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为什么不是东窗、南窗或北窗?

伤心望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以其时空交错的回环往复所造成的无穷韵味而名留诗史。但细究这首诗的用语,"西窗"似是一个古代文学中常出现的词汇,与"东窗"、"南窗"、"北窗"共构了"窗"意象的隐晦涵义。那么,这四面"窗"究竟指代了什么呢?


首先,这就不得不提到"东"、"西"、"南"、"北"所蕴含的意义。在古代社会,这四个方位与五行、时序与颜色都存在着观念上的联系。例如秋天的西风,春夏的南风。西方与五行之"金"相对应,我国的西部地区荒漠连绵,如同一望无际的金粉金沙。而西部的恶劣气候更是如同锐利的金器般直将划损人的面庞。李清照有"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之句,本意是"旧时衣"上用金线缝制的芙蓉图案由于磨损而脱落、稀疏。但叶嘉莹先生在解释这句词时则联系到词作创作的的背景,认为"金"更是代表了秋天的风,使得"菡萏香销翠叶残",双关之解,尤为巧妙。因此,《夜雨寄北》中的怀人之想自然也是在"西窗"生发而涨满"秋池"。"西窗"的使用首先就满足了这种古代常识认知下的对应关系。

经过上文的解释,"秋"与"西窗"便得以联系。而在古代文学中,又有"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的文学传统,"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由此成为文人骚客乃至"秋闺怨女"颇得感触的季节:"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当初一段情秋,平分两地离愁"、"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秋天似乎格外会牵引起他们的愁绪,尚永亮在《悲秋意识初探》一文中提到:"我们将生命感发界定为悲秋现象的本质,首先根据的是自然现象与人的生命异质同构的这一事实",总体而言,自然环境的萧瑟变化对于人类有直接感官上的影响,进而使人"情灵摇荡"。这样来看,西窗相聚便成为他在清冷的秋色中关于故人怀念的畅想。小小西窗二字,包孕了这种时序的对应以及深厚悲秋传统下文学的积淀,充满了含蓄典雅的韵味。好妹妹乐队也有一首《西窗的雨》,歌词亦是婉约动人:"西窗的雨,轻轻地吟唱。我美丽年华,今向何方。愿若流水,无心何妨,再化作云雨,某夜倚你西窗。"可见,这种诗意的表达甚至传承到了当代。

不管是西窗所代表的秋,亦或是秋季所生发的愁,事实上都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和思维方式。这种观念自中国古代神话作品便可见一斑,无论是夸父逐日不成后身体化为山川湖泊,日月星辰,还是烛阴之神开目为昼,闭目为夜,都是将人类自身的感受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进行联系。在当今时代来看,这种思维方式十分幼稚,但却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青少年时期浪漫热忱的想象与天真的情怀。在这种悠久传说统摄下的"西窗"之说也称为中国古代文人不言自明的典实,流传于一代又一代的雅丽墨香之中。


一往文学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先给结论:西窗不是什么简单的写实,是习惯的一种表现手法。

原文如下: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夜、雨、相思。

“西窗”常用来表现”深夜“的时间节点。日月想追不聚首。东起西落,从西窗看到月亮的时候,都是后半夜,夜色已深。所谓”月上西窗“。

深夜中,或感怀、或相思,更衬托幽深、孤独、凄凉等气氛。

所以”西窗“往往配着”剪烛“”月上“等,表现夜深了,月亮都过了中天了,烛火也烧了很久,要剪去一些了。

比如辛弃疾

《鹧鸪天·翦烛西窗夜未阑》
翦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系。

类似的很多:

虞美人·碧溪曾寄流红字-[宋] 蔡伸
夜闲剪烛西窗语。怀抱今如许。
寄怀曹雪芹-[清] 敦诚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另外再多说点东窗南窗北窗相关乱七八糟的

  • 东窗

很多人都喜欢引用秦桧杀害岳飞那个”东窗事发“的传说。

但是在诗词里用这个隐喻的基本没有。

东窗往往和西窗相对,用来比喻清晨为主,比喻刚入夜的比较少。

所谓”日出东方"

