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美國不全力攻打日本而是先去打德國?

金絲鳥樂傳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



我們可以先看看當時的法西斯聯盟,德國意大利,還有日本。德國和意大利都在美國東岸,那裡距離珍珠港中間可是隔了一個非洲,還有美國,他們打珍珠港,不是多此一舉嗎?而美國西邊,只有一個日本,自然是日本和美國對抗了。


為什麼日本偷襲珍珠港?

這也是因為事態的發展並不像他們預料的那樣。當然如果他們可以成功的攻下大陸,那麼也就意味著他們到東南亞的路上道路打通,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不從水路就可以達到運輸資源的目的,可惜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都是沒有進步,所以他們不得不去偷襲珍珠港,緩解自己的壓力。


再說美國為什麼不打德國。

為什麼要打德國,蘇聯那麼強大,讓德國更多的去消耗蘇聯不是更加的符合自己的利益,再說,蘇聯又不是打不過德國。而且德國也沒怎麼招惹到美國,這麼去打不符合自己的邏輯。


還有就是為什麼要打日本,人家都找上門來了,你還能不還手嗎?再說,繼續讓日本這麼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變得無法收拾,稱現在他們偷襲珍珠港這個時候打他們剛剛好。


圍知歷史


美國早就想打德國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的確是日本坑了德國人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二戰帷幕正式拉開。波蘭在遭到入侵後立即向英法求救,而英法也迅速對德國宣戰。但是此時的英法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統阿爾貝·勒布倫仍舊希望德國在佔領波蘭後能夠繼續向東進攻蘇聯,達到“禍水東引”的目的。

英法當時的戰略是: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不衝著我,我也不動。

而此時德國的盟友日本表示不會摻和歐洲戰事,而美國也發表聲明將繼續嚴守中立,此時的歐洲戰場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是令英法萬萬想不到的是,德國沒有按照套路出牌,而是在次年4月攻佔了丹麥和挪威。5月10日 德軍正式入侵西歐,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相繼投降,英法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可面對著早有準備的德軍裝甲洪流,英法聯軍在戰術上卻一直搖擺不定,導致迅速崩盤。

5月26日—6月3日 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下海逃往英倫三島,6月14日 德軍進駐巴黎,6月22日法國正式向德國投降。

(德軍進駐巴黎,通過凱旋門)

德軍的一系列騷操作直接打得英軍沒了脾氣,要不是有英吉利海峽的保護,倫敦上空估計早就飄揚著納粹旗幟了。

為了迫使英國投降,德國隨即對英國發動了不列顛空戰,並觸動潛艇對英國進行海上封鎖。不過英國人並沒有因此而向德國就範,英國皇家空軍最終挫敗了德國空軍,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勝利,但是德國U型潛艇的海上封鎖仍舊是讓英國人的日子苦不堪言,於是英國緊急向美國求救。

可美國作為中立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很高,美國政府也不敢直接援助英國,只能通過正常的國際貿易給英國人輸血。

在美國“事不關己”的態度下,英國人很快消耗掉了所有的外匯儲備,而此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羅斯福深知這場戰爭美國是躲不過去的,一旦英國淪陷,那麼局面對美國來說則更加危險。為此羅斯福不斷遊說國會為英國提供支持,但遭到國內反戰勢力的強烈阻撓。不得已之下,羅斯福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就是把物資租給英國人。

在羅斯福的推動下,1941年3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通過該法案,美國向英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2個月之後,在國民政府的強烈請求下,該法案也將中國納入其中。

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歐戰戰場全面鋪開,華府對此高度關注,羅斯福參戰之心已經非常的急切。但此時美國國內的反戰之聲還是很高,而宣戰權又握在國會手中,羅斯福十分為難。

不過歐亞大陸的戰事還是讓美國人有了不少危機感,從1940年開始美國的軍費就大幅提高,美國軍方也密切的注視著日本和德國的行動。

在蘇德戰爭打響之初,德軍一路高歌猛進,德國甚至向盟友日本表示,對蘇戰爭將在年底前結束,德日有望迅速在西伯利亞會師。面對德國人畫下的大餅,日本軍方無不為此歡心鼓舞。

