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57的能力到底怎麼樣?

一坑四彈


蘇-57在俄羅斯輿論界一直被神化了,在歐美輿論界又被無下限貶低,國內也是各種詬病,這些冰火兩重天的評論成為蘇-57發展歷程中絕無僅有的特色,水分當然也不少,欠缺一點理性在裡面。

蘇-57是俄羅斯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重點型號,是在多重壓力之下研製的一款隱形戰機,俄羅斯政府以及軍方對於其寄予厚望,因此在研製時間安排上多多少少有些倉促,主要體現在政府、軍方的表態似乎一直快於蘇霍伊公司的實際開發進度,服役期限一拖再拖,最初預計2016年服役,後推遲到2018年,直至最新的2028年前採購76架蘇-57;從整個研製歷程來看略顯的有些倉促,畢竟今天的蘇霍伊已經不是蘇聯時代的蘇霍伊了,航空技術積累似乎並不能完全滿足新一代隱形戰機的研發工作。

最直接的體現在氣動隱形設計方面,俄羅斯技術人員稱,蘇-57使用了新型吸波材料,但是整體隱形處理僅憑這點吸波材料實際效能的確存疑。國內輿論界對蘇-57的外形評價概括為“被壓扁了的蘇-27”,主要是蘇-57沿用了蘇-27譜系的中央升力體結構,在外形物理隱形處理比例並不是很高,和典型之作美製F-22稜線分明的物理隱形處理尚有很大的差距,最直觀的機頭部位,F-22採用了典型的菱形機頭+脊形前體技術,後續的F-35和殲-20都有類似的痕跡,但蘇-57一反常態使用了一種類似橢圓形的設計,隱形處理肯定不如前三款典型隱形戰機。

此外,蘇-57隱形設計詬病最多的當屬直通式進氣道設計,雖然在進氣道側壁上塗刷了吸波材料,但隱形性能遠不及主流的“S型”進氣道,進氣道又是全機隱形設計最為重要的部位,直接影響到機體前向的雷達反射截面,我國殲-20設計對前向、側向隱形設計尤為重視。

自然界事物需要一分為二來看待,有利必有弊。蘇-57採用中央升力體結構設計,雖然在氣動隱形設計上不如F-22的緊湊型設計,但其12個氣動控制面帶來的升力效應是現有四款隱形戰機(F-22、F-35、殲-20和蘇-57)中最好的,也是機體面積最大的型號。配合兩臺俄羅斯配套研發的最新產品-30矢量發動機和直通式大進氣道,使得蘇-57的機動能力並不弱於美製F-22,目前比較直觀展示過F-22經典動作“旱地拔蔥”的也只有蘇-57,發動機推重比達到10,蘇-57短距起降距離在300-400米之間,這是很不容易的。

由此可見,蘇-57的設計之初就有針對性的側重於超機動能力,這一技術在蘇-35的實際運用中得到充分證實。目前來看,俄羅斯科研人員基本實現了以超機動能力為主的設計初衷,這或許是蘇-57最顯著的特點,也是被外界遺忘掉的一項重要指標。

需要累贅一下的是,俄羅斯近些年在航空發動機和雷達電子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從蘇-35使用的117S型發動機開始,一改昔日俄製發動機壽命過短的致命缺陷,相較前身AL-31F型提升了近3倍,達到歐美國家的6000小時、延壽一次1500小時的水平;專門為蘇-57研發的配套產品-30型發動機從指標上看也不錯。

蘇-57最大提升在於航電系統,首次使用了N036型有源機載相控陣雷達,安裝五套電子陣列掃描天線,最大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與兩臺機載電腦相結合,多目標處理能力出色,能同時跟蹤30個目標,可攻擊其中的4個目標。還在機頭、機身兩側安裝3部X波段雷達和機翼兩側邊緣安裝兩部L波段雷達,實現了全方位探測能力,俄方技術人員宣稱有一定的反隱身能力也並非虛言。這從側面應證了蘇-57研製思路側重於反隱身目標的設計。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隱形戰機必備的內置彈倉設計,有人認為蘇-57內置彈艙設計是具有前瞻性的,這幾乎是胡扯毫無事實依據,首先蘇-57中央升力體結構設計雖然對於升力效應有諸多助益,但也導致了蘇-57機體強度不夠,這一點在蘇-27的設計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機體強度很難承受重型武器的掛載能力,因此蘇-27雖優秀但也只能是空優戰機,並不能發展F-15的多用途性能。蘇-57腹部彈倉設計在破壞機體腹部隱形能力的同時,超薄的機身加串聯式的內置彈艙,承重點幾乎在蒙皮上,只能通過增加橫樑來解決,因此蘇-57未來只能作為空優戰機使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多用途功能,同時對於機載武器的重量有大限制,所以俄羅斯宣稱的超遠程截擊導彈實際裝備的概率並不會太大。