例如:

《看花回·晓色初透东窗》-[宋] 欧阳修
晓色初透东窗,醉魂方觉。恋恋绣衾半拥,动万感脉脉,春思无托。
《采桑子·当时月下分飞处》-[宋] 晏几道
泪痕揾遍鸳鸯枕,重绕回廊。月上东窗,长到如今欲断肠。
  • 南窗

用法不一,很难总结出一个通用的指代。

不过相对较多的,因为北屋上房,南窗阳光最好,所以有几句用来表示晒太阳、睡觉。

例如:

《杂感》-[宋] 陆游
拥裘南窗下,坚坐试定力。炉香亦不散,伴我到曛黑。
《菩萨蛮·老人谙尽人间苦》-[宋] 朱敦儒
出门何处去。对面谁相语。枕臂卧南窗。铜炉柏子香。
扇子诗-[宋] 李石
竹影月来去,荷香风送迎。南窗枕书卧,醉眼看山横。
  • 北窗

出乎我想当然的感觉,北窗用的也不少。而且更多的和睡觉联系在一起。

本以为老话的说法“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后来想起,很有可能北房很多南北通透,要取暖南窗根,想乘凉吹风被北窗正好。

也有用北窗凉表示凄凉的。

例如:

《菩萨蛮·日长庭院无人到》-[宋] 姜特立
日长庭院无人到。琅玕翠影摇寒瓮。困卧北窗凉。好风吹梦长。
《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唐] 孟浩然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最后补充两句:

《尚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中国诗,往往用于或言志或抒情,少有纯为描述记录讲故事的。

就算写景,要表现的也是意境,轻易不会用纯写实的手法。


文开石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以其时空交错的回环往复所造成的无穷韵味而名留诗史。但细究这首诗的用语,"西窗"似是一个古代文学中常出现的词汇,与"东窗"、"南窗"、"北窗"共构了"窗"意象的隐晦涵义。那么,这四面"窗"究竟指代了什么呢?

到"东"、"西"、"南"、"北"所蕴含的意义。在古代社会,这四个方位与五行、时序与颜色都存在着观念上的联系。例如秋天的西风,春夏的南风。西方与五行之"金"相对应,我国的西部地区荒漠连绵,如同一望无际的金粉金沙。而西部的恶劣气候更是如同锐利的金器般直将划损人的面庞。李清照有"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之句,本意是"旧时衣"上用金线缝制的芙蓉图案由于磨损而脱落、稀疏。但叶嘉莹先生在解释这句词时则联系到词作创作的的背景,认为"金"更是代表了秋天的风,使得"菡萏香销翠叶残",双关之解,尤为巧妙。因此,《夜雨寄北》中的怀人之想自然也是在"西窗"生发而涨满"秋池"。"西窗"的使用首先就满足了这种古代常识认知下的对应关系。

不管是西窗所代表的秋,亦或是秋季所生发的愁,事实上都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和思维方式。这种观念自中国古代神话作品便可见一斑,无论是夸父逐日不成后身体化为山川湖泊,日月星辰,还是烛阴之神开目为昼,闭目为夜,都是将人类自身的感受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进行联系。在当今时代来看,这种思维方式十分幼稚,但却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青少年时期浪漫热忱的想象与天真的情怀。在这种悠久传说统摄下的"西窗"之说也称为中国古代文人不言自明的典实,流传于一代又一代的雅丽墨香之中。





庶之子兮


古人是十分相信风水学的,认为住宅的走向是坐北朝南最为吉利。第一、有和皇家宫苑相同的朝向,皇家的宫苑都是坐北朝南的;第二、我国处于北半球,特别是北方地区,到了冬天,朝南的宅基方向肯定最暖和。又不像今天,人口众多,能有一片庄基地就不错了,还敢乱挑剔?

