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實用“心理自救”,請別陷入“肺炎恐慌”

2020年這個春節,相信給大家都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

從剛開始的不以為然,到現在的談虎色變。

"封城" ,"冠狀病毒","口罩年貨"......這些大家首次接觸到的詞彙,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面對不可知的事物時,而且已經覺得局勢重,就會引起心理恐慌。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又變化莫測,加上現在媒體真假消息的參差不齊,給很多人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很多人共情力很強,會在網上評論

一邊刷信息一邊掉眼淚,不到凌晨3點,都無法睡著

一看到疫情數據的不斷提升,醫療物質的缺乏,心情非常抑鬱,沒有任何安全感

為武漢的醫生護士流淚,自己幫不上任何忙,感到特別無助

我感冒了,感覺自己呼吸很不正常,我是不是也得了,快要死了?

武漢市長周先旺在昨晚初二的新聞分佈會上說,

因為春節和疫情的影響,目前已有500多萬人離開了武漢,這個消息在網上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5個實用“心理自救”,請別陷入“肺炎恐慌”

很多網友都在網上大罵這些人為什麼要逃離武漢,感謝留下的900萬人等等。

在罵之前,能不能看看武漢的流動人口,武漢是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打工者的聚集地,

500萬人中的大部分並非是為躲避疫情而故意離開,春節回家是他們最自然的選擇。

所以我們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給予他們多一份理解。

如果把恐慌焦慮的心理歸罪於媒體不實的報道,歸罪於武漢人,湖北人,甚至回鄉的大學生,上班族,這就是偏頗了。


5個實用“心理自救”,請別陷入“肺炎恐慌”

喬娃作為一個實用心理學解讀人,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任何事情的發生,我們首先不應該被嚇死,或責怪他人,而是理性地看待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根據“費斯汀格法則”表明,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句話說就是你的情緒佔絕大部分的因素。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最近都在家裡,因為無所事事,刷著微博就開始焦慮了,多看到一些負面的新聞就恐慌了,情緒上來時管不住自己了,怎麼辦?

以下5條心理自救建議提供給大家,不管在不在疫區,有沒有被隔離的,都可適用。

願我們一起以平靜的心態,平安地度過這次疫情。

1.定時看手機新聞

回想當年“非典”,那時的網絡還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接收各種信息的渠道比現在要少的多,相對來說,對於普通人焦慮恐慌的影響也小很多。

我的一位朋友小筆,昨天和我說,最近真的微博是5分鐘刷一次,不到凌晨2點,是不能安心睡覺的。唯恐大難來臨,自己卻不知道。

現在各個平臺上,各種疫情的消息不停轟炸,很多新聞媒體更喜歡曝料一些負面新聞,來吸引大家的眼球,使我們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恐慌情緒。

所以我們要改成每天定時查看官方手機新聞,1-2次即可,而不是無時無刻一直在刷疫情新聞。

其實趁這個難得延期的假期,且不能外出。

可以安心學一些自己一直想學,卻沒時間學的課程,或追一部自己一直想看的電視劇也行,再不行織件手工毛衣,向愛人表達情意也很好。

每天可以給自己列一個令人愉悅的假期清單,並執行它,讓自己營造一個有收穫且輕鬆的環境,把疫情當作生活中很小一部分的事情即可。

5個實用“心理自救”,請別陷入“肺炎恐慌”

2.自信有足夠的防護

根據專業建議的現在少出行,出去帶好口罩,回家馬上洗手。

但是有一些疑心病比較嚴重的人群,也是這類公共安全問題最易感的人群,

可能出去時口罩漏了一個小縫,旁邊的人打了個噴嚏,或者這幾天有點感冒了,都有可能讓自己覺得死期將至,惶惶不可終日。

遇到這樣的情況,回憶自己前面已經做了足夠的防護,不要因為小小的一些疏忽或變化就方寸大亂,比如最近剛好有點感冒了,不要先想著可能也得這個病。

可以好好回想一下自己可能是什麼原因感冒了,最近又接觸了哪些人,回憶後,發現沒什麼特別的異樣,是不是緊張的神經也放鬆下來了?

