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臨產前怎樣飼餵?

用戶6256284202609


1.產前充分準備 大型養豬場需要有計劃的按照批次進行集中性的分娩產仔。這種方式不僅便...

2.精心接產 飼養管理人員必須在母豬在生產時親臨現場,豬仔誕生後需要及時用毛巾將豬仔


麥克峰


1.母豬在分娩前三天應喂飼——速生製品——,以增加母豬的子宮收縮率,使母豬平穩生產,縮短生產過程,減少死胎。

  2,母豬產前檢查

  產房苗圃人員的首要任務之一是照顧母豬舍,尤其是分娩中的母豬。飼養員每天檢查母豬的乳房,外陰和行為。母豬在分娩前易怒,乳房腫脹和外陰。

  溼度,腫脹等,尤其是當母豬中最後一對母豬擠奶時,育種者應準備分娩。

  當母豬的羊水破裂時,飼養員需要用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外陰,乳房和母豬溢水的地板。同時,打開隔熱燈。

  在生產過程中儘可能避免助產士,但如果產仔間隔超過1.5小時,則應考慮助產士。對於人工助產,必須用消毒水清潔母豬的臀部和外陰。同時,助產士的指甲應弄平,並戴上一次性的助產士手套,並徹底消毒手指和手臂。


小胖愛玩耍


臨產前一般屬於娠後期(妊娠第84-112天),此階段,胎兒生長髮育速度很迅速,仔豬初生重的60-70%來自產前1個月的快速生長,同時也是乳腺充分發育的時期。為了胎兒快速生長及母豬乳腺發育的需要,投料量每頭每天2.8-3.5公斤。預產前一週不應該太強調減料,直到預產前2-3天可適當減少投料量,按每日食量的10%-20%減少。這樣既可以提供母豬充足的能量與營養,能在分娩時保持充沛的體力,又能防止吃進的飼料太多壓迫產道造成難產。

如果母豬產前不食,可以在豬飼料拌點糖或者蜂蜜誘食,由少到多慢慢投食。也可以增加母豬運動量,把豬趕出圈舍,適當走動,這樣利於豬腸胃蠕動,進而促進消化。

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微笑]



小松鼠杉杉


你好,感謝提問。鄉下曹十一為您解答產前以及產後母豬如何餵養。

母豬的產前管理

1)懷孕母豬在產前84~90d飼要餵哺乳母豬飼料,比懷孕中期飼餵量要增加,每天每頭母豬飼餵量2.6~2.8kg,給以充足的飲水。要善待母豬,不要驚嚇,不要劇烈運動,要讓母豬保持安靜,防止母豬流產。

2)在母豬產前一週,把母豬消毒後趕緊進入已消過毒的產房,嚴防母豬快跑,摔倒,擠壓,上產床時要人工協助,以防擠壓肚子。

3)母豬產前3d應減少喂量,產前第二天少喂一些,產前當天不喂料,產後第一天不喂料,產後第二天少喂一些,產後第四天以後把飼料量逐漸增長起來。母豬產後第四天應增加飼餵次數,每天喂5次,以餵飽為原則,儘量增加採食量(母豬每帶1頭小豬,採食量應增加0.2kg以上)。一般哺乳期母豬日採食量為7~9kg。充足的飲水是增加採飼量的有效辦法之一。

4)母豬斷奶前3d,逐步減少飼料,斷奶當天不喂料,斷奶2~3d不再分泌乳汁後,才能增加飼料量開始催情飼養哺乳母豬的護理產仔母豬應注意限食,母豬產前4d必須逐步減料,產前、產後1d內不喂或只喂少量稀料,產後5日喂量可達產前水平,至7~8日可敞開飼餵,以飼餵溼拌料為宜,日喂2~3次,不得讓母豬採食已變質飼料。

產後

母豬

哺乳期母豬的飼養是關鍵。

哺乳母豬的護理

產仔母豬應注意限食,母豬產前4d必須逐步減料,產前、產後1d內不喂或只喂少量稀料,產後5日喂量可達產前水平,至7~8日可敞開飼餵,以飼餵溼拌料為宜,日喂2~3次,不得讓母豬採食已變質飼料。哺乳母豬產後護理尤為重要,要格外注意母豬產後不食,拒哺,咬仔,產後癱瘓等問題。