从这种南北向宅基地的走向来看,不难看出,房子盖的位置就只有东边和西边了。房子在东边的,肯定会有东窗户的存在了,房子在西边的就有西窗户的存在了。在古代很难有南窗和北窗的出现。

这一层意思解释透了,下面的问题就好说了。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为什么不说东窗呢?古代人也讲究一处宅基内上首和下首。自然东边是上首,一般是父母或者长辈住的地方,做儿子的或是后辈只有住到西边了。最有可能李商隐写这首诗时父母尚在,或者他一直住在西房内。

到了南宋,又有一个典故:秦桧在谋害岳飞时,时常在家中和王氏商量对策,就是在东厢房。后来秦桧死后,经常给王氏托梦,说在阴曹地府受尽折磨,让王氏救他,王氏就做道场,道士见到秦桧时,秦桧曾说过”东窗事发矣”之类的话,后世就把东窗事发当做了设计陷害人的成语。所以这东窗一词不是乱用的。

现在就回到正题上来,除了东窗,也就剩西窗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当时住在蜀中,他的妻子在长安,所以下雨天他就仰望北方,想到了住在西厢房的妻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也正是李商隐的这首著名诗篇,又形成了一个成语“共剪西窗”,比喻思念远方妻子,也形容夫妻互爱。


宇玺龙


北窗与平仄不符

只剩下南窗,东窗,和西窗!

古代房子窗子门多朝南,所以窗户也是多朝南向,所以诗中的南窗一般多指窗户,在窗的位置可以看到大门及庭院,视线稍显宽阔,即侧重人从外面归来。侧重点还有望月,听雨,看芭蕉之类。比如“闲损南窗松菊”,比如“向南窗听雨”,比如“移竹南窗初试笋”

东窗就指朝东的窗子,由于面向东方,是太阳和月亮升起的方向,所以一般都指早晨或月华初上。比如“月上东窗”,比如“东窗未白凝残月”,比如“东窗渐明”

西窗是指朝西的窗子,在古诗词里,侧重于私密,侧重于不眠或无眠,如“翦烛西窗夜未阑”,“惊起西窗眠不得”,比如“西窗蜡炬尚泛澜”,

显然,这首诗是写给妻子王氏的,李义山和妻子感情很好,自然不会编造一个不存在的景物以影响代入感,因此,这个西窗一定是写实,就是他们的卧室确实有一扇向西的窗子。

更重要的是,只有西窗才能表现出夫妻两人重聚在一起彻夜倾诉,互慰相思之意。也就是说,抛开写实不论,只有西窗拥有较长的时间属性。

何当共剪西窗烛,两个人对着烛花,一边亲呢地聊天,千言万语,不知不觉地过了很长时间,于是只能剪却灯花,再诉离思。

西窗,拥有强大的时间属性呐!


亦有所思


本来,我一直就对这首诗有一点点自己的看法,看来是到时候说说了。

我认为这首诗当是一首悼亡之作。大中五年,李商隐发妻亡故。秋季,李商隐赴川赴任。这首诗就是作于期间。主题当然就是悼念亡妻了。

我们先说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这里的“君”当指亡妻,亡妻梦中问道,夫君我们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夫君答道我也不知道呢。妻子新故,又要远赴四川,孤身一人,举目无亲,更见思念。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样解释首句当然很符合诗歌“起承转合”中的“起”,点出了写作缘由。

“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人梦中突然惊醒,却不见亡妻,只听到巴山下起了夜雨,雨声那么大,想必那些干涸的池塘都涨满秋水了吧?读这句诗,切入点我认为很重要。第一种解释是诗人整夜没有睡觉,一直在听秋雨;一种是诗人入夜时分沉沉睡去,却被夜雨声惊醒。我认为第二种切入点更为准确生动。因为思念,诗人睡眠很浅,一点雨声,诗人便惊醒过来,再也无法入眠。可见思念深切。

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句是诗人雨夜中的想像。诗人向往,哪一天夫妇二人再能坐在一起彻夜长谈,去谈论那一年的巴山,那一年的雨夜,去长谈这些日子里的无尽思念。在这句里,“西窗”不仅点明地点,更点明时间。我们平常有“月上东窗”的说法,月上东窗,是刚刚入夜时分,而月落西窗,则到了下半夜,思念太长,整整一夜都无法说完,以至于到了月落西窗时分。夫妻二人相见,却谈论“巴山夜雨”,这里的“巴山夜雨”指的是思念,就像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思念。

这当然是我的一面之词,肯定很不妥当,只是为抛砖引玉,供众位大家宏彦提供平台阐释高见,见笑啦!

