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諾蘭作為一個導演,本身是充滿鮮明特質和很大爭議的。

他的特質在於他的電影中總是充滿著他個人奇特的想法和詭譎的意識,他的電影總是打亂正常時間線,使得電影的敘事結構形成了非線性敘事的架構。

這也讓他的電影在故事敘述這一塊,格外的出彩。因為在諾蘭的電影裡,再普通的故事,經過他對時間和節奏的打亂重組,也會變得十分吸引人。所以,在好萊塢這種充斥的大量類型化的電影製作環境中,諾蘭顯得格外的特立獨行。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特立獨行,除了意味著他獨特的自我風格以外,還意味著爭議。因為很多人認為,諾蘭從始至終都只會打亂時間線、只會非線性敘事,從而忽略了諾蘭的故事講述能力,也忽略了諾蘭對於電影的把控能力。

尤其是諾蘭現象級的神作《星際穿越》,極富想象力、極具人文關懷、也極為遵循科學的嚴謹,在這部影片裡,他弱化了他以往慣用的非線性敘事,構建了一個多維的時空,將愛量化,進行跨時空的溝通。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這部電影有多牛?豆瓣9.3分,在TOP250中排在第16位,IMDb上獲得了8.6的高分,在諾蘭生涯中,取得的成績僅次於《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不但網羅了以基普·索恩為代表的天體物理學家作為顧問,甚至得到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的首肯,奠定了電影紮實嚴謹的科學性,這讓《星際穿越》作為一部科幻片,在劇情上不會存在巨大的科學上的BUG。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科幻外殼的包裹下,《星際穿越》裡面有著極為濃厚的人文關懷的內核。所以,《星際穿越》的成功,不僅僅只是因為它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更因為它還是一部充滿人性感悟的劇情片。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星際穿越》,除了它堅硬的科幻外殼,它還有哪些柔軟的內核。

意外,是進化的第一塊積木:是探索還是留下

"我們好像已經忘記了自己是誰了,我們是探險者、開拓者,而不是什麼守護者。"

"必須教孩子認識這個星球,而不是想著離開它。"

這是電影中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和所有的科幻電影一樣,《星際穿越》的背景,也是在一個"世界末日"。當時的農作物都得了一種"枯萎病",只剩下玉米能夠存活。漫天的沙塵暴遮天蔽日,所有人都在想著如何才能存活下去。

在這種末日的背景下,探索還是留下,這個問題顯得格外的有衝突性。

一種觀點,就像前文中庫珀所說的,大家好像已經忘了自己是誰,我們曾經仰望星空,思考自己的存在,現在只想著如何生存。這與帕斯卡爾的"人是會思考的蘆葦"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庫珀看來,以及庫珀所代表的航天人看來,不斷向外探索、思考自己的存在,才是生存的最佳選擇,留下只會坐以待斃。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而另一種觀點,就像前文中墨菲的老師所說的,在這種環境下,大家應該更深入的認識這個星球,想著如何自救、如何拯救地球,而不是想著逃離。這也是普通大眾更為認可的一種觀點,所以越來越多的資源被投入到如何生產更多的糧食之中。而與農業無關的航天、醫療甚至教育,資源都被嚴重擠壓。

這兩種觀點的對立和探討,一直貫穿整部電影。這也是《星際穿越》給所有觀眾的第一個思考,To Be Or Not To Be。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從一開始的湯姆,因為教育資源的有限,而被迫退學投入到農場的工作當中;從一開始的墨菲,因為傳閱關於阿波羅登月的書而被叫家長(阿波羅登月被視為假的,只為了拖垮前蘇聯),這種觀點的撞擊就已經開始。

然而探索就是逃離、留下就能自救嗎?諾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枯萎病"的蔓延已經不可逆轉,地球上僅存的農作物玉米也很快絕跡,沒有農作物,空氣中也就會沒有了可供人類呼吸的氧氣。

留在已經沒有希望的地球上,只會像溫水煮青蛙那樣,走向滅絕。而未知的太空,才充滿著希望。就如布蘭德說的那樣:

"意外,是進化的第一塊積木。"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當時遠征隊伍在米勒的星球上遭遇了巨大的失敗,並且導致同伴道爾的殞命以及飛船燃料消耗超過預期,最終只能在剩餘的兩個星球——艾德蒙斯所在的星球和曼恩教授所在星球中做出一個選擇。

