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由重至轻可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只有2种,即鼠疫、霍乱;因其传染性强、死亡率极高,而归为烈性传染病。这就是为何2019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确诊2例肺鼠疫时,整个北京、内蒙等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如临大敌、高度重视,进行疫区大规模消杀、防控的主要原因。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狂犬病、淋病、疟疾等。其中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按甲类传染病处置,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时按甲类传染病处置。上述2种都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均具备防控难、传染性强、重症患者死亡率高、无特效药物救治等特点。此次武汉爆发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1月21日正式由国家卫健委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预控措施。因此,国家层面已确认2019-nCoV与SARS、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一样,也属于一种高致病性、高度危害公共卫生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新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

《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2008试行》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Ⅰ级响应属最高级别,主要包括:“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传染病重新流行;……”。此次2019-nCoV区域内短期大规模爆发,且呈明显扩散趋势,1月21日紧急列为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按分级标准应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范畴。湖北最早1月22日才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1月24日升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而广东、浙江、湖南三省1月23日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响应。政策层面上一眼可看出,湖北省政府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处置措施及效率显著滞后,从而错过了早期防控的最佳时期,也使原本可限定的区域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播散至全国,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及经济损失。

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终止。

1.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此次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武汉肺炎的传染源主要包括已确诊的患者(出现症状者,如发热、咳嗽等)、隐性感染者(尚未出现典型症状的患者)、病原携带者(如密切接触者)、受感染的动物(病毒染人前的宿主,此次基本明确为华南海鲜市场野生动物,可能但不限于蝙蝠、蛇、犬、竹鼠、果子狸、獾等中间宿主)。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同一种传染病可有多种传播途径。此次2019-nCoV感染性肺炎的传播途径目前认为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病毒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即可感染。此外可能存在接触性传播(如眼结膜)、医源性感染等途径。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目前除少数病愈康复者外,绝大多数人群对该病没有任何免疫力,都属于易感人群,其发病无明显的年龄界限,儿童、成人或老人普遍易感。但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更容易成为危重症患者。

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就是控制前述的三个基本环节,以阻断其继续传播。

1.发现并管理传染源。首先应尽早识别感染者,尽快治疗及隔离。武汉当前的问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疑人数太多,但受限于诊断所需检验技术,多数患者无法及时确诊,并且已确诊患者的数量也远超当地医院所能提供的床位数,目前只能收治少数危重患者,使得众多轻症患者只能自行“隔离”,从而不断形成新闭环传染、移动的“传染源”,也使新病例不断增加。为解决该问题,武汉正在火速筹建“火神山”“雷神山”两所传染病医院,两所医院建成后将能收治2000余名患者,会在最短时间收治患者、有效切断传染源。其他省份的患者目前多属散发,更容易集中收治与隔离,相对更容易控制疫情。

根据2019-nCoV的生物学特性,该病可能存在较长的潜伏期(1-14天),多数为3-7天,但可怕之处是潜伏期患者也具有强传染性。这部分人群感染初期并无任何症状,从而成为隐性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此类人群很难防控,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进行全方位的大隔离。这也是为何各地对来自武汉的人群或与有密切接触者要进行长时间医学隔离的原因,因为无法判断其是否存在传染性。倘若出现来自武汉的患者扩散并大量传染其他城市的人群,即本地出现第二代或第三代患者时,将会使传染病的防治处于高风险、甚至失控状态。目前整个湖北省的防疫形势很严峻,就是出现了大量由武汉外溢形成的本地第二代、三代患者。最新报道武汉封城前约有500万人离开武汉,这使各地陆续出现了大量的武汉源性的病例及少量本土病例。幸好目前各地政府已高度重视,实行了“坚壁清野”式强有力的管控,如交通管制、重点人群监控、延长春节假期、停办各类群集活动、地毯式追踪隔离可疑人群等措施,因此再出现集中的大规模爆发风险已显著减低。相信再经几周的综合防控,除湖北之外的各省市新发病例数将会显著减少。

据报道最早疫源地华南海鲜市场已被查封并进行了充分消毒。目前各地均对集贸市场及生禽野味均进行了重点监管,再发动物源性感染人的风险降至很低,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毕竟当前不清楚确切的病毒传染的中间宿主,比如流浪犬是否也参与传播?此外被病毒污染过的场所、物品及医疗废弃物,实施充分清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也很重要。已有报道专门的防化团队已在武汉城区进行专业化的洗消。

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各种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包括隔离和消毒。针对2019-nCoV感染性肺炎,目前各地均在采取“大隔离”、“大消毒”这也是遏制疫情蔓延的关键举措。

这里的隔离,除指对患者或可疑病原携带者妥善安排在指定环境进行医学观察与隔离外;还包括针对传播途径所进行的个人防护与隔离。2019-nCo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空气(气溶胶)传播和接触性传播,对应可采取相应的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等。具体方法请参照国内外各种推荐,主要包括:

⑴ 戴口罩。与别人共处时,尤其公共场合时应该正确佩戴口罩。

⑵ 遮挡咳嗽和喷嚏。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口或用袖子遮挡;其后应将用过的纸巾扔到有塑料袋的垃圾桶中,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⑶ 勤洗手。常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至少20秒,也可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液。尽量避免用未清洗的手触碰自己眼、鼻、嘴。有条件时,可在确保充分手消的前提下,洗脸、清洗鼻孔或含漱咽喉部。

⑷ 避免共用家居用品。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共用碗碟、饮水杯、杯子、餐具、毛巾、床上用品或其他生活物品。

⑸ 确保室内通风。如使用空调或天气允许时,应打开窗户充分通风。

⑹ 定期清洁“高频接触”物品表面,如手机、柜台、把手、键盘等。

除上述之外,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另一重要措施,主要包括物理与化学消毒法。2019-nCoV对紫外线、热都比较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均能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3.保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作为易感人群的我们能做得只有充分保暖、均衡膳食、改善营养、充足休息、锻炼身体,避免过度劳累、熬夜、酗酒、过度运动等,以防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明显下降。特殊时期还

应避免前往密闭、空气不流通或人群聚集的场所,尽量不去医院,减少被传染的几率。对存在职业性感染可能的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地铁公交人员,还应强化个人防护措施及提高防护意识。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受损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慢性心脏病、肺病或慢性肾脏病及糖尿病等,因属于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更应注意个人防护,近期尽量避免外出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