这里顺便回应一下诸位的疑问:为什么是西窗,而不是东窗、南窗、北窗?这得从房子的建筑构造说起。民间房屋构造讲究坐北朝南,三面开窗,而没有北窗。开窗是为纳光,东西南面都有光可采纳,唯独北窗没有,再加上冬季吹北风,开北窗不利于防寒。所以我们排除北窗。南墙一般为房屋山墙,不开窗,所以只有东西窗。事实上我们读诗应当注意到这两个时间词,东窗一般暗指刚刚入夜,而西窗是后半夜。苏子有“转朱阁,低绮户”一句,指的就是月亮从东边转到一边,而“绮户”在女方即闺房,在男方家为婚房,这样能理解了吧?


酸甜鱼子酱


九微认为李商隐此处用“西窗”是写实,二人卧室的窗子的确是“西窗”,李商隐并非有何指代或典故。理由如下:



一、从格律角度排除“北窗”。

因为“北”是入声字,而“西”是平声。按诗词格律,这是一首仄起句的七言律诗,格律应为: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因此第三句第五个字应为平声,不能用“北窗”。至于东、南、西窗,均符合格律要求。



二、归纳法分析东窗、南窗并无不可。

自诗这一文体在唐发展兴盛以来,“东窗”“西窗”“南窗”常见于各家诗词中。

1.东窗

醉后呈崔大夫
(唐)杜牧
谢傅秋凉阅管弦,徒教贱子侍华筵。
溪头正雨归不得,辜负东窗一觉眠。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唐)李白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2.南窗

村雪夜坐
(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秋怨
(唐)罗邺
梦断南窗啼晓乌,新霜昨夜下庭梧。
不知帘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



3.西窗

夏中病痁作
(唐)温庭筠
山鬼扬威正气愁,便辞珍簟袭狐裘。
西窗一夕悲人事,团扇无情不待秋。

游方山宿李道士房
(唐)徐铉
从来未面李先生,借我西窗卧月明。
二十三家同愿识,素骡何日暂还城。

综上,可知东南西北窗本无特别典故,依据实际情况罢了。

(九微一家之言,喜欢请点赞关注,欢迎交流探讨)


九微喵喵


李商隐的诗比较深情,比较婉约。李白的迷人,是一袭白衣,潇洒飘逸的迷人,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艺术感;李商隐的迷人,是一个温柔的佳人,端庄秀丽间,让人一看就好像一个温柔的姑娘走到心底。李商隐的婉约也不同于白居易的婉约,白居易的婉约,总是加杂着价值判断的况味;而李商隐的婉约,像是自己心灵投在文学上的倒影。

唐朝诗人写的诗作,能让我群体性喜欢的,就是他的许多诗篇让我喜欢的,只有两个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实在让我五体投地,因为他们写一篇成一篇,篇篇都是经典,篇篇都让人爱不释手。白居易我只喜欢他的《琵琶行》和《长恨歌》,杜牧我只喜欢很少的两三篇,这两个人共同的特点就是道德感太重,使自己的诗常笼罩着道德说教的味道,幸亏他们艺术手法很高超,要不然压根没人看他们的诗歌了。

