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空推演: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開戰,日本會被爆捶

在我看來,德國應該是完勝,大致就是陸空碾壓,海軍潛艇打游擊,日本三個月失敗。

首先從軍事工業技術水平來看,德國是完全碾壓了日本的。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當中,具有主導地位的國家就是美國和德國。雖然德國的第一次革命比英國晚了些,但是在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德國的綜合國力就已經超越英國了。

我們再來看看日本。日本早期跟我們中國一樣,也是一個經歷了閉關鎖國的國家,而且也曾經簽過不平等條約。明治維新後,才逐漸變強的。從時間上,已經比德國晚了很久了。

而且,日本這個國家,兩次工業革命都是同時進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他的工業發展難免會有些畸形。它的那些武器比起中國這種落後國家,還算可以。但是跟德國比,就差了太遠了。

兩國在二戰時期都是工業化國家,但日本和德國這個老牌歐洲工業強國來說,還是不夠看的,二戰前,德國已經是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第一經濟體,實力僅次於美國。以鋼鐵產量為例,1940年德國年產鋼鐵2154萬噸(此時德國還未進行戰爭總動員,還有潛力可挖),而日本只有686萬噸。不到德國的三根之一,正是憑藉強大工業實力,德國可以為戰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德國工廠每天都在製造著大量的飛機 坦克 槍擊彈藥……源源不斷得補充前線。而日本本身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基礎薄弱,工業能力在亞洲範圍內是最好的,但和老牌列強德國比還是差一些。

陸海空推演: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開戰,日本會被爆捶

當然,德國和日本擅長的地方不太一樣。日本畢竟是一個島國,所以在海軍方面是非常厲害的。甚至在航母戰列艦這一塊,幾乎也是全球最先進的。

而德國,則是在空軍、陸軍方面更加厲害,如果是在陸地,德軍會讓日本知道什麼叫做閃電戰。而且那種直觀的衝擊,絕對要比蘇聯在諾門坎來得激烈。

對此我還是用數據來說話。

首先海軍自然是日本強,這是肯定的。畢竟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那可是能和美國海軍大戰三百回合的存在,而德國海軍則只能是被英國人滿大西洋的追,生氣至於,只能是靠著潛艇挽回點兒面子。

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美國的艦隊噸位與英國並列世界第一,都是52.5萬噸;而日本穩居世界第三,達到了31.5萬噸。而當時的德國是戰敗國,根本就沒機會進入到這個排名裡面。早在1921年的《凡爾賽條約》中,就嚴格限制了德國海軍的規模與實力。

條約規定德國只能擁有15,000名的海軍人員,規定服役長達25年;船艦僅能保有6艘排水量10,000噸以下的舊式戰列艦、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12艘魚雷艇以及額外規定禁止擁有軍用飛機、航空母艦和潛艇。

陸海空推演: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開戰,日本會被爆捶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為了擴軍,於1936年的倫敦會議上,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聯合艦隊的實力再一次猛漲。

據統計,截至1939 年,日本聯合艦隊一共擁有大型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6艘,巡洋艦37艘,驅逐艦122艘,潛水艇62艘。

而此時的德國海軍,雖然1935年6月18日與英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德國可以裝備潛艇,並能建立規模為英國皇家海軍35%總噸位的艦隊,總噸位約40萬噸,其中戰鬥艦總排水量為18萬,這也限制了新建造的4艘戰列艦,每艘排水量皆不能超過45,000噸;而潛艇部隊則為英國潛艇的45%。

但其與之相應的擴軍計劃——Z計劃才剛剛起步,其能拿得出手的也就2艘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艦、2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和共34艘的驅逐艦和魚雷艇。

這顯然沒法比。

所以海軍方面,德軍基本上是打不過。不過話說回來,潛艇戰不可忽視。就大西洋戰況來看,德國的潛艇戰效率高於美國,掐斷日本的補給線輕而易舉。德國的潛艇戰敗於盟軍的雷達技術,而日本的電子技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反觀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反潛表現可以看出來,如果把對手換成德國,日本估計會死的更難看。

陸海空推演: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開戰,日本會被爆捶

要知道日軍是一個非常依賴海上運輸補給的國家。

至於陸軍方面,日本更沒法打了。

德軍完全可以碾壓日軍。毫不誇張的講,一個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就足以橫推日本整個陸軍。

