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的步槍為什麼很少看到有刺刀的?

一箇中年男人的旅程


首先,在使用單發步槍的時代,刺刀是單兵的標準配備,每支步槍上都配有刺刀,至於八路軍的裝備統計上步槍的數量遠遠多於刺刀的原因,其實是紅軍時期的損耗無法得到補充導致的,而且紅軍的武器都是繳獲的,不能保證都是成套來的。而相對於步槍來說,刺刀的體積小一點,而且平時在行軍或者駐紮的時候都會有丟失的情況發生。

紅四方面軍在肅反的時候,曾經就把丟失刺刀和機槍零件定為反革命罪,其實就算是紅軍補充不容易,但是丟失刺刀也不是那麼嚴重的錯誤,但是肅反擴大化的時候,這個就能掉腦袋。

回到國軍,國軍的步槍來源混雜,不過還是成套配備,各種附件是齊備的,每支步槍都是有刺刀的,而且中國軍隊為了彌補中正式的槍身比較短,使用標準刺刀比日軍的三八式步槍短的缺點,特意製造了一種加長刺刀。

從網上找了一些照片,都是國軍的,都是國軍在戰鬥中使用刺刀的照片,最後一張是29軍在盧溝橋的照片,這裡邊29軍儘管以大刀隊聞名天下,但是宋哲元在進口捷克步槍的時候還是把刺刀帶上了。其實,作為軍人宋哲元明白,刺刀遠遠比大刀好用。

對於刺刀來說,所需要的生產工藝並不複雜,就是普通的熱處理工藝,這些工藝中國的鐵匠鋪就能弄,不是很複雜。真正限制中國補充刺刀的問題在於生產公差的控制,正是這個問題限制了刺刀在敵後戰場的補充。

刺刀作為一種冷兵器,是放在步槍上使用,這就要求一把刺刀很可能是換在不同的步槍上使用,而且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這種叫做互換性,而手工製作的東西這種互換性非常差,可以說是手工生產的工件都是一配一的,換一個地方就裝不上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公差的問題。

這裡簡單說一下什麼叫公差。大規模生產的工件,在標註尺寸的同時,還要編著公差。比如一個圓柱,直徑是10毫米,公差是正負1毫米,就是加工出來的圓柱從9.1毫米到10.9毫米之內都是合格的,都是在公差範圍之內,當然實際上公差不可能這麼大,0.1毫米就是挺大的公差了。

在使用機器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控制公差還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後來共產黨自己辦兵工廠的時候,對於招收進來那種所謂的槍匠就是讓他們按照圖紙生產非常費勁,這些手工匠人特別不適應這種大規模生產的要求。一方面是工人的技術問題,還有就是設備的精度等級不夠,保證公差就只能用銼刀修,的確是很費勁,幹過鉗工的人都知道銼刀是鉗工吃飯的傢伙,但也是生產效率極低的生產手段,能不用就不用。

刺刀就是這種對於公差要求很高的產品,尤其是當時中國主要的步槍都是可拆卸刺刀,對於刺刀的互換性要求更高,在紅軍方面,如果刺刀有了損耗的確是不容易補充,讓鐵匠敲出來個刺刀不難,但是讓這把敲出來的刺刀能夠安在不同步槍上,這就是鐵匠做不到的事情了。



而且對於國軍來說,對於拼刺並不是很重視,在對於日軍的白刃戰中比較吃虧,不過在該用刺刀的時候,還是會用刺刀說話的。不過就是相對來說,照片留下來的不多。

而對於八路來說,由於子彈的缺乏,所以對於白刃戰非常重視,尤其象呂正操這樣一些軍官曾經學習過日軍的刺殺技術,於是就要求部隊苦練刺殺技術,用當時的老八路來說,除了吃飯睡覺打仗,都是在練刺殺。而林總的敢於刺刀見紅才是好部隊,正是說出了八路方面對於白刃戰的看法。


有痰


國民黨軍不願意和日軍拼刺刀,首先是實際環境導致的。抗戰時期與日軍的白刃戰或肉搏戰幾乎每次都是中國軍隊的傷亡更大,原因除了日軍使用的38式步槍,槍體長於我們所使用的漢陽造和中正式之外,更主要的是相比於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又奉行武士道精神的日軍士兵。


中國軍隊的很多兵員都是臨時徵召,許多人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軍事訓練或者說根本不會打仗就投入了戰爭。可見抗戰初期,中國軍隊是帶著怎樣的劣勢在艱苦抵抗。

