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平靜的布衣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中庸的作者為孔子的孫子子思,到了宋代,《中庸》就被南宋理學家朱熹列為四書之一,《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

《中庸》的思想就是以修養心性為主要線索,內容涉及為人處事之法,德行標準以及學習方式等諸多方面。

《中庸》的智慧精髓究竟是什麼呢,在《中庸》的第一篇章就給出了答案: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與生俱來的自然稟賦稱作“天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並推廣於民眾就叫做“教”。

《中庸》的開篇就是這一句話,他向我們展示的就是人生哲學修養的三重境界:遵循自己的天性,通過修養達到一種高尚的品德,以便於教化自身。

一:首先我們要明白何為“天性”?

“天命之謂性”,就是與生俱來的自然稟賦,被稱作“天性”。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可以主導的,但是大多數事情是我們必須遵從的。

比如說我們出生在什麼地方,出生在什麼時間,我們的家庭以及我們成長的路徑是什麼樣的,很多事情都是與生俱來我們無法改變的,而我們則要學會認知人生的狀態,看清自然賦於我們的“天性”,達到正確的認知。

二:遵循著天性而行

何謂遵循天性而行呢?就像我們所說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主導的,只有一部分事情是可以通過主觀努力去改變的,但是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妄想去改變那些不符合自身規律和邏輯的事情,這便是“逆道而行之”。

而真正的智者,則能夠在正確認知天性之後,遵循天性而來,不會妄為,不會背離客觀規律和邏輯,這就是第二重境界。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產生誤解,總以為順應自然就是一種懦弱和退縮,是一種不積極進取,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中庸》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認知天性,在認知天性的基礎上合理的進取,更有智慧的去行動,而不是主觀的妄為。

三:以道“教”民

這句話的原意是:將“道”加以修明推廣於民眾,但是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教化別人,而是教化自己。

當我們認知天性,能夠遵循客觀規律的時候,最後一步就是把自己對於客觀規律的認知,付諸到實際行動中,在人生的點點滴滴之中,都能夠奉行道的宗旨去做事,讓“道”指導我們去行動,這便是中庸的核心。

認知道的準則,以自然規律教化自己的行為,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才是我們應該秉持的智慧。

這就是中庸之道的精髓,順應天道而行,不以自己主觀妄為,能夠包容萬物,遵循萬物的客觀規律去發展,才是真正將中庸之道融匯於生命之中的智慧。


國學書舍


中庸之道是中國儒家的方法論。

《中庸》作者為孔子的孫子子思,《中庸》的學術和思想地位,在宋代達到了頂峰。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思想,其實來自於孔子的過猶不及的思想,子思把這種思想進行了哲學化系統化,將之提升到人性的角度。

由此可見,儒家思想家是高度重視中庸這本書的。因為,這本書中包含了儒家人生哲學的核心,就是如何踐行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著名哲學史家馮友蘭先生說,中國儒家哲學的所有內涵,就是讓人成聖的學問。也就是說提升道道德智慧的學問。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那麼,如何才能踐行這些價值觀?中庸給了答案。中庸開宗明義,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裡面有三層意思。“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自然稟賦是天性。“率性之謂道”是說人們順著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謂教”是說自我教育就是按照道的原則去進行修治。

那麼,儒家認為的道,是什麼呢?儒家的道其實是和天聯繫在一起的。儒家認為天道的核心是誠,是真實無妄的狀態。人道要與天道相契合,那也要誠。這個誠不是忠誠老實的意思,用朱熹的話說,就是真實無妄的意思。這一思想,既來自儒家的另一經典大學,也來自孟子。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所謂“誠者天道”,是說宇宙天體始終遵循一定的軌跡在運行,自然不會說假話,這是“誠”;所以《中庸》第二十四章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反映到人生觀上來說,是自我成就。“誠者,自成也。“所以我們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這就是慎獨的思想。都是要求人們恪守“誠”字,向人們提示人生修持的基本守則。一個人能夠以誠對自己,才能表現真性情,所以《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一個人能夠以誠對他人,才能發生感化的力量,所以《中庸》說:“惟天下至誠,為能化。”

國人智慧的集大成,中庸之道也是中國人對人生對生命對社會的態度,這種態度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態度。