德國人這番話的初衷是希望日本能夠加入對蘇作戰,但日本人此時早已放棄了“北上”戰略。對美英宣戰,然後橫掃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已成為日本既定計劃。1941年7月28日,日本趁法國淪陷之機進而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開始進軍東南亞。

這一時期的東南亞除了泰國以外,基本都是美國、法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日本人的佔領法屬印度支那的行動顯然對美英荷構成了威脅,美國隨即宣佈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緊隨其後,宣佈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

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極為缺乏的國家,而石油又是極為重要的工業燃料,如果沒有穩定地石油供給,一個國家連日常的社會運轉都難以為繼,更別提發動大規戰爭了。

日本的當時石油主要依靠美國以及荷屬印度尼西亞的油田,雖然日本在佔領中國東北之後就組織了大規模的石油勘探行動,但是日本人最終沒能在東北發現石油。因此美英荷對日本的石油禁運直接將日本逼到了懸崖邊上。

這時的日本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停止戰爭,與美英荷講和,撤出法屬印度支那。

第二個選擇:孤注一擲,對英美荷宣戰,將戰爭擴大化,直接佔領東南亞。

喜歡豪賭國運的日本最後選擇了後者,而德國人在歐洲的節節勝利也給了倭人信心,日本人認為對美國作戰的時機已經到來了,大日本帝國將續寫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的輝煌勝利,完成鈴蘭制霸天下的野心。

出擊吧,瀧谷源治!

哦,不對。

出擊吧,山本五十六!

1941年12月7日清晨,經過精心的準備,舊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偷襲了美國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海軍基地,給美國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

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二次本土遭到敵人入侵,上一次還是在1813年,美國在“美加戰爭”中被英軍攻陷了首都華盛頓,在那場戰鬥中美國總統府白宮被英國佬一把火給點了。

此後128年間美國本土再未遭受過入侵,直到日本端了珍珠港。

(日本零式戰鬥機飛臨珍珠港上空)

偷襲珍珠港直接引爆了美國國民的憤怒,美國國會次日便對日本宣戰,並將12月7日定為國恥日。

其實美國高層對於日本的行動是非常開心的,羅斯福早就想參戰了,甚至今天很多人都認為珍珠港事件就是美國高層一手策劃的苦肉計,為的就是引導民眾同意加入戰爭。

但是對日宣戰並不是美國的主要目的,對德宣戰才是華府想要的。只是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人,不是德國人,美國一時半會兒也沒有理由對德選擇,只能等著德國對美國宣戰。

好在美國並沒有等太久,僅僅4天之後,德國便主動向美國宣戰了。

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立刻召見日本駐德大使大島浩,元首並沒有像傳言中描述的那樣對日本大使暴跳如雷,反而是希特勒對大島浩進行了安慰。元首表示德國會依照《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約定對美國宣戰,他告訴日本老鐵千萬不要害怕。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是德意日於1940年9月27日簽署的正式的軍事盟約,條約中第三條規定:

“三國並承允如果三締約國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歐洲戰爭或中日衝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

因此根據條約的規定,德國和意大利於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宣戰。

在得知柏林對美國宣戰之後,華府開心的不得了,當即決定禮尚往來,也對德國宣戰,此後二戰正式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戰爭。

雖然珍珠港不是德國炸的,但是美國參加二戰的主要目標就是針對德國,畢竟歐洲與美國的關係更加緊密。而美國高層早在戰前就制定了“先歐後亞”的戰略,將美軍主要精力放在歐洲戰場,先搞定德意,再回頭弄死日本。

(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法國諾曼底地區,拉開了著名的諾曼底登陸)


千佛山車神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但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確定的策略是先歐後亞,那麼為什麼美國是被日本攻擊,反而不是先進攻日本,而是先將歐洲戰場作為主戰場,反而東亞太平洋戰場作為次要戰場呢?應該說,美國做出這樣的選擇,一是因為當時歐洲是國際政治中心,從美國全球戰略角度來說,歐洲必然是其首要關注之地;二是因為美國與歐洲的天然文化聯繫,這使得美國人天然首先關注歐洲;三是因為傳統白人至上的觀點,這導致雖然是日本襲擊了美國,但美國仍然將德國看做是首要威脅;四是從威脅程度上來說,從德日兩國對比來看,德國的威脅程度顯然高於日本


