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兒子是嫡子,如果皇后死了,皇帝又立新皇后,兩個皇后的兒子誰是嫡子呢?

曾經的堅持一文不值


不管是先皇后所生的兒子,還是現在的皇后所生的兒子,他們都具備嫡子的身份。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關於母子身份的之間的關係有著這樣的規定,先是“子以母貴”,即兒子的身份高低由生母的地位所決定;然後再看“母以子貴”,即兒子登基繼位後,其生母的地位再隨之進行提升。

根據這樣的關係,我們便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先皇后所生的兒子,是皇帝的嫡子,先皇后死後,冊立了新的皇后,這也使得新皇后的兒子因為母親身份發生變化,自己也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皇帝的嫡子,並且,這個嫡子的身份是不管他出生的時候生母是否已經被冊立為皇后,都會被看做是嫡子。

以乾隆皇帝為例,乾隆皇帝的結髮妻子,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兩個兒子,既永璉和永琮,必然是乾隆皇帝的嫡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由繼後輝發那拉氏所生的永璂在輝發那拉氏正式冊立為皇后的時候,其身份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嫡子。

儘管都是嫡子,但是結髮妻子所生的嫡長子具有天然的法理性優勢。

實際上,早在西周時期所制定的《周禮》中,已經確定了嫡長子的身份與地位,並且用“分封制”和“宗法制”這樣的法律制度加以確定。

皇帝與結髮妻子,也就是第一任皇后,所生的第一個兒子,被稱為嫡長子,嫡長子被譽為是“上天賜予皇帝的禮物”,具有優先繼承皇位的絕對法理性優勢,並且在有些典籍中明確說明,嫡長子的去世,其父母要以敬天祭神的方式進行守孝,以示對上天的崇敬。

所以,皇帝與結髮妻子所生的兒子,在法理上的地位是要高於繼任皇后所生的兒子的,特別是嫡長子,其地位之高也是其他皇子甚至是嫡子也輕易撼動的,除非是犯了重大的過錯,否則必然是法定的第一順位的繼位人選。

嫡子也好,普通皇子也罷,其最終的地位還是要由皇帝來決定的。

還是以乾隆皇帝時期為例。

乾隆皇帝與富察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永璉,不僅乾隆皇帝非常的寵愛,就連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都非常青睞,包括永璉這個名字就是用這個給起的,而乾隆皇帝也在登基之後,馬上通過秘密建儲的方式確定了永璉繼位人的身份,只是天命不假,永璉過早的就去世了。之後,富察皇后又生下了永琮,但是永琮沒過多久也死了,富察皇后也在傷痛中去世,使得乾隆傳位給富察皇后所生皇子的希望落空。

而繼後所生的永璂,自始至終都沒有被乾隆皇帝喜歡,至死也沒有得到過冊封,儘管繼後只是被收走四份聖旨寶冊,沒有行廢黜之禮,永璂依然是法理上的嫡子,但是他的爵位和地位甚至比不上一個普通妃子所生的皇子。

而這也正說明,嫡子的身份只是一個法理性的象徵,真正決定皇帝未來命運的還是皇帝本人。


雍親王府


所謂的“嫡子”就是正妻(明媒正娶)所生的兒子,在皇族當中,皇后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叫“嫡長子”依次為“嫡次子”和“嫡三子”以此類推。如果皇后死了,皇帝又立新皇后,所生的兒子也是嫡子。也就是說,兩個皇后的兒子都是“嫡子”,但是有長幼之分。

古代皇位繼承,都是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的。也就是說皇后(正妻)的長子(太子)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如果皇后死了,而這個皇后不是被廢掉,兒子沒犯錯誤,那麼皇位的繼承依然是繼承人。即便,皇帝立了新皇后,嫡長子依然是太子。

在此舉例:比如漢高祖劉邦,劉邦在沒有與呂雉(呂后)結婚之前與情婦偷偷生了一個兒子。直到認識呂后才正式結婚,呂雉是劉邦公認的妻子,也就是拜過堂的,明媒正娶的妻子,生的第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劉邦做了皇帝以後,就立呂雉為皇后,他的兒子順理成章的做了太子,按照古代法律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而劉邦情婦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是“庶長子”不應該繼承皇位,法律是不允許的。