因此,以理性的角度中和歐美和俄羅斯以及國內的輿論分析,蘇-57隱形性能不及F-22、F-35和殲-20是不爭的事實,但遠強於現役的三四代機;其設計突出機動性能和反隱形能力,從而在作戰體系支撐下具備與F-22這種典型隱形機一決高下的資本,這主要和設計理念有直接關係;總的設計只能稱其是一款空優型戰機,多用途功能拓展潛力並不大,與國際上主流的“一機多型”的潮流並不相符;從整個研製週期來看也過於倉促,有諸多的政治痕跡伴隨整個發展,故而有此遺憾也不足為奇。

總的來說,外界的各種說法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多以技術或者理論層次的角度捕風捉影,至少俄羅斯軍方對於蘇-57還是相當滿意的,不然也不會有前不久76架的採購案,俄官方甚至普京總統都出來打廣告,誇大一些技術指標或者作戰效能也是情理之中的,沒有華麗吸引眼球的廣告哪能賣出好的業績就是這麼個道理。


鷹鴿分析


T-50原型機在早期試飛中曾暴露出結構裂紋的嚴重問題。T-50-1原型機在參加了2011年莫斯科航展的表演後被檢查出結構性損壞,於是該機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被停飛大修,機身表面被補上了多個加固補丁。

T-50的產品117發動機也不是很可靠,該機在試飛中曾遭遇數次單發故障,不得不緊急降落。2011年的莫斯科航展令該機顏面全失,T-50-2在起飛時發生壓氣機失速,從尾噴管裡噴出幾米長的火焰,不得不放棄起飛。更令人尷尬的是,第五架原型機T-50-5在2014年6月10日為印度代表團表演降落後在跑道上起火,隨後在共青城大修了16個月。

T-50原型機之前試飛中暴露的結構強度問題目前已經得到了解決,蘇-57初始生產批次將具有改進過的機身結構。目前蘇霍伊公司還在繼續對蘇-57進行改進,內容包括換裝的產品30發動機和航電系統。從T-50-6-2開始的後續原型機都具有了加強過的機身結構。

T-50-9原型機是首架安裝了蘇-57生產型全套航電和傳感器套件的原型機,之前的原型機只具有部分傳感器。

蘇-57的航電和傳感器系統都通過一臺中央計算機進行接入和控制,蘇-57的傳感器套件包括Sh121雷達系統和101KS光電系統。

由茹科夫斯基的提赫米洛夫儀器製造研院(NIIP)研製的Sh121雷達系統由N036雷達和L402電子情報和電子對抗(ECM)套件組成。N036“松鼠”雷達有五個有源相控陣天線陣列,其中三個是X波段,兩個是L波段,組合在一起後能掃描飛機前半球270度(左右各135度)的空域。蘇-57在空戰中依靠L波段天線作為探測隱身目標的主要手段,通過波長較長的雷達波可發現只能針對X波段隱身的空中目標。

101KS“環礁”光電套件由葉卡捷琳堡的拉爾光學和機械廠(UOMZ)研製,能對飛機周圍全向空間實施光電監視,並能用於防禦導彈攻擊。“環礁”由101KS-V紅外搜索和跟蹤(IRST)裝置、四個紫外線導彈接近警告傳感器(MAWS)、兩個101KS-O紅外定向干擾傳感器、一個用於低空飛行和降落的101KS-P小型前視紅外傳感器組成。目前與蘇-57配套的101KS-N導航和瞄準吊艙正在研製中。