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的行進路線圖、鳥瞰珍珠港、日軍飛機拍攝的襲擊珍珠港照片以及被襲擊後燃燒了兩天的亞利桑那號戰艦


首先,十九世紀末以來的美國就一直奉行著先歐後亞的傳統與原則。在美國人看來,美國無法同時在太平洋與大西洋打兩場進攻性戰爭,因此美國必須對此作出選擇,到底那個戰場優先

。一方面,從航海大發現開始,歐洲就一直是國際政治的中心。歐洲作為國際政治中心,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而即使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主要是在歐洲進行,這使得雖然歐洲傳統中等強國已經相對衰落,但是至少從表象上來看,歐洲仍然是國際政治中心。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所有強國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歐洲——不論它是歐洲國家還是歐洲以外的國家,即使歐洲以外的強國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本國所在區域。另一方面,當時美國的精華地區集中在美國東海岸,即大西洋沿岸,因此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考慮美國可能參戰的情況時,必然要考慮如果美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同時作戰時的選擇,而這一選擇,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並不複雜,必然是先歐後亞。


1941年8月羅斯福與丘吉爾在英國軍艦威爾士親王號會晤並起草了《聯合國家宣言》(上)、1935年時的偽滿洲國海報(中)以及1942年時盟國與軸心國的生產情況(下)


其次,從地緣文化角度來說,美國文化與歐洲一脈相承,可以說美國文化就是歐洲文化在美洲的分支。換句話說,美國完全可以看做是不是歐洲國家的歐洲國家。因此歐洲自然就是美國除了美洲以外,最為關注的地區,歐洲的事態也自然就成為美國最關注的事態。雖然我們說美國建國以後,長期奉行孤立主義政策,但是即使是在美國剛剛建國後不久,美國內部就曾發生過究竟是否干預歐洲政治——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歐洲政治,的爭論,只不過由於雙方對究竟是支持英國還是法國爭執不下。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決策層和美國民眾關注的焦點並非亞洲太平洋的戰事,而是歐洲國際政治事態和戰爭的進展情況。所以當美國決定參戰以後,美國才會迅速決定將歐洲作為主戰場



1940年時的歐洲(上)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局勢演變(下)


第三,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西方文明確立了對非西方的絕對優勢,這使得西方人在面對非西方世界時,自然就生出了一種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很容易導致白人至上的種族帝國主義思想與救世式帝國主義思想的泛濫。而雖然帝國主義思想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打擊,已經開始受到普遍質疑,但是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思想卻在西方根深蒂固。而這種思想在自認為“天定命運”的美國,更是頑固,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美國主流文化中一直存在著對其他種族的天生的優越感。而日本雖然在明治維新後迅速崛起,但在美國人看來,日本人(當然也包括所有亞洲人),都是比白人低一等的人種。再加上日本在侵華戰爭中,並不能迅速實現其征服中國的野心,這使得美國人傾向於低估日本人的實力。可以說,這種種族主義情緒實際上妨礙了美國對日本的實力的正確評估,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先歐後亞的戰略。



開羅會議(上)、德黑蘭會議(中)與波茨坦會議(下)


第四,雖然是日本先發動對美國的襲擊,但是從德日兩國對比來看,美國認為德國的威脅相對與日本的威脅而言更大一些。首先,從德日兩國實力對比來看,無論從硬實力,還是軟實力上,德國都是德意日軸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而且軸心國事實上是各自為戰,並沒有形成戰略聯動,因此儘管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看起來日本人更為咄咄逼人,對美國造成的打擊更大,但總體看來德國才是美國的真正強敵。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與太平洋戰場其實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戰場歐洲戰場是一場關乎政治體制、社會生活方式的意識形態之戰,而太平洋戰場更多的是一場傳統霸權之爭。從威脅程度上來說,德國納粹的意識形態已經對美國國內政治制度與社會生活方式產生了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德國對美國的威脅,遠遠大於日本對美國的威脅


希特勒(上)與日本天皇投降詔書(下)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很難聚集起有效的力量,來在太平洋上與日本進行抗衡,也就是說,美國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加速生產,重建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存在,所以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暫時無力挑戰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優勢地位,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美國在天平洋戰爭初期,才會暫避日本鋒芒,採取守勢,積蓄力量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所以美國才在參戰以後,確立了先歐後亞的策略


hording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二戰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幾乎全部都在太平洋戰場。陸航的一半在太平洋戰場。