其次是軍事思想決定的。抗戰中的國民黨軍政要員有不少在日本軍校受過教學,包含蔣介石和閻錫山,但日軍注重的拼刺練習並未對國民黨部隊發生啥影響。在20世紀20~30年代中德軍事合作中,國民黨戎行特別是蔣介石的嫡派部隊受德國軍事思維的影響頗深。德國陸軍在傳統上更注重步卒射擊的速度及火力的持續性,只要在巷戰或塹壕突擊戰等個別情況下步卒才運用手榴彈、匕首和工兵鏟等配備進行利劍戰。原來由於當時的中國一直處於內戰階段,軍閥割據,就是一盤散沙,於是就造成了不統一的局面,影響了全力抗戰!而且當時中國軍隊裝備比較落後,步槍和刺刀都不能人手一支,彈藥就沒有充足過,就因為武器裝備的高低導致了不同的作戰方法!一把沒有子彈的槍能有什麼作用?所以就只剩兩個辦法了,要麼投降或撤退,要麼就是肉搏了!



咱們再來說說日軍,當時日軍的武器裝備可比中國軍隊強很多,每人一支槍,一把刺刀,彈藥也很充足,而且裝備精良!除此之外,抗日戰爭時期的日軍都是經過訓練的職業士兵,可中國的士兵卻是沒有經過訓練的勞苦大眾。抗日戰爭初期要想消滅一個日軍士兵,就要付出三四個中國戰士的生命。


只不過後期由於日軍兵員緊缺,所招募的士兵沒有像前期士兵經過苛刻的訓練,所以單兵素質就沒有那麼高了,而且當時中國士兵也研究出了對抗日本士兵的辦法,所以說抗日戰爭初期日軍士兵是很自信跟中國士兵拼刺刀的,因為他們軍事素養高,不怕中國戰士。


劉偉N5312222


刺刀,就是槍刺、軍刺,當年侵華日軍稱為銃劍,通常安裝在槍身較長的步槍槍口上,二戰時的某些衝鋒槍甚至輕機槍也能裝軍刺,作為熱戰時代的冷兵器,可用於白刃格鬥,也可用來當作輔助工具等。

抗戰時的中國軍隊,大都裝備漢陽造步槍,以及進口的毛瑟步槍或仿製毛瑟的中正式步槍,其中,漢陽造步槍的刺刀為單刃, 長度及造型類似日本的明治三十年式。

毛瑟步槍或仿毛瑟的中正式步槍,其軍刺的刀刃形狀則有兩種,一種是英式1907年式,另外一種是比利時1924年式。

當時,抗戰的中國軍隊,步兵中有65%左右的人使用步槍,其他的使用手槍、機槍等,為數不少的士兵確實沒有槍械可用,就提供戰時的後勤保障,隨時頂替戰死或因戰傷退出戰場的士兵進入陣地打仗。

至於軍刺,那就更少了,完全做不到每把步槍都配有一把軍刺,三大原因使然。首先,軍刺的製造難度較大,對加工技術要求較高。

不要以為簡單的鐵匠鋪就能製作軍刺,那就大錯特錯了,鐵匠鋪能製作矛頭(紅纓槍槍頭)、大砍刀、匕首等,但卻做不好軍刺。

軍刺製作是個標準件,尤其是在對公差的控制上,須保證槍口環、卡榫尺寸與步槍相吻合,因此普通鐵匠鋪難以打造;必須與步槍的連接方式相一致,既方便從槍上取下,又能順利地裝入刀鞘攜行。

網絡上有未一組數據,基本上就能說明問題,說是漢陽兵工廠在成廠10年中,生產了130726各式槍支,但 卻只生產了2310把刺刀;在軍閥時代至抗戰之前, 國內大量向歐洲列強購入了各式刺刀。

其次,限於鋼鐵產量有限所致。不是隨隨便便的生鐵都能適合做軍刺,需要用複合鋼材,堅硬鋒利但韌性稍差則容易折斷;由於軍刺追求的是韌性,可以承受一定的變形而不崩斷,鋒刃處最好是高碳鋼,刀身則用含碳較低的鋼,因此這樣的材料國內真不好找,是導致軍刺的產量極低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最後,戰場損耗而補充卻不易。抗戰時期,由於以上兩大原因,我抗戰軍隊裝備的軍刺本身就少,加上戰場上拼刺時的損耗、戰地遺失、開小差的士兵逃跑時順手帶走作為防身工具等,導致抗戰軍隊中,許多士兵的步槍真沒有軍刺。

為防止近身肉搏,有的軍隊就給士兵發大砍刀,有的還特地組成紅纓槍分隊,就是為了在肉搏戰中取得局部優勢,實際上也是抗戰時期軍隊軍刺過少的真實反映。

如果抗戰軍隊每把步槍都不缺軍刺,就沒有必要再另配大砍刀和紅纓槍這般攜帶不便的冷兵器了,冷兵器儘管近戰時有一定用處,但畢竟佔據了額外的編制,且攜行確實不便。


國平軍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是有的,但很多部隊沒有。

這主要式刺刀生產數量不足。

大家以為刺刀不就把刀嗎?

