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動物的滅絕,是由於棲息地的喪失,而通常是由於人類活動區域擴增引起的,但科學家認為,疾病也是嚴重減少,甚至滅絕動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出現了很多新的動物疾病,貿易和旅行的增加,將病原體從一個地區帶到另一個新地區,疾病也在人、牲畜和野生動物之間來回傳播。

病毒傳染病也不再是人類獨自面對的問題。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1、埃博拉病毒

自病毒出現以來,我們認為埃博拉是一種人類疾病,2014年的疾病爆發導致大約1萬人死亡。事實上,這種病毒也正在毀滅我們的近親,類人猿。

20世紀90年代初,這種疾病肆虐了居住在科特迪瓦國家公園的黑猩猩種群。

2002年至2003年期間,埃博拉病毒在洛西保護區殺死了約5000只極度瀕危的西部大猩猩;

2003年至2004年期間,又在奧扎拉國家公園殺死了數百隻大猩猩。

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嚴重發燒和出血,死亡率高達95%,對這些動物帶來了沉重打擊。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但是,動物們遭受的又何止疾病,它們還需要面對捕獵和森林砍伐等其他威脅。

當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的時候,結果是毀滅性的。也就是說,狩獵活動會大幅度減少物種數量,而疾病的出現會加速滅絕。

對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是唯一出路。

直到2014年,研究人員在一組圈養的黑猩猩身上測試了一種疫苗,結果證明是安全有效的。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2、傳染性面部腫瘤

一種奇怪的傳染性癌症席捲了澳大利亞的袋獾。

袋獾,又叫塔斯馬尼亞惡魔,居住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咬合力驚人,兇狠無比,可以和平頭哥一較高下。

在爭奪食物時,它們經常互相撕咬對方面部,在交配時,雄性也會撕咬雌性面部。於是,癌細胞就會從一個惡魔的臉上傳染到另一個惡魔上。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這種疾病是致命的,它會在塔斯馬尼亞惡魔的臉上形成巨大的癌變腫塊,然後擴散到全身,幾個月後就能要了它們的命。

這種疾病幾乎只在袋獾之間傳播,而且正是得益於袋獾好鬥的個性,腫瘤在這些動物中廣泛傳播,導致面臨生存危機。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疾病最早記錄於1996年,從那時起,這種疾病已經殺死了90%的袋獾。

袋獾也被稱為唯一一種快把自己鬥滅絕的生物。

為了保護袋獾不滅絕,科學家們圈養了約500只無病袋獾,作為最後的“保險種群”,這500只生物含有的遺傳多樣性超過了98%。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3、西尼羅河腦炎病毒

1999年,紐約市成為一場新的疾病爆發的中心,多名患者因腦炎住進了醫院。

大約在同一時間,城裡的幾隻烏鴉和布朗克斯動物園的其他鳥類也相繼死亡。

在這些死亡案例中,罪魁禍首是西尼羅河病毒,病毒最初從烏干達西尼羅河地區的一名婦女血液中分離出來,因此得名。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病毒通過蚊子傳播,已經在約48種蚊子和250種鳥類中,檢測到了該病毒,在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感染並殺死了數百萬只鳥類。

除了讓鳥和雞死亡,這種病毒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危害,就是可以讓人和馬同樣患有腦炎。

在一些地區,西尼羅河腦炎病毒使美國烏鴉的數量減少了45%,導致其他鳥類物種的大量減少,比如美洲知更鳥、東部藍鳥和山雀。

從埃博拉到癌症,甚至瘟疫,傳染病不光是人類的難題,也包括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