美國陸軍在太平洋戰場,也有陸軍21個師。只是歐洲戰場陸軍相對多,為61個師。在太平洋戰場為陸軍21個師,海軍陸戰隊6個師,一共27個師。

1941-1945年,美國共建造了航空母艦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這龐大的海軍軍力,幾乎都部署在太平洋戰場參戰。

但是從援助來看,歐洲肯定是重點,二戰美國絕大部分援助,都給了蘇聯,英國,法國等國。在亞洲的援助數量非常少。而且,美軍1943年就開始在太平洋戰場進入反攻階段。同時,美軍對德軍,也是在1943年開始進入大反攻,主要戰場當時是在北非。

美國在歐洲可以通過援助,讓歐洲的盟友包括蘇聯,對抗和削弱德軍。最後,美軍在1944年開始對歐洲進行大反攻。但是,在亞洲,美國沒有可以嚴重削弱日軍的盟友。為此,在太平洋戰場,美軍只能自己充當主力。

從始至終,都是美軍作為絕對主力,在太平洋戰場殲滅了日本海軍,日本海航,日本航運能力和陸軍一些主力部隊。這一點與歐洲不同,德軍是,美軍,蘇軍,英軍等等共同削弱和殲滅的,特別是蘇軍貢獻很大。


深度軍事


其實稍微懂點軍事策略的都知道,美國為什麼在二戰初期和中期不對日本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是先進攻歐洲的德國!

這個問題就要從三軍說起,美國二戰參戰前,有兩大艦隊,大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但是大西洋艦隊的實力佔據了美國整個海軍實力的百分之六十五,因為歐洲有美國的親戚英國,這是美國必須幫助的。而亞洲的日本是島國,海軍軍事強國,整體海軍世界排水量世界第三,戰鬥實力排名第二,航母的總數世界第一。美國二戰開戰初期不是沒有實力擴軍,而是國會不同意大規模的擴軍,因為當時美國經過世界經濟危機沒有多久,國內很多行業恢復需要資源分配來發展,所以美國想打想擴也都難。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國政府終於有了以開戰而大勢擴軍的理由了,但是海軍擴軍不是像陸軍一樣,經過三五個月的訓練就可以得,軍艦的建造和船員水手的培訓最少都要一年到兩年以上的時間,而且更重要的是,太平洋上的日本海軍實力太強,不像歐洲的德國海軍實力非常的弱。太平洋上大多數都是海島登入作戰,需要大量的海軍和物資準備時間,每個登入作戰都是耗時耗物資,還有空間距離遙遠,還要防備日軍海軍各方向的進攻,所以美國對日本的反攻都是在1944才開始的。再加上日本大部分的兵力被中國戰場束縛,難以抽身太平洋。

反觀德國,海軍實力只能是防禦,而德國最強的陸軍絕大多數在和蘇聯作戰。當時的蘇聯對德軍的消耗大大的超過了日本在中國的消耗。不像日本在太平洋主要是海軍作戰。為此美國和英國在北非做了一次實驗性的反擊,沒想到一擊就成功了,德國的三面作戰使得美國對德國的壓力大大緩解,而不用像太平洋上和日本一對一的作戰。這就是美國的聰明之處,先撿最輕鬆的打擊方式贏得戰爭,贏得聲勢上的最大主動。而後再聯合眾力打擊最後一個敵人日本。


鰟鮍1


二戰期間,在美國人眼裡,日本就是一個列島,所有資源都需要進口和掠奪,是鼻屎之國,疥癬而已。

而且從31年盧溝橋事變起,十年來在中國的佔領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中國就像是個爛泥潭,讓日本無法輕易脫身。

美國自認為,撥給中國的那些援助,完全可以阻擋住日本吞華的步伐,只要中國不倒,日本在亞洲就會永無寧日。


歐洲則不然,是美國工業產品的市場,也是美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更是美國人精神文化宗教思想的發源地,那是他們夢裡的故鄉。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美國放手不管,那些土地、資源、人才和市場將會被納粹德國佔領和獲取,將會形成一個超級大國,與美國抗衡。即使不主動打擊美國,但只要限制貿易往來和人員交往,那麼美國也將會損失慘重,直至奄奄一息。


