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甘肅省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之一,不圖功名,隱居鄉野。

祭楊清漢公

他是甘肅省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之一,不圖功名,隱居鄉野。


九月十九,法政華誕,時值盛世,蘭大百年。

追憶過往,追思先賢; 吾族曾祖,諱名清漢,

品學兼優,日月可鑑,辭世仙去,六十哉矣!

去日悠悠,品德昭然。立志永懷,恭敬立言。

他是甘肅省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之一,不圖功名,隱居鄉野。


吾族曾祖,世代耕田,天資聰慧,年少志遠。

苦讀詩書,遊學歷練,文高學堂,師從文翰,

又寬門下,勤學苦練;西北大學,深造錘鍊。

神州華夏,內憂外患,莘莘學子,志存高遠。

三更燈火,刻苦勤勉,保送留洋,家國期盼。

東西文明,耳濡目染,路行千里,書破萬卷。

滿腹經綸,意氣奮然,黨入同盟,追隨中山。

國難當頭,熱血兒男,同仇敵愾,為國分擔。

上書省府,再派學員,為我甘肅,培養棟樑。

一九一九,學成返蘭,轅門結綵,冀望明天。

立志報國,凌雲志滿,家國時局,軍閥混戰,

報國無門,投身教壇,法政學堂,教學骨幹。

教書育人,任勞任怨,三尺講臺,誨人不倦。

中山大學,法學中堅,甘肅大學,事業中天。

表裡如一,師表模範,千里隴原,桃李萬千。

他是甘肅省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之一,不圖功名,隱居鄉野。


七七事變,時局動亂,黨國右派,把持校園,

據理力爭,直聲滿天。局面無改,憤懣憂患,

辭職回鄉,桑梓耕田。同窗耀祖,省府長官,

請駕赴職,坐鎮酒泉,婉拒未就,功名不貪;

再請就職,省圖書館,堅辭不往,虛名不戀。

金錢功名,處之淡然,當今世間,有幾人焉?

悠然自得,鋤禾田園,筆墨不綴,淡泊達觀。

族群鄰里,糾紛不斷,法學學士,秉公斷案,

是非分明,相和相安。故鄉貧瘠,十年九旱,

曾祖善思,惠澤旱塬,仿製水掛,鄉鄰稱讚。

農閒之餘,翰墨相伴,對聯草書,功力畢顯。

省城書界,受眾觀瞻,斯人已逝,筆墨流傳!

一生辛苦,兩袖清廉,錚錚傲骨,松柏風範,

先生之風,山高水遠,激勵後人,書讀聖賢。

今逢盛世,告慰祖先,吾族後輩,青勝於藍,

耕讀並重,延綿不斷,諄諄祖訓,啟後承前,

後人楷模,家族典範。精神永存,基業承傳。

他是甘肅省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之一,不圖功名,隱居鄉野。


百年蘭大,始於戰亂,國家學府,聲名彰顯。

興盛大業,肇於先賢,教育報國,功莫大焉,

艱辛歷程,光耀雲天!當今盛世,科教為先,

尊師重教,風尚蔚然,曾祖有靈,含笑九泉。

回望歷史,群星璀璨,先賢猶在,輝映隴原。

撫今思昔,感慨萬千,厚重歷史,昭示新天,

感念之意,縈繞於懷,書就四言,是為祭焉!

註釋:

1、楊清漢,又名楊天生,甘肅省皋蘭縣陽屲窯人,先就讀於蘭州文高等學堂,西北大學,1913年東渡日本留學,先後在日本法政大學和日本明治大學學習法律,1919年學成回國,先後在甘肅法政學堂,蘭州中山大學,甘肅大學,蘭州大學任教,十八年教育事業,桃李滿天下。曾婉拒同窗好友甘肅省主席賀耀祖請其就職酒泉縣長和甘肅省圖書館館長的邀請,歸隱鄉野耕讀。先生滿腹經綸,詩文書法一流。歸隱後自撰一聯:“一生辛苦我獨知,兩袖清風人不信”。是其清白氣節的自我告白。

2、又寬,國學大師劉爾炘先生別號。

3、耀祖,賀耀祖,時任民國時期甘肅省主席。

4、水掛,一種灌溉器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