該機還具有L402“喜馬拉雅”電子對抗套件,該系統有自己的發射天線,但當系統工作在與雷達相同的頻率時,就使用N036的天線陣列。

由於項目的嚴重拖延,俄羅斯國防部大幅削減了第一批蘇-57的採購數量。到2020年,俄空軍可能只會裝備一個蘇-57中隊(12架),而不是之前承諾的60架。

導致蘇-57採購數量減少的原因除俄羅斯經濟惡化外,還有蘇-35S的直接競爭。作為俄羅斯最新型的4++代戰鬥機,蘇-35S除了不具備隱身能力外,和早期型蘇-57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為了挽回頹勢,蘇霍伊公司目前正在積極研製第二階段蘇-57,該機將換裝新型產品30發動機。第一臺產品30發動機樣機在2016年11月11日進行了地面試車。2017年12月5日,俄羅斯人期待已久的“產品30”發動機終於裝上蘇-57戰鬥機開始試飛。這架飛機是蘇-57的第二架原型機T-50-2。

產品30是一種全新設計的戰鬥機發動機,最大推力16-17噸級,大幅超過產品117的14.5噸,而且重量更輕,零件更少,操作成本更低。產品30將納入隱形設計,發動機冷段具有一級風扇和三級風扇(產品117是4級);熱段(發動機核心)具有五級壓氣機(117是九級)和單級渦輪。

蘇-57這個項目能否最終成功就看2.0版的研製是否能順利進行了,只有在整合了產品30發動機發動機後,蘇-57才能達到計劃中的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能。此外這種新型發動機的鋸齒尾噴管也將增強飛機的隱身性能,最終讓蘇-57成為一種真正能與F-22相抗衡的戰鬥機。


新防務觀察


我是99隨便,我來為您解答。

蘇-57已經成為俄羅斯空天軍的殺手鐧,可能是唯一一款能在實戰中與F-22相抗衡的第五代(西方稱第四代)重型多功能隱身戰鬥機。

第一,我們來看看,蘇-57的研發背景如何?

1997年,美國F-22單座雙發高隱身性戰鬥機首飛成功,率先進入“隱身時代”,這讓俄羅斯的主戰飛機米格-29和蘇-27再次陷入航空技術的落後。

2000年,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立項成功。

實際上,早在80年代末,前蘇聯已經開始研發新一代戰鬥機,並且衍生出蘇-47和米格1.44兩種試驗型號,只是由於後來的蘇聯解體和經濟困難,俄羅斯才被迫停止研發,而這一次,俄羅斯拉上了印度,並向印方承諾,新一代戰鬥機的性能將與F-22相當。

(米格1.44樣機)

第二,坎坷的研發之路。

蘇-57的研發可謂多災多難,直至2002年在正式立項,項目名稱“前線航空兵未來作戰系統”,也就是蘇霍伊設計局主導的T-50戰鬥機。

這款飛機的首飛時間,從原訂的2008年,推遲到2009年,然後在2010年1月,終於完成首次試飛。

都是缺錢惹的禍啊!

2010年10月,時任印度空軍總參謀長表示,印度採購T-50的費用約為為250億美元,但由於印度計劃大量採購西方新型戰鬥機,是否仍將訂購T-50戰鬥機將成為不確定。

“大金主”印度人要跑,那怎麼可以!

俄羅斯頓時急眼了,就在數月後的2001年3月,兩架T-50-2在未安裝雷達及武器控制系統情況下,進行了試飛,並在8月的第10屆莫斯科航展中進行展示。

由此可見,俄羅斯是多麼的缺錢!


第三,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

2017年8月,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邦達列夫表示,正在測試的第五代戰鬥機T-50正式命名為蘇-57,按計劃將於2019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到2025年,俄羅斯計劃用蘇-57戰鬥機全部替換老舊的米格-29和蘇-27戰鬥機。

沒錯!蘇-57將是米格-29和蘇-27兩款戰鬥機的升級產品!

在此之前,美國有F-15與F-16的搭配,也有F-22與F-35的搭配,俄羅斯有蘇-27與米格-29的搭配,這些搭配都有一個特點,講究的是一方制空,另一方對地,以此來發揮不同型號戰鬥機在實戰中的效能。

但現在,俄羅斯蘇-57將擔負重任,同一款飛機將制空和對地的活全都幹了!

