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只有美法两国拥有核航母,技术门槛在哪里?

街角在-等待


反应堆吧,核动力上舰最主要的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如何保证核反应堆的小型化,简单来说就是:反应堆的体积要尽可能小,但是功率又必须要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航母有更多的空间可以用到作战方面,不然的话,核动力的性价比真的还比不上常规动力,不要说什么核动力不烧油就省钱,用来维护核动力系统的费用难道不是钱么?在花费上核动力是只多不少;什么?你说核动力不用补给船补给燃油?这个确实是,但是航母上的弹药、生活物资等确却仍然需要用到补给船。总之,如果不能在动力系统的功率和体积上占据一定优势的话,核动力并不比常规动力好到哪里去。

▲“戴高乐号”航母

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玩意被称为“核动力航母之耻”不是没道理的,法国就是因为反应堆技术不过关,所以他航母上的2个反应堆其实是潜艇用的K15压水反应堆,2个反应堆的用于推进系统的输出功率只有61兆瓦(约8.3万马力),也正是因为整个核动力系统的功率不行,所以“戴高乐号”航母的最高航速只有27节,还没有常规动力航母快,毕竟毛子的库舰都能飙到30节呢,至于老美的“尼米兹级”就更加不用说了,2个A4W反应堆(单个总功率超过275兆瓦,约37万马力,用于推进系统的功率约为14万马力)可以让她轻松的跑到30节以上,而目前最强的“福特级”使用的A1B反应堆,功率比尼米兹上的A4W还要高上25%,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企业号”航母

连法国这样一个军工强国都在反应堆上被卡主了,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所以现在全世界也就只有美国一家在能把核动力航母玩出花来,然而,我们要知道,即使是美国,在航母的核动力上这个领域也已经摸索了60年了,举个例子,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下水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上面使用了8座A2W核反应堆,用于推进系统的输出功率却只有28万马力,而同时期常规动力的“小鹰级”航母使用的则是8台锅炉+蒸汽轮机,输出功率也是28万马力,然而当时的“反应堆+蒸汽轮机”的动力系统结构在空间利用率上要明显低于“锅炉+蒸汽轮机”,所以,核动力的“企业号”真的不见得能比“小鹰号”强到哪里去,不然也不会只造了一艘就没有后续了。

▲“福特级”航母

因此,从最开始“企业号”上面的A2W核反应堆到今天“福特级”上面的A1B反应堆,说美国摸索了60年真的毫不夸张,所以,如果不考虑反应堆功率、不考虑航母作战空间的利用率等因素,造一艘“猴版”的核动力航母出来或许还是有几个国家可以做到的,法国的“戴高乐”就是个榜样,但是想要造出“尼米兹级”甚至是“福特级”这种级别的航母,额,说句不客气的,未来几十年除了老美应该都不会有其他国家能造出来,大家就这么想吧,美国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工业文明最灿烂的国家,并且有着雄厚的冷战遗产,然而人家玩核动力也玩了60年才有了今天的“福特级”,难道你们觉得在这个领域还有哪个国家会比美国更有发言权么?想要弯道超车也不是这种超法吧。


哨兵ZH


技术难度不是在某一个具体项目上,而是“一条线”:可能,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设计安装,都有难度。

拿飞机来说,一个刹车片,我们到2003年才完成自主研发

。而这个项目从1988年就开始了,2004年,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主负责人黄伯云还获得了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

飞机刹车片这件事,我再补充一下。当时新闻说,飞机刹车片寿命很短,国外又限制我们的采购数量。而且,每次买新的,外国还要把旧的回收。。。可以说,某国通过控制刹车片采购数量,就控制了我国飞机的起降次数。。。这要是打仗了,真是不敢想象。

再说飞机更核心的部件----发动机。从原材料到设计,我们和美国都有差距。美国可以拿出最先进的发动机展示给我们,让我们随便看,而我们甚至还没有能力逆向研发出来。

我国最先进的涡扇-10B型发动机,推力只有14吨。推比达到8.1以上,全寿命也达4000小时。

而美国F-35所使用的F135发动机,推力超过18吨。推重比达到11.7,寿命据说“数千小时”。按照一贯套路,美国发动机寿命超过中苏的两倍不止。

而这些技术差距放到核动力航母上,差距更大。

就拿瓦良格号航母(我国第一艘航母)来说,苏联生产这艘航母,需要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配合。

苏联解体后,归属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也无法独自完成已建造了67%的"瓦良格"号航母和刚开工两年的"乌里扬罗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而我国拿到这艘航母以及大部分设计图纸后,用了七八年,才完成后续33%的建造!!!