比如,西漢的第四個皇帝漢景帝劉啟,他的第一任皇后是薄皇后,但是幾年都沒有生子。而漢景帝當時寵愛慄姬,所以立慄姬的長子劉榮為太子。不過,第一任皇后被廢以後,慄姬被陷害也失去了寵信。太子劉榮被漢景帝廢掉了,王娡被立為皇后。王娡就是劉徹的母親,生了三女一子,劉徹是她唯一的兒子。王娡做了皇后以後,兒子劉徹做了太子,即後來的漢武帝。

從漢景帝的例子可以看出,皇后如果沒有兒子,結局都不好,最終無法逃避被廢掉的命運。再如,漢武帝的第一任妻子是陳阿嬌(陳皇后),但是他沒有生兒子,後來也被廢掉了。後來衛子夫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劉據,很快被立為太子,衛子夫也因此做了皇后。後來太子因為“巫蠱之禍”自殺,皇后也被牽連,自殺。太子和衛皇后相繼去世,漢武帝需要另外立繼承人,雖然兒子眾多,但是漢武帝喜歡的還是小兒子劉弗陵。所以,立劉弗陵為太子,劉弗陵當時太小,漢武帝害怕她的母親鉤弋夫人專權,所以把她殺了。

另外,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正妻竇皇后生了幾個兒子,“嫡長子”是李建成,“嫡次子”是李世民。按照“嫡長子繼承者”李建成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李世民要想做皇帝,必須把哥哥殺了,不然李世民永遠別想做皇帝。所以,才會發生玄武門之變。


謀士說


古人富貴官宦人家很多有“三妻四妾”,其中“三妻”指的是嫡妻、偏妻、下妻,妻生下的兒子都是嫡子,嫡妻也就是正室夫人,偏妻、下妻一般被稱作“平妻”,正室生育的兒子地位要高於平妻生育的兒子,這是古代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度。

這套封建禮制輪到皇室則更加嚴格,一般皇帝的嫡妻只有一個——皇后,現任皇后去世或者被貶謫後,才有可能再立新的皇后,也有很多皇后去世后皇帝不再立皇后的,很多皇后是死後追諡的。

也有很多庶子成為嫡子的特例,如朱元璋只有一位皇后——馬皇后,她不能生育,過繼到她名下的朱標、朱樉、朱棡、朱棣、朱橚等五個兒子都是嫡子,比其他兒子獲得權力和地位都要高。

皇后的兒子是否都是嫡子?

皇帝在沒有做皇帝時的正妻,生育的兒子在做皇帝后一般都是嫡子(也有特例),如劉秀的正室陰麗華,在劉秀未做皇帝時,陰麗華的兒子就是嫡子,但不是嫡皇子,因為劉秀稱帝后立郭聖通為皇后,郭聖通的兒子才是嫡子。(劉秀和郭聖通劇照)

嫡子的地位很高,按照繼承製度,嫡子按照長幼享有皇位繼承權。如果皇后正常去世,皇后的兒子還是嫡子;假如是被貶謫的皇后,其兒子也就喪失了嫡子的身份,成為庶子。譬如,東漢光武帝的郭聖通皇后被廢后,她的幾個兒子就由嫡子變成了庶子。再立的皇后陰麗華兒子劉陽就由庶子變成嫡長子,其他幾個兒子也都是嫡子。

到了清朝時期,對嫡子的分辨更加詳細,現任皇后去世或者被貶後,再立新的皇后,如果做皇后之前生育的兒子仍然是庶子(也有嫡子身份,身份要比以皇后身份生育的兒子要低一些),做皇后後生育的則是嫡子。

譬如,嘉慶皇帝在1801年冊封了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鈕鈷祿氏,她有三個兒子,冊封皇后之前生育了皇三子愛新覺羅.綿愷,做皇后後生育了愛新覺羅·綿忻,愛新覺羅·綿愉兩位皇子。嘉慶皇帝先封了皇四子綿忻為親王(嘉慶24年封),而皇三子(嘉慶25年封)和皇五子封親王的時間都要靠後一些。

兩個皇后生育的都是嫡子,如何排名?