這也是俄羅斯沒辦法,研製如此先進的戰鬥機,不是隨便組裝個差不多的殼子,就能形成真實的戰鬥力,哪怕俄羅斯航空設計製造能力強大,也無法做到同時研發兩款第五代戰鬥機,做到一款偏向制空,另一款偏向對地。

所以說,蘇-57是典型的“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被逼無奈的選擇。

第四,一機多能的超級戰鬥機,具備成為“空戰之王”的潛力。

雖說俄羅斯被逼無奈,需要讓蘇-57同時承擔制空和對地的重任,但不得不說,俄羅斯航空設計製造業底蘊深厚,蘇-57性能非常優秀。

有很多人說蘇-57隱身功能有缺陷,因此懷疑蘇-57是否屬於第五代戰鬥機。

這是一個概念性錯誤!

蘇-57當然是第五代戰鬥機,而且是十分優秀的第五代戰鬥機。

比如爭議最大的進氣道,蘇-57採用兩具直筒進氣道,而F-22採用的S型進氣道,從技術角度考慮,S型進氣道可以降低進氣道的可探測性,直筒進氣道則會形成巨大的電磁波反射源,現代技術條件下不利於隱身。

但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忽略了蘇-57的設計初衷,這是一款同時肩負制空和對地的戰鬥機啊!

以俄羅斯的航空實力,將直筒進氣道修改為S型進氣道,在技術上可以做到。

但俄羅斯為何偏偏選擇直筒進氣道?

因為,每一件武器的設計出發點不同,一款戰鬥機需要利用整個軍隊的作戰體系和作戰平臺,才能發揮最大的作戰效果。

簡單說,美俄兩國在第五代戰鬥機的研發中,走的是兩條完全不相同的道路。

美國強調隱身性能優先,適當放棄超機動性。

在F-22設計之初,美國也曾想讓自己的第五代戰鬥機,同時擁有強大的隱身性能和超機動性,但隨後發現,這兩種性能是相互衝突的,在現有科技條件下,你強調了隱身,就必須犧牲一部分超機動性,無法兩者兼顧。

我們都明白,美國在航電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於是美方在仔細研究之後,決定讓F-22和F-35優先隱身性能,同時依靠氣動佈局設計與強勁發動機,實現飛機的超機動性,但必須作為第二選擇,重要性在隱身之後。

俄羅斯強調超機動性,適當放棄隱身性能。

與美國相反,俄羅斯做了恰好相反的選擇,這不是俄羅斯不想選擇隱身優先,而是因為,俄羅斯在電子信息技術方面本就弱於美方,假如俄羅斯主戰飛機選擇隱身優先,等於拿自己的弱項,去和美國的強項比拼,很不明智。

美國的F-22和F-35,由於強調隱身,實戰中將會採取什麼戰術呢?

其實關於這一點,美方並沒有隱藏的意思,直接說明了,F-22由於具備超強隱身性能,能大幅下降敵方對自己的探測能力,這使得戰場對美方處於單向透明狀態,F-22可以依靠隱身和領先的航電技術,輕鬆摧毀對方。

面對F-22的隱身和航電優勢,蘇-57有何反制手段呢?


俄羅斯方面並沒有通報自己的戰術思路,但已經有軍事專家,分析出蘇-57未來有可能採取的針對F-22和F-35的作戰戰術。

比如說,蘇-57的背部呈扁平設計,有人稱其具備“第六代戰機特徵”,這是俄羅斯方面有意而為之,有利於提升機身上半部的隱身效果,假如蘇-57進入戰場空間後,採用不開雷達的靜默戰術,然後貼近F-22後進入近距離格鬥方式,F-22很可能毫無還手之力!

蘇-57的超機動性,至少超過F-22一個時代!

另外,蘇-57為了彌補隱身缺陷,搭配的雷達遠距探測能力很強大,同時,俄羅斯的空戰武器系統優秀,根據推測,當一架蘇-57戰鬥機進入戰場,可以輕鬆在400公里外,對敵方的預警機,戰鬥機進行精確打擊!

假如專家們的預測準確,蘇-57戰鬥機的實戰能力,絕對很強悍,當F-22在擁有預警機保護前提下,可能具有與蘇-571一戰之力,但如果是單對單,很可能是個災難。

蘇-57的設計很務實,懂得揚長避短,不僅具備較強隱身能力,而且擁有優秀的超機動性能力,同時具備遠程探測打擊能力,可謂是目前各方面指標最均衡的戰鬥機,遠可以使用導彈遠程打擊,近可以展開格鬥,假如在實戰中狂虐美國F-22和F-35,也不算很奇怪。