還可以通過自問自答式的反問方式來反駁自己疑心的觀點,比如,冬天是不是感冒高發季節?我以前感冒時是不是也是這些症狀?等等

5個實用“心理自救”,請別陷入“肺炎恐慌”

管理自己緊張情緒有效的方式有很多,深呼吸,泡個熱水澡,和朋友打電話聊天開心的事,或者做瑜伽冥想,或有宗教信仰,唸經或祈禱也非常有用。

這裡再送給大家一個正念呼吸放鬆法:

1. 吸氣,緩慢並深深地按"1-2-3-4"吸氣,約4秒鐘使空氣充滿胸部。呼吸應均勻、舒適而有節奏。


輕柔地對自己說“我身子現在充滿了平靜”


2.抑制呼吸,把空氣吸入後稍加停頓。感到輕鬆、舒適、不憋氣。


3.呼氣,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氣呼出來。此時,肩膀、胸,直至隔肌等都感到輕鬆舒適。


輕聲溫柔地對自己說“我的身體正在釋放緊張”


同時想象著將緊張、恐懼、壓力都隨著呼氣慢慢地都排除了,感覺到身體越來越放鬆,心情越來越平靜。


3.大掃除斷舍離

平時忙於工作,趁這次延期休假,可以把家裡打掃一番。

可以定個計劃,安排幾天完成,這樣既不累,又有具體即時滿足的勞動可進行。

邊打掃,邊斷舍離,把你不需要的東西,做個完整的清理,沒幹過家務的小夥伴可能不知道,光打掃一個廚房間可能都要足足一天。

所以我們趁這次特殊的假期,還自己一個整潔,乾淨的家,也給自己一個乾淨,舒服的心態。

而且做輕體力活的時候,是放鬆自己最好的方式。

5個實用“心理自救”,請別陷入“肺炎恐慌”

4.寫感恩日記

面對疫情恐慌的第一味良藥叫做 “感恩“,

著名積極心理學家Robert Emmons曾言:“正是在危機之下,我們才能從感恩中獲益最大。”

寫感恩日記是一項非常好的危機情況下能自我情緒調節的一種方法。

具體可參照如下:

1.堅持每天寫,不在乎寫多少,今天感恩的事情多了就多寫點,少了就少寫點,每天進行記錄。

2.寫感恩日記時,要感恩落實到人,感恩到人比感恩到事有更多積極情緒的喚起,對自己也更有用。

3.細節處要詳細,其實當你細節處投入的寫完,會發現心情特別的放鬆和愉悅,因為你確確實實的在用心感恩了。

4.要詳細地描寫出感恩事件的起因,具體是誰幫忙解決的,細節是怎樣的。

感恩日記舉例:

今天早上起來頭暈暈的,喉嚨也緊緊的,特別的不舒服,突然特別的害怕自己也得病了。

於是就打電話給了好朋友,她非常耐心地聽完我的描述,幫我分析原因,這是不可能得新冠肺炎的。

更多的可能是昨晚睡得不好引起的,她讓我喝杯熱開水,吃幾顆人丹,然後中飯後好好睡個午覺,應該會恢復的。

我打完電話後,心情也放鬆了許多,中飯後安心的睡了2個小時午覺起來後,感覺好多了,特別感恩她,感恩我有這樣的好朋友,謝謝你,給了我安慰和勇氣!

5.學會正向的自我暗示

如果你這樣想,我有多久沒有這樣自己與自己相處了?

其實也不是肺炎疫情這個原因,更多是因為現在無法返回到自己熟悉的學校或工作崗位,打破了常規,讓自己感受到不安了。

通過正向的自我暗示,把在家中隔離或休假,變成了一個和自己相處的絕好機會。

這樣在家待著的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5個實用“心理自救”,請別陷入“肺炎恐慌”

當疫情危機出現時,意味著平衡穩定的破壞,會引起我們的焦慮和恐慌其實非常正常,所以對自己的反應過激先別害怕,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的。

最開始可能是極度的恐慌,拒絕危機的事件,接著是慢慢接受現實,並積極地應對,

最後是解決問題,恢復到正常狀態。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這個期間除了保護好我們的身體,還要保護好我們的心理,一起平穩地度過這個肺炎疫情。

最後引用一段奚小鹿博士大學同學的一段話:

今年過年很有特色,過了一個標標準準的鼠年。


人們都鑽進洞裡,趴在窩裡,豎著兩隻耳朵,鼓著兩隻眼睛,靜靜的觀察著外面的異常動靜。


誰也不敢到外晃悠了!因為外面來了一隻怪異的,兇猛的大貓!


原來幽默更是調節情緒最好的方式!

最後喬娃想問問大家,今年春節,你是在家怎麼過的,有沒有更放鬆好玩的方法?下面的評論區告訴我哦。

碼了3000多字,寫了4個小時,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的幫助,你的留言,轉發,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喬娃都會銘記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