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有多大?

武器装备秀


说实在话,对于德国来说想要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他有意大利和日本等几个盟友但意义不大。意大利面条军,作战能力就不说了,不给德国找麻烦就很好了;日本看似与德国联盟,但其野心比德国还大,自己就深陷东亚战场。

德国在二战时期的人口有8000万人,动员兵力达到1700万,但这1700万人部署在世界各地,而在这样的条件下与当时的世界三大强国作战,想打赢战争那是痴心妄想。

但如果只考虑军事方面的问题,德国想打赢战争就需要一些特定因素。

德国想打赢战争就是必须在1940年之前就进入经济和军备总动员,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打败西欧各国,然后不惜一切代价登陆英国本土。放弃希腊、北非这些没有战争意义的地方,集中所有兵力进攻苏联,这样子虽然不能说稳赢,但至少在兵力上不会显得那么紧张,要知道二战时期德国失败的一大因素就是东西两下作战,兵力太过紧张,战争没有兵怎么打?

打赢战争的想法太过苛刻。

上面说到打赢战争的假设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说纳粹上台的目的就是宣传给德国民众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而希特勒也不会在战争前景看起来很好的情况下发动全体总动员。

并且英伦三岛并不是那么好征服的,假如打赢了英国人,但以英国人的脾气他们也不会投降,丘吉尔本就是个死硬派。即便不列颠空战中德国打赢了,但制空权只是另一个战场领域,想要征服英国就必须登录登陆,先不说德国的海上力量跟英国有没得打,我们再假设德国打赢了海战,登陆成功。

然后德国军队就必须面临无休止的英国军队偷袭,而德国一样也要耗费巨大了兵力和物资来对抗来自英国的本土力量。等到德国人花了几年解决了这些让人头痛的英国佬,又要派兵驻守,否则就是阿尔巴尼亚的场面,一万多的游击队天天骚扰屁大的地方。

苏联是最难啃的骨头

德国的闪电战之所以那么顺利只是因为斯大林以为1941的那场战争打不起来,但在大雷雨计划前苏联就已经在扩军了。1941年打不起来不等于1942年后斯大林不会对进攻德国,这毕竟是两个意识形态不一样的国家,必然会有一战,但问题的关键是战场瞬息变化,时间拖得太久对德国是相当不利的,苏军在疯狂暴兵,武器物资日夜生产。

所以德国的最好进攻时机在1941年,如果想避开两线作战,就必须在1941年前就要结束西线战争,就说是要在1941年前击败英国,不然这个海上霸主永远在你的后面盯着你,德国也无法安心在苏联战场的战争。可是如果要征服英国,就把问题又绕到前面提到的假设,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等时间拖到了1942年,即便解决了英国问题,但那时候苏联已不再是1941时候的300万苏联军队了。因为苏联的暴兵和全体动员,这时候的苏联将是德国最难缠的对手。

斯大林的野心,绝不允许一个强大的西欧国家崛起

实际上当时苏德两个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张纸,谁想撕就撕了,两个国家注定是要有一场大规模战争。可德国,一个仅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要同时面对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一个领土最多的国家、一个海上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这是根本不可能有一丝机会打赢的战争的。

以上内容只是对这个问题的假设性回答,可以说即便没有“俄罗斯的冬天”、即便德国能够登陆英国本土、即便德国兵力再次扩充,也无法打败三个世界最强国。

二战打到后期,德国连最基本的造枪的材料都没有了,拿什么来对抗盟军,用水枪滋吗?


大国布衣


我唱唱反调。如果希特勒不过分迷信战争手段的话,他有可能赢得二战。

时间的关键节点在1940年初。那时苏联与芬兰打得难分难解,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战争。英,法两国更是带头谴责苏联侵略,大有不打倒苏联不罢休之势,甚至有了派兵到芬兰,帮助芬兰与苏联作战的打算。英国绥靖主义者认为,只要西方与苏联一开战,希特勒必将战火东引,共同群殴苏联。在1940年5月之前,那是一个奇妙的时间节点。

当时,如果希特勒稍有一些头脑,稍微放慢对西方开战的步伐,坐等英,法与苏联开战,就有好戏可看。

在那个时候,反苏是西方的头等大事,从英,法纵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兼并捷克,再到闪击波兰,都有祸水东引的意思。包括西线无战事等事件。

随着这条思路,先让英法与苏联开战,德国陈兵苏德边境引而不发,让英法与苏联杀得难分难解,两败俱伤,德国就有机会。或向东,协力灭了苏联,或西方灭了英,法,都是有可能的。希特勒如有战国时秦国张仪合纵连横的本领与谋略,事都不至如此。

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在战后很长时间一直存在着,并且发展成了冷战。可见,这个本来可以被利用的矛盾,被希特勒忽视了。希特勒如同一个鲁夫,成了被别人利用的一块石头。

纯属空想,欢迎拍砖!