<strong><strong>


99隨便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軍事大國,與此同時俄羅斯還是經濟大國。有媒體報道,俄羅斯稱自己很窮,只能買得起12架蘇-57戰機。但是這12架蘇57真的能夠應對日益增多的西方隱身戰機麼?如今日韓等國都開始接收最新的F35戰機、美軍也將強悍的F22部署到亞太地區,去取12架蘇57真的很難起到什麼作用。

俄羅斯當局對僅僅購買12架蘇-57戰機的問題做出來解釋,俄羅斯當局聲稱由於經濟危機使得俄羅斯的經濟面臨嚴重寒冬,再加上諸多海軍擴充計劃和海外軍事行動都需要資金供應。因此,俄羅斯沒有大量的資金來購買蘇-57戰機。而且五代機蘇-57戰機的價格十分昂貴,購買一架蘇-57的錢能購買兩架蘇-35戰機。俄羅斯為了三軍全面均衡的發展,只能放緩購買蘇-57。

另一方面,俄羅斯當局也考慮到蘇-57的發展前景並不是很好。因為蘇—57戰機剛剛進行生產,飛行員對其各項性能均不熟悉,可能會在戰場上貽誤戰機。並且,蘇—57戰機的造價太過昂貴。目前,俄羅斯僅僅只有12架,用來對飛行員進行訓練完全是不夠的。因此,俄羅斯當局便決定暫停購買蘇—57戰機。

俄羅斯之所以有信心在放棄蘇—57戰機之後還能保證自己的空軍實力足以保衛國家安全,原因在與俄羅斯還有一款性能僅次於五代機的蘇-35戰機。這款戰機集合了近幾年最成功的航空技術除了隱身性能不及五代機之外,其他各項性能都不落後,再加上俄羅斯飛行員對蘇-35戰機十分熟悉,能夠保證在戰爭中出色完成任務。

俄羅斯面對經濟危機不得已做出停止購買蘇57的決定,但是俄羅斯對於蘇—57進行了改進,可以對200公里外的敵機進行攻擊,即使是最先進的F-22也難以逃脫攻擊。因此,俄羅斯的軍事力量還是十分厲害的!


利刃號


一句話評論蘇57戰鬥機:機動性能頂尖,隱身性能平庸,航電性能上游。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蘇57並不屬於國際上公認的“第四代”戰鬥機。自從F22出現以後,第四代戰鬥機的標準就被確立下來了。而國際輿論也將F22擁有的“4S”性能,定為四代機的標杆,既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超視距空戰。


但是,俄羅斯總是不願意在口頭上服輸。當國際上將戰鬥機劃分為4代時,俄羅斯卻將戰鬥機劃分為5代。其實徒爭口舌之利對軍事實力並沒有什麼幫助,無論是蘇57是4代機也好,是5代機也罷。但依舊不是F22的對手,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蘇57戰鬥機的機動性十分強悍

蘇57繼承了蘇系戰機一貫的中央升力體氣動佈局,其具有翼載荷低,升力係數好的優點。但也具備阻力大,橫滾性能差,敏捷性差的缺點。總體來說,蘇57戰鬥機並沒有擺脫蘇27的整體框架,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蘇27的半隱身版本。蘇57戰鬥機2臺117S發動機之間寬大的距離就直接拉寬了機體,寬大的機體提供的升力也不小。


有資料表明,蘇27戰鬥機在大迎角條件下,其機體可以提供40%左右的升力。而蘇57則更進一步,估計提供的升力也不少。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蘇57的機體比較寬,加上發動機的重量增加了慣性,以至於蘇57的橫滾不如窄間距發動機敏捷。要知道,蘇57的寬度為13.95米,F22的寬度為13.56米,殲20的寬度為12.88米。這麼看來,蘇57戰鬥機算是最寬的了,所以阻力也是最大的。在發動機推力不如F22的情況下,阻力又比較大,所以蘇57的超音速巡航速度不會超過F22的1.6馬赫。


但是,蘇57的機動性並不差。蘇57採用了可動邊條+全動垂尾的常規氣動佈局。可動邊條能夠產生有利渦流和促進渦升力,其作用與殲20的鴨翼如出一轍。雖說可動邊條的作用並不如鴨翼大,但也沒有鴨翼的缺點,例如增加阻力以及對隱身產生不利的影響。


