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頂級智囊一當主帥就犯傻:慘敗後,他的指揮被稱為“罪行”

雖然在二戰中吃了大虧,但戰爭結束那會兒的蘇聯軍隊足以用“將星如雲”來形容。整個二戰期間,蘇軍高層共為11位功勳卓絕的軍隊統帥授予元帥軍銜,從朱可夫到梅列茨科夫,這些叱吒風雲戰將的名頭一個比一個響,功績也難分伯仲。縱觀蘇聯存在的短短數十年,更是先後誕生了40位元帥、13位軍兵種主帥、3位海軍元帥和60位軍兵種元帥,授銜力度不可謂不大。


蘇軍頂級智囊一當主帥就犯傻:慘敗後,他的指揮被稱為“罪行”


元帥是一名軍人的最高成就與榮譽,能混到這一步的總歸有過人之處。然而,蘇聯元帥這個群體內部不但分層比較明顯,彼此間能力和地位差距可能很大,其中又有許多人乾脆配不上這項殊榮。除去貝利亞、伏羅希洛夫等偏政治性的元帥,以及庫利克這種完全是靠裙帶關係混上來的,咱們這篇文章要講的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的真實水平便是個迷。沒人敢說他就是個庸才,卻也很少有人把他同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們擺在一起。

按照慣例,官方對索科羅夫斯基做出了極高的評價,稱他為卓越的軍事統帥,擁有出色的指揮和組織才華,在軍事理論方面造詣很高。不過客觀地講,蘇聯人在吹羅科索夫斯基時明顯收著勁兒,說他是個不錯的指揮者,卻不願稱他為“戰略家”;即便是給他這個頭銜,卻又不願輕易給他加上“傑出”二字。這究竟是為啥呢?咱們不妨先來看看此君生平。


蘇軍頂級智囊一當主帥就犯傻:慘敗後,他的指揮被稱為“罪行”


索科洛夫斯基於1918年加入蘇軍,蘇俄內戰時期擔任團長,憑藉戰功屢屢升遷至師長、集群司令一級。這段時期,他並未展現出十分過人的軍事才華,但卻因指揮作戰積極勇敢,完成上頭派下來任務的同時還能打一些還算漂亮的勝仗,他也因此得到了蘇聯高層青睞。因此在內戰結束後,索科羅夫斯基更進一步,一度攀升至蘇軍副總參謀長,他很快便遇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同時也是命中貴人朱可夫。

蘇德戰爭初期,蘇軍最渴求的東西便是勝利,而恰恰是朱可夫、索科羅夫斯基以及科涅夫的組合可以為蘇軍帶來它。在葉尼利亞,朱可夫一改蘇軍先前沿用的戰法,集中大量步兵、炮兵猛攻德軍薄弱環節,一舉將戰線反推25公里,擊斃德軍4.5萬人。此役也是戰爭爆發後蘇軍第一次像模像樣的大捷,論功行賞,作為朱可夫身邊最重要的智囊之一,索科羅夫斯基自然居功至偉。


蘇軍頂級智囊一當主帥就犯傻:慘敗後,他的指揮被稱為“罪行”


莫斯科戰役期間,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頑強抵抗,硬是擋住了德軍攻勢,而隨後在西方面軍參謀部的日子裡,朱、索二人更是相輔相成,打了一次次漂亮的反擊,深受蘇聯高層寵愛。1942年8月底,朱可夫被任命為最高統帥部副統帥,被派往南線,而科涅夫順勢接過了西方面軍司令的職務。然而,部隊隨後就陷入了同德軍的苦戰,蘇軍遲遲攻不破德軍防線,同時還付出了慘重傷亡,這令斯大林十分不滿。即便是最高統帥部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科涅夫繼續反擊,然而之前吃過貿然進攻大虧的他公然抗命,此舉令斯大林大怒,隨即讓科涅夫坐了冷板凳。

雖說科涅夫在其生涯中犯過幾次錯,有些錯看上去還很低級,但斯大林心裡清楚,科涅夫總歸還是個幹才,朱可夫離開西方面軍時親手把部隊交給他,這一點足夠說明問題。當下蘇軍中能與之匹配的將領並不多,要找一個能夠取代他的人,擺在眼前的選擇十分有限。此時,最高統帥部想起了正在西方面軍擔任參謀長的索科羅夫斯基。

要看一位蘇軍將領受到高層寵愛與否,看看他是否指揮過主要的方面軍就知道了。被提拔為西方面軍主帥,說明斯大林對索科羅夫斯基足夠重視。然而,與之前的表現大相庭徑,後者差點親手毀掉自己的前程。


