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家四十年科研結果與育兒經驗:激活大腦,做到這3點就夠了


太多家長被焦慮綁架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瞬間,就開始了他的人生長跑。

現在有種說法,贏在起跑線已經太晚,這位香港媽媽要讓孩子贏在子宮


腦科學家四十年科研結果與育兒經驗:激活大腦,做到這3點就夠了

焦慮的父母


放養長大的大兒子面試輸了,原來別人家的孩子6個月就開始上早教了。她決定二胎要好好努力,早早就給未出生的女兒安排好了學習計劃。雖然老公不太同意她的做法,但她用一句話就讓老公閉嘴:“沒有學校要你更可憐。”

很難有人能抵抗這種焦慮,即便知道其中有“套路”:

最好的早教,是孩子一出生就送到早教班;

早產孩子,最需要到早教機構學習和治療;

0-3歲是早教最佳時期,錯過早教課後悔一輩子……

無論是雙語班、蒙氏班,還是右腦開發、全腦開發的課程,先給孩子報名再說!

“偽早教”不停的向父母傳遞超前教育的錯誤理念:左右腦開發更聰明、1歲多就死記硬背加減法,2歲學英語,3歲學認字……

難道,大腦不能被開發鍛鍊嗎

答案是可以,但不是並不是像外邊宣傳的那樣神奇。作為腦科學領域的專家,洪蘭以她四十年腦學科研究成果和育兒經驗的結論是:“激活大腦最好的方式,就是運動、閱讀和遊戲”。

腦科學家四十年科研結果與育兒經驗:激活大腦,做到這3點就夠了

神奇的大腦


洪蘭大學是臺大法律系,可入讀後才發覺,死板的法律條文不適合她。


腦科學家四十年科研結果與育兒經驗:激活大腦,做到這3點就夠了

▲臺大,臺灣最好的大學


大學畢業後,考入了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心理研究所。因為寫畢業論文的緣故,洪蘭和聾啞學校的孩子們相處了一段時間。這群聽不到、說不出的孩子,竟然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語言。讓她第一次感受到教育的偉大!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職業比得上老師,因為你真的不知道你所教的孩子,什麼時候會改變了全世界。

有了這個夢想,她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耶魯大學接受博士後訓練,全部時間都投入到大腦和教育的研究中。92年,她隨家人回到臺灣,在中正大學、陽明醫學院、中央大學研究所工作,一生都在做研究、教書和寫文章。

在40多年的教育和研究中,她見到過太多的父母,被焦慮衝昏了頭腦:胎教聽英語、為了早上學而剖腹產、花大錢報名腦力開發、全腦開發、右腦開發、潛能開發等等,其實這些都是不必要的。

作為一個腦科學家,她覺得有責任把實驗室研究出的科研成果,用淺顯的語言告訴父母

她把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三大學科的理念融合,用家長能聽明白的方式寫成一本本育兒書。

被各界信任,受邀在全國數十個城市、超過千所學校開展演講,已經有超過百萬家庭,感受到了科學育兒的魅力。還登上了TED演講臺,有超過1000萬人點擊收看,是TED最受歡迎的華人演講者之一。

她常常告訴家長:“人生好比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贏。”

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父母科學的育兒意識,少走一些育兒彎路,更好的塑造孩子的品行,這才是孩子未來與別人拉開鴻溝的底層能力

大腦的秘密一:

閱讀,提高學習力最有效的方式


腦科學家四十年科研結果與育兒經驗:激活大腦,做到這3點就夠了

閱讀如春雨,潤物無聲


如果懂點腦科學,父母無論如何都會讓孩子擁有閱讀的能力。

因為閱讀力等於學習力

三年級前,孩子還在學習如何閱讀,三年級之後,孩子通過閱讀來學習。

人1分鐘最多可以說250個字,而眼睛一分鐘可以看668字,速度是說話的3倍

因此,閱讀是最快的吸取信息的方式。

培養閱讀習慣,就是提升孩子學習力最好、最快的方法

怎麼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在幼兒園階段,因為大腦構造的不同,男女生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差異。

男生喜歡有動作的故事,女生喜歡有情節的故事

所以,培養男孩的閱讀興趣,可以讓他把書裡的動作情節畫出來、演出來,比只讀文字記憶更深刻。

想讓女孩讀透一本書,讓她們複述書裡的情節,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大腦的秘密二:

運動過後寫作業效果最好!

如果懂點腦科學,家長一定不會同意英語數學霸佔體育課。

一年級的小朋友上課總是吵吵鬧鬧,老師喊破喉嚨也不管用。

臺灣一位老師很有經驗:每當孩子們吵鬧的時候,就讓他繞著操場跑步,這可不是體罰。

神奇的是,孩子跑完回來心情更好了,上課也更加專注。


為什麼運動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原來,在運動的時候,大腦會產生三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血清張素和正腎上腺素。

多巴胺:增強自控能力,缺失會導致多動症

血清張素:鎮定情緒、緩解焦慮,缺失會導致憂鬱症

正腎上腺素:增強專注力,缺失會導致注意力缺失

運動還會刺激大腦分泌營養素BDNF,可以促進神經細胞長出新的分支。

大腦在營養素的刺激下,一直保持高速運轉。所以,孩子在運動後去做作業效果是最好的


大腦的秘密三:

會玩遊戲的孩子情商高


腦科學家四十年科研結果與育兒經驗:激活大腦,做到這3點就夠了

如果懂點腦科學,家長一定不會反對孩子玩遊戲。

在遊戲時,大腦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能夠幫助神經分叉快速的生長,是大腦發育的營養劑

孩子游戲的時候,想象力在發揮,而想象力才是創造力的根本。

如果孩子性格太兇,就沒有人喜歡跟她玩,太懦弱別人就會收受到欺負。

從遊戲中可以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我們發現會玩的孩子EQ高,因為他在遊戲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完成了社會化。

其實,關於怎麼用腦科學養育孩子,目前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有心的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學習科學教養的方法,我們新人上崗還有崗位培訓,但為人父母卻沒有崗位說明書,所以,做了父母更要不斷學習,因為孩子小的時候,你的選擇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