由於蘇57安裝的是117S推力矢量發動機,外加上其優異的氣動佈局,其整體機動性也不弱於F22。上面也說了,蘇57的敏捷性不足當然原因。但是117S發動機的矢量噴管可以差動偏轉,當蘇57進行滾轉時,一具噴管轉向滾轉的方向,另一具則轉向滾轉的反方向,形成一個促進滾轉的力,以彌補敏捷性不足的劣勢。此外,矢量發動機也可以補充因垂尾面積偏小而導致大迎角飛行時的不穩定性。

蘇57的隱身性能比較平庸

單純從F22,F35,殲20,蘇57的機身細節和外形設計中,就可以看的出來。蘇57糟糕的外形設計,落後的機身處理工藝都極不利於隱身。其它三種機型都採用“S”型進氣道,避免了雷達波直接入射到發動機葉片上,而被反射回去的問題。此外,還在進氣道內壁上噴吐了吸波塗料,以將入射的雷達波徹底的吸收發散掉。反觀蘇57的進氣道,和蘇27系列的別無二致。儘管蘇57在進氣道內部增設了吸波柵欄,但實際有多少用處還不得而知。此外,非一體的座艙蓋,球形紅外探測器,蒙皮處理工藝,毫無遮蓋的發動機機身,處理不到位的彈艙艙蓋,機身較多的凸起物等等都將成為雷達波較強的反射源。


據俄媒報道,蘇57的RCS=0.4㎡。相對F35的0.08㎡,F22的0.01㎡,殲20的0.01㎡而言,確實要差的太多了。雷達的探測距離與目標RCS的四次方成正比,其實,當目標的RCS降低到原來的十六分之一時,雷達的探測距離就減少一半。APG-77雷達對RCS=5㎡的探測距離為250千米。而對RCS=0.3㎡的探測距離估計在125千米以下,所以說,F22可以在130千米左右發現蘇57。但蘇57探測F22的距離就比較近了,也就是50公里左右。

蘇57的航電系統處於上游層次

蘇57戰鬥機的機首安裝了一部N036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具有1552個T/R組件;在前緣襟翼處也安裝了2部N-036L波段雷達,機首側面還有2部N-036B有源相控陣雷達,組件為358個。蘇57的N-036雷達的最遠探測距離在400千米左右,這是在雷達波束聚焦的情況下實現的。



一般來說,N036雷達對RCS=5㎡的目標探測距離也就是200千米左右,該雷達對RCS=0.01㎡目標的探測距離約為50千米。可以同時跟蹤60個目標,並對其中的16個發動攻擊。由於蘇57的隱身性能不好,為了彌補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其前緣襟翼處的N-036L雷達,對隱身目標有較強的探測能力。只不過無法精確的測定目標的高度信息,只能測定距離和方位。

蘇57戰鬥機還裝有L402型電子戰系統和101KS光電系統。101KS系統分別安裝在機座艙右側,機首兩側,機背,機腹。101KS系統包括了:101KS-V光電雷達,101KS-O激光定向紅外對抗,101KS-P紅外傳感器,101KS-U紫外導彈逼近告警器,101KS-N光電吊艙。儘管101KS系統的性能不如殲20和F35所安裝的EODAS系統,但也可以對蘇57周邊360°範圍內進行監測。
由此可知,蘇57戰鬥機的機動性和航電系統達到了四代機的水準,唯有隱身性是個遺憾。畢竟俄羅斯研發蘇57時,並沒有美國研發F22時那樣充足的時間。現如今,俄羅斯面臨的空防壓力也巨大,時間也不多。必須在短時間內拿出一型與F22差距不大的戰鬥機。也可以這麼說,蘇57就是一個壓縮時間的半成品四代機。(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說實話隱身能力肯定沒有殲20好,看看他的腹部就知道了,發動機那裡不平,對於隱形飛機來說這是致命的!但是他的機動性肯定比殲20要好 畢竟發動機不是蓋的

但是他的出現也給世界帶來了不小的轟動,外觀確實很漂亮,很酷很有科技感。畢竟是世界上第二款外銷型的第五代戰鬥機,第一款是美國的f35。另外兩款f22和中國的殲20都不對外銷售..咱們目前要是把殲20的發動機的缺陷給完善的話咱們就無敵了,當然這期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你我的共同的努力!

我準備做一期蘇57和f22,還有殲20的模型講解 希望能從中找到你們想要的答案!沒有關注我的小夥伴趕緊關注我吧,我會不定期的送一些小飛機模型給大家哦!