李商隐的出现,让我神奇地遇到了第三个人,他的诗篇就像是临湖的树冠在湖中的倒影,小船划过,在我心底泛起青波。李商隐的诗纯粹是对他自己心灵的观照,让人诵读时看到一颗心灵的孤独与忧伤,多情善感与脆弱易碎,李商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切的诗意化。他把自己心境中的种种思绪一丝不差地转换为文字表达: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又一《无题》,来去无言,唤而不应,奋笔疾书,李商隐把梦境的飘忽难解写的丝丝入扣。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就爱不释手,反复吟诵,惊为天人之作!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首《瑶池》写的也非常有艺术感,对君王求仙的讽刺非常地巧妙,好像批评地很典雅很有节制,一点也不让人感牵强,像是一首优美的政治讽刺诗,作者的用典非常地出色。

像这样的例子,在李商隐的作品中不胜枚举,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

至于这首《夜雨寄北》,也是一首非常迷人的小诗,作者写的深情婉转,语气深沉,真是很值得细细品味!

西窗,月亮西下,表明已到深夜,正是思念浓时,故作“何当共剪西窗蜡”。





骑驴去高考


作为不朽诗人的不朽之作,《雨夜寄北》足足影响了中国诗词一千多年。这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诗,作者在这里说出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诗是怀念友人的,理由是本诗创作于大中五年七月至九月间。而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也殁于这一年的夏秋时候。所以,才会有此诗是寄予长安友人的说法。不过当时通讯条件落后,不能及时得到消息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诗中表现了重逢夜话,深入谈心的欢悦,说是写给妻子的,十分合情合理。

但是,问题是我们要追究这首诗中的一个词,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这首诗的整体意境和内容了。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这第三句诗:“何当共剪西窗烛”。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你和我什么时候能够重新相会,一同剪烛夜谈于西窗之下。

如果我们要深究这个“西窗”是什么地方的话,那么这首诗寄予的对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首先,我们假设与诗人“共剪西窗烛”的是友人,那么,他们的谈话场合应该是公共的场合或者是半公共的场合。也就是说,要么是酒肆茶楼,要么是双方家里待客的场所。在这里,“西窗”可能是公共场合中的一种泛指,说是一种文学的习惯用语可能也很合适。如果是在双方的家中,就一定是对方待客的场所。因为我国传统民居的四合院,正房东屋永远都是主人的居室。西屋一般是书房,那么,在书房和友人剪烛畅谈,就更容易解释。

如果剪烛夜谈的对象是自己长久分离后又重新聚首的妻子,我们可以有如下的理解:首先,他们谈话的地点一定会是在家里,当然,李商隐在《蝉》中有“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这样的句子,所以,他们夫妻也完全有可能是借住或者租住在别人家里。

无论是自己的房子,还是租住他人的,有一点我们能肯定,就是李商隐和妻子的谈话一定是在自己的家里!这样,谈话的场所就非常有讲究了。我国古人是非常注重礼仪的,所以,除了休息,其它时间夫妻是太可能在卧室里聚会的。而且李商隐的夫人王氏出身大家庭,知书达理,双方的谈话的内容完全可能是很雅致的。所以,在书房中秉烛长谈,是夫妻之间感情的交流,就像李清照和丈夫赌书泼茶一般。

还要强调一点的是,无论谈话对象是谁,正房东屋一定是主人的卧室,所以不可能是谈话的理想场所。

最后要说的是,从这一句诗和后一句的平仄关系上来看,这里的西窗压的是平韵,如果要用东窗,平仄就不对了。而且李商隐成诗是秋天,我们国家有五方对五季的说法。西方属金,对应秋天。在这里,坐于西窗之下,是既合情又合理的事情。


抱香楼主


根据中国居住的房子和居住习惯来讲,一般家庭正屋以三间俱多。中间为中堂,东间为主人住房,西间为子女住房,如子女多了可住厢房。所以西间为家里长子或长女(未婚)时居住,也有条件差的已婚长子住西房。父母过世,长子可住东房。我个人认为李商隐诗中所写西窗,正是反映了即将成年的未婚男、女。如写东窗那是父母,北窗、南窗没有固定所指。而只有西窗才能反映所指。只有住在西房中的人才怀有对情感的向往,对异性的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