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普通人很容易把这里高人们说的“杠杆”简单理解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里的贷款融资,从而形成的以小博大局面”。这个理解固然没有错,但是却有着局限性。

01

杠杆:从物理到金融

阿基米德大神曾经吹过:“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撬棒,我就能(靠杠杆)撬动地球。”

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能上邮票的人一般都比较牛

严格的外汇或者金融口的所谓“杠杆交易”,本质上就是投资者用自有资金作为担保,用银行或经纪商处提供的融资放大交易——在总量上放大投资者的交易资金规模。杠杆的比例越大,客户需要付出的资金就越少。但这个比例,其实只是杠杆中的“撬棒”这一部分。

极容易被普通群众忽视的,却是另一要素——支点。金融交易中融资放大的利率就是“支点”。这两样结合在一起,才会变成动辄百万入账、千万消散的杠杆工具。

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在期货、贵金属交易市场里,交易平台往往就是支持杠杆的,一般商品杠杆都在10:1或更高。这些市场的大起大落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

2016年下半年各个品种大都迎来一波大涨。某个周五晚间21点30左右,棉花主力合约直接一条直线从涨停打到跌停,整个波动幅度超过13%。

商品期货的杠杆倍数为10倍,也就是说10%的波动幅度就足以让满仓投资者的全部保证金消耗殆尽,彻底归0;半仓操作也会造成超过50% 的亏损。

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从最高点跳崖式暴跌10%

官方许可的才叫“杠杆”,官方不许可而资本私下提供的,那叫“非法配资”。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股票、基金领域,目前官方是在严厉的去杠杆、查配资。

投资领域的杠杆是个好动西,但还真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

02

人生的杠杆在哪里?

常言道:“要加杠杆,才能有大收获”“人生之奋斗,需要加杠杆,才能事半功倍”。

普通人很容易把这里高人们说的“杠杆”简单理解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里的贷款融资,从而形成的以小博大局面”。这个理解固然没有错,但是却有着局限性。

人生的杠杆,更多的指的是充分的利用已有的外部政策和内部条件,实现更高效率的价值创造。

但那都是对于上层精英人士而言的——他们可以决定政策走向、手里握大量的资本,轻松从融资机构、交易平台上获得更高的杠杆比例和更低利率。

而这种游戏的玩法和套路,对于二十二岁刚刚从大学毕业来到北上广深大郑州的普通人而言,没钱、没权、没人脉,这种玩法搞不起。那么,普通的年轻人有什么?只有最朴素的劳动与创造的价值。

人类劳动,本质上都是生命的投入。然鹅,人类的劳动其实是有差别的,差别还挺大。

首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生活的方式、工作的方式、创造价值的方式,确实是有着先进与落后、高与低的差别。如果一辈子都按照最朴素、最被歌颂的方式劳动,真的扎根在同一个水准一辈子而没有层次提升,那么几乎可以确定,一定过不上什么像样的生活。

当初就有学者提出,中国决不能总做世界生产链最末端的那一节,靠着勤劳的女工们一针一线、一条一箱的缝牛仔裤,然后用数以亿万计的牛仔裤换回来的外汇去买一架大飞机。

劳动方式和水平如果落后了,就得面对这样的无奈。

其实不独在中国如此,美帝一个样。

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底层,意味着你的身边基本上都是状况和你一样家徒四壁、囊中空空的人。既没有储蓄,也无法通过借贷来实现第一步的节省。低下的劳动产出,使得人们只能顾及当下。而很多人兼职两三份工作,过度劳累,又容易导致病痛;不能请假,因为一旦请假意味着收入减少;更不敢去医院,因为意味着额外开支;因为收入低,所以只能租更偏远地段的房子,每天花费几个小时上下班,白天工作下班带孩子,实在是没有精力再教育或者是学习一门技术。

这和懒惰无关,因为最底层的劳动者们用尽了全部的力气,也仅仅只能是生存而已。

03

劳动升级才是最现实的杠杆

早在数年之前,内地省份还在大力引入劳动和污染密集型产业落户,广东那边已经开始取消部分政策补贴,执行“腾笼换鸟”的政策。这个政策其实让基层政府十分的肉疼——已经成熟稳定的税源慢慢就枯萎了,而新的产业又不是一纸文件下去就能破土而出。

“腾笼换鸟”其实就是在搞产业升级,逐步淘汰落后和效率低的产能,换上更高、更新、更赚钱、更环保、更可持续的产业。而那些被东南沿海淘汰的产能,有的消失了,有的主动升级了,还有的前往内陆相对落后的省份,甚至远走东南亚——在那些劳动方式更落后的地方看来,被先进地区“淘汰”的,依然是好东西啊!

