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在我们养猪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猪采食量下降,完全不吃,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我们首选就是量体温,确定是否发烧?发烧就用抗生素+退烧药,不发烧就用打复合VB帮助消化。

我是在职兽医,在帮养猪朋友诊病的时候难免会碰到这样的场景:

养猪朋友:老师猪不吃料是什么情况?

回复:量一下体温看看!

养猪朋友:没有体温计!

很多养猪的朋友在咨询兽医时都会碰到这样的经历。

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那在我们养猪的过程中,没有体温计,可以诊断猪病吗?可以清晰明白用什么药吗?

当然可以,用我们中兽医学的“望闻问切”中的“切诊之触诊”。

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如何利用“触诊”判断猪病】

触诊是指兽医用手对猪的身体器官进行触摸按压,以探察冷热温凉、软硬虚实、局部形态及疼痛感觉等方面的变化,获取有关病情症状的一种诊断方法。

触凉热,以手的感觉为标准,触猪体表有关部位的凉热,以判断其“寒热虚实”。一般从口温、鼻温、耳温、体表温、四肢温等方面进行检查。

1.猪口温

健康的猪口腔温和而湿润。

若口温低,口腔滑利,多为阳虚寒湿;

口温低,口津干燥,多为气血虚弱;

若口温高,伴有口津干燥,多为实热证;

口温高,口津黏滑,多为湿热证。

2.猪鼻温

用手掌遮于猪鼻头,感觉鼻端和呼出气的温度。

健康的猪呼出气均匀和缓,鼻头温和湿润。

若鼻头热,呼出气亦热,多为热证;

鼻冷气凉,多属寒证。

3.猪耳温

健康的猪耳根部较温,耳尖部较凉。

若耳根、耳尖均热多属热证,相反则多属寒证;

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4.猪体表和四肢温

健康的猪体表和四肢不热不凉。

若体表和四肢有灼热感,乃属热证;

体表温度低,多为外感风寒;

体表和四肢温度低者,多为阳气不足;

若四肢凉至前肢、后肢关节以上,为阳气衰微之证。

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猪正常的体温是多少度?

猪的正常体温是38℃~39.5℃(直肠温度)。

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刚初生的猪体温为39.0℃,哺乳仔猪39.3℃,中猪39.0℃,肥猪38.8℃,妊娠母猪38.7℃,公猪38.4℃。

一般傍晚猪的正常体温比上午猪的正常体温高0.5℃。

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现在一般用体温表测定直肠温度,临诊时若能将直肠测温和手感触温结合起来,则更为准确。

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阳虚寒湿:多与猪的脾脏和肾脏有直接的关系。主要影响猪的生长速度,肠道消化功能直接下降。治疗:每吨饲料添加一公斤黄芪多糖,连用10-15天,即可解决。

气血虚弱:多与猪的肝脏有关系。气血不足,直接降低猪只抵抗力,导致猪容易发病,且影响成长速度。治疗:扶正解毒散一公斤拌料800斤,连用15天。

热证:本文谈到实热证和湿热证。

实热证:多为猪烈性细菌病。急性猪丹毒,急性链球菌。感染后面红耳赤,全身发红,高烧不退。治疗:猪丹毒,柴胡+青霉素,4个小时一次,连用5次以上。链球菌,磺胺嘧啶钠,一天一次首次量加倍,连用三天!预防:均属于细菌病,拌料甘草颗粒+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多维。

湿热证:多为病毒病感染。猪瘟,蓝耳病,圆环病等。主要侵害肝肾,感染后采食量下降,久治不愈,小便短赤,耳朵和蹄子出现发紫的症状。目前没有很完善的治疗技术,预防主要依靠疫苗来预防。

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寒症:分为外感风寒和内感风寒。外感风寒为天气寒凉引起的猪感冒、咳嗽、发烧,内感风寒为猪的肝肾严重受到侵害,功能不健全。治疗外感风寒,双黄连+青霉素+氨基比林(退烧),预防使用荆防败毒散+阿莫西林。内感风寒,可用中药甘草+扶正解毒散,做保肝护肾,增强肝肾功能。

阳气不足:阳气是猪包括所有动物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猪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阳气越充足,身体越健壮。阳气不足,猪就易生病。推荐使用“补中益气汤”(黄芪90g、党参60g、白术60g、当归60g、陈皮30g、甘草30g、升麻30g、柴胡30g、水煎灌服,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阳气衰微之征:又称病入膏肓。猪一旦前后肢关节以上冰凉,就已经无药可救

了。

碰到猪病不量体温行不行?学会这招不量体温,也能断猪病

【总结】

相信各位朋友通过学习咱们分享的中医“切诊之触诊”,都能够初步学会,如何通过触摸猪的口温、鼻温、耳温、体表温、四肢温,来判断猪当下存在的问题。也学习到了碰到以上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以后大家碰到猪场出现了病情,可以先用触诊来判断猪的基本病情。

再结合体温计直肠测量,来进行准确判断,对症用药!

今日话题:你判断猪病是从哪一步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