所以,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與其仰人鼻息,不如只爭朝夕。與其聽之任之,不如與命運抗爭。既然閉關鎖國就是等死,何不主動出擊求得一生。

至此,美國向德國宣戰是順理成章,做了精心準備,必須要這樣做。而對於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對日本宣戰,則是既來之則安之,順勢而為,不得不為。


新文化街男孩


也許是德國實力比日本強很多,讓人們會有這種感覺,但是美國絕不是沒有全力對付日本。日本空襲珍珠港之後,美國立刻轟炸東京,6個月之後就和日本進行中途島會戰,打敗日本,隨後在瓜島反攻,動作極其迅速。而大規模打德國是在1944年6月份才正式登陸諾曼底,比打日本晚多了。


1941年12月份,日本不宣而戰,空襲美國太平洋艦隊駐地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美國立刻開始國家總動員,並且宣佈對日本德國作戰。也許有很多人總是按照歷史書上所說,認為美國自始至終都是先歐後亞,沒有積極努力的對日本進行作戰,但我覺得這種說法是不那麼正確的。

美國為了振奮自己的軍心,在不久之後就策劃由兩艘航空母艦空襲了日本的首都東京。要知道這個時候日本實力比美國強很多,這次空襲恐怕是一次冒險的行動,其風險不亞於日本空襲珍珠港。這場空襲對日本造成的損失可謂是微乎其微,但是卻極大的振奮了美國的軍心。

在日本開始向南攻打澳大利亞的莫茲比克港的時候,美國派出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號兩艘航空母艦前往迎戰,那就是著名的珊瑚島海戰,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艦大對決。在這場海戰中,美國的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被擊沉,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也受了重傷。要知道這個時候日本的實力,要強過美國很多,照一般人的想法,美國應該避開日本才對,但是美國自始至終都是在和日本針鋒相對,從沒手軟和退縮過。

珊瑚島海戰之後,山本五十六統率聯合艦隊的主力,以絕對優勢兵力攻打中途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也沒有任何逃避,太平洋艦隊全線出擊,包括剛剛從珊瑚島海戰中重傷回來的約克城號。由於美軍破譯了日本的密碼,得以掌握日軍的動向,最終擊敗了日本,導致日本4艘主力航空母艦被擊沉。日本在開戰以來取得的優勢,一下子就化為烏有了。

之後美國又馬不停蹄地開展瓜島戰役,非常出乎日本人的預料之外,因為日本人認為這個時候日本還佔據優勢,美國不太可能這個時候發動反攻。這場戰役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雖然日本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是最後日本實在是耗不起了,山本五十六被迫退出瓜島。史書上說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但是瓜島戰役的重要性一點兒也不比中途島低,而且耗時間非常長,完全是一場國力之間的消耗戰,這場戰役可謂是把日本的戰爭潛力都給耗沒了

隨後的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取得了絕對的主動權。美國更是開足馬力,先後發動馬里亞納大海戰和萊特灣大海戰,徹底消滅了日本海軍僅剩的主力,此時日本的投降已經只是個時間的問題了。而在歐洲,美國和英國開始都是在坐山觀虎鬥,冷眼旁觀德國和蘇聯進行殘酷的消耗戰。當然美國也不是什麼也沒做,而是通過轟炸德國的本土來支援蘇聯的戰爭。

一直到了1944年6月份,德國敗局已定,美國和英國為了搶奪勝利的果實,這時候才開展了諾曼底登陸,正式登陸歐洲大陸,開始對德進行大規模作戰。此前一般只是進行一些轟炸和小規模的戰役而已。而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海軍主力的大決戰,可是一直在進行著。


平安讀歷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派航母和微型潛艇襲擊了美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軍事基地珍珠港,與此同時,美國陸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也遭重創,12月8日,美英對日本宣戰,緊接著,20多個國家紛紛對日本宣戰,12月21日,德國和意大利對美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由此升級。