核动力航母这种镇国重器,更是难度超大。现在为止,只有美国一家拥有真正的核动力航母。法国那个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用的是核潜艇上的反应堆(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相同GEC Alsthom PWR Type K-15核反应堆)。其总输出仅76200轴马力,而美国的克莱蒙梭级为126000轴马力,最新的福特号推进功率更是达到280000马力。福特号航速可超过30节,而法国航母最高只能达到25节。

而且,法国的维护成本也高,六七年就要更换燃料。而美国的福特号据说50年不用换燃料。

技术门槛在哪里?从设备制造的原材料,到整体设计,都可以说是有门槛。不过,全世界都知道核裂变、核聚变原理,只要会百度都能查到,设计图到处都是。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最大的门槛是“经验”和“安全”。“核”这种东西危险系数太高,没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根本不敢实用。

而且,那玩意贵啊,我们穷啊!一旦失败,污染泄露,那损失就太大。我们已经落后怕了,可不敢把步子迈大了。。。对于核动力航母这东西,我们早晚会有的,不用太急。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一方面说,核动力航母对于我国其实没什么门槛。

另一方面说,核动力航母对于我国门槛巨大。


有点尴尬吧?


这件事就和当年造手机一样。在2003年这个阶段,制造功能手机对我国其实已经没有什么门槛了,但随后的几年智能手机开始大范围流行。以至于现在我们还只有华为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CPU“麒麟”。


对于航母也是这样的。我们来看企业级航母:

企业级航母是世界上第一型使用核反应堆为动力系统的航母,在其内部装有8个Westinghouse的A2W核反应堆。

这种反应堆其实仅仅是能够勉强上舰的一个堆,由于输出功率太小,因此企业号也只好装了8个。

堆有多大,W君这里有当年运送反应堆的照片:

一列火车仅仅能运送六个堆。因此企业号在使用了A2W后空间浪费太大。并且也没有获得想象中那么大的动力。

而目前福特号就仅仅使用了两个A1B反应堆就获得了比企业号大得多的功率。



如果我们自己去研究企业号这个级别的反应堆装在航母上,以目前我们核工业水平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要按照新的标准对标福特号上面的A1B反应堆,对于我们来说困难还是有的。


但对于航母这种国之重器,其实是宁缺毋滥的。毕竟要持续航行50-80年的时间,所以安下心研究好了反应堆再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军武数据库


航母美英法日都搞过,

核动力,美俄牛逼。

核航母只有美国是比较牛的,法国的很勉强,核反应堆设计水平是关键,

体积,功率,瞬时功率,美国在这方面领先,

但美国的技术它自己也不太满意,想淘汰,

为何?因为它是核子堆烧开水,是蒸汽核子堆。

这东西玩不了电磁弹射,不是一个路数。

核子堆发热→烧水→发电,

这种核子堆蒸汽多,蒸汽管路相关设备也多,

对于电弹全是绊脚石。

法国用的是核潜艇改的核子堆,噪音小,功率也不够。

所以关键就在怎样设计个功率足够,体积也适当的堆型。

烧水散热还可以改吗?

当前的水是双层循环水,

可以烧液态合金吗?可以烧别的高比热溶高沸点液体吗?

我们知道乙二醇,等液体沸点高,冰点低。

沸点高,比热容大,可以更好的导出核子堆的热量,

找到更好的适用液体,核子堆性能就会提升,

再有就是能量导出机制,

不烧水不烧液体可以导出能量而又不泄露核子污染吗?