飛機廠的模型大師


長久以來,俄羅斯的Su-57因為其直通進氣道而飽受爭議,甚至被很多人說成是4++戰鬥機,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Su-57沿用了Su-27那經典的中央升力體佈局,進氣道採用雷達屏障;上個世紀末JSF計劃的決賽階段,美國的X-32也是採用進氣道雷達屏障,如果說俄羅斯的Su-57用雷達屏障就不隱身,那麼美國的X-32也不隱身?難道美國人是傻子嗎?很顯然不是。雷達屏障在隱身方面固然不及S型進氣道那麼讓人滿意。但是使用雷達屏障還是S型進氣道顯然還要看飛機的整體設計。

中央升力體佈局是一種優秀的設計,其缺點就是無法與S型進氣道太好的匹配,但是單就氣動性能上來說,是遠遠優於其他佈局的。Su-57雖然與中國的J-20同屬重型五代機,但是在具體定位上仍然是有一些區別的。作為將來將在各個局部戰場與F-22直接抗衡的五代機,Su-57對飛行性能的要求要比J-20高得多。畢竟J-20不一定會直接與F-22對抗(而是獵殺預警機和加油機)。

中央升力體那巨大的升力面積將確保Su-57有優秀的亞音速機動性能,而為了超巡,Su-57的機翼面積是重型五代機中最小的,機翼後掠角也是最大的。新一代的產品30發動機加上Su-57本身就相當優秀的氣動設計將確保其頂尖水平的過失速機動能力。倒是如今J-20能不能超巡要打個問號,產品30發動機在加力與不加力下的推力都已經超過了F-22所使用的F-119,綜合其總體設計,儘管其超音速段的機動性能必不及F-22與J-20超音速巡航性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至於機內空間,Su-57也是中央升力體佈局,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內部空間,實際上Su-57卻是內油最多的四代機。目前Su-57公開的作戰半徑是1200km,這其中包括了超音速巡航段,比F-22已經高很多了。

說到底,Su-57的缺陷,網絡上相關的闡述太多了,但是設計師就不知道嗎?不可能不知道。

很顯然,在Su-57的設計上,俄羅斯的設計師們通過妥協了部分的隱身性能,獲得了優秀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能。對於今天經濟日益衰落的俄羅斯,這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白虎堂


我不認同蘇57是合格的第五代戰鬥機,從俄羅斯空天軍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俄羅斯總統普京強行簽下了76架合同,本身就是個噱頭,是為蘇57做廣告的噱頭。俄羅斯想打開印度市場以及世界市場,從俄羅斯輿論界不符合常規的報道中也看出端倪。

隱身戰鬥機首先就要隱身,而俄羅斯幾個方面不隱身。第一就是發動機艙。蘇57延續了蘇27的發動機的吊艙設計,這是俄羅斯引以為傲的中央升力體造成的,因為由此產生的蘇27太輝煌了。中央升力體就是機體和機身全面融合,因為太融合了,發動機沒處放,只能吊起來,造成了無法隱身的後果。

第二是塗料,美國塗料很嬌貴,好像放在保溫戰鬥機機庫裡。俄羅斯的蘇57看著沒有隱身塗料,因為外表看不出來。也可能俄羅斯的技術太先進了,不過可能性很小。

第三是座艙,中國美國乃至歐洲的戰鬥機都有貴重的金屬薄膜,來阻止雷達波進入。而蘇57身上看不出金屬薄膜,而且看起來座艙甚至不如蘇35,更讓人浮想聯翩,俄羅斯是不按照常規出牌呀。

除了隱身不好,蘇57的雷達也不見得好。先看有源相控陣雷達,這本身就是俄羅斯短板,其他戰鬥機上沒有裝備過,按說應該有試驗機型,反正一直沒看見過。還有人說蘇57裝備了多面雷達,尤其有人說有L波段雷達,不知道米波雷達,戰鬥機能不能裝下?裝下能不能表現出性能呢?這些都需要打問號,因為都是世界首次。

當然俄羅斯蘇57的其他方面應該不錯,比如機動性,武器掛載能力,發動機性能應該不錯。綜合起來,蘇57算不上5代機,可以算4.75,或者叫4.99吧!