阳城导航


知道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的对手是些谁吗?



一、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苏联

这么大的战术纵深,需要多少军队和装备来往里填?那几百万军队往里一洒,十平方公里都凑不出一个人来。那是什么感觉?



二、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轴心国合起来的工业能力能顶上美国一半不?你击毁的速度都赶不上他制造的速度,(二战结束时,美国光航母就造了一百多艘!)敌人的装备越打越多,你受得了?



三、世界上殖民地最广阔的国家――英国

他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地方发起军事行动,他可以从任何一个地获得战争需要的资源,可以随便建设军工厂和基地,要想拔除这些据点,需要多少人马啊!



四、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四亿人口,可以培训成战士的适龄人员能武装起来两千多万!轴心国所有军队加起来有这么多不?



这么多的人,这么广阔的战略空间,这么丰富的资源,这么发达的工业制造能力,德意日还有赢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打得算不错了,能撑到1945年才投降,纯属超常发挥。


馋嘴肥猫铲史官


难道到现在为止,还有人认为德国🇩🇪有机会赢得二战吗? 必须要明确一点,像世界大战这种规模的战争,拼的就是国力,尤其是在战争进行到相持阶段之后,谁的肉厚,谁就能取得胜利。

那么,在此不妨列举一下法西斯一方和盟军一方的综合实力对比:






由于法国在一开始就被德国用闪电战击垮,所以不算入排名。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仅仅战斗机的数量,美国一国的数量就多于德意日三国的总和;而坦克的数量方面,仅美国一国就多于德意日三国的总和,苏联一国也多于德意日三国的总和。而这仅仅是军事装备方面,还不包括兵源数量。 所以说,在硬实力上,盟国是远远要强于德意日的。

除了纸面的数据之外,战争潜力也很重要。众所周知,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纪上收到美英法等战胜国的抑制,但后来美国为了保持欧洲大陆的平衡,英国也为了防止欧洲大陆上法国一家独大,所以两国大量对德国投资,使得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经济的恢复,完全依赖于美国英国资金的注入,换言之,其对外依赖性很高。一旦外国撤资,其经济将受打击,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的确受到了眼中的冲击,而希特勒之所以能上台,二战之所以能发动,也是因为经济危机中德国收到很大冲击。 所以,德国走的路线就是用对外扩张,来转移国内矛盾;用抢掠别国,来缓解本国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其所有的战力都是即战力,而根本没没有后备力量,战争潜力极弱。

反观盟国的美苏两国,美国由于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摆脱了经济危机,再加上战争初期大量倒卖军火,经济实力全球第一,再加上其齐全的工业链,虽然美国在开战前只有10万陆军,坦克飞机等装备数量甚至不如英国,但一旦开展,其可怕的生产能力便显露出来,仅仅一年时间,其装备数量暴增几十倍;而苏联由于其体制,也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而且其生产效率极高,所以在战争初期,苏联虽然一度败退,但其拖拉机厂能在一夜之间变成坦克生产厂并大量生产坦克,这种生产能力也是德国无法匹敌的,所以,尽管德国的坦克质量远强于苏联,但凭借数量优势,苏联还是占了上风。


综合实力以及战争潜力的巨大差距,注定了德国在这种旷日持久的世界性大战中无法取胜。即使德国趁着欧洲的英法苏毫无准备,曾经一度大败这三国,但其国力的透支,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德国东线失利开始,已经说明其转移国内矛盾的失败,因为这种转移矛盾的战争,只能胜,不能败,于是,出现了施陶芬堡等人刺杀希特勒的事件。

可以说,德国自从选择与整个欧洲(包括苏联)为敌,并且将意大利这种水平的国家当做队友时,失败就已经是百分之百注定了。东线失败之后,虽然每场战役打得都异常激烈,但各国领导人都知道,希特勒已经在做最后挣扎,虽然盟国还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但是,胜利,已经注定。


庭州行者


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说历史能够重来并且修正其犯下的错误,德国有可能会赢,但是赢面不大,如果以下几点能够修正并且做的更好的话。