核子堆是中子,电子,质子,之间的事,电荷很活跃,

如用磁场对活跃的电荷加以磁场致偏,电荷就会正负分开,打靶,形成正负极板,组成电源极板,直接输出电能,

而粒子在内部隔离。

这样导出的就是电力了,当然散热制冷降温又是一套。

电磁弹射器用不着蒸汽,只要电,瞬时大功率放电,还能连续多次(几十次到一两百次)

核子动力的输出功率锅炉功率是不太容易随便调节的,启动之后可调节范围有限,调节也迟钝,不太可能像汽车那样随便熄火,加油。



星辉650


1.全球核航母只有美国和法国。但是法国那个只能算半个,因为戴高乐航母用的是核潜艇的发动机,功率输出,航程都比常规还差。如果随便装个核潜艇发动机上去就是核航母,那我国也拥有了。可事实牵扯到一项关键技术

2.这技术就是“核反应堆小型化”。而掌握这技术的只有美国一家,而且还不是完全掌握,美国最新的福特级核航母不停出问题就是技术还不成熟。

3.核反应堆小型化是核发动机小型化,能装航母上,不占用空间,功率和航程无限的发动机。而不是法国的小牛拉大车。这里区分核武的小型化,核能小型化发动机是可控的,核武是战争武器,一次性。不一样,这里要区分。所以很多国家掌握了核武器小型化,还是造不出发动机的原因。

4.美国航母技术发展了近百年,核武器美国先发明并唯一实战过,所以美国单独有小型化技术不是很惊奇的事,而我们中国需要赶超的地方很多,未来的核航母还需要几代人去研发并壮大!大家怎么看?










LY传媒or大杂烩



作为美国在海洋上优势的标志,核动力航母是美国军事超级大国地位的缩影。在核动力超级航母中,福特级是世界上最新、最大、最快的航母,还有尼米兹级和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航空母舰是一个浮动机场,每分钟能够从航母上的四部弹射器上同时发射四架飞机。此外,这些航母可以为数种不同类型的飞机提供起降平台,在巨大的飞行甲板上和下面巨大的机库里可以容纳多达90架飞机。

四部大型升降平台将飞机带到飞行甲板,身穿各色服装的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程序协调舰载机的起降:黄色代表军官和飞机指挥人员,紫色代表加油员,绿色代表弹射和拦阻装置人员,蓝色代表牵引车驾驶员,红色代表碰撞和救助团队以及法令处理人员。 软管从下面的甲板上伸出来,加满燃料箱,炸弹和火箭从弹药库里提升装上飞机的机翼和机身。 航母的主要作用包括搜索和摧毁敌机、水面舰艇和潜艇。此外,可以对敌方陆地目标进行空袭,以保护航母编队,并支持海上封锁。



典型的航母战斗群由航母、三艘或更多驱逐舰、一艘或两艘宙斯盾导弹巡洋舰、两艘或三艘导弹驱逐舰、两艘攻击潜艇以及一艘弹药船、加油船和补给舰组成。 核动力航母的航程几乎是无限的,最高时速超过30节。事实上,核动力航母可以在不加燃料的情况下运行20年。电力由八台蒸汽涡轮发电机提供(足以供应一座约10万人的城市),每艘航母都储存了足够5700名船员使用90天的食物和用品。


为了给舰载机提供补给,每艘航母携带大约300万加仑的航空燃料。与一个小城市相比,核动力航母有自己的邮政编码、电视和广播电台、报纸、消防部门、教堂、图书馆、医院、综合商店、理发店和健身中心以及许多其他便利设施。 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成本比传统动力航空母舰高出约58%。尼米兹级航母1997财年的平均生命周期成本如下: 建设成本-45亿美元, 中期大修成本-23亿美元, 使用和支持成本-140亿美元, 其他成本-10亿美元, 平均总成本——每艘220亿美元 。