如果前任皇后是正常去世,那麼她的兒子仍然是嫡子,而且比後來新封皇后兒子的地位要高。(嫡長子繼承製圖)

嫡長子繼承製是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度,王位和財產一般都由嫡長子繼承,如果嫡長子去世或者被貶才有第二順位繼承人繼承,如果嫡子都不在了則有庶長子或者選擇賢能的兒子繼承皇位。(道光劇照)

清朝只有一位嫡子繼承了皇位——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其他清朝皇帝都不是嫡子身份繼承皇位。


穿越再現彼岸



前任皇后的兒子,叫嫡子。現任皇后的兒子,是不是嫡子呢?

直接上答案:都叫嫡子。 怎麼講?具體描述如下:


前任皇后叫元配,現任皇后叫繼室,一般元配嫡子的地位,要稍高於繼室的嫡子。不過,也要看繼室皇后的家族和能力,還是看實力說話。

無論前任和現任,皇后生的兒子都叫嫡子。但是皇后生的兒子,也要按照長幼次序,又分為嫡長子、嫡次子、嫡三子,以此類推。一般嫡長子要比其他嫡子更有優勢!

雖說如此,但也要根據各朝代情況去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按照古代“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較普遍的繼位法則,當然這裡說的都是一般情況。


剛才說了,前任和現任皇后生的兒子們,都叫嫡子,但也要按長幼次序,如果前任皇后生的兒子年長,則為嫡長子,現任皇后的兒子就不能叫嫡長子。反之,亦然。

注意,嫡長子不等同於就是皇帝的長子,也可能是其他嬪妃所生的皇帝長子,叫庶長子。

舉個例子,劉肥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子,劉肥生母是曹氏,而漢惠帝劉盈是劉邦的次子,但他是嫡長子,因劉盈生母呂雉是皇后。庶子與嫡子,在身份和地位上,可謂雲泥之別。(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史隨時看!)


古代有“母以子貴”


比如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誕下皇子後,被封為皇后。那麼衛皇后的兒子,就成了嫡子。只是後來衛子夫和兒子,命不太好,都雙雙慘死。

古代也有“子以母貴”


是庶子還是嫡子,大多跟生母的地位有關。比如唐太宗的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治,都是長孫皇后所生,所以就算嫡長子李承乾完了,李泰也完了,但最終李治繼承了皇位。

而李恪,生母是楊妃,楊妃地位遠不及長孫皇后,李恪就屬於庶子了。按照“嫡庶有別”,一般嫡子擁有繼位優先權,庶子則多半無緣皇位。

如果皇后被廢黜,那麼她的兒子,大都不能稱嫡子了。


兒子和母親雙方的榮辱,可以說互相作用的,休慼相關。


比如漢光武帝劉秀,第一任皇后郭聖通所生的長子劉強,在母親被廢黜之後,陰麗華成為第二任皇后,陰麗華長子劉莊就成了新太子。

當然,萬事總有人例外,總一小部分人打破“嫡長子制”規則。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唐高祖李淵的嫡次子,他大哥太子李建成是嫡長子,他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掉了作為嫡長子的大哥,逼宮父親李淵,從而才繼位稱帝。


比如隋煬帝楊廣,也是幹掉了一母同胞的親大哥太子楊勇,而登上帝位。楊勇和楊廣都是獨孤皇后所生的兒子,都是嫡子,只不過楊廣是嫡次子。(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史隨時看!)

有人說清朝呢?清朝是個比較特殊的一個朝代,有少數民族滿族人建立,後來雖然被一定程度漢化,有效仿中原漢人“嫡庶長幼”跡象,但並沒有完全遵循。


比如清太宗皇太極,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也並非長子。

再比如,康熙帝兩度立嫡長子胤礽為太子(赫舍裡皇后所生),又兩度廢掉。太子胤礽是康熙帝的次子,但卻是嫡長子,而康熙帝的長子是大阿哥胤褆,是庶出。(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殤,故為皇長子。)

號稱“八賢王”的八爺黨首領八阿哥胤祀,也是庶出,生母良妃衛氏,為滿洲正黃旗人,一個正五品的宮內管領之女。

當然,而最終結果是:皇四子胤禛繼位,就是雍正帝,而雍正帝也是庶出,生母只是官女子出身,出身卑微,因生下雍正才被康熙帝封妃,後來又被因雍正上位而封為皇太后。

比如清朝咸豐帝,就一個存活長大的獨苗兒子同治帝,還是和當時還是蘭貴人的慈禧所生,也就無所謂嫡庶了,只能傳給獨子。清朝諸如此類,等等。一般認為,清朝以前多為嫡長子制。