鄉下曹十一


1、母豬產前三天應該飼餵——速產神器——,提高母豬子宮收縮率,讓母豬順利生產,縮短產程減少死胎母康仔健。。。

2、母豬產前護理

產房飼養員工作重點之一就是照顧好待產母豬舍,特別是臨產的母豬。飼養員每天檢查這些母豬的乳房、外陰及行為表現,臨產前母豬往往會煩躁不安、乳房腫脹、陰戶

潮溼腫脹等,特別是當母豬最後1對乳頭有乳汁擠出,飼養員就應做好接產準備工作。

母豬破羊水時,飼養員需要用配好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外陰、乳房及母豬後驅的漏縫地板。同時打開保溫燈。

在生產過程中儘量避免助產,但是如果產仔間隔超過1.5小時,要考慮助產。人工助產必須用消毒水清洗母豬臀部及外陰,同時剪平助產人員手指甲,對手指胳膊徹底消毒後帶上一次性助產手套。


三農專欄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學習和交流下母豬產前產後飼餵管理的一些知識。

我們都知道,一個養殖場經營的好壞,跟母豬管理的好壞有很大的關係。而母豬產前產後的飼餵管理更是重要。

1、產前這一時期在管理上有著技術含量,要保持母豬正常生長,又要維持懷孕小豬的生長髮育,特別是青年母豬,所以配種後7―30天,懷孕前期,飼餵輕胎料,每日2―2.5KG。

2、妊娠30―75天,這一階段是胎兒重要的發育成型的時期,一般比前期提高飼餵量,平時多喂綠飼料。

3、妊娠後期80―107天,這個時期為了保證胎兒速度生長,母豬的體重和體形脂肪減少,為了防止母豬的體況損耗,必須加大飼料的飼餵量,由輕胎料和體形脂料轉化為重胎料,以保證初生重。

4、妊娠母豬產前7---10天每天哺乳料喂3.5公斤,分三次飼餵。產前五天開始減料,每天減一斤,生產當天喂一斤或者不喂。

5、在產前期間,如果有條件可以加強母豬的鍛鍊,讓母豬多運動,有助於母豬生產。

母豬產後1-5天是最關鍵的時期,母豬產後生殖系統能否迅速恢復,會不會受到病菌感染;泌乳能力是否正常,這一切都取決於這關鍵的5天時間。那麼,做好母豬這5天關鍵時期的產後護理豬友們應該怎麼做呢?

主要觀察母豬惡露的排出情況,惡露一般在產後3-5天排乾淨,如果5天后還有大量的惡露排出或者帶有惡臭的味道,說明子宮受到感染了。 上萬人的選擇;19937426866

母豬產後第一天要控制採食量,吃得太多不利於子宮的恢復。母豬的飼餵量第一天為2.5-3.0kg,以後每天遞增0.5kg,直到第5天不限量飼餵。如果是夏天,要做到少食多喂,每天要分5-6次投料,最好夜間加喂一次。

母豬產後第1天和第4天各肌注長效土黴素,一則可以預防產後感染,二則可以通過奶水預防仔豬黃白痢。每天飼餵100g的益母生化散,連用5-7天。有利於子宮恢復和預防乳房炎。

如果是乳房炎引起的母豬產後無乳或者少乳,可用頭孢肌注或者輸液達到治療目的。如果是營養缺乏引起的無乳症,可以煮魚湯給豬吃,或在飼料裡添加優質魚粉增加營養。

以上就是今天的課題,如果大家有什麼其它的補充或者更好的方法,歡迎多多交流。


鄉村革麗


很多養豬戶朋友都知道母豬分娩期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一旦沒做到位,各種豬病都會發生,嚴重影響豬場利益。

一、母豬分娩前後飼餵量控制

母豬分娩前一週左右要根據母豬膘情情況來控制飼餵量。膘情較好的母豬,產期要逐步減少飼餵量,每日飼餵量減少10%-20%,到分娩前2天的飼餵量可減少到日常飼餵量的1/2。母豬膘情不好體況差不用控制飼餵量,另外增加飼餵優質飼料,建議多飼餵含有高蛋白的飼料,促進母豬膘情的恢復。注意:分娩當天應當停止飼餵,可適當喂些溫的稀麩皮水,防止母豬腹腔壓力過大影響順利產仔。

二、母豬分娩前後的護理

1.母豬分娩前一週開始上產床,讓待產母豬提前熟悉產房環境,有助於生產。母豬進產房前一定要把產床提前一週徹底清洗、消毒, 減少病原對生產造成的影響。

2.母豬臨產前安排有經驗的飼養員輪流值守,發現有生產情況立即採取輔助措施。接產員要修剪指甲,並洗手消毒。對於有產前症狀的母豬要用安全的消毒水清洗乾淨母豬的乳房、四肢、腹部以及陰戶。