下一代超级航母福特级,诺斯罗普·格鲁曼造船公司正在建造,估计每艘造价80亿美元。使用新的电磁弹射器而不是蒸汽弹射器、更强大的核反应堆、更新的雷达和电子战综合措施以及广泛使用自动化来降低对人员的要求和成本等技术相结合。 核动力航母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是大多数国家的门槛,现在只有美国和中国具备大量建造航母的能力。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重要的事说三遍,钱!经费!MONEY!说白了就是国力!核动力航母相比较常规动力航母的建造和维护保障都更为复杂和昂贵,即便对于当今世界来说,也没有几个国家能玩的起。相比较起技术门槛,经济门槛更高。就拿英国来说,他完全有能力制造核动力航母,但新下水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还是采用了常规动力。对于英国海军来说,目前拥有一支核潜艇部队就足够,高成本的核动力航母根本没必要,而且在它身上获得的利益不见得能有太多,完全不适合现在英国国情。也因此可以得到一个硬性的真理,核动力航母并不是谁玩都合适,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

接着从技术层面来看,对于五常甚至包括日本、印度等国家来说,实际上他们都已具备制造核动力航母的条件和能力,必要的技术不会困扰他们太久,尤其是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也因此最头疼的门槛还是金钱。那么目前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只有法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同时也只有这两个国家的航母拥有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他们的综合作战实力是不容小觑的。美国拥有如此强大的航母作战群是因为它给了美国一个延伸的远程存在,他们需要把力量投射到偏远的地方,以方便在远方地区的军事存在,维护在全球各地区的利益。

不少国家都有核动力潜艇,它们需要更远的航程和自持力。但正如上文所说,这是非常昂贵的。不过对于需要在水下停留数月、空间和食物有限、超远程航行的潜艇来说,这至关重要,以此来达到必要的核平衡。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和苏联都曾研发国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其设计目的就是用于与核动力航母作战。它们的一切成本都非常高昂,以至于它们大部分退役,并建造了常规动力的导弹巡洋舰来取代它们。

以美国的弗吉尼亚核动力巡洋舰为例,这些船的一次燃料补给、大修和升级改装的费用都非常惊人,加起来的费用大约是一艘新船的一半。此外,它们需要相对较多的船员,造成海军人员的资源紧张和浪费。接下来由各项成本均较为低廉的提康德罗加巡洋舰和阿里·伯克级驱逐舰所取代,而且后者拥有能力更为强大的“宙斯盾”系统,所以便很快决定了这些核动力巡洋舰的退役。

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

接下来看看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它更能体现出他们拥有完善先进的国防工业体系,而且航母上的大部分关键武器和系统都是由自己研发。在这方面法国做的要比英国强多了,坚持一贯的自主研发,但也是由于成本太大,所以也有诸多问题,法国仅装备这一艘航母就很好的说明了一切。虽然说每个国家都希望拥有核动力海军舰艇,包括航母、核潜艇,但很少有人能买得起,研发的起,供应的起。

核动力航母的优点就不必赘言了,除了续航性,有吸引力的另原因之一是大量的多余能量可以用来为蒸汽弹射器产生蒸汽。而传统动力航母必须携带额外的蒸汽制造系统,与他们的推进和动力系统分开,这显然不太方便。当然有的轻型航母拥有较好的燃气轮机也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切。

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最后从实战方略来看,许多国家拥有建造核动力船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然而建造和维护它们的主要限制是成本,而且仅仅拥有一艘核动力航母对一个国家的国防实际上起不了太大作用。一个国家需要经常更换替换战备船只以满足定期维护的要求,所以至少要拥有两艘核动力航母才可以算的上至少有一艘都在24小时工作,目前能达到这样程度的仅有美国。

那么拥有如此多核动力航母的美国面要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必要的定期维护,这就是昂贵的“停机时间”。就在2015年11月,美国11艘核动力航母中只有5艘有可以被部署到“任何地带”。4艘在“深度维护”,即增加核燃料和现代化升级(需时2年),1艘在进行部署工作和训练,最新的福特级仍然在最后的海上测试。