有學者認為,中庸之道包含三種含義,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好玩的國學乾脆再簡單點,中庸之道說白了,就是要理性,不要迷狂,要節制,不要放縱,要不偏不倚,而不要過猶不及。這就是中國儒家修身齊家治天下的方法論。


好玩的國學


我來答答看.中庸即中和,是儒家學說的重要概念。在開篇第一章,《中庸》裡就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在這裡,《中庸》首先從人的情感角度解釋“中和”。喜、怒、哀、樂的情感不表現出來叫做“中”,而表現出來時符合“中節”的要求,叫做和“和”。而中節就是適度,就是符合適中適度的要求,不偏激,不出格兒。而南宋理學家朱熹則說:“庸,平常也。”庸就是平常的意思,而平常也含有適度,不偏激的意思。可見,中庸和中和都是適度、不偏激的意思。

《中庸》第二章引用孔子的話說:“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就是說:君子按著中庸之道的原則,總能把自己的言行保持在適中適度的狀態,而小人反中庸,表現為言行無所顧忌,專走極端。這裡是通過“時中”和“無忌憚”的處事態度解釋中庸之道。 《中庸》第四章又引用孔子的話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這裡就是在講過與不及的問題,做事過頭或做事不到位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在第六章又引用孔子的話,闡明舜的中庸之道是:“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這裡,“用其中於民”的“其”是語氣詞,“中”是指適中的意見。就是說,舜的做法是掌握過與不及兩種意見,而把適中的意見用於百姓。舜是真正做到了中庸之道模範。

綜上所述,關於中庸之道的具體內涵已經很清楚了,就是朱熹在《四書·中庸》集註中總結的:“中者,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保持平常心態,不偏激。也就是要求人要保持平常心態,不偏激,處事恰到好處。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 為人處事的折中主義的做法似乎是中庸之道,其實離中庸之道實際是更遠了。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矛盾的解決方式,或者是以調和的方式,或者是以一方完全戰勝另一方的方式解決。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要求雙方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折中的方法,不能使任何一方發生改變,從而不會從根本上消除解決矛盾,只會掩蓋甚至激化矛盾,這顯然不是古人大力提倡中庸之道的初衷。


黃山古村吳秋虎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聖人之道!……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這說明,孔子以中庸為行為準則,以中求和,環顧左右,權衡利弊,作出最安身立命的選擇。所以每逢改朝換代時,孔家人總是爭先投降新主子,以求活命並得富貴。甚至連抗日戰爭期間,孔家也出不少漢奸!


而且從中庸開篇就能讀出:中庸的錯誤可笑令人髮指,孔蠕們的無知幼稚世所罕見!

【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乎法度,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了。

【評】遵循天性就是道?那克服“恐懼”、“自私”等天性,就是無道了?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有一點合乎邏輯嗎?中是相對別的來說的!

喜怒哀樂是人的天性,為了達到“天下最根本的”“中”,都不能表露出來天性了?誰告訴你們天下最根本的是不表露“喜怒哀樂”了?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宇宙和生命的起源是因為儒家所謂的“中和”嗎?你們知道什麼是天地嗎?你們知道地球是圓的嗎?就在那瞎說天地萬物!真是無知者無畏!平庸的可笑!


猛哥厲史


先說“中庸之道”的必要性,然後再談它真正的精髓,“中庸之道”的必要性,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這裡面的“中行”意思就是“行中”,即行中庸之道,如果一個人不能行中庸之道,那他必定非狂即狷,狂與好狷也好,都是有偏差,而不是恰到好處。

狂與狷

孔老夫子後面講“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這是對“狂”和“狷”的解釋,講得通俗一點,“狂”就是左傾冒險主義,而“狷”則是右傾保守主義,這樣一講,相信很多朋友就找到感覺了。

“中庸”,北宋的程頤先生解釋說“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個說法到了南宋時期,被朱熹作為一個相對權威的註解,引用到了他的《四書集註》裡面,《四書集註》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範本,所以“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中庸”的標準答案

但我們真正去做的時候,會發現這個

“中”的標準很難界定,怎麼做才算“不偏”呢?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本能上講,每個人都希望以自己為“中心”來界定,這樣的話,這世上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中”了,那麼各類爭執的產生也就很難避免。

就比如“狂”和“狷”,對自己有利的時候,誰能保證絕對不“狂”,對自己有害的時候,誰又能不“狷”呢?趨利避害本來就是人的天性,這是無可厚非的,既然是無可厚非,那這個“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呢?所以這裡面肯定是有問題的。