元朝,作為少數民族蒙古人建立的朝代,也比較特殊,繼位相對混亂。

元朝皇位繼承,既沒承襲漢族傳統的“嫡長子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也沒有像清朝那樣有個較明確的制度(清初,由八旗會議決定;後來,秘密立儲制),而是繼位比較混亂,但一句話:無論怎麼混亂,總之皇位都會在成吉思汗的後代中誕生。

元朝大概的繼承方法:一是親中選賢的大汗推舉制,二是“幼子守灶”的財產繼承製,不過蒙古人崇拜武力和征服,對於制度,相對沒那麼死板,總之強者上位法則居多。

以上,為通常情況下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每一次閱讀,都是讀者最好的鼓勵。

關注【峰子奇觀】,每天更新,下期見!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峰子奇觀】創作作品,已聲明版權保護,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歡迎轉發文章、留言及私信交流!

峰子奇觀


第一:都是嫡子,但這嫡子和嫡子之間又有區別。正統意義上面來講,繼承皇位的當然是髮妻皇后的長子,嫡長子嫡長子,這個道理不多說。

第二:有些家族為了保護自己的勢力,會在皇后死的時候,推上另一個宗族之女為皇后。這個實例有很多,大小楊後,大小周後不可盡數,這個情況來說,她們的利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

第三:單說晉一朝,晉武帝曾經頒佈一個詔書,內容如下:“嫡庶之別,所以辨上下,明貴賤。而近世以來,多皆內寵,登妃後之職,亂尊卑之序。自今以後,皆不得登用妾媵以為嫡正。”裡面明確講了不能以妾身登妻位,從很大利益上維護了嫡長子極其髮妻皇后一脈的權勢,年輕的皇后即使誕下孩子,也只能是嫡次,而其餘的嬪妾有無子嗣都不可能登上後位,從根源上掐斷了她們的念頭。

第四:我國古代也不乏生了長子被冊立為皇后的女人,比如漢的衛子夫,所以很大一定程度上來說,母憑子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歷史中簡堂曹子建


樓主可以去參考一下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故事,劉秀第一個妻子是陰麗華,劉秀在革命年代因為政治原因又娶了郭聖通,史稱光武郭皇后,劉秀平定天下登基為帝后,因為陰麗華的推遲,冊封郭聖通為皇后,郭聖通為劉秀生了五個兒子,其中老大,老二,老三都是郭皇后而生,這裡權且稱為嫡子,而且長子也是嫡長子的劉疆被冊封為太子,歷史上劉疆這個人是個忠厚老實的人。後來郭皇后被廢,改封中山王太后,劉秀如願以償的冊封了他老婆陰麗華為皇后,歷史上的陰麗華也是為劉秀生了五個兒子,其中劉秀的第四個兒子叫劉莊,也是陰麗華的第一個兒子,這個時候劉疆還是太子,他因為母親被廢,惶惶不安,就想把太子之位讓給劉莊,剛開始劉秀不同意,因為劉疆這個兒子確實不錯,沒有任何過錯,對父母孝順,對弟弟們友愛,又不爭權奪利,這個太子劉疆呢就每天上朝說這個事,最後劉秀將劉疆降為親王,改封劉莊為太子,也就是歷史上的明帝。。。。。陰麗華被冊封為皇后之後,她的五個兒子自然也就是嫡子了!!!劉莊最後對他這個大哥是非常好的!