一、如果德国能够趁早就进行战争总动员,这很可能会成为德国取胜的关键因素,德国直到1943年才进行全国总动员,之前的经济只能称得上半混合型经济,还没有完全进入战时经济体制,德国在进攻苏联的时候总兵力不过320万,到后期德国最高总动员能力达到了700万以上,这可能是因为德国大大低估了苏联动员兵力的潜力,从当时西线还有超过一百万的陆地部队戍守防止英国登陆来看,说明巴巴罗萨计划实在是对苏联掉以轻心了。


二、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并退守到敦刻尔克地区,如果希特勒没有下命令停止前进,而是彻底把英法联军逼入死角,不让英法联军有机会撤退,如果这三十多万正规军没了,对于英国有可能是致命的。

三、德国如果足够重视北非的战略意义,尽快控制中东,拿下英国控制的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保证石油资源,德国在进攻苏联时或许就可以有很大的改观。

四、德国如果尽量避免或缓和与美国开战的话。德国与苏联对战已经把每一点人力资源都用上了,是彻彻底底赌上国运的战争,德国与苏联和美国同时对战,就已经标示其失败不可避免,美国在战争期间并没有竭尽全力。

不过可以预料到德国最好的局面就是控制苏联的东部领土并能够成功守住,德国的潜艇切断了美英运往苏联的补给线,苏联在乌拉尔地区失去反抗能力与德军处于僵持状态。

不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德国还是赢面不大

对于二战来说,战略层次的重要性要大于战役层次,有人会说如果德国早些时候进攻苏联躲过严冬会如何,如果在1942年春季进攻苏联合如何,但是认真来说,德军混乱而低效的后勤使其始终无法对莫斯科发动有效的冲击,莫斯科附近的部队早已对苏军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原地等待补给,直到十月,足以发动进攻的补给才被送到前线,但进攻发起数日就被消耗殆尽。


公路运输效率低,而重要的铁路运输却因为各种问题几乎瘫痪,在这样的窘境下,不管是增援还是提前发动进攻都会导致补给困难,而早在二战前,斯大林就已经在西伯利亚一带进行了工业转移,苏联在大后方仍然有足够的力量组织人力和工业产能组织反攻,所以说德国脆弱的补给线和缺乏冬季装备依然会成为致命伤。

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并不逊于德国,虽然苏联高层军官在前期有诸多指挥失误,不过苏军的装甲技术出色数量众多,人力雄厚装备齐全,空军在中后期也不处于劣势,一旦进入城市巷战德军的优势就更不明显了。


德国的空军对付英国尚且吃力,而且德国并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也没有大规模的登陆能力,美国一旦参战以后,德国就很难遏制美国和英国,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同时与德国作战,资源匮乏的德国就很容易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德军既无法穿越英吉利海峡,也无法短时间内击跨苏联,又无法在非洲夺取更多土地,对于贫穷的德国来说,胜利太过遥远!


历史红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德国答应二战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大概为百分之0.000000001%。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打赢二战不光是军事征服这么简单。

很多人认为德国在二战中如果不犯错误,比如不在敦刻尔克放走33万英法联军,不在6月22日才进攻苏联,不在北非扩大战场,德国就有可能获得军事上的胜利,也就赢得了二战。

但是,二战的胜利不单单是建立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战争的本质是综合国力的搏杀

战争的表面是士兵的砍杀,背后却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而德国加日本、意大利以及一干仆从国,在综合国力上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美国、苏联以及英国的。

这就意味着德国和这些大国刚正面一定是没戏的。所以德国对苏联采用了闪电战,日本偷袭了珍珠港。

不过这种偷袭的套路只适合于战争前期,帮助德国和日本在敌人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但是此时距离战争的胜利还有十万九千里。

而美国、苏联等大国在遭受德日的攻击时,就如同一个被猛然拍到地面的乒乓球,在触地后,只要这个乒乓球没有爆裂,那么它会弹跳地更高!产生更为强大的能量!

所以莫斯科会战后的苏军越打越强,而珍珠港之后的美军则很快在中途岛海战中获胜!

