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都被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占领了,为什么中国却出了可以与之抗衡的BAT?

胡子说胡


纠正下与之抗衡这个说法,天眼妹的个人看法是,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很快,但并没有与之抗衡的实力。

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基于现实的分析。可以肯定的说,互联网行业老大基本就是中美之间的其中一个了。但其实,在关于互联网基础产业上,中国还有许多的不足。这从华为被WiFi联盟除名可以看出,即使华为官方回应是产品服务不受影响。但也从侧面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基础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厚。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薄弱,在硬件上,如精密仪器制造等。而软件上,中国互联网其实没有想象那么强。对比几大公司,百度和谷歌、微博和Facebook、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基本可以看出差距。

但是,中国有这着这几大优势。

一、中国有庞大的市场。

2019年,中国的人口约为13.9亿,这么庞大的市场,是单一的美国市场所无法比拟的。即使,美国有欧日、东南亚等市场进行弥补。但,中国这一庞大成熟的市场不能染指,不得不说是一个缺陷。

二、互联网行业发展环境相对较好

相比较起实体行业,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比较宽松,且国家非常重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给予了互联网行业大量优惠政策。同时,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的环境较好,没有Google,Facebook,这种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因而,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能在前几年成为BAT这样的巨头。

三、中国人口红利尚在

随着中国的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网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数亿的用户投身互联网行业,既在互联网行业内工作,又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人口红利给中国互联网行业一个丰厚的发展土壤。

四、成熟的而强大的互联网公司

除了BAT这样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中国互联网这几年的发展可谓迅猛。三小巨头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也不断发展,甚至开始挑战了三巨头的位置。

同时,中国互联网各行业都出现了相对成熟的领头羊的公司,除了上述的几家老牌和新锐的公司外。电商如京东、拼多多,社交媒体如微博,安全领域如360,手机制造领域小米手机等都是不错的互联网公司。而互联网行业新方向上,如大数据应用上,致力于商业安全工具的天眼查则是头部的公司。

这些互联网公司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支撑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天眼查


特朗普就是被有的人给忽悠了

特朗普:中国经济怎么样了?有的人:还是发展中国家,茶叶蛋还吃不起呢。

特朗普:好。那就打一下阿富汗吧。

特朗普:中国怎么造出汽车啦?有的人:没事儿。发动机都是三菱的。

特朗普:好。那咱们就打一下伊拉克吧。

特朗普:中国怎么造出高铁啦?有的人:没事儿。螺丝都是日本造的。

特朗普:好。那咱们就打一下利比亚吧。

特朗普:中国怎么造出航母啦?有的人;没事儿。跟美国的航母差一百年呢。

特朗普:好。那咱们就打一下叙利亚吧。

特朗普:中国怎么又造出5G啦?有的人:.......特朗普:不能让中国超过了,咱们做6G。国会君:做不了,没钱。特朗普:钱呢?国会君:都打仗了。特朗普:操......

有的人空有一副皮囊,却没有筋骨。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中国人一直都是在质疑和压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我们还不是很强大,我们不挑事,也不怕事。


石埔


你们说的都太low了太细节了,简单两说就两个原因。

第一,两千年前中国出了个秦始皇,书同问,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中国成了一个无论怎样都不会分裂的大一统的国家。秦始皇,欧洲没有,印度也没有。

第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共和国。压紧牙关当掉裤子搞工业化。中国人苦啊,几代人累到吐血,到老人家去世的时候,终于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积累。

有了上面两条,只要中国人统一思想,力往一处试,就能创造一个与整个西方世界并驾齐驱的市场。话说,BAT甚至包括华为都算不上伟大,真正伟大的是为这个国家奠定了百年基业的伟人。而这些能够震撼世界的企业,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赌对了国运。


远87135393


中国为什么能出现与美国互联网巨头抗衡的BAT?除了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确实抓住了行业发展机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有统一的市场,这个市场是13亿级别,绝对是世界第一。