先說說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是怎樣的一個實力。

初建時中央集團軍群總兵力達到了145萬人,此外還有兩千多輛坦克與自行火炮。

其具體是由第4和第9兩個集團軍組成,此外還包括第二和第三兩個坦克集群。總計有34個步兵師,9個裝甲師、6個摩托化步兵師、1個騎兵師和2個摩托化步兵旅,以及其他獨立作戰單位。

僅僅從人數上來比較,這差不多是52個甲種師團的規模。(平均日軍一個甲種師團滿編為2.8萬人)

但是人數並不代表戰鬥力,熱兵器時代,單兵素質和武器裝備才是王道。

陸海空推演: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開戰,日本會被爆捶

而日軍與德軍在單兵素質和武器裝備的配置上都有著巨大的差距。

單就戰鬥力而言,德軍一個滿編一萬八的普通步兵師,足以當得上日軍一個甲級師團。

要知道,德軍步兵師僅僅105口徑以上的大口徑火炮都在50門以上。

比如其炮兵團,裝備有8門150毫米榴彈炮、36門105毫米榴彈炮,還有4門105毫米火炮。而其他普通步兵團,其實也有著一定的重火力配置,其中最為出彩的便是,炮連所裝備的兩門150毫米SIG33型重步兵炮了,那威力可比什麼九二式步兵炮大多了。

至於日軍,105毫米以上的重炮,一般是12門,而且全是105毫米的。

至於105毫米以下,那同樣沒法比啊。日軍整整一個炮兵聯隊,也就36門75毫米山炮,而德軍一個反坦克營就能掏出36門75反坦克炮出來,這怎麼打?

此外在迫擊炮、輕重機槍等配比數量上都是要超過日軍的,當然,如果擲彈筒也算迫擊炮的話,那估計日軍要多一點。再看班組火力,日本的步兵班裝備一挺歪把子機槍,一個小隊兩個擲彈筒。而德國陸軍一個班一挺MG42,甚至德軍擲彈兵一個班兩挺機槍。火力上,日軍也是被碾壓的。大量裝備自動武器的德軍,在面對火力不足的日軍,是有絕對的優勢的。

完全不誇張的講,單從火力強度而言,德軍一個步兵師至少能頂兩個日本甲種師團,這樣的優勢足以彌補人數上的差距。

所以一個德軍步兵師對上日軍甲級師團,完全沒壓力。也就是說,中央集團軍群裡面的34個步兵師,相當於34個日軍甲種師團。

陸海空推演: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開戰,日本會被爆捶

這還沒完,要知道德軍還有9個裝甲師呢,那可比步兵師厲害多了。每個師擁有坦克152輛,此外還有81迫擊炮、自行反坦克炮等等武器搭配。同樣不誇張的講,一個德軍裝甲師拿出來,那基本可以碾壓日軍的甲種師團。

因為日軍根本沒有相應的反坦克部隊或者裝甲部隊與之對抗。難道你讓日軍的小豆戰車去打德國動物園,那還不如挖坦克壕,扔炸藥包呢。

後面再加上德軍騎兵師、摩托化步兵師以及其他獨立作戰單位,以及配合其多兵種大兵團作戰的優勢,保守估計頂70個甲種師團。

為什麼說是保守估計?

因為這樣一支軍隊如果集合起來,其戰力往往不是人數可以彌補的,70個甲種師團已經很給面子了。

當然,這還不是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巔峰實力,在後來的3加3時代,其擁有3個裝甲集群和3個步兵集團軍,總計76個師,人數接近200萬。火炮14000多門,此外還有1300多架戰機。

陸海空推演: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開戰,日本會被爆捶

說實話,就日本航空兵的實力來看,這1300架戰機,足以橫掃日本海陸軍航空兵。整個二戰期間,美國陸航對德國空襲損失上萬架飛機,相比之下對日本損失不過幾百架,除去德國防空部隊,德國空軍僅僅依靠西線空軍達到這個成就還是不容易。而日本直到戰爭結束,並沒有拿得出足以對抗美軍的優秀戰機,零式在戰爭的短期優勢之後就已經劣勢明顯。德國的FW-190卻足以對抗盟軍主力戰機,後來的ME-262更是幾乎無敵。

陸海空推演: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開戰,日本會被爆捶

這種環境下,如果雙方交戰,以步兵為主的日軍甲級師團,這仗沒法打!

所以,最終的結論很明顯,如果二戰日軍對上德軍,會被暴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