因为综合国力强,这些大国能够经得起德日的突然打击,然后在付出比德日数倍的代价后,依然能够取得胜利。用一句比较夸张的说法:“我有源源不断的士兵冲上来,而你却已经没有了子弹”。

因为综合国力强,在战场上美苏可以以损失多名士兵杀掉敌军一名的交换律作战,而德日则不可能从一比多的巨大优势中取得胜利,反而是越打越萎靡,最后被耗死。

二战打到1943年,德国已经筋疲力竭,不得不进行全国动员。因此,综合国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了德国不可能取得二战的胜利!

2、法西斯战争具有不可持续性

法西斯上台是希特勒的阴谋,更是资本大鳄的阴谋。

“凡尔赛体系”给德国带来了刻骨铭心的屈辱,让所有德国人都充满仇恨,这种仇恨被希特勒利用起来!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德国也遭受重创,超过800万人实业。危机的蔓延让所有阶层充满了失望,所以各种各样的思潮开始涌动,来自苏联的无产阶级思想开始趁机在德国壮大。

此时的德国民众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失望的资本大鳄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带领德国防止被苏联赤化,于是他们选择了极端的法西斯领袖希特勒。

应该说,希特勒很符合这样的要求。他团结无产阶级,拉拢小资产阶级,镇压工人阶级,使共产主义在德国失去根基。随后希特勒以国家担保发行债券,要求资本家购买,获得大量资金。

在获得资金后,希特勒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经济的恢复中,很快德国修建起了高速公路网,军队大规模扩编,军事工业欣欣向荣。

经济的恢复让德国人看到了希望,所以希特勒的支持率更高,通过大型工程的建设和军队的扩充,德国的失业率不断下降。

但是疯狂开动的工业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场,这是德国国内无法满足的,所以德国开始想周边扩张,于是吞并奥地利、兼并苏台德、捷克斯洛伐克。

不过敲诈勒索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不是谁也吃这一套,所以在碰到波兰这颗石头时,希特勒不得不动用战争。

而一旦开战,就只能不断打下去。

  • 首先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土地、人口和资源,解决了当下的资源和市场问题,刺激了国内经济,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就让德国不得不继续扩张,维持这个链条的循环。

  • 其次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致使国内劳动力大幅减少,如果战争持续时间过长,那么国内的生产将会处于严重困难的局面;

  • 最后战争转移了国内的矛盾,但是一旦国外战争受阻,或者遭遇了巨大的失败,不能为国内获得更多的市场和资源,矛盾就会重新回到国内,且更加猛烈。类似于庞氏骗局,一旦底层会员无法满足上一层的要求,整个链条就会轰然崩塌。

所以,德国的战争是不能失败的,但是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德国的失败是必然的,所以这对于德国来说就是个死循环。随后的结果只能是玉石同焚,大家一起完蛋。

3、德国的对手是全世界

希特勒维持自身地位和德国凝聚力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战争,且是不断取胜的战争。

但是,一旦战争受阻或者遭遇失败,希特勒的地位就会变得岌岌可危。

  • 首先是资本大鳄们对希特勒感到失望,因为战争没有带来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

  • 其次是小资产阶级的失望,希特勒的战争不仅没有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而因为战争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所以他们会选择离开;

  • 最后是工人阶级,希特勒承诺的工人福利是建立在对外掠夺的基础上的,而一旦掠夺受阻,这些福利就难以落实,工人阶级自然开始离心;


所以不用美英苏等国来消灭希特勒,本国的各阶级就会革了希特勒的命!

希特勒的发展模式,并不能解决经济危机,缓解也不可能,而是典型的饮鸩止渴,希特勒能做的,就是通过战争,让这场更大的危机推迟几年发生,越晚越好。

战争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德国发展的困境,比如资金和资源,但是却加剧了国内的供求矛盾,导致危机蕴藏了更大的能量!

所以,希特勒的泡沫迟早有被戳破的一天,这是希特勒无法避免的结局!

另外,由于希特勒的对外掠夺的本质,导致希特勒几乎和全世界成为敌人。日本作为德国的盟友,并没有对德国的扩张形成实质上的帮助,反而是处处掣肘,时时帮倒忙。比如在莫斯科战役期间偷袭珍珠港。

至于猪队友意大利就更是如此了。

而即使希特勒取得了二战的胜利,美英苏等国都被打服了,希特勒还是需要面对和日本等盟友的火并。加上占领区此起彼伏的反抗,希特勒赢得二战胜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德国要打赢二战,就必须先征服欧洲,同时把亚洲让出来。所以德国首先要做的就是离间英法的关系。法国是陆上王国,英国是海上霸主,事实上,英法在海外殖民地瓜分问题上矛盾重重,只是迫于德国的强大才不得不联手,如果德国给予法国在征服英国后的大部分海外利益,法国就会和德国结盟,法德两国联手足以征服英国,扫平欧洲。