布蘭德教授選擇的是男友艾德蒙斯所在的星球,除了感情因素以外,她最大的理論依據便是,只有存在意外,才存在可能。

曼恩教授所在的星球,雖然一直在持續的傳遞數據,雖然距離飛船更近,雖然數據更為理想,但距離黑洞卡岡圖雅太近。黑洞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吞噬一切。附近的小行星、彗星、包括所有的生命、以及可能和意外,都被吞噬。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而遠征,尋找生命,必須要有足夠的可能。就像米勒星球上所發生的,有水,有有機物,有生命所需的所有物質,唯獨沒有生命。

墨菲定律,可能發生的就一定會發生,可一旦連可能都沒有了,就喪失了所有的希望。

電影中,關於探索還是留下的探討,還表現在庫珀面對女兒墨菲時的選擇,到底是留下,還是去太空探索。

儘管墨菲希望他留下,儘管庫珀自己也能放下對墨菲的思念,但庫珀依然選擇了充滿不確定性的太空。因為只要找到了生命的可能,也就是拯救了墨菲她們。

留下來固然能夠一直陪伴著墨菲,但留給墨菲她們這一代的,更多是的挑戰,甚至是沒有糧食、沒有希望的絕望。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我們就這樣坐在這裡,要是沒有下雨,我們就會說,明年吧。可是明年救不了我們,後年也是一樣。這兒曾經是一片沃土,現在已經養不起我們了。起源於這裡,並不意味著要結束在這裡。"

所以庫珀選擇了去尋找,尋找可以延續希望的地方。

回去跟孩子團聚,還是選擇人類的未來:個體,還是種群?

幾乎所有的末日題材的科幻大片,幾乎都會提出這個問題。而這也確實是大環境下每個小個體所面臨的選擇,並且這個選擇往往會是兩難的。

《星際穿越》也不意外,越是決定人類未來的關鍵時刻,充當英雄的那個人的抉擇就越是充滿掙扎。因為拯救,就一定意味著放棄。就像電影中說的:

"牛頓第三定律,想要達到目的,總得留下點什麼。"

想要拯救全人類,就要放棄個人感情。想要拯救家人,就要放棄壓在心中的道德枷鎖,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但《星際穿越》不同的是,男主角庫珀幾乎從始至終選擇的,都是個體,都是回家團聚。

而這也是星際穿越中最為感人至深的地方,人總是感性的動物,在面對想象中的末日時,是始終無法將自己代入那種犧牲自我的狀態中的,只有這種有切身體會的父女情深、家庭羈絆,才能打動所有的人,才能讓庫珀看起來,是一個和你我都一樣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所以《星際穿越》沒有選擇像其他好萊塢大片的套路那樣,樹立一個偉光正的個人英雄,而是選擇了樹立一個時時刻刻掛念著自己兒女的父親形象。毫無疑問,這種選擇是有效果的。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庫珀為什麼會選擇遠征?是因為布蘭德老教授跟他說人類會滅絕嗎?是因為他想要做全人類的英雄嗎?是因為他心中的航天夢嗎?

都不是。他只是想要去替他的兒女找一個是生命的星球,他不想他的兒女長大後面對的是沒有生存希望的地球。所以,庫珀從一開始,就一直在追問planA的可行性,一直在確認回來的概率,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去執行所謂的planB。

也因此當他在曼恩教授的星球上得知布蘭德老教授去世、得知這一切都是騙局、得知planA根本行不通之後,他立馬決定收拾東西回家。

在他心裡,如果不能拯救他的一雙兒女,拯救人類就毫無意義。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即使是曾經心存大義的曼恩教授,在他真正面對死亡時,他也無法做到摒棄自己的人性,無法做到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去犧牲自我。

面對死亡,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退縮,選擇了去成全他渺小的自我。

而布蘭德老教授呢,在曼恩看來布蘭德老教授那種"毀滅自己的人性,來拯救全人類"的壯舉,在庫珀眼裡,只是一種毫不負責任的"自負"。這種以為能夠拯救地球的"自負",卻判了目前還活著的所有人"死刑"。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因為他們知道,讓人們聯起手來犧牲自我拯救種群,比拯救他們自己和孩子們,要難得多。"