也因此来看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拥有核武器或者拥有航母都是毫无意义的,他们既没有技术也没有经济支持。美国自冷战以后成为了世界上仅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它要充分稳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局势,以维持其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利益。简而言之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循环,要是没有全球军事存在的利益,恐怕美国也养不起如此之多的核动力航母和其他军队。所以说,核动力推进确实相比较常规动力更加便宜,但是高昂的维护费用以及处理旧反应堆的成本仍然让人望而却步。

对于我们来讲,这是迟早的,面包会有的,啤酒会有的,我们期待着。


战武奇兵



郑宇宇


当然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核心技术门槛不仅仅是核动力,前苏联可以建造数万吨级的核动力巡洋舰和潜艇,但一直没有吃透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技术瓶颈,而题干中描述的所谓的美法两国都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中的法国,也不过是一艘仅仅将常规动力更换为核动力的一款半成品航母而已!



即便是算上常规动力航母和一些准航母,全球也没有几个国家具备生产和装备的能力,而且还有几个国家在舰载设备上还是通用的,可以说航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作战系统,这个作战系统至少有几个方面的技术和应用难度还是制约大多数国家无法装备航母的!



第一,核动力:目前可以吃透舰载核动力的国家其实并不多,能够应用在航空母舰上的更是屈指可数,这决定了装备核动力航母的国家的数量极少!



第二,复杂的体系工程:建造一艘现代舰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在材料、系统集成、武器系统、通讯、探测和舰载机的研发应用等方面要求都是极高的,能够完成这些技术整个的国家和体系更加稀少,目前拥有这项技术集成能力的国家全球不超过两家,法国也是这两家之外的国家!



第三,昂贵的价格:航母是大国重器,这决定研发航母和装备航母需要独立的一套工业,这意味着体系中的分项研究就非常昂贵,例如建造航母所需的特种钢、飞机着舰需要的拦阻索和耐高温腐蚀飞行甲板,舰载机和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如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基本造价为75亿美金,全寿命维修保养和使用费用大致为600美金,当然这还不包括研发新技术的费用,能承受这个军费的国家实在太少!法国虽然有航母,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基地。而像美国这样动辄就出动航空母舰编队耀武扬威的国家,也只能是军费几千亿美金的国家才能承受的起!



航母一般的都是以航母战斗群的形式存在的,而建造和维护航母战斗群的其它舰只也是一个非常消耗资金的大项目,国防费用千亿以下的建造这些辅助舰只已经捉襟见肘了,何谈建造运行航母?


泾水书生


苏联在冷战末期也准备建造核动力航母,也没有技术上的问题。苏联之所以造的这么晚,主要是军事战略的影响,和技术门槛没什么关系。企业号最初也是用的核潜艇反应堆。

英国也有能力制造核动力航母,技术上也没问题,问题是没钱。1960年代英国经济长期衰退,战略上放弃了苏伊士运河以东,英国的军事力量只限于大西洋和地中海。此时美国刚造出核动力航母,英国却没有钱了,战略上也不需要了。79年代还把正在服役的两艘大型航母皇家方舟号和鹰号退役。改用装备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无敌级直通甲板巡洋舰。

如果中国仓促上马核动力航母也是没有社么问题的。不过是多安装几个反应堆的事。限制中国的不是反应堆核动力,而是弹射器。


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可以购买美国的弹射器。动力上日本有制造核动力航母的能力。不要以为安倍晋三只是代表日本的少数人,其实多数日本人是希望日本重新扩张的。以前有人问张召忠日本会不会往海外派兵,中国怎么办?局座当时说日本有和平宪法,禁止派兵。这就有点天真了。宪法是可以修改的。前段时间关于日本军事力量,我说日本有能力建造航母。很多人不屑,觉得日本依赖美国技术,不能叫自主建造,战时会受到限制。他们就不想一想,美国怎么会限制日本战时从美国购买武器?是不是自主建造有那么重要吗?只要外购设备、部件没有障碍,是不是百分百国产根本就不重要。

除了日本,能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基本就没有了。印度很想造,技术上也没有封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