3.母豬開始產仔時,及時用乾淨產布把仔豬身上的黏液擦拭乾淨,並放入到32℃左右的保溫箱中。

4.注意觀察母豬產仔時間,如果產仔間隔在20分鐘以內為正常。如果產仔時間間隔在30分鐘以上,產程超過2小時以上,表現為難產症狀,那就要考慮使用縮宮素助產(使用劑量遵醫囑),或人工助產。注意:人工助產一定要帶專用手套,動作要輕緩溫柔,以免損傷母豬產道引發繁殖疾病。另外,母豬產仔過程中消耗很大能量和水分,特別是水分,還有就是母豬乳汁中水的含量達75%以上。因此要給母豬提供充足潔淨的溫水,以保證母豬產後對水的需求。

5.母豬產完仔後,要讓仔豬及時吃上初乳。母豬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增強仔豬的抗病能力(仔豬不吃初乳死亡率極高),提高仔豬的成活率。

6.確定母豬產完仔後(以胎衣全部產出為準),及時把胎衣收走,防止母豬誤食而引起腸道疾病。

7.母豬產後為防止子宮、產道發生感染,灌注或注射抗菌消炎藥物(此環節一定要做,這樣是防治母豬子宮炎最有效的手段)。


北漂憂傷人


1.產前這一時期在管理上有著技術含量,要保持母豬正常生長,又要維持懷孕小豬的生長髮育,特別是青年母豬,所以配種後7—30天,懷孕前期,飼餵輕胎料,每日2—2.5KG。

2.妊娠30—75天,這一階段是胎兒重要的發育成型的時期,一般比前期提高飼餵量,平時多喂綠飼料。

3.妊娠後期80—107天,這個時期為了保證胎兒速度生長,母豬的體重和體形脂肪減少,為了防止母豬的體況損耗,必須加大飼料的飼餵量,由輕胎料和體形脂料轉化為重胎料,以保證初生重。

4.106—114天,轉入產房後,應逐漸減料下降到平時的2/3,這樣有利於母豬在妊娠後由於小豬速度發育,母豬腸胃受阻,避免採食後出現嘔吐,也有利於母豬分娩後泌乳量過多,出現乳房炎,導致仔豬拉稀。

5.產後,也應控料,產後當天不應喂料。2—3天逐漸加料,7天后自由採食。


鄉村歲月


海肽寶可以適合很多動物使用,拿豬來舉例。多久見效,這要看個人的看法的。 正常加了海肽寶後,一般兩三天內就可以看到豬比較愛吃。誘食性好。一個星期左右。糞便不臭,毛色開始光亮。肉色紅潤。拉稀次數會減少,抗病能力會增強。如果按1%添加餵豬,可以明顯看到豬吃料減少,這是提高飼料利用率的表現。促進生長方面。如果時間較短,需要稱重比較。時間長的話,可以從肉眼看到差別。


