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楊光華的雪山清

撰文丨福祿

攝影丨4木、黃金柱

點蒼飛鳳白竹青/漾江濞水笑迎賓

斟上一杯雪山酒/山親水親人更親

漾水揚波傳佳音/荷葉蓮花蕊連根

舉杯共賀話友誼/瓊漿玉液醉山城

情深意長樂無邊/別面依依常憶情

提唄居故同日照/天南地北心連心

——民歌《雪山清酒敬親人》

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縣古稱衰牢國,是公元前就有的文明。大約每兩個漾濞人就有一個是彝族。彝人愛酒,視酒為珍品,以酒待客是最高禮儀,彝族有諺語“漢人貴茶,彝人貴酒”。

《雪山清酒敬親人》是首民歌,視頻在網上流傳。一位穿傳統彝族服裝的姑娘在漾濞江邊唱歌的情景貫穿始終,歌聲清澈悠揚。中間穿插了漾濞人載歌載舞的畫面,人們著盛裝,帶頭的彈著弦子,吹著蘆笙,大家圍成一圈又一圈隨著節奏跳起打歌。歌唱到“斟上一杯雪山酒”時,畫面出現眾人舉杯;歌唱到“山親水親人更親”時,有兩個人緊緊地擁抱。

漾濞人愛雪山清,就相當於二鍋頭之於北京人,杏花村之於山西人。

雪山清酒廠老廠長楊光華為人低調,網上找不到關於他的信息,造訪前我們甚至都不知道他長什麼樣。酒廠在縣城內蒼山西鎮,被漾濞江環繞著。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漾濞江環繞著雪山清酒廠

酒廠門口的牆上裝著巨大的廣告牌,商標是紅底雪山,據說很早就使用了,早到楊光華都說不清具體是哪一年。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酒廠的廣告牌

見到楊廠長時,他正拿著花灑澆花,白襯衣上套了件毛背心,人笑眯眯地說廠長正在開會,我們可以去辦公室等一會。身上悠閒放鬆的狀態,讓我們誤以為是傳達室的大爺,但很快就能感到不一樣的氣場。

在對我們的採訪謝絕半天后,他還是答應聊上一會,帶我們進了辦公室,戴上手錶,穿上西裝外套,老廠長還是老廠長,一下就起了範兒。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楊光華

他1953年生於大理海東,是個老兵。1971年跟著部隊修襄渝線鐵路,一路從湖北修到陝西,鐵道沿著江邊修建,很可怕。他說自己命好,負責後勤,在外面跑了三年,戰友來自天南海北,大家儘量講普通話。

老廠長問我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講話聽不聽得懂”。除了把街(jiē)說成(gāi),整個談話毫無障礙。

幹了5年鐵道兵,楊光華復員回家務農,沒多久大理州煤礦招工,他就下井挖了兩年煤礦。後來領導班子調整,他被選為七個黨支部委員之一,從井下調上來,負責全礦270多人一天的吃喝,一干又是兩年。

1980年他和現在的夫人結了婚,轉年一起回了夫人的家鄉,漾濞。

楊光華被分配進一家1958年成立的國營食品加工廠,也就是雪山清酒廠的前身。那是物質匱乏的年代,東西還要憑票購買。廠裡醬油、醋、豆腐、糕點什麼都做,根本不愁銷路。

楊光華進了糕點組,他力氣大,負責和麵。“八月十五的時候糕點特別好賣”他說,言語間不無驕傲。

當時廠裡生產53度的包穀酒,水源來自蒼山雪水,所以叫雪山清。產量不大,每天下糧不過200斤,出酒100公斤,用大桶運到貿易公司,由公司統一銷售。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酒廠生產的幾款酒

和麵的活幹了八個月,楊光華又被調到鍋爐班當班長,幹了不到兩年,1983年就當了副廠長,1985年出去學習回來,當時的老廠長就把廠子交給了他。

楊廠長為人實在,過去不抽菸不喝酒,當了廠長免不了應酬,別人勸酒他就喝,喝到去醫院輸液就有好幾次。

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也惠及到了漾濞,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面上的商品也開始豐富起來。工業化、標準化的商品取代小作坊式的商品。

廠裡那些原本不愁銷路的食品突然就賣不出去了。反而酒成了熱銷品,市面上用酒精勾兌的劣質酒被物美價廉的雪山清擠出市場。

索性,廠子關停了其他食品生產車間,1991年雪山清註冊了商標,92年開始專心做酒。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生產車間

進入新千年,改為股份制的酒廠轉型不成功,連續虧損。經漾濞政府商議決定出售酒廠,報價402萬,一次性買斷可以讓102萬。

大理日報上登了15天廣告,無人問津。廠裡的老人們就說:“算了算了,還是老楊你來幹吧,我們跟著你幹”。就這樣,老楊接了手。廠子的土地證、房產證辦到他名下,再從銀行貸了款買下酒廠。

酒廠突然成了自己的,還要管幾十個人的生存,壓力大不大?老楊卻是輕描淡寫“給公家幹還是給自己幹都一樣,自苦自吃嘛”。

國營、股份制、私有制楊光華都遇上了,他像個被時代推擁而行的人,沒得選擇,就勇敢地站出來。

剛當上廠長時,廠裡100斤糧食的出酒率在大理排倒數第一,想了不少辦法都不行。最後,他決定帶上車間幾十號人出去看看。廠裡買了輛北京130小型卡車,後鬥擺上兩排長凳,大家就坐在上面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從永平縣、雲龍縣、劍川縣再到鶴莊、南澗、巍山縣,把大理州的酒廠都看了一圈,看明白了,是工藝太落戶,回來就改了。大家連續試了3、4天,出來的酒不錯,53度的酒能出56斤。買酒的人帶著小板凳,在廠門口排起了長隊。

剛轉私有時的酒廠規模很小,一天下糧4800斤,只是雲南有名的玉林泉酒廠的零頭。楊光華決定擴建,之後達到一天能下糧14400斤左右,翻了整整3倍。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車間牆上貼的工藝流程圖

75ml、38度的蕎麥小杯酒開始暢銷起來,佔了酒廠一半的銷售額。小杯子麥蕎酒在漾濞的大街小巷也是隨處可見,甚至在整個大理州都是家喻戶曉的全民酒。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38度的雪山清蕎酒

楊光華的雪山清丨安廚星農人

△楊光華說:“好酒關鍵是要水好、糧食好!”

2013年楊光華退休,2015年把廠子交給兒子管理。他每天的生活還是繞不開酒廠,像上班一樣幾乎天天到,看見問題還是會忍不住指點一下,喂喂狗、澆澆花,在廠裡作個“掃地僧”。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