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应该对13亿国人说一声谢谢!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一看隔壁的邻居三哥。印度是人口大国,2016年统计口径为13.24亿,按1.2%的超高年增长率,人口总数妥妥地超过中国。

然而,印度并没有产生印度的BAT。连印度人自己都很纳闷,拥有和中国差不多的人口,为什么没有诞生印度的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即使诞生一家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在中国邻居面前也能找回一点面子。

但上帝就是没有给三哥面子。

下面,我们分析三哥家里为什么成了美国互联网巨头的自留地,中国却是BAT当家。

中国网民比印度多。

印度移动与互联网协会(IAMAI)发布的《印度互联网报告》2016版显示,截止2016年12月,印度的互联网用户为4.32亿,到2017年6月印度网民数量或将达到4.5-4.65亿。具体见下图:

网民超过4亿,相当于一个多美国,大半个欧洲,两个日本,看起来数字相当吓人。但和中国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3亿是在2011年底,也就是说互联网市场,印度落后中国整整5年。在一年一个样的互联网行业,5年足够差出一个时代。

中国网民不仅人数多,还很勤奋。

纽约的"世界经济论坛"在2011年4月12日发布《2010-2011全球信息技术(IT)报告》,调查显示,45%的中国网民每天或每周都会在互联网上发言,比第三名印度高出13个百分点,是全球最勤奋的。

结果就是上网时长方面,印度也不占优。由于手头没有直接数据证明,就从间接数据分析。

根据eMarketer 发布的数据报告,2017年印度成人用户平均每天在电视上投入的时间为 2 小时 11 分钟,占据所有形式媒体的 55.3%,印度人更多地依靠传统媒体资源获取新闻消息、进行娱乐消遣。

主要通过电视等传统媒体娱乐消遣、获取信息资讯,这在中国至少也要倒推10年,即2008年的主流生活方式。现在的国人基本不看电视、报纸,获取信息大多数是通过互联网。

因此可以推测,中国网民的上网时长是超过(至少是相同)印度的。

互联网市场容量=网民数X上网时长。

我们两个指标都超过邻居三哥,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互联网市场容量,又有谁能盖过印度?

所以,中国是毫无争议的全球第一互联网市场,并在几年前就已获得这一称号。孕育出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自然是合情合理。

现在,中国网民数量已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

由于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巨大容量,本土公司只要在国内成为巨头,基本就是国际巨头。这几乎已经成为国内企业成长的标准模式,先在国内长大,然后扬帆出海。

比如家电业的海尔、格力和美的;手机业的华为、OPPO、vivo和小米;互联网新生代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等等,放到国际市场都是第一梯队企业。


如果喜欢答案内容,请点赞,谢谢!头条号《魔铁的世界》专注有营养接地气的科技、商业故事,喜欢请点击关注,每日获取新鲜、有态度的资讯。


魔铁的世界


我的回答不是吹谁,也不想黑谁,就想实事求是分析一下,不要好大喜功,希望大家理解!


BAT的体量完全不能与美国的整个互联网抗衡,哪怕是某些单独的巨头

2018年苹果公司营收2660亿美元,为1.8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595亿美元,为4000亿元人民币。

2018年阿里巴巴营收2503亿元,净利润614亿元;

2018年腾讯营收3127亿人元,净利润787亿元;

2018年百度营收1023亿元,净利润276亿元;

营收:阿里2503+腾讯3127+百度1023=6635亿元 苹果为1.8万亿;

利润:阿里614+腾讯787+百度276=1677亿元 苹果为4000亿。

如果美国再加上两个巨头呢?比如与百度对应的谷歌,与腾讯对应的facebook。

营收和利润的差距之大,是不是难以想象?


核心技术的差距更是命脉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大家能想起,它们有什么改变世界和改变互联网的重大技术突破吗?基本上都是借鉴的外国的商业模式。

苹果是智能手机的开创者;谷歌有安卓系统;这还没说芯片呢!

核心技术上的差距,是更难逾越的!


数据上的差距这么大,为什么有人会产生BAT世界巨头,甚至垄断的误解呢?

