉國曾經的都城,這時的晉國國君就是縮小版的周王室,已經沒有多少實力了,滅亡只是早晚之間的事情了!


穿越再現彼岸


有人說晉國之法,始禍者死。軍政合一,制霸春秋。 三軍六卿,君臣將佐。智趙韓魏,三家分晉。可以說三家分晉是導致晉國走向分裂的罪魁禍首。

晉國的六卿制度是令晉國走向強大的根本,但也是晉國走向分裂的罪魁禍首

晉國有多強大?

根據《左傳》、《史記》等史料的記載,晉國鼎盛時期,其疆域橫跨了今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多個省份。更為關鍵的是,晉國所佔據的疆域,屬於中原核心區域因此人口密集、經濟文化繁榮。

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晉國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比如晉文公在位期間所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才,基本上都是晉國人。

晉國的六卿制度雖然導致了三家分晉,但是,六卿所在的家族都是人才輩出,這讓晉國擁有春秋時期最豐富的人才。而這,幫助晉國在對秦國、楚國、齊國等大國的戰役中勝多敗少。

為什麼晉國會分裂

晉國滅亡的最直接原因是不重用公族,導致晉國後期向心力不強,最後造成三家分晉的結局。


湯姆貓談歷史


晉國公室不是逐漸衰落,是突然間就衰落了。其實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公室衰落是比較普遍的事情,但是隻有晉國最突然最快速。

一、晉國王室的衰落

晉國王室衰落的直接原因是晉獻公誅殺公子和王室成員。

晉獻公在歷史上沒有他的兒子晉文公有名氣,就是那個流亡各國的重耳大哥。但是晉獻公也不是沒有任何貢獻,“假國伐虢”這個成語就是晉獻公這個老哥貢獻給我們後人的。

公子重耳流亡各國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老爹不靠譜,非要誅殺晉國公子和王室。也正是這個事件,導致了晉國公子和王室突然間被誅殺殆盡。

晉獻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晉獻公打敗驪戎,得到了驪戎美女驪姬。同年,晉獻公大臣士蒍跟晉獻公建議誅殺王室公子以避免禍亂。晉獻公聽從建議,把晉國公子王室殺了個七七八八。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

五年,伐驪戎,得驪姬、驪姬弟,俱愛幸之。

八年,士蒍說公曰:“故晉之群公子多,不誅,亂且起。”乃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九年,晉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晉,弗克。

晉獻公晉獻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晉獻公的老婆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上位,離間晉獻公和晉國太子申生,結果申生逃跑,並在十二月自殺。

驪姬環顧一圈,發現晉國還有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潛在的威脅還在,驪姬繼續離間晉獻公和諸公子。

重耳和夷吾一看情況,不得了了,再不跑就要送命了。於是這倆大哥連夜跑路,離開國都。晉獻公後來發現自己兒子跑路了,還是不辭而別,心裡就犯了嘀咕,這鬧不好是要造反啊,趕緊派兵去抓人。重耳和夷吾組織抵抗。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

二十一年,驪姬謂太子曰:“君夢見齊姜,太子速祭曲沃,歸釐於君。”太子於是祭其母齊姜於曲沃,上其薦胙於獻公。獻公時出獵,置胙於宮中。驪姬使人置毒藥胙中。居二日,獻公從獵來還,宰人上胙獻公,獻公欲饗之。驪姬從旁止之,曰:“胙所從來遠,宜試之。”祭地,地墳;與犬,犬死;與小臣,小臣死。驪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弒代之,況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弒之!”謂獻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過以妾及奚齊之故。妾原子母闢之他國,若早自殺,毋徒使母子為太子所魚肉也。始君欲廢之,妾猶恨之;至於今,妾殊自失於此。”太子聞之,奔新城。獻公怒,乃誅其傅杜原款。或謂太子曰:“為此藥者乃驪姬也,太子何不自辭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驪姬,寢不安,食不甘。即辭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謂太子曰:“可奔他國。”太子曰:“被此惡名以出,人誰內我?我自殺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殺於新城。

此時重耳、夷吾來朝。人或告驪姬曰:“二公子怨驪姬譖殺太子。”驪姬恐,因譖二公子:“申生之藥胙,二公子知之。”二子聞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備守。初,獻公使士蒍為二公子築蒲、屈城,弗就。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蒍。士蒍謝曰:“邊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卒就城。及申生死,二子亦歸保其城。

二十二年,獻公怒二子不辭而去,果有謀矣,乃使兵伐蒲。蒲人之宦者勃鞮命重耳促自殺。重耳逾垣,宦者追斬其衣袪。重耳遂奔翟。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

事情的經過大概就是這樣。先有大臣建議晉獻公誅殺公子王室,後有驪姬亂政誅殺王子王孫。晉國王室成員在短短一二十年間被誅殺殆盡,後來夷吾復國繼位為晉惠公,又來一次清洗,誅殺當年的公子亂黨,又死了一批人。後來等晉文公上臺的時候,自己的兄弟親戚基本死完了,所以,王室自然就衰落了。

