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唑來膦酸治療骨轉移?怎麼用?

骨轉移是癌症晚期患者經常會遇到的一大併發症。骨轉移會引起疼痛、骨折

,嚴重者還會造成癱瘓。


腫瘤患者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唑來膦酸治療骨轉移?怎麼用?


如何判斷骨轉移?


是不是真的發生腫瘤骨轉移?疼痛並不是評價診斷“金標準”


如果發現疼痛,要儘快到醫院去做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及全身骨掃描;臨床上,將PET/CT和CT檢查二者進行組合檢查,能夠較早發現轉移病灶。


僅存在於骨髓腔內的早期轉移灶,MRI有很高的靈敏度,能準確顯示侵犯部位、範圍及周圍軟組織情況,並可以多平面成像,有助於探尋其他較易行穿刺活檢部位的轉移灶。


早期骨轉移:MRI敏感性:100%;CT敏感性:62.9%;X線敏感性:48.1%。


骨轉針


目前最有效控制骨轉移以後的主要方式“骨轉針”,能有效修補受損骨質,有效的抑制骨髓裡面癌細胞的生成和發展。


第一代:氯屈膦酸鹽;


第二代:帕米膦酸鹽、阿侖膦酸鹽、伊班膦酸鹽;


第三代:唑來膦酸。


通常是直接靜脈滴注,21-28天是一個週期,目前是很完善的一種藥物治療骨轉移的技術,所以大家不要擔心骨轉針使用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都是人體可以耐受的。


腫瘤患者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唑來膦酸治療骨轉移?怎麼用?


第三代雙膦酸鹽類藥物:唑來膦酸


雙膦酸鹽是一種特異性作用於骨的化合物,能抑制因破骨活性增加而導致的骨吸收,並已經成為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的主要藥物


唑來膦酸是第三代雙膦酸鹽類藥物,可以減輕腫瘤患者的高鈣血癥和疼痛,減少病理性骨折的發生率。


唑來膦酸使用的時機


當出現以下情況推薦使用唑來膦酸:


(1)骨轉移引起高鈣血癥。


(2)骨轉移引起骨痛。


(3)ECT異常,X線或CT或者MRI證實骨轉移。


(4)ECT異常,X線正常,但是CT或者MRI證實骨破壞。


(5)影像學診斷是骨破壞,即使沒有骨痛。


以下情況不推薦用唑來膦酸:


(1)ECT異常,X線正常,CT或MRI也沒有顯示骨破壞。


(2)存在骨轉移的風險,如乳酸脫氫酶或者鹼性磷酸酶升高。


唑來膦酸的用法用量


每次4mg4周使用一次。輔助治療是6月使用一次。


其中唑來膦酸目前的標準每4週一次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選擇。


在乳腺癌骨轉移中,根據ZOOM和OPTIMIZE-27研究,分析了4週一次和12週一次的乳腺癌骨轉移患者唑來膦酸治療方案。


結果兩個不同給藥方案之間的療效、頜骨壞死發生率和腎功能障礙沒有明顯差異。


腫瘤患者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唑來膦酸治療骨轉移?怎麼用?


不良反應


(1)流感樣症狀


首次使用骨轉針可引起流感樣症狀,通常表現為發熱、流涕等,持續1-7天。


建議提前準備好退燒藥,如百服寧、美林、泰諾林,一般兩天內會消除,不過38度以下的發熱不建議吃退燒藥。具體情況還是以主治醫生意見為主。


(2)下頜骨壞死


唑來膦酸可能會使有些人導致頜骨壞死

。建議在接受唑來膦酸治療之前做牙科檢查。並且在用唑來膦酸期間避免做牙科檢查和拔牙。


頜骨壞死的發生率與用了多久的唑來膦酸有關,從治療4-12個月的1.5%可升至37-48個月的7.7%。


如果在使用唑來膦酸過程中出現頜骨的破壞,建議停止這個藥物。然後交給有頜骨壞死治療經驗的口腔醫生處理。


(3)腎功能異常


骨轉針一般都有腎毒性,所以不要與其他腎毒性藥物一起使用。如果使用前,腎功能異常,需謹慎用藥。


唑來膦酸的停藥指徵


(1)用藥過程中發現有跟唑來膦酸相關的嚴重的不良反應


(2)接受唑來膦酸治療的過程中出現腫瘤惡化,出現其他臟器轉移並且危及生命。


(3)臨床醫生認為繼續用藥時沒有獲益(如通過其他治療緩解了骨痛,並不是停用唑來膦酸的指徵)。


唑來膦酸使用的注意事項


(1)用藥前要檢測電解質水平


(2)唑來膦酸可以與化療、放療、內分泌等治療聯用


(3)長期應用時要每3-6個月檢測血鈣和腎功能,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注意不要和腎毒性藥物一同使用。


(4)有活動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者、功能性食管活動障礙者慎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