從當時的局勢來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的確更加重視歐洲戰場,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的六個月時間內,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很難與日軍較量,因此,美軍在太平洋暫時避日軍鋒芒多少有點實力不足的意思。畢竟,就算美國生產力強大,軍事科技先進,倉促之下,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把所有的能量發揮出來。航母、潛艇、艦載機的確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逐步取代了戰列艦在海戰中的地位,但珍珠港倉促應戰直接導致美軍4艘主力艦被擊沉,3艘戰艦負傷,美軍的代價相當大。

當然了,歸根結底,美國還是更加重視歐洲,無論從美英之間的關係,還是美國的全球佈局來講,歐洲始終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在很多時候都會優先考慮歐洲。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就參與了歐洲戰事。1941年7月,美軍登陸冰島,接替英軍負責冰島的防務,不久,美國宣佈負責護送冰島以西的運輸船隊。此時此刻,美國的“中立”政策實際上已經不管用了。9月11日,羅斯福總統命令美軍對德軍潛艇實施“見了就打”策略,德美之間從那時候起已經進入了軍事對抗狀態。當然了,美國對德國的真正大規模軍事行動始於1942年8月美軍第八航空隊對德國的戰略轟炸。

另一方面,如果美國不支援歐洲一把,戰略態勢隨時會轉變,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歐洲戰事主要集中在東線。此時此刻,德軍的進攻鋒芒的確沒有蘇德戰爭初期那麼強,其裝甲集群的推進速度也已經很慢。蘇聯初步掌握了戰爭主動權。當時的情況是,德國陸軍在蘇聯境內失蹤了75萬人,空軍也損失了5180多架戰機,德軍26個主力師和13個主力旅幾乎全部被消磨殆盡。即便如此,當時離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還有很長時間,蘇聯仍然在與德軍頑強戰鬥。擺在美國面前的有幾道難題。

如果繼續放任德軍在歐洲胡作非為,有兩種後果,第一,蘇聯如果堅持不下去,意味著整個歐洲都有可能被法西斯籠罩,畢竟,歐洲戰事長時間主要集中在東線蘇聯、北非以及英倫三島一帶,蘇聯塌陷,無疑會動搖整個反法西斯戰線。從這一點講,美國需要援助盟國,甚至包括蘇聯,放眼整個二戰,美國對歐洲各國提供了大量軍事及經濟援助;第二,如果蘇聯撐過最艱難時期,進而擊敗德軍的話,歐洲很有可能是蘇聯說了算,從這一點來講,美國也必須在歐洲橫插一腳以防止蘇聯獨享勝利果實。此外,要想徹底擊敗德軍,美國必須聯合英法等國開闢第二戰線,因此才有了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

多起事件發生的時間不一定連貫,但美國走的每一步都思維縝密。至於日本,既然它已經觸怒美國,後者也已經向其宣戰,考慮諸多因素後,美國暫時沒有主動針對日軍。等到中途島海戰時,美軍一戰定乾坤,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優勢不復存在。幾次航母大戰日軍損失慘重,逐島爭奪日軍處處碰壁,二戰結束前夕,日本本土被炸成一團糟,還承受了兩枚原子彈,不得不承認,日本這是最有應得。


戰甲裝研菌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對德意日軸心國宣戰,美國國內確實有先歐後亞的說法,不過美國沒有厚此薄彼,而是竭盡全力對抗日本和德國。


美國參加二戰初期,由於德國軍隊正在勢頭上,深入蘇聯領土,而西線的英國還沒有足夠的實力登陸法國,進而進攻德國。

美國所能做的只有盡全力支援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根據蘇聯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整理的美國對蘇聯援助清單: 飛機:14018架,坦克,裝甲車:22800輛,運輸車:501660輛,摩托車: 30000輛,鐵路車輛:13041輛,高炮:7944門,衝鋒槍:108293挺。

可以說雖然美國沒有直接派軍隊,但是也有力地支援了蘇聯的衛國戰爭。

而在太平洋戰場,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立刻從最初的混亂中恢復過來,整合海軍力量,準備與日軍交戰。從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一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美國一直在太平洋戰場與日軍激戰。

之所以先歐後亞,因為德國的威脅遠遠大於日本,從國力軍力來看,日本只是在時間上領先了,一旦給美國足夠的時間,美國可以生產出遠超日本的武器裝備,日本必敗無疑。



德國不一樣,雖然德國的國力相比於美國也弱小的多,但是如果德國擊敗蘇聯,鞏固戰果之後,恐怕不會再給美國干涉歐洲事務的機會,所以必須抓緊。


視野新觀


江湖上有三個魔頭,一個是嗓門喊得挺高實際是跟著混事的意大利,一個是脾氣挺暴能力有限的小日本,一個是小日本軍隊的師傅德國人,黑科技發達佔據大半個歐洲資源的大魔頭,你要是大俠羅斯福,想著能一統江湖,你先打哪一個?