其實根本沒有這麼簡單。

刺刀結構並不簡單:全刺刀由刀柄、刀身、護手、卡環及連接機構組成,另外還有刀鞘、掛件等輔助配備。

刺刀的生產完全依賴於機器,對於尺寸的要求很高,差一點就不能用。

比如:上刺刀時與刺刀座上的缺口相配合,可將刺刀牢牢地固定在步槍上。需要卸下時,只要壓下柄尾左側的圓形按鈕,使駐榫縮回,即可將刺刀向前方取下,相當方便。

如果尺寸有差別,刺刀就上不上去。

如果是手工製作刺刀,難度非常大,一天一般只能製作一到二把,還很容易成為次品。

同時,刺刀還有要很好的鋼鐵。如果刺刀的韌性不行,可能一兩次使用就毀壞了。

把一切獻給黨的吳運鐸,第一份軍工工作就是製造刺刀。他本來就是工人出生,手藝很好。

但他回憶製造刺刀,也是困難重重:

修好的步槍堆滿了倉庫,因為缺少刺刀,不能送上前線。領導上調我到刺刀製造班,趕造刺刀。

造刺刀全用手工,刺刀上那兩道槽,得用鑿子一下一下挖,這樣來得很慢。雖說是冬天,窗外飄著雪花,汗珠還是順著背脊往下滾。忙了一天,才造了一把,一檢 查,還是廢品。 吃飯的時候,看見同志們都歡天喜地,我更覺得問心有愧,心想,同樣長兩隻手,吃的也不少,為什麼別人一天能做幾把,我卻一把也造不成?越想臉越發燒,飯在嘴裡團團打轉,卻咽不下去,好像有刺刀卡住嗓門。我坐不住了,忙丟下飯碗,跑到屋外去。

抗戰開始時,國軍有170多萬人,中後期增加到400多萬。

當時士兵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五是持槍作戰,那就至少要裝備200多萬把步槍,需要200多萬把刺刀。

當時國軍是絕對沒有這個產量的。

以能夠和三八式抗衡的漢陽造步槍為例,1895年到1909年共15年時間,中國最大規模的漢陽兵工廠共生產了2萬1000餘支漢陽造步槍,卻只造了2310把刺刀。

無奈之下,漢陽兵工廠又花費巨資進口了專制刺刀,日產50把的一套機器,產量仍然上不去。

所以,國軍任何一支部隊的刺刀數量,都是嚴重不粗。

八路軍120師參謀長的周士第的日記中,曾有這樣的記載:120師全師的4092支步槍和卡賓槍中,只配有117把可用的刺刀!


薩沙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照樣會拼刺刀,只不過沒有那麼頻繁,國產影視劇中也很少有這方面的題材。在抗戰時期,日軍單兵拼刺刀能力是超強的!一方面日軍的單兵武器更佔優勢,另一方面日軍的拼刺刀訓練要加嚴格!



單兵武器對比:

日軍步兵普遍裝備38式步槍,槍長1276毫米,加上刺刀長度能達到1663毫米。而國軍最精銳的部隊裝備的是正中式步槍,“正中式”起名自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此槍仿自德軍的毛瑟步槍,因為國人要比歐洲人身高矮一些,所以就把“中正式”槍管弄的短了一些,把刺刀加長了一些,槍長1110毫米,刺刀長575毫米,刀身長484毫米,掛上刺刀長1594毫米。日軍的比國軍的足足長出7釐米。長度佔優勢,拼刺刀的時候就更加有優勢。除了蔣中正的嫡系部隊之外,其他的部隊大多數裝備漢陽造這個級別的步槍,更不佔優勢。



單兵訓練:

在抗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軍所有的新兵都要接受11個月以上的軍事訓練。其中就包括單兵拼刺刀訓練,據日軍老兵回憶,新兵訓練都是在殘酷訓練和毆打中度過的,據說老兵會讓新兵站成一排,然後脫下鞋,用鞋底挨著一個個的抽……,新兵的獸性會被激發出來,在加上武士道精神的洗腦,日軍戰力超強。而國軍大部分訓練很落後,除了蔣中正的幾個嫡系部隊之外,其它的部隊兵員大多數都是臨時徵兆來的,根本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單兵PK根本打不過日軍。別說國軍就拿蘇聯紅軍來說拼刺刀都被日軍吊打,在張鼓峰事件中,日蘇拼刺刀傷害比達到了1:27.5,蘇聯死了110人才拼死4個日本兵。所以國軍跟日軍拼刺刀,基本上也是幾個人才能換一個日本兵,所以能不拼刺刀就儘量不跟他們拼刺刀 。我是鐵血步兵1927,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務必聯繫刪除)