中庸的精髓——

那我們

到底應該怎麼“中行”,也就是行中庸之道,一個字——,這才是“中庸”真正的精髓,除此之外無它。

中國文化一直強調“天人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呢?《中庸》告訴我們說: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秘密全告訴我們了,

“天人合一”的“一”,指的就是“誠”,“誠”的意思解釋的也很明白,首先說它是“天之道”,不管我們覺得“天”有多了不起,它憑的都是這個“誠”,那它到底什麼意思呢?所謂的“誠”,就是“不勉而中”,這一句,就是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

一切自然而然,不帶任何的勉強成分在內,它原本如此,這才是“誠”,有任何勉強的成分在內,不象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提提勁,努努力,這都談不上“誠”,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

“不思而得”,沒人告訴它要怎麼樣,必須怎麼樣,沒有,它自然的就這樣了,我們做事情是需要考慮的,這個就是“思”,考慮一下先怎麼樣,再怎麼樣,最後怎麼樣,一牽扯到這個“思”,同樣也談不上“誠”

第三個,“從容中道”“從容”就是很輕鬆,沒有壓力,“中道”就是正確,不出錯,很輕鬆的保證不出錯,這和上面的兩點結合起來,就是“誠”的全部含義,能達到這個境界的,才能稱得上是聖人,也就是做到“天人合一”的人

總結

所以古時

讀書人第一等的志向,就是成賢做聖,象王陽明當年就是這個志向,那什麼是“聖”?我們學了《中庸》以後,概念搞清楚了,這時我們再去讀孔老夫子講他“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只能向他老人家頂禮了,為什麼?因為這就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的境界,老夫子真的做到了,他的“聖”不是自己吹的,也不是別人吹的,而是名符其實


澡雪堂主談國學


曾幾何時,"中庸"曾被國人普遍理解為等同於社會上槍打出頭鳥,做人要取折中主義,不論對錯各打五十大板的和稀泥立場和做法;做事要不好不壞,能交差就行的混日子態度,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宣揚平庸無罪,不思進取,明哲保身,裝傻耍滑等市儈哲學來混社會的利己主義精神。倘大家真以為中庸就是這些的話,恐怕孔子要在九泉之下猛敲棺材板了!其實,真正的中庸之道和這些人眼中的是背道而馳,相去甚遠的。儒家所謂的中庸之道是主張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即堅守一切以符合真理(道德標準),沒有對真理半點逾越或不及的行為準則,時刻以道德的標準約束自己。不殆惰,不逾矩。這就是哲學上對"度"的把握,體現在具體行為上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在實際工作中就是既要堅持盡善盡美,又不矯枉過正的完美主義的理想狀態。對待出現的問題要奉行勤以觀察,周密思考,正確判斷,盡力而為。要有不敷衍,不過激,不等待。不觀望,不依靠,依法幹,努力幹,老實幹的實幹主義作風。所以,我認為,只有達到了這種理解高度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中庸之道的精髓,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駁斥那些打著國學幌子,來宣揚消極市儈哲學的利己主義者的糟粕文化的干擾噪音。希望條友共同討論,僅一己只見,敬請斧正。





彎眉柳葉刀e


《大學•中庸》是孔子提出修身處世的主要思想,如果《大學》是儒家人生哲學的提煉,那麼《中庸》是儒家代表的精神,是人性往神性昇華的階梯。

道家文化講的是天道,

儒家文化講的是人道,

《中庸》是孔子修為的提升,他把人道往天道去昇華,接近了老子的《道德經》。它探知了人類怎樣在萬物變化之中如何實現和諧——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推行中庸的人文精神。

《大學》提出的修身,要做到“慎獨”,“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嚴於律己,保持個人的修為提升。

《中庸》提出的處世,要做到“中和”,“中”是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和”是和諧適度,無不過及。“中和”讓人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是要恰當,寬以待人,達到平和的狀態。

不讀《大學》難以修身養性,

不讀《中庸》難以為人處世,

要想領悟《中庸》處世之道,必先讀《大學》先修身養性。所以《大學•中庸》是放在一起的,先大學,後中庸。孔子很早就告訴世人沒有獨立思想人格的提升,那麼立身處世也是一團糟。