国家和地区常常要“产业升级”,普通人也要“劳动升级”。

从某种意义上,普通人的劳动生产模式分如下几个层次:

(1)简单体力劳动。

这种劳动模式,只有重复,逐渐消耗,很少累积,基本不存在提升空间。这就是为什么不推荐年轻人用全部的精力去送外卖、跑UU,因为无论跑一年、两年或是三年五年,本质上都是重复简单的工作,无非是路认得准一点、小区的保安套得近乎一点而已。

在这一点上,我不是在讨论人格、尊严之类的东西,而是在讨论收益和发展。每天耗尽时间和体力的劳动,是很难升级发展的。

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日本NHK出品了纪录片《穷忙族》

(2)技术型体力劳动与智力的零散生产。

游走在街头待雇的零散装修工人、小餐馆厨师、大学生独立接家教私活,甚至格子间里没有中长期规划的小白领等,都属于这一类。

与前一类的区别在于,包含了体力劳动的熟练性要求和初等的智力劳动。其核心问题在于单打独斗效率低,大都是严格的按件计费,使得积累慢、周期长。

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路边招聘厨师的广告也可见平台的大小

(3)蹭平台、搭便车的依托型生产。

有了技术水平,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创造价值的效率问题——有前辈搭一臂之力、有现成的平台可以借力,少走多少冤枉路,绝对是大大的裨益。

(4)自建型专业化平台生产。

不同的人对自己有不同的期许。大部分人能够找到一个心仪的平台(单位)按部就班的开展劳动生产,就已经心满意足。但终究有那么些偏执一点的,不愿久寄人篱下,带着改造与创造的意愿另起炉灶,搭建自己的生产平台。

在这里,就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生产者,而更多的扮演协调者和指挥者的角色。许多独立创业的中小企业,都可以列入此类。

(5)规模型结构型统筹生产。

支起来自己的摊子,当然是想着做好、做大、做强。当做到一定程度,已经从产品的高度上升到了产业的高度,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上下游的掌控,从而实现规模化和结构化的统筹与优化,不仅仅是谋一时的收益,更多的是谋中长期的布局。而这个层面,已经是BATJ等几个大平台的事情,当然,还有各级政府头头的绸缪。

每一次劳动升级,都意味着之前熟悉的生活成为往事,甚至是以前的经验、积累只是作为“四两”,在升级的杠杆里试图拨动未来发展的“千斤”。

对于有家庭条件支撑和保障的青年而言,往往可以越过第一阶段,直接晋级。

那些身家有来头的青年学子,从top2的中国高校毕业,昂然走进世界top50的更大平台深造,出来之后占据政府机关、大公司的高平台,或者利用父母家族资源开创事业直接进入第4、5阶段——这基本不是普通青年所能妄想的。那位道破天机的状元小伙其实已经把故事的前一半讲得很透彻。

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道破天机状元郎

都知道知名高校是个鱼跃龙门的好跳板,但是大多数普通青年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只能老老实实打怪升级,盼望通关。

04

光有“道理”没卵用

方向找对了,路还是要靠迈脚走起。

对于普通青年而言,一旦知道了劳动升级的结构和路径,接着要做的事情就是真正作出努力和改变,使得自己可以从较低的阶段跨向较高的阶段,实现劳动升级。

然而,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就是,对于每一个劳动阶层的人而言,大部分人是升不到高一级的。要么因为没机会,要么因为即便有了机会也需要额外的心力投入、焚膏继晷,更何况,争取了也不一定能成。

在人类社会这样一个超级复杂巨系统里,基本没有“投入越多,就会得到同等比例回报”这回事。从某种意义上讲,游戏的世界,不仅仅提供的是放松和娱乐,更多的是现实世界里无法取得的“成就感”。

这就注定了只有少数知道路径、有胆子尝试、真正投入资源、意志坚定百折不挠而且运气好能碰到机遇的人,才能够攀爬到劳动模式的再上一层。

这就如同一个轮回,每一次在一种劳动模式下适应了一点点,就要开始想着再进步一个阶段。

没钱、没权、没人脉的普通青年,如何靠杠杆撬动金钱?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最打动人的对话

凡是不稀缺的东西,大都不能称之为资源。对于普通青年而已,说句难听的,基础差、底子薄,真正能称得上资源的,大概也只有自己的一条命,或者说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了。

如果不能够把时间和精力尽可能高效地投入到劳动升级当中去,就意味着始终是在最底层打圈圈。而在这一个满地荆棘的环境里,你得付出多少的艰辛,才能取得那么一点点回报。二十岁可以玩,三十岁可以混,四十岁五十岁就开始流连牌桌坐吃等死,更可怕的是孩子又会耳濡目染的进入下一次轮回。

从这种意义上讲,那一种对自己时间精力资源掌控不好的孩子,从他们几岁的时候开始,几乎就可以预见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