其次,不要和日本,意大利结盟。事实证明,日本和意大利真的是德国的猪队友,帮不上忙还尽添乱。如果德国不和日本结盟,日本在亚洲和美国利益发生冲突后,德国就可以和美国结盟,帮着美国踩死日本,把亚洲太平洋让给美国。美日战争期间,苏联很可能支援日本,形成苏日同盟,以确保远东地区的安全,这样美苏就会敌对,这就为德国击败苏联提供了条件。



第三,不要急于进攻苏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说明苏联很虚,斯大林拼命推迟苏德战争爆发时间,就是担心打不过德国。事实上,苏联的综合国力要比德国强大,所以德国在联合法国击败英国,扫平欧洲后,不要急于进攻苏联,要充分吸收占领区资源。而且要巩固和法国的联盟,把战争所得利益大量分给法国,用利益捆住法国。苏联其实侵略成性,周边国家大都对其不满,德国可以利用这种矛盾,把苏联得敌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发起对苏战争,有法国联手,又没有英国拖后腿,而苏联得不到美国的援助,德法联军足以击败苏联。



第四,闪击法国。德法联手,击败欧洲所有对手后,两国势力范围肯定犬牙交错,军队部署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情况是最适合闪电战的,有闪电伯爵曼施坦因谋划,强悍的德军是可以突然撕毁盟约,击败法国的,毕竟法国和德国接壤,德国陆军的优势可以发挥出来。


毒刺剑客


如果按照历史中的战略的话,打赢二战的可能性为零,怎么调整战术打赢的可能性都是零。

客观来讲,英、法如果战术得当,单独拿出来跟德国是可以拼一拼实力的。苏联和美国的实力要比德国强很多,而二战德国居然一挑四,就这个还能撑上好几年,已经算是个奇迹了。

除非德国在1945年之前搞出原子弹,否则没有任何战胜的可能。而盟军会拼尽全力阻止德国的核计划,所以打赢的概率还是零。

德国想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只能依靠改变战略。

德国在二战中的战略简单的讲分为几步——

1.蚕食欧洲:包括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荷兰等国家。

2.闪击英法:迅速灭掉法国,跟英国开战并差点团灭了英法联军。

3.闪击苏联:从这里开始,德国走进了无底洞,德国根本打不过苏联。

4.对美国宣战:珍珠港事件之后,德国对美国宣战,两大阵营正式形成,二战全面爆发。

5.被围殴:东面刚苏联,刚不过。西边被英法美爆菊花,两下夹击,终于凉凉。


其实复盘一下德国的战略,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在于进攻苏联。

很多朋友说德国应该在西边搞定英国之后再进攻苏联,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德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主动进攻苏联!


二战中一个德国军官,带着他的情人在本土度假,面前一副世界地图。他的情人问:“亲爱的,德国在哪里?”,军官给他指出来德国在欧洲的一小块。他的情人又问:“那苏联呢?”,军官给他指出了亚欧大陆北部的一大片。他的情人惊呼:“我的天啊!!元首看过这幅地图吗?!”

苏联比德国大太多了,战略纵深横跨半个地球,战争潜力无与伦比,德国根本吃不下苏联。

虽然一直有人说苏联想主动进攻德国,但是从苏德战争前的分析看,苏联数次阅兵向德国示强,为的是让德国知难而退不打他。苏联能让德国不主动打他就很高兴了,主动进攻德国,在当时大概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德国不跟苏联开战的话,专心对付英国,,,很难说结局会如何。

英国靠着强大的海军,反登陆也许能成功,反攻欧洲大陆是不用想了。

而就算美国参战,没有东面苏联的牵制,靠着英国美国想搞一个诺曼底?门都没有啊!

诺曼底登陆时,德国绝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对付苏联上。而德国军队对于抵抗盟军也没有多么上心,德军内部有一句话叫做“向东死死顶住,向西直到美国人踢我们的屁股”。德国对西线的防御远远没尽全力。就是这样,西线现场打的也不是十分顺利,德国甚至在穷途末路之时组织的一次阿登反击战,差点又制造一次敦刻尔克,并造成了美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伤亡。

如果德国全力防守太平洋沿岸,盟军根本不会有机会登陆的,更不可能光复欧洲。


那如果苏联主动进攻德国呢?