鐵血戰史1927


現在的每一部抗戰劇,幾乎都會出現中國軍隊與日軍拼刺刀的場景,所以提起刺刀大家並不會陌生。特別是在一些歷史圖片中,細心的人們可能會發現,國軍士兵中的步槍上是很少看到有刺刀的,反觀日軍,他們的三八大蓋上總是插著刺刀,這是為什麼呢?

隨著槍械的進步,卡套式刺刀座的發明,刺刀從以前的固定式變成了可拆式,這種卡槽能夠固定住刺刀,還不會影響射擊精準度,自此,刺刀有了自己的一套結構,但是這也對刺刀的製作水平有了很高的要求,它不僅要很好的鋼鐵保證韌性,還得過度依賴於機器加工,而當時的中國,是無法做到大規模生產刺刀的,中國軍隊的步槍數量遠高於刺刀數量。

抗戰初期,國軍中除了老蔣的嫡系部隊,其他部隊的刺刀數量確實少得可憐,就拿八路軍來說,平均兩個士兵還分不到一支槍,就更別談刺刀了,所以一些部隊裝備了大刀片、梭鏢等冷兵器,用於近戰。其實中國軍隊大部分傷亡都是日軍的炮火和槍械造成的,日軍雖然拼刺技術一流,但絕不會輕易製造近戰機會,畢竟這已經不是冷兵器時代了,中國軍隊為了彌補裝備不足,才會選擇與日軍近戰。

槍械在裝上刺刀後,會使槍支重心變化,故而士兵在射擊時都不會裝刺刀,只有在衝鋒的時候裝。而抗戰初期國軍打得都是陣地防禦戰,日軍打的普遍都是攻堅戰,所以我們才會覺得國軍很少有刺刀。


兵說


國民黨軍隊不敢拼刺刀?這話顯得十分絕對,且是站不住腳的,一般來說每一方都不會主動拼刺刀,就連日軍也不例外。

根據《國殤》中真實戰役的記載,大致可以發現日軍沉迷於步炮協同,永遠都是先打炮,且從不率先衝鋒。

為何呢?這就是火力優勢導致,換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則是玩命的衝鋒,因為火力優勢不在。

而一般來說火力優勢,就是炮火支援,這種支援是有距離限制的,基本來說在一百米的距離內,雙方炮都沒用了。


所以日軍在同國軍打大規模的陣地戰時,就抓住國軍火力差的缺點,往往都是先不斷消耗。

普通國軍隊伍,往往也是隻有步槍,不想被炮炸死,就必須找準間隙突擊衝鋒。也就是炮火間隙,找準機會就突進,能射擊就立馬射擊。

可是據《國殤》中記載,每次衝鋒的國軍士兵,都只能推進到日本陣地前幾十米處,因為日軍輕重機槍的交叉火力,往往都是一百米內才開動。

也就是說國軍士兵,能夠拼刺刀的機會很少,基本有時機就是衝上去,子彈沒打完就陣亡了。能夠拼刺刀,說明這場戰役佔優了。

這就造成了國軍士兵的裝備中,匕首取代了刺刀,到中後期半自動武器裝備之後更是如此,不過軍閥部隊,刺刀依舊是標配。

而真正用得到刺刀的,反倒是了後方的游擊戰場,因為打的是運動戰,有拼刺刀的機會。且八路軍又缺少彈藥。



所以打完子彈就衝鋒,這是八路軍的戰術,而八路軍很少有陣地戰可打,因為陣地戰太考驗火力和傷亡。

這些就導致了八路軍愛拼刺刀,而國軍反倒是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到了1949年,國共兩軍基本上就沒拼過刺刀,因為裝備水平都上來了!