其實早在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人早已經定下了“先歐後亞”的戰略指導思想,並且是朝野上下從白宮到軍方的一致意見,即納粹德國才是“最兇惡的敵人”。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1941年底,正是納粹德軍在歐洲戰場橫掃的時期,雖然沒有能夠一口氣拿下莫斯科,但是蘇聯的軍事形勢依然很不樂觀,美英都有蘇聯會崩潰的擔心,若此,他們將獨自面對最強大的法西斯德國陸軍,而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最壞的情況,他們甚至在後面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擬定了“大錘計劃”,準備一旦斯大林頂不住就提前入侵法國,從而吸引德國陸軍回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的三個國家中只有納粹德國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國家,巔峰時期經濟總量和工業出產比例佔全世界的20%,僅次於美國;比如1943年德國的鋼產量達到3460萬噸,年產幾十萬輛的軍用卡車和萬餘輛裝甲車輛,霸佔著羅馬尼亞油田、烏克蘭產糧區和大半個歐洲的人力物力,高峰時期總兵力超過1000萬人,甚至差點造出原子彈來。到戰爭末期,什麼噴氣式飛機、V2火箭紛紛問世,如果不是崩盤過早,天知道德國人還能發明出什麼新式武器來。



相比之下,日本的資源潛力、工業實力和武裝能力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個檔次,日本沒有油田,全部依賴進口(大頭還是從美國進口);鋼產量每年不超過500餘萬噸,剛夠納粹德國的零頭;整個二戰期間生產坦克5000餘輛,還不如希特勒一年造出來的數量;到戰爭末期舉國動員也才600多萬軍隊,陸軍裝備用德國武官的評價“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甚至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軍備、軍制和訓練本來就師從德國,以美國的綜合國力,打敗日本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想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打敗納粹德國才是關鍵。



別看日本鬼子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進展順利,舞舞扎扎侵佔了東南亞大片地盤,那是因為美英的軍隊主力根本不在亞洲,英國人忙著防禦德國登陸,忙著在北非對付隆美爾,實在是沒有餘力跟日本人在遠東扯蛋;而美國人雖然參戰了,國家還沒有轉入戰時經濟軌道,海軍主力在宣戰之前就已經在給英國船隊護航,陸軍完成動員後最先投放的地區也是北非,一切以打敗德國為中心。

當時的歐洲是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心,是美國全球霸權的根本利益所在,實際到今天也是如此。被希特勒征服的許多歐洲國家比如法國、捷克等都是工業化很強的地區,一旦被納粹充分調用起來,危害巨大。相比較而言,日本在東亞侵略的中國、朝鮮包括後來的菲律賓、緬甸等都是農業國,對其國力和軍力的增強都沒什麼實質性幫助。

另外,打敗日本其實更多的是需要海軍的力量,而艦船的製造週期顯然更長,美國人需要點時間。



(德國無條件投降)

美國高層在歐戰爆發不久後就清楚早晚會捲進世界大戰,也一直想早些參戰,因為英國和蘇聯確實比較困難了,參戰時間越晚,希特勒贏得戰爭的機會越大;但是美國的政治體制和國內的孤立主義思想讓白宮不能放手施展,只能搞搞“租借法案”什麼的擦邊球。結果想睡覺就有人遞枕頭,日本人自己送上門來了,然後就是美國對日宣戰;希特勒知道跑不掉,搶先對美國宣戰,羅斯福安逸了。

於是美國以有限的援助利用中國拖住日本,傾全力聯合英國和蘇聯打擊納粹德國,1943年意大利退出戰爭,1945年5月納粹德國投降,當兩個軍事超級大國美蘇都騰出手來時,日本人當然只有死路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