那更不用担心了,因为那时候西方的威胁就不存在了。

英美各国,对苏联的担心远强于对德国的担心。二战中跟苏联联合只是因为德国太生猛了而已。如果苏联主动进攻德国,那么“反人类的法西斯政权”的帽子一定扣在苏联头上。英美支持德国死顶苏联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据说铁血宰相俾斯麦死前,曾经嘱咐兴毛奇和鲁登道夫元帅——无论如何不能让德国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结果他死后十几年,德国在一战中就陷入了两面作战。结果二战中又不吸取教训,再一次陷入了两面作战。只能说德国的战术水平虽然高,战略水平还是要学习一个啊!


小约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轴心国失败,同盟国胜利告终,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虽然德国前期战绩很强大,比如:击退不列颠,消灭法兰西,灭亡波兰,兵临莫斯科,横扫北非等等。

若是论德国能否有机会赢得二战,小编的答案是不可能。

对英国

虽然德国当年把英法联军打的落花流水,英法不得不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把几乎所有的陆军装备都扔在了敦刻尔克。但是英国皇家空军和英国皇家海军依旧有着强大的力量。德国空军当时也就有BF109战斗机,航空母舰整个二战就一艘齐柏林号,这点力量根本无法摧毁英国空军和海军。所以一年的不列颠空战之后德国才放手入侵苏联。


而且刚刚登基的首相丘吉尔还号称与德国死磕到底,英联邦国家可以给予英国源源不断的补寄,德国拿不下英国。


对苏联

对苏联的战斗也在后面的战争中表现出来了,就是德国在苏联醒来后被按在地上摩擦。兵临莫斯科城却只能撤退。哈尔科夫可以算是最后一次胜利了。


而且莫斯科离欧洲很近,即使它失守了,会削弱苏联的抵抗意识,但是苏联幅员辽阔,补寄也是几乎够用。所以往后退也是可以继续抵抗的。德国想占领苏联全境也基本不可能。

对美国

这个就更不可能了。前面也说了德国海军太渣,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海战也能看到,几乎都打没了。所以德国不可能进军美国。况且美国幅员辽阔(几乎整个美洲都是他的),补寄无限,后勤无限。后期的战争也能看到美国是“充钱玩家”。


即使德国的什么喷气式飞机,大力发展海军,美国就算是一对一赢不了,但是凭美国的生产力,完全可以以“圈踢”的方式踢死德国。包括德国研发原子弹等等的谣言,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各地的反抗

也就是敌后部队,包括游击队等等。这种反抗有时候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当初的波兰游击队就让很多支德军部队尝到了厉害。

至于德国的那两个“盟友”,一个只会卖萌,一个只会到处蹦跶。小鬼子打亚洲还行,打欧洲根本不可能,它连当时武器装备很落后的我们都打不过。


南黎233


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以肯定的回答,一丝希望也没有。二战爆发的根本性原因,是法西斯德国要求利益重新分配。而欧洲各诸侯国显然不愿意,把到嘴的肥肉进行重新切割。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法国美国比利时根本不顾吃像,让德国割地赔款要这要那。这在德国老百姓的心中埋下的恨的种子。



后来德国经济突飞猛进。虽然德国的面积不大,但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极为发达,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依靠发达的工业实力和科技实力,德国的工业产值和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最发达的美国。二战前,德国的工业产值占据世界总量的13.2%。这也是希特勒敢发动战争的资本。



德国在二战中失败的原因,有人说成是战略性选择上的错误。应该一个一个国家的收拾。远交近攻,而不是像希特勒那样猴急。英国还没有按下就去进攻苏联。也有人认为是德国的猪队友日本害了德国。不应该去招惹美国这个庞然大物。其实无论德国战略怎么调整失败都是注定了的,德国同时挑战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德军再精锐武器再先进。德国也不可能是赢家。战争拼的是消耗,二战德国破坏了原有的国际持续。这让那些既得利益的国家非常的不高兴。原本指望德国去进攻他们认为,更加威胁的苏联。但是德国却想得到更多的利益。这让在一战中享受了胜利果实的国家如鲠在喉。迅速的结成同盟,德国离失败就不远了。


战争的胜负不光看有多少飞机坦克大炮。战争的消耗是惊人的。德国以一国之力单挑其他强权。无论从那方面德国都没有胜算。二战后德国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发展经济。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广泛的原谅。人民生活富裕,德国也重新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