小司馬遷論史


首先,刺刀在抗戰期間的殺傷比例,沒有我們很多人想象的那麼多。根據統計,在抗戰時期,我國軍隊傷亡,炮火傷亡為30%,槍傷53%,刀傷4%....也就是說刺刀傷的比例,只有4%。

蘇聯對日軍作戰,蘇軍的損失原因佔比為:槍傷44.2%;炮火傷亡48.4%;航空殺傷6.5%;冷兵器殺傷0.9%。 日軍更偏愛槍擊和刺刀,但是刺刀殺傷的比例,也非常低。

而國軍更喜歡和偏重火力殺傷,近戰能力比如弱。因此,在46-49戰爭,我軍傷亡比例為,炮火傷亡59%,槍傷37%,刀傷少的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我們看抗戰後後勤史料,也能發現實際上在大多數部隊,刺刀的裝備比例都非常非常低。都做不到一把槍一把刺刀的程度。在國軍各個步兵師,刺刀和步槍的比例,基本上是1比3甚至是1比10的比例。也就是3把槍,甚至10把槍才有1把刺刀。

第一個原因是我國當時特種鋼材緊缺,沒有多餘材料去製造刺刀。因此,八路軍主要依靠扒鐵路,用鐵軌打造刺刀,但是鐵軌打造的刺刀質量還是比較差。在加上國軍對刺殺也不重視,訓練不多,以致被日軍將領如此譏諷:“始終擺著端槍的姿勢,這在所謂刺殺術上似乎屬於笨拙之列。”

八路軍更加重視刺刀,從1939年開始,新兵都要專門加強刺刀訓練一年時間,而且訓練強度很大,專門在野外不齊地形和山地進行訓練,而不是基本訓練。而且還特別注意訓練二打一,三打一,相互刺刀配合戰術。而國軍刺刀能力一直到最後,都比較差。在臺兒莊戰役,日軍3個人組成三角陣,刺殺7名國軍士兵。就是到1947年,五大主力的第18軍在宿北戰役,眼看就要突破最後一道防線,我軍第10縱隊成排成連衝出來白刃衝鋒,第18軍頓時肝膽俱裂,大敗逃跑,其他部隊就更想而知了。


深度軍事


我猜這個問題,題主可能是因為受到電視劇的影響了。電視劇裡面,日本兵的三八大蓋上都是帶著刺刀的,而國軍這邊都沒掛刺刀。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就默認國軍不裝刺刀了。

其實吧,不光是國軍,外國電影裡德軍、蘇軍、美軍什麼的,也都是不裝刺刀的,都是在有需要用到,或者是可能用到刺刀的時候才把刺刀裝上去的,而不是一直插在上面。沒人傻乎乎的一直插著刺刀,難道你還能說德國、蘇聯、美國缺刺刀麼?

而你再看一些歷史上的老照片,國軍、八路、鬼子,也都是有刺刀的,也有很多上面都沒插刺刀的。不能一概而論,說他一定就是沒有刺刀,也不能說人家就是一直插著刺刀。畢竟你電影可能是為了突出鬼子的好勇鬥狠和兇殘,而現實是要考慮需求的。

也就是說,你總不能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刺刀裝上吧?那鬼子的刺刀五十公分左右,有時候很礙事的,影響靈活性和機動性的。再說你不用的時候,插個刺刀嚇唬自己還是嚇唬老百姓呢?

至於其他答主所講的刺刀少,製造難度大,這個也是有一方面原因的。時間長了,後勤供應跟不上了,刺刀壞了也就沒得用了。


軍武文齋


主要還是因為工業能力太差,生產不出刺刀來,當時的國軍士兵們不得不另外拿小刀當刺刀來使用。

不要小看刺刀,這種玩意兒非常考驗鍊鋼的技術。要考慮到硬度跟韌性,反正當時的國內鍊鋼技術生產出來的刺刀,會直接斷成了兩截。所以呢,當時才會有那種鬼頭刀,這也是因為鋼太脆,不得不增加厚度來實現。這也是我們的戰士跟日軍拼刺刀老是吃虧的主因,因為鬼頭刀不論從鋒利度還是跟槍械的匹配度,都跟不上日軍的刺刀。

其次,在戰場上,刺刀致死率實際上非常低。我們被抗戰神劇給帶偏了,日軍在戰場上很少使用刺刀,因為他們也怕死也怕受傷(日軍同樣缺藥品,野戰醫院也不多),他們奉行的依然是能用槍解決戰鬥的絕對不會用刺刀。日軍只有在彈盡糧絕或者是打掃戰場的時候才會使用刺刀,前者是因為日軍悍勇後者則是因為日軍裝備的三八大蓋殺傷力太強,近距離射擊容易產生跳彈造成己方誤傷。

所以呢,國軍將士也不傻,他們也不會真的有子彈不用去跟日軍拼刺刀,他們在1943年以後裝備了美製衝鋒槍,這種衝鋒槍的威力剛好適用於短距殺傷,用槍能解決的絕對不用刀,這才是對戰士的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