享受生活快樂


 母豬產前準備   清掃產房、進行消毒、準備用具,如高錳酸鉀、碘酒、照明燈、保溫箱、紅外線燈等。   注意觀察臨產母豬    (1)乳房變化:產前15~20天乳房開始由後部向前逐漸下垂膨大。如果母豬腹部前面的乳頭出現濃乳汁,24小時左右可能分娩;中間的乳頭出現濃乳汁,12小時左右可能分娩;後邊的乳頭出現濃乳汁,3~6小時左右可能分娩。    (2)外陰部變化:臨產前3~5天,外陰出現紅腫下垂,尾根兩側出現凹陷,排洩糞尿次數增多,“母豬頻頻尿,仔豬就要到”。    (3)行為變化:產前母豬神經敏感、行動不安、起臥不定、吃食不正常,還有街草做窩等表現。   接產技術    (1)母豬產仔時保持環境安靜,可防止難產和縮短產仔的時間。    (2)仔豬出生後,先用清潔的接生布擦去鼻中的粘液,使仔豬儘快用肺呼吸,然後擦乾全身。    (3)斷臍的方法是先使仔豬躺臥,把臍帶中的血液反覆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在距仔豬腹約5釐米處用手指掐斷臍帶,斷面用5%碘酒消毒,然後立即將仔豬放到保暖地方。    (4)假死仔豬的搶救。仔豬出生後不呼吸,但心臟仍然在跳動,稱假死仔豬。搶救方法;首先左手倒提仔豬兩條後腿,右手拍打背部,然後左手託拿仔豬臀部,右手託拿背部,給豬體做伸曲運動。最後用白酒或酒精塗擦鼻部,刺激仔豬呼吸。    (5)難產母豬的處理。助產方法:如果是仔豬胎位不順、倒生、胎兒過大、橫位等,應消毒手臂,順產道慢慢伸入,待摸到仔豬將其調整順位,將仔豬隨母豬努責慢慢拉出。如果宮縮無力,給母豬注射催產素,用量為每100千克體重用2毫升。 母豬分娩時,生殖器官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機體的抵抗力明顯下降。因此,母豬產後要進行妥善的護理,讓其儘早恢復健康,投入正常的生產。 母豬產後要隨時觀察採食、體溫變化,注意有無大出血、產後乳房炎、癱瘓、產後無乳等情況。對人工助產母豬要清洗產道,並且藥物消炎。產後2-5天逐漸增加喂料,1周後達最高用量,能吃多少給多少。斷奶前2-3天,視母豬膘情適當減料,控制飲水。 1、 檢查胎衣 檢查胎衣是否完全排出,胎衣數或臍帶數是否與產仔數一致。胎衣不下的,肌注已烯雌酚10毫克,等子宮頸擴張後,可每隔30分鐘肌肉注射催產素30國際單位,連續2~3次。確定胎衣完全排出後,向產道深部投放青黴素80~160萬國際單位。 2、 採取適宜的消炎方法 初產母豬或胎兒過大或過多,難產的母豬,子宮易受損傷,消炎以7天為一療程,每次藥量按每公斤體重肌注青黴素3萬單位,每天2次。同時可向產道深部灌注溫的0.1%高錳酸鉀溶液,直至恢復正常為止。對曾有產後患病史的經產母豬,也按上述方法用藥。 對正常順產的經產母豬,每次藥量按每公斤體重青黴素2萬單位,每天2次,連用20天。 毫升消炎後的母豬,1周後產道仍有膿液排出的治療:首先向子宮內灌注微溫的0.1%高錳酸鉀溶液200~300毫升,同時肌注已烯雌酚5毫克,使子宮頸擴張;30分鐘左右肌注催產素30國際單位,間隔30分鐘1次,連續2次。同時肌注青、鏈黴素混合液,配合磷酸地塞米松注射液全身治療。亦可向產道深部投放10%葡萄糖生理鹽水+青黴素80~160萬單位混合液100毫升,每天1次,連續喂3天,效果極佳。 對母豬產後消炎、化瘀去滯,胎衣不下,也可採取中草藥拌料喂服。取新鮮益母草0.25公斤+水1000毫升煮至300~400毫升,待涼溫後加入紅糖0.2公斤,分早晚拌料喂服,連續喂3天,效果較好。 3、 飼養方面 母豬分娩時體力消耗很大,體液損失多,母豬表現出疲勞和口渴,因此,要準備足夠的、溫熱的1%鹽水,供母豬飲用。母豬分娩後8小時內不宜喂料,保證供應溫水,第2天早上再給流食,因為產後的母豬消化機能很弱,應逐步恢復飼餵量。如果母豬消化能力恢復得好,仔豬又多;2天后可以恢復到分娩前的飼餵量。如果母豬少乳或沒乳,必須馬上採取措施挽救仔豬,可先調製些催乳的粥飼料類,如小米粥、用小魚和小蝦煮的湯、豆漿、牛奶等,1天喂飼3次,泌乳量上來後再逐漸減少直至停喂。如果仍不見效,可用藥催乳。催乳劑:王不留行40克、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荊三稜30克、赤芍藥20克、炒麥芽50克、杜紅花30克,8味藥混後加水煮汁,每天1劑,分2次投給,連服2-3天。 4、 管理方面 母豬分娩結束後,要及時清除汙染物,牆面、地面、欄杆擦乾淨後,噴灑2%來蘇兒進行消毒,給母豬創造一個衛生、安靜、空氣新鮮的環境。細心觀察分娩後的母豬和仔豬的動態。母豬產後其子宮和產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和繁殖,給機體帶來危害。對常發病如子宮炎、產後熱、乳房炎、仔豬下痢等病症應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全窩仔豬被傳染。 如發現有一頭母豬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有剩料等現象,要及時查明原因,如果是因子宮發炎所致,連續注射青黴素2天后可痊癒,一般不會影響仔豬哺乳。如發現有仔豬下痢,應立刻清除傳染源,並及時治療。母豬分娩3天后,可放進運動場自由活動,使其接觸陽光,恢復體力,促進消化,對提高泌乳量十分有益。但是活動時間不能太長,防止受涼和驚嚇。 農村廣大飼養母豬專業戶對產後母豬均不注意衛生措施,極易引起母豬產後子宮炎、乳房炎、無乳綜合症、產後熱、破傷風、產後不食等諸多常見產科病,以致影響繁殖機能,甚至淘汰。注意母豬產後衛生,可以大大減少產後諸多病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