中庸之道的精髓之處,個人領悟對自己喜歡的人與事物不偏執,對討厭的人與事物也不偏執。見的人多,讀的書多,經歷的事也多,“明心見性”。明白事出有因,所得結果好壞都是一樣,順其自然,一切都是剛剛好。

用佛家話說,是貪,嗔,痴一切妄念的放下。



谷利修遠


首先,後世對中庸之道有太多的錯解、誤解和曲解。認為中庸就是做個濫好人、和稀泥、是非不辨、得過且過、不求上進、墨守成規。還有一種普遍性的錯誤思想,認為中庸就是尋找中間路線——凡事追求中道,避免偏激。在處理任何事物的時候都要確定一箇中間點,偏左一點則不及,偏右一點則過。

中庸之道,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的處世哲學,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中庸之道呢?宋代程頤這樣解釋“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後來朱熹又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這兩句話在大儒看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問題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程朱那麼高的思想境界,這種話很容易被大眾庸俗化。

所謂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意為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旨在闡述一直和諧、中和、平衡的精神。

在《中庸》第一篇裡就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庸之道的應用:

1、個人的修身養性

在個人修身養性方面,需要調和氣血,平衡情緒,達到一種和諧自然的生命狀態。

保持健康、積極的良好心態,去除易怒煩躁不安的情緒。

中庸之道也不是束縛和限制,而是根據事物的天性和變化規律,做出最合乎自然的選擇,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為人處世

在為人處世方面,中庸之道旨在變通、靈活、不偏不倚,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而絕不是任何事都採取折中辦法,不是從中間一刀兩斷的武斷處理。

善於把握事態發展變化的局勢,抓住有利時機,剛柔並濟,抓其要害,施以寬恩,一張一弛,靈活變通,揚長避短,就虛避實,把握事務關鍵之所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大趨勢,順勢而為。即所謂,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關或閉,或馳或張。

曾國藩曾說過:立者,發奮自強,站的住也;達者,辦事圓潤,行得通也。靈活變通,因人,因勢,因時而變,極盡中庸之精髓。

3、治國理政

中庸之道是修身之法,又是治國之道。歷來被政治家重視,梁啟超、孫中山視為國寶。對現代領導管理有很好的啟示和指導意義。從對“中”的闡釋中看到事物變化發展的差異性和矛盾性,促使在領導管理中把握好規律;從對“度”的認識中,要求把握火候,使各項職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從對“和”的認識上把和諧發展作為發展的目標追求,從內部各要素和外部環境協調好關係,整合資源,提高領導管理效率。

凡事一定要執中,做到適當、適度,它是維持社會秩序穩定的有效方式與思想。對外可以處理好國際關係,順應時代潮流和發展勢態






大風雲湧


孔子提出中庸,但從沒說過中庸之道,中庸是德不是道。子曰:中庸之謂德也,民鮮久矣。

中庸的精髓,孔子曰的很清楚,隱惡而揚善。

《中庸》,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善,惡,兩端。顯然,隱惡而揚善,得一善,擇中的是善。不偏不倚,過猶不及,不是不惡不善,搞折中,而是選中,擇中,善。

問題在,善與惡,標準難以把握,故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說什麼中庸是不搞極端,搞折中調和,大錯特錯。白刃可蹈也,俗話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夠極端的了。


有話少說


兩個方向的解釋:

其一: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但是從知行合一而言: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又有一層獨的意思,本來德不孤必有鄰,而一箇中庸就判別出君子能獨的可貴。前面說中庸之道鮮能,以君子與小人相分,蓋在知行合一上統言之。此處細論行,分智愚,因知不足也;論(知)明,分賢不才,行不足也;惟君子知行合一,德才兼備,是為獨。

其二,中道而行,行而中道。中,不偏於道,庸(用)不離於道。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此處再回到君子慎獨。君子與小人皆有中庸,用同而體不同,跡似而實相反,所以君子要慎獨。獨則能一是於中,無時不用,無時用而不中。小人不獨,不一是,所以或用不求中,或中而不求用,故意往隱微處偏計執著,實則心無中庸而不忌憚。

言中庸之道,五個要點:

一是道:

天道而人道,且"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二是獨: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三是誠: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四是中: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五是費而隱: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其實《中庸》前面幾章就是論這些的。詳見我寫的系列《〈中庸〉的讀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