蘇軍頂級智囊一當主帥就犯傻:慘敗後,他的指揮被稱為“罪行”


索科羅夫斯基很快便遇到了一個難纏的對手——德軍中赫赫有名的防禦戰專家哥特哈德·海茵裡希。雙方其實早在1942年夏就碰過面,那會兒的海茵裡希剛從軍長升為集團軍司令僅數月,卻用一場精彩的防禦戰挫敗了蘇軍的反擊勢頭。戰後,索科羅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我們有時卻陷入了不利的地位,戰線拉長了,一些地方七零八落,多次被敵人沖垮。”

正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遺憾的是,同朱可夫、科涅夫兩位大佬共事多日,索科羅夫斯基似乎並沒有多少長進。從1943年11月開始,索科洛夫斯基對德軍第4集團軍發起強攻。據記載,蘇軍先後至少發起五次衝擊,每次進攻都持續近一週,包括西方面軍在內,蘇軍每次進攻投入的兵力均多達二三十個師。然而,在一番狂轟濫炸之下,蘇軍並沒能把戰線往前推幾公里,換句話說,在付出了慘痛代價後,索科羅夫斯基幾乎是顆粒無收。


蘇軍頂級智囊一當主帥就犯傻:慘敗後,他的指揮被稱為“罪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戰役過程中,蘇軍無論是兵力還是火力方面都佔據優勢,蹊蹺的是,與昔日的上司不同,索科羅夫斯基非但不嘗試集中優勢兵力對敵軍弱環發起致命一擊,又不懂得藉助炮火方面的優勢,對敵軍進行火力壓制,而是將大部隊壓縮在寬十餘公里、縱深不過三四公里的區域內對敵方發起威脅有限的衝鋒。這輪攻防進一步成就了海茵裡希“防禦大師”的名頭,而索科羅夫斯基似乎一夜間忘了怎麼打仗,他的指揮引起高層質疑,甚至當馬林科夫等人被派往前線對此役失利的原因做調查時,後者在報告中將索科羅夫斯基的指揮描述為“罪行”。

1944年4月,索科羅夫斯基同海茵裡希再次碰面,此時蘇軍已然是節節勝利,對方承受的壓力很大,然而,索科羅夫斯基這次的表現更令人失望,他甚至忘掉了如何讓步兵坦克協同進攻,佔據優勢的炮兵更是再一次淪為擺。簡單地講,1944年中期,在大多數蘇軍部隊早已適應了戰爭強度、熟悉對方戰法的情況下,索科羅夫斯基拿一整個方面軍衝一個集團軍,對方居然仍紋絲不動。戰後報告表示,索科羅夫斯基恐怕是“缺乏在狹窄地區突破敵軍防線經驗”。試想,科涅夫僅僅是因為不願冒然進攻就被斯大林擼到二線,索科羅夫斯基祭出如此難以形容的表現,最高統帥部會給他好臉色看?他沒多久便被撤職。


蘇軍頂級智囊一當主帥就犯傻:慘敗後,他的指揮被稱為“罪行”


按照慣例,索科羅夫斯基很可能就此要淡出二戰舞臺了,能繼續獲任在戰場上打打雜,也算是莫大的幸運,然而正如咱們剛剛所說,作為其命中貴人,朱可夫在關鍵時刻又拉了老部下一把。作為副統帥的朱可夫把索科羅夫斯基調往烏克蘭第一方面軍任參謀長,要知道,該方面軍可是向柏林方向推進的主力部隊之一。而大難不死的索科羅夫斯基似乎又在一夜間恢復了睿智與理性,在一路向西的過程中,索科羅夫斯基做出了重要貢獻。

柏林戰役期間,索科羅夫斯基被火速調往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擔任副司令,目的就是獲得攻入柏林這項歷史殊榮。二戰結束後不久,他便被授予元帥軍銜,而他更是用自己豐富的參謀工作經驗和精深的軍事理論,為蘇軍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當索科羅夫斯基於1968年逝世時,他不但被埋葬在克里姆林宮牆下,蘇聯高層還為其鑄造了半身像;烏拉爾軍區司令部大樓內設有其紀念碑,而一所高級通訊指揮學校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蘇軍頂級智囊一當主帥就犯傻:慘敗後,他的指揮被稱為“罪行”


有這些加成,索科羅夫斯基看上去是名將無疑,然而直至今日,人們也很難為其真實水平做個定論:即便是可能更適合參謀工作,這樣一位久經沙場的高級軍事統帥一被扶到主帥的位置上,就好像忘了怎麼打仗一樣,如此駭人的差距仍然很難讓人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