專罵道德婊子


所謂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兒子。在皇宮裡,嫡子就是皇后所生的兒子。如果皇后只是死了,被稱為元皇后或先皇后,意味著皇后的位置並沒有廢除,當然她的兒子還是嫡子。即使再立了新皇后,前皇后所生的兒子依然是嫡子。

如清朝康熙皇帝時代的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是清聖祖康熙的第一任皇后仁孝皇后所生的兒子,曾兩度被立為太子,並且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若不是他曾經想篡位奪權,很有可能成為康熙皇帝的繼承者。

新皇后所生的兒子也是嫡子,按道德倫理,因為新皇后與死去的皇后相比,新皇后的位要稍遜一籌。就如同大家族中的續絃在死去的正妻面前相當於妾,要在死去的正妻牌位前行妾禮一樣。新皇后在前皇后面前也是低一等的,新皇后所生的嫡子在地位上也稍遜於先皇后所生的嫡子。

當然,皇家的事情並非按常禮行事,按說,元后所生的嫡子尊貴些,卻因為沒有了母親的保護,往往很難順利成長,反而是新後所生的嫡子,因母親在宮中掌權,所獲得的權力更多一些,繼位的機率更大一些。


萍風竹雨123


這個問題可以從歷史上找到幾個確實的案例,就拿史料比較充足且該皇子確實登基的道光帝來說吧。

道光帝的生母是嘉慶帝的元妻,嫡福晉喜塔臘氏,也就是孝淑睿皇后,這位皇后在嘉慶二年就去世了,而後嘉慶帝在乾隆帝的干預下,預立鈕祜祿氏為皇后,但乾隆帝沒有等到鈕鈷祿氏成為皇后就崩逝了,不過後來,嘉慶帝依舊冊立鈕鈷祿氏為繼後,也就是孝和睿皇后。

孝和睿皇后有兩個兒子,當然也是嫡子,但是道光帝是元妻所生,而且是乾隆帝屬意的皇位繼承人,故而還是冊立他為皇太子,不過道光帝繼位之謎也是一樁歷史公案,道光帝實在孝和睿皇后的懿旨下直接冊為新帝的,而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

總之,元后的兒子和繼後的兒子誰更高貴,法理上來說,是元后嫡子高於繼後嫡子,但更取決於當權者,就比如懿文太子朱標的繼承人是繼妻呂氏所生的次子朱允炆,而不是元妻常氏所生的三子朱允熥(長子朱雄英也是常氏所生,不過早逝)。




蔚鸞


您好。中國古代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妻子地位最高。

妻子所生子女都是嫡子。這裡要看幾種情況。

原配妻子所生為嫡子。原配為嫁過來就是妻子地位的,也稱嫡妻。

原配妻子去世,續娶的妻子,俗稱填房,雖然也是正妻,但是和原配無法相比。但是比妾地位高,還是除了原配之外地位最高的妻子。她所生子女也是嫡子,但是和原配子女有差異,稱為庶嫡子,地位上低於原配子女。高於庶出子女。

其實古代是不可能有妾扶正為妻的,古代妾就是妾,不可能成為妻子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妾上位的說法。古代刑法如果以妾為妻是要收到處罰的。

皇家雖然有妾上位為皇后的條件,但是也要看幾種情況。

元皇后去世,子女依然為嫡子,即使現皇后有子女,地位也無法相比。這點參照民間續娶的形式。

如果皇后在還沒有成為皇后的情況下生了一個兒子,然後成為皇后,之後又生了一個兒子。這兩個孩子的出身地位是有區別的。前一個依然是庶出。後一個是嫡出。繼承家族或者皇位的有很大可能是後一個兒子。

沒辦法,古代就是這麼等級分明,階級基本不可逾越。嫡長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以上,希望你喜歡。謝謝


晚來風生活百態


古人的婚嫁制度可以總結為

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長子繼承製。

一夫一妻。只有明媒正娶的才叫妻子。

妻子稱之為“娶”,小妾稱之為“納”。

娶妻程序複雜,通常有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納妾基本就是一頂小轎接入府內,甚至沒有儀式。妾是“財產”,而非“人”。妾通買賣。

嫡長子繼承製。

由於影視劇誤導,很多人以為嫡長子,嫡和長是分開的,嫡子是嫡子,長子是長子。

但嫡長子事實上就是一個人。妻子生的第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可以繼承父親絕大部分的社會地位和財產。其他的庶子和嫡子,就看家族制度,總之不會很多。

本案中,正室和繼室都是正妻,生的兒子都是嫡子。

但有一個情況是例外的,繼室是扶正的,扶正之前生的兒子依然是庶子,扶正之後生的兒子才是嫡子。雖然古代扶正的情況較少“有規定不得以妾為妻”,但為了討論完整,還是記錄在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