一是BAT几乎垄断整个国内市场,是国内的独角兽,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大家潜意识的会认为:只要在中国成为巨头,这么多人,肯定也是世界最大的。

谷歌没有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Facebook没有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等等。

二是没有客观的数据分析和冷静的了解。

就像一个人在县城的高中学习特别好,就会产生在全中国学习好的误解。

三是为了扶持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对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优先发展,其实缺少了对国外发展形势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客观看待进步、正视差距,吹牛是解决不了任何落后的!切勿好大喜功、好高骛远!


畅步防滑


谈到全球互联网,我们都会提到 facebook、微软、谷歌、亚马逊和苹果这五大科技巨头,这几家公司在全球市场各自的细分领域都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没有一个国家的互联网公司能和美国硅谷抗衡。但中国这个市场很特殊。
在中国诞生了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三巨头,即 BAT。这三大巨头在影响力上不弱于美国的同行们。现在互联网美国、中国互联网像是是两极,美国是传统互联网时代一直都是行业领军者,中国则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迎来的爆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确实是目前除美国之外发展最好的,而且全世界排名前 21 强的互联网企业里面,美国占据 12 席,中国占据 9 席,可以说分庭抗礼。
为什么在美国这个互联网行业领先军的情况下,中国却出了可以与之抗衡的 BAT ?原因有二:
  1. 政策支持。正如马云所说,[ 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切,过去 5 年,中国稳定的社会体系运转良好,但同时也涌现出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创新企业。中国的持续发展是互联网行业崛起的关键 ] , [ 我对这个国家有信心的原因是,这个国家在谈论全球化,在谈论对外开放政策,鼓励企业家精神 ] 。
  1. 人口红利。早期互联网的开始离不开人口红利,即便是现在一直再说的人口红利不在,未来是 AI 的。但是,在 12 月 5 日,创新工场创始人兼 CEO 李开复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 2018 投资界年会,李开复说目前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了 8 亿的规模,虽然处于饱和状态,但仍然存在着很多机会,中国的市场红利仍然存在。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更多交流欢迎留言评论 !

stormzhang


不是国家政策的保护,美国企业有大把票子把中国企业扼杀在摇篮,例如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非常可乐被可口可乐用10亿灭杀,广告词还记得"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还有南孚,汇源等等,甚至徐工差点就被美国收购,

才使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明显欧美等是要通过企业架空中国经济,达到利用经济迫使中国屈服于美国,使美国从此无后顾之忧,所以国家政策保护使中国企业有喘息机会并逐渐发展壮大,以中国市场这个世界最大市场做后台征战世界,如:阿里,华为,百度,海尔,美的,比亚迪,腾讯,京东,小米,网易,美团,滴滴,ov,今日头条,ofo,中芯,京东方,美的,格力,宝钢,云南白药,一汽,北汽,TCL,海信等等,还有很多国字号的大家都知道就不提了,现在看来成果辉煌并让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


当然现在互联网美国、中国互联网确实是两极,美国是传统互联网时代一直都是行业领军者,中国则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迎来的爆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确实是目前除美国之外发展最好的,而且全世界排名前21强的互联网企业里面,美国占据12席,中国占据9席,可以说分庭抗礼,再无其他。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有这么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可以孕育出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其实主要还是两大类原因,客观上我们有政策庇护,加上人口红利,主观上还是我们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足够优秀。

客观上讲,政策庇护、人口红利是主要原因

  • 政策庇护提供了一个温床环境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强的国内企业庇护政策,海外的科技公司在国内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不能发展,或者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导致了很多美国的科技巨头来不到中国,比如Google、比如Facebook,即使来到中国市场也要接受非常严格的政策监管,这让国外科技公司在国内发展也是束手束脚,这不适合习惯性放开手脚发展的美国互联网企业。