大志遠思想空間


蘇-57是俄羅斯研製的首款第五代戰鬥機,原名為T-50,既然是第五代戰鬥機,那麼我們就要以五代戰鬥機的標準對蘇-57進行衡量。第五代戰鬥機的性能特點可以用4S來概括:Stealth(隱形)、Super Sonic Cruise(超音速巡航能力)、Super Maneuverability(超機動性能)、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超級信息優勢),我們一一進行比較。

隱形能力:蘇-57的進氣道、機頭、機艙都採用獨特的形狀設計,內置武器彈倉,採用菱形翼佈局,機翼和尾翼前後緣平齊,使雷達反射信號幾乎只沿垂直側面的方向反射,兩個垂直尾翼向外傾斜,避免側向發生鏡面反射,這些設計都有效的減少了雷達反射面積。從氣動佈局來看,蘇-57的隱形性能不亞於F22,但光從外形設計還不夠,還得結合隱身塗層,從目前公佈的消息來看,俄羅斯在隱身材料方面並未取得大的突破,綜合來看,蘇-57隱形能力略遜F22一籌。

超音速巡航能力:蘇-57採用兩臺AL-41F1-117S噴氣發動機,單臺發動機推力約15噸,在不借助加力燃燒室的情況下能實現超音速飛行,超音速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1450公里。從這點來看,蘇-57完全符合五代機的標準。

超機動性能:眾所周知,俄羅斯戰機的機動性大都非常強,像蘇-27、蘇-35都可以做各種高難度動作,這主要得益於它的矢量推力發動機,蘇-57當然也不意外,和F22相比,其噴口轉向產生矢量推力效能比噴流舵面要高出許多,因此,蘇-57空中做機動動作要比F22輕鬆得多,由此可見,蘇-57的機動性能比F22更強一些。

超級信息優勢:這主要取決於它的航電系統,蘇-57的航電系統相比以前有了質的飛躍,它裝備了N036和SH121雷達系統,能夠發現400公里以外的目標,並且能夠偵測隱形戰鬥機。此外,蘇-57也實現了“智能蒙皮”功能,集成了主動和被動雷達和光學定位系統,並且具備很強的電子對抗能力。

綜合來看,蘇-57是一款典型的第五代戰鬥機,和F22相比,它比較側重機動性和航電性能,隱身能力稍微弱一些,只能說各有優劣。但真正的戰爭絕不僅僅是個體的較量,而是體系作戰,誰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整個作戰體系中,誰就更有可能獲勝。


頑皮的菜鳥


蘇57今年正式加入了俄羅斯空天軍,進行新一輪測試。蘇57的研發型號T50,從俄羅斯首次公開至今,一直是關注的焦點。除了F22和殲20外,蘇57或許是最有分量的重型隱形機,但這款飛機的思路和前兩者區別很大。

俄方的初衷,是研製一款隱形戰機,但在研製過程中遇到了困難,這個困難並不是發動機和氣動設計及隱形塗層的問題。很多人覺得是電子技術和研發經費的不足,所以拉上印度,讓印度出錢。四代隱形戰機在操控性上,要超過三代機30%左右,且必須實現超音速巡航和可控的短暫失速飛行。超音速飛機本身就已經很依賴電腦,四代機則更依賴。但俄羅斯電子技術不強,所以研製週期延長太多。蘇57的隱身有些不足,是因為它修長的直通進氣道和機腹的凹凸不平。蘇57在設計上,沿用了蘇27家族和米格飛機的部分特點。其氣動性能會非常好,加上機身很薄,阻力小,他的綜合性能值得期待。

蘇霍伊設計局在蘇57上用到的一些設計元素,其實還有六代機概念。尤其是飛機本身的超薄一體化設計,是對材料技術的很大考驗,但俄羅斯辦到了。為了蘇57,俄羅斯還研發了新一代的30渦扇發動機。俄羅斯似乎出於經濟方面的考量,放棄了四代機的競爭,而是做出了一款帶有實驗色彩的隱形飛機。但有一點值得肯定,就是這款飛機的綜合性能要比F35略好。雖然俄羅斯官方給出的隱身反射數據是0.4平米,但這些隱身飛機反射參數都是平均參數,只能參考,不能拿來直接比。它不如f35的領域是航電和隱身,其他方面基本持平或者略有優勢。從俄羅斯目前的需要來看,蘇57完全可以滿足,能夠撐起俄羅斯空軍的面子,飛機整體質量僅次於f22和殲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