二、晉國諸侯的崛起

晉文公不是從他老爹那裡得到的晉國,而是從他侄子晉懷公那裡得到的晉國。

前面說了,晉惠公得國以後,也來了一次大清洗,誅殺當年的公子亂黨,又死了一大批人。然後晉惠公不行了,太子從秦國返回繼位,是為懷公,重耳回國殺晉懷公奪取王位,繼位為晉文公。

流亡十九年的重耳終於奪取了政權,殺掉了晉懷公,自己做了晉國的國君。

晉文公繼位時,晉國的情況在《史記》中有記載。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盡行賞,周襄王以弟帶難出居鄭地,來告急晉。晉初定,欲發兵,恐他亂起,是以賞從亡未至隱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祿,祿亦不及。推曰:獻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開之,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曰是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晉文公繼位的時候,封賞有功之臣,介子推說了當時的情況“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

晉文公繼位的時候,晉獻公的九個兒子經過驪姬之亂和惠公懷公時代以後,就只剩下晉文公自己了。惠公和懷公既沒有後代也沒有親屬。晉文公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所以,晉文公繼位以後,開始選賢舉能,大肆拔擢有能力的士族做官,管理國家事物。

晉文公是個明君,拔擢的世家大族,他都能控制住。但是晉文公之後的晉國國君能力就沒有那麼強了,諸侯逐漸坐大,逐步掌握了晉國的大量資源,後期的晉國國君不但不能控制晉國諸侯,反而要依靠諸侯來穩定自己的統治,大權旁落,最終導致了三家分晉。

小結

晉國王室不是逐漸衰落的,經過晉獻公的誅殺、驪姬之亂和後來惠公文公的誅殺,晉國王室基本死絕殆盡,已經沒有公室可言了。

晉國王室是突然間就衰落了,只不過王室衰落的後果是逐漸顯現的。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晉國諸侯控制的國家資源越來越龐大,王室影響力越來越小,對諸侯的控制能力越來越小。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晉國王室是逐漸衰落的,晉國諸侯是慢慢坐大的。


風陵流度


公室漸衰是中原各國的通病,主要根源在封建制。

各國應對封建制危機想了不少辦法,比較成功的是楚國,在新徵服地區實行縣制,縣的所有權歸王室所有,楚王有權任免縣的長官。

晉國也想學這一套,在晉獻公時期開始設縣。但由於他的很多做法太過於粗暴,結果在他死後出現了反彈,原本用以推行官僚制的縣後來也變成了世襲罔替的封地,到了晉文公上臺的時候,不得不承認大夫擁有縣權的合法性。

第二個因素是國無公族制度。春秋早期封建制危機的最主要表現形式是公子公孫搶班奪權,為了遏制這股苗頭,中原霸主想了不少辦法,但作用有限。而在晉國這種事情就更不像話了,公子們爭爭搶搶也就算了,搶不過就直接開戰,結果這內戰一打就是七十年(曲沃代翼)。

晉獻公上臺以後撥亂反正,結果一個不小心用力過猛,給矯枉過正了,搞出來一個晉無公族。以前封建大夫靠的都是親緣關係,現在不行了,血緣關係越近的人越受排斥,反而是國外來的那些流浪客都成了香餑餑。

但是這些人你要怎麼用才行呢?靠能力?靠才華?還是靠臉?當然都不是,是要靠軍功,所以晉獻公就搞出了一個類似於軍功爵制的東西,你在戰場上建功了,就分配你一塊地管理。當然了,這塊地你一開始只是負責管理,後來亂了才成了封地。

晉獻公設計這種規則的時候沒有全盤的打算,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規則上有些混亂。晉文公回來後就給他規範了一下,搞出個三軍六卿制度來。這可了不得,戰功顯赫的不僅能有地拿,還有官做,這一下子把人們的熱情全激發起來了,所以才有了他後來的稱霸。


歷史一般般


西周建立,建立宗法制,以血緣關係分封,是為諸侯。

在諸侯國也是貫徹分封制,以血緣關係分封的,隨著世代的更迭,宗族越來越龐大,血緣關係越來越遠,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宗室不服從最高統治者的管理,甚至叛亂奪權。

晉國就出現過曲沃代翼,晉國的小宗發動叛亂,誅殺大宗,謀逆篡權,小宗上位後,為了消滅反對者開始了一場血雨腥風,誅殺宗族。

要知道,宗族是世襲制國家的統治根基,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宗族掌握著國家的命脈。

曲沃代翼以後,晉國宗族實力極大的削弱,後來晉文公重耳的父親也是發動叛亂奪得皇位,又誅殺了大批的宗室。

這就造成了極大的空缺,卿大夫上位,晉文公重耳時代,是士大夫最為活躍的時候,趙家、韓家、魏家、智家等卿大夫活躍在晉國的朝堂之上,晉文公雄才大略,能鎮得住他們,當然沒事,可是隨著世代的推移,卿大夫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宗室,這就糟糕了,也為後來三家分晉埋下了飛表大的禍根!





翰家大少


簡單說一下 就是自已作死 晉國王室是很興旺的 普國新王繼位 怕餘下的公子作亂 就挑動公子們互鬥 7 8 年下來 公子們都以死絕 而王室成員也差不多死絕了 無人可用 然後四大家族聯合謀反 晉國就亡了 然後趙 魏 韓聯合滅了最強的一家

三家平分普國 這就是三室分普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