这一点在中国之外的国家基本上没有这个限制,美国科技公司巨头进入市场以后可以高速发展,很难有对手,但是在中国市场没有了,那么就会有一大堆中国企业冒出来,而且在这块温床上,不用面对海外科技巨头的直接竞争,发展顺风顺水,而且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直接可以copy to China,也就是模式创新,减小了破土的成本。我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等几乎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 人口红利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超级市场


有了政策以后,还得有市场,毫无疑问中国市场是全世界最好的消费市场,至少目前依然是,并且没有之一,毕竟这块市场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并且互联网用户超过了8亿,这是一个几乎完美的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意味着互联网企业不愁吃不愁穿,这是独一无二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找不出第二个市场,印度人口足够但是发展不够,美国发展有余,但是市场太小。

主观上讲,就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牛,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牛

任何时候主观原因才是决定因素,而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人在其中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而且是最重要的。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涌现出了马云、李彦宏、马化腾、雷军、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等众多的知名企业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又有张一鸣、王兴等等企业家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一直都有比较出色的企业家出现。这是中国这么多年来互联网一直发展这么好的根本原因,人是核心要素。

除此之外,中国各大高校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互联网人才,这里面包括技术从业者,行业科学家等等众多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才能保证这些企业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动力。

我们有最优秀的企业家,有最优秀的行业从业者,还有优秀的资源,所以中国诞生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巨头,虽然目前我们在核心技术领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以百度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已经是世界顶尖,而今日头条、小米的顺利出海,让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更进一步,未来中国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会越来越突出。


本文系悟空问答专稿,未经允许转载必究!

EmacserVimer



正如你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美国领英公司在中国已经运营很久了。

领英不可谓不努力,你可以用各式各样的搜索引擎去查看,他们都投了品牌广告。

到今天为止,在招聘行业上,领英依然落后于中国传统的招聘网站,比如说前程无忧之类的。

领英招聘的运作方式是典型的“职场社交”。问题在于,这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吗?


美国公司喜欢设立标准,然后来个全球统一化,这倒符合他们一贯的价值观:什么叫全球化?全球化就是全球美国化,亚马逊在美国是那个页面,在印度是那个页面,在中国也是那个页面内,为了中国专门去订制一个页面?那是不可能的。

易趣网本来运营的很好,是淘宝成长过程中很棘手的敌人,后来和美国的ebay搞成统一化,丢了 不少当年有特色的东西。

当年MSN大战QQ的时候也是如此,对于中国人来说,QQ是社交软件也是工具软件,我有时候开QQ就为截个图,或者给好友传输文件,但是MSN当年不能截图,文件离线传输做的稀烂,没有群。

中国人不喜欢职场社交,中国人的社交和职场是分开的,而领英硬塞给中国职场社交,这能搞的下去么?


字节跳动在抖音出海,取得不少成绩的时候,还是为印度人量身定做了一款软件Helo。

淘宝在出海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把淘宝的页面直接英文化,强行往外推,而是做了速卖通。速卖通的页面和淘宝的页面差别很大。

尊重他国的国情,而不是 要求他国用户的习惯强行向本国靠拢,这是最近中国互联网公司能够出海顺利的原因。


李建秋的世界


互联网行业是边际成本为零的行业,比如社交软件少数人使用跟几十亿人使用其成本增加不了多少,非常容易赢者通吃,这天然上适合垄断,美国又是善于创新,鼓励创新,同时美国又是金融中心,风险投资运作成熟,垄断全球互联网行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个世界上的主要互联网公司都是美国的,比如微软,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都是富可敌国,用户遍布全球,

其他国家很难在互联网行业挑战美国,要么创新比不过,要么融资比不过,

中国确实出现了bat,但是bat谈不上与美国抗衡,bat模式是模仿美国,不属于原创,中国许多互联网公司融资需要通过美国,也就是说没有美国的技术和资金,中国许多互联网公司无法壮大,

中国的bat业务主要是在中国范围内,在世界范围影响力不大,

中国能够出现bat这些市值很大的公司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强,bat迅速本土化,还有互联网行业的技术性连接问题,

facebook的使用体验就不如中国的社交软件,这就是本土化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