這是《星際穿越》中比較可貴的地方,它沒有毫無節制的去歌頌個人英雄主義,他只是將每個人內心的自我充分的表現出來。

這種人性的掙扎,讓《星際穿越》的每一個人物,都異常的豐滿。

引力可以穿越維度,愛可以量化溝通

"愛不是人類發明出來的東西,它一直存在,而且很強大,可以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的維度來感知它的存在。也許我們應該相信它,儘管我們還不能真正的理解它。"

關於愛,《星際穿越》中多次出現相關的說法,但是最契合電影內核的,還是布蘭德在太空中說的這句話。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在電影中,庫珀前期一直都扮演著一個非常理性的角色,總是能夠在關鍵的時刻,作出最正確的選擇。作為航天員的他,本來是最不相信情感的。

但同時,他也是所有人裡面,情感羈絆最深的人。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也就是所有參與到拉薩路遠征行動的人,都是無兒無女了無牽掛的人,只有庫珀是上有老下有下、兒女雙全。

所以庫珀從遠征的一開始,情感的羈絆就一直伴隨著他。而他無法說服墨菲接受他的離去,也為他後來的情緒幾近崩潰埋下了伏筆。

"現在,我們就是孩子們以後的回憶了。有了孩子,你就是孩子未來的幽靈。"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在庫珀一行人從米勒的星球上帶著失敗的任務回來,發現時間已經過了23年時,獨自一人坐在船艙裡看著這23年來地球上家人傳回來的視頻信息,看著看著就忍不住淚流滿面。

在曼恩教授星球上得知planA根本就行不通時,毅然決然的決定放棄任務準備返回地球。在此時的庫珀看來,什麼人類的未來、什麼永恆的榮耀,都比不過女兒墨菲臉上的失落。他想要回去告訴墨菲,他沒有騙她。

"等你當了父母,你就會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要保證讓你的孩子感到安全。"

庫珀沒有辦法告訴墨菲,他是去拯救地球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他只能告訴墨菲,他永遠愛她,並且送給她一塊手錶,承諾他一定會回來。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這就是親情,這就是父愛。永遠的站在家人面前,把所有的困難都扛在肩上。

《星際穿越》中的愛,不僅表現為庫珀與家人的親情,還表現為布蘭德和艾德蒙斯的愛情。在這幾人從米勒星球失敗之後商量接下來去曼恩教授所在的星球還是艾德蒙斯所在的星球時,作為科學家的布蘭德,沒有依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來做決定,而是僅僅靠著自己的感覺、靠著自己對艾德蒙斯的思念,來建議下一站,選擇艾德蒙斯。

這個上一秒還站在拯救人類立場的女人,在有機會再次見到戀人的時候,意識到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可以超越維度而被我們感知的存在。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這引申到全人類,形成的共識就是:

"人類的進化還沒有超越這個簡單的障礙,我們能為認識的人付出感情,甚至付出一切,但是這種付出很難超過個人視野。"

我們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家人、甚至朋友,作出巨大的犧牲,但我們很難做到為了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付出自己的感情。

這就是《星際穿越》最為讓人震撼的地方,末日裡的英雄,不是孤膽,不是希望;人類所獨有的情感、羈絆才是。

曼恩教授曾經問庫珀:"你知道我們為什麼不能派機器來執行這些任務嗎?"

"機器根本沒法跟人相比,他們不會有對死亡的恐懼。求生的本能讓我們在瀕死的時候,創造出奇蹟。"

"父親,把對生存的渴望,延伸到孩子身上。知道人咋瀕死前,看到的最後一幅畫面,是什麼嗎?是孩子,是孩子的臉。在死亡的瞬間,你會完全下意識地掙扎求生。"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星際穿越》將這種近乎有些"自私"的人類情感,完全攤開在所有人面前,並告訴我們,在末日能夠拯救自己的,從來都不是什麼技術、什麼英雄,能拯救人類自己的,只有人類的愛,對自己的愛、對親人的愛、對朋友的愛。


《星際穿越》,穿越的除了浩瀚的星際,還有星際中並不孤單的愛。引力可以為我們提供穿越所有的維度的工具,但只有愛能夠量化彼此的溝通。

《星際穿越》,身披最為堅硬的科幻外殼,卻為所有影迷們奉獻上了最為柔軟的內核。

細說《星際穿越》:穿最硬質科幻的外衣,包裹最柔軟的內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