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梅姨历经三年都无法脱欧而鲍里斯这么快就搞定了?

ZZC6712


英国议会上议院于1月22日晚批准通过了由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提交、下议院修改后的脱欧协议相关法案,这也表示英国至此已经走完了退出欧盟前的所有国内必要法律程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月23日批准了英国议会提交的脱欧法案,脱欧的决定从此将写入英国法律。可以说,英国脱欧要归功于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

首先,最新大大选有利于鲍里斯的脱欧计划。2019年12月12日,英国迎来了5年内的第三次大选,鲍里斯·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获得640个议席中的364个,赢得了超出预期的大胜,保守党将成为执政党,开启未来五年的任期。相对照的是,工党遭遇了自1983年以来的最大惨败,仅收获203个议席。这种胜利可以算得上是对保守党及鲍里斯的支持。我们再看梅首相。工党主打为大多数人服务,在选举中让本以为稳操胜券的时任首相特雷莎·梅丢掉了议会中的多数。这样一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鲍里斯实际上在此次提前进行的大选中赢得了支持。

第二,人心思定的因素。2016年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欧”,时任首相卡梅伦辞职,特雷莎·梅角逐保守党领袖胜出,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脱欧之路。她也曾很坚韧,经过艰苦的谈判,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欧盟达成复杂的“脱欧协定”草案,也成功渡过保守党内与议会内的不信任危机。但在“脱欧”问题上,无论是保守党党内还是英国国内,都存在“留欧”与“脱欧”、“软脱”与“硬脱”之间的巨大分歧。时间并没有消除这种分歧,但对于民众来说,在长达四年的社会生活里,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纠缠在这一议题之中。

第三,特蕾莎·梅试图在走钢丝,找平衡。她多次强调,“生活在于妥协”。她希望欧盟能够让步,支持她完成“有序”脱欧的历史使命;她希望党内以“欧洲改革小组”为首的“硬脱欧派”能够妥协,实现党内的团结;她甚至希望反对党工党能够合作,支持她的协议能够通过议会表决。但是,为了换取支持,她每让一步,接踵而来的都是来自另一阵营更强烈的反对。总而言之,她的这种妥协策略失败了。相反的,鲍里斯属于先高调叫嚣,然后再做让步的方式。就像鲁迅写过的那样: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鲍里斯同样是这样的策略,他说要硬脱欧,并不担心后果的姿态让其他人觉得可怕,因此,表现理性的人会让步,面对强硬的鲍里斯心中便生出了退让之意。

第四,特蕾莎·梅的支持度很成问题。在议会,梅被反对党掣肘。2017年,特蕾莎以脱欧为由举行了大选,这次大选,虽然使特蕾莎梅保住了首相之位,但却使保守党失去议会多数党的地位,党内出现分裂。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是硬脱欧派的代表人物,然而实际上英国上下两院反对脱欧的议员占多数。2019年5月,内阁议员们已经多次对特蕾莎梅发难让其下台。党内要求软脱欧的人甚至要求她明确下台日期。2019年,梅首相数次修改的脱欧协议三度被否。可以说,梅首相已经成为跛脚首相。她的影响力一直不算强,这就使得她步履维艰,屡战屡败。这也是她采取妥协策略的一个原因。

首相特蕾莎·梅从上台到下台只为一件事,但这件事却没有成功,在英国历史上恐怕只有她了。


及第君


因为鲍里斯比特蕾莎梅厉害。

从2016年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一不留神揭开英国脱欧大陆开始,这个“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的领导人就机智地选择了职业生涯“当场去世”,把脱欧的重任甩给了特蕾莎梅。

但这位女首相显然难以胜任,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奔走谈判和两头受气的忍辱负重后,特蕾莎梅终于泪洒唐宁街,选择了黯然离开。

随后,鲍里斯约翰逊作为保守党新党魁走到前台,继续着英国的脱欧大业,而在鲍里斯雷厉风行的一番操作之后,英国脱欧终于“柳暗花明”,一再延期的脱欧最后期限也终于停在了2020年1月31日。

那么,为何英国脱欧最终会在鲍里斯手里开花结果而不是特蕾莎梅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鲍里斯比特蕾莎梅厉害吗?静夜史认为不只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静夜史看来,在英国脱欧这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中,无论卡梅伦、特蕾莎梅还是鲍里斯,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无所事事,随便是打开所谓“潘多拉魔盒”的卡梅伦,也迎合了至少一半英国民众的呼声,只不过是另一半民众的呼声同样强烈,包括风起云涌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脱英运动。

而特蕾莎梅之所以功败垂成,单纯将其归结于特蕾莎梅能力不足显然有失偏颇。毕竟从古至今,女性从政的难度就远高于男性,特蕾莎梅能够成为英国保守党党魁进而成为英国首相,足见其能力无可挑剔。

在静夜史看来,特蕾莎梅的失败,不是其个人能力的失败,而是所谓的“路线失败”。
在卡梅伦不小心拉开了脱欧大幕后,摆在英国眼前的脱欧道路有两条,即有协议脱欧和无协议脱欧,而有协议脱欧又包括“软脱欧”和“硬脱欧”两种选择。

对于英国而言,因为涉及到金融等各行各业的利益以及北爱尔兰的领土问题,英国自然希望有协议脱欧,而且最好是软脱欧。

从本质上来说,英国之所以走向脱欧这一步,就是因为自英国加入欧盟以来,承担的责任要远远大于获取的利益,尤其是被摊派太多扶贫指标。再加上近年来欧盟难民危机的爆发,更让英国感觉累觉不爱。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国确实又是离不开欧盟的,尤其是伦敦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欧盟的支持密不可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实行软脱欧,虽然失去了欧盟成员国的身份,但依然可以留在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里。说白了,英国可以继续吃欧盟的红利,但无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脑子没有进水的欧盟自然不答应,所以对白日梦的英国进行了敲打,于是英国和欧盟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利益错位,而特蕾莎梅的任务,就是奔走于英国和欧盟之间,为促成英国软脱欧而不懈努力。

但特蕾莎梅低估了同僚们的觉悟,自英国开启脱欧进程以来,欧盟并不希望英国离开,一方面是因为英国作为欧洲三驾马车之一,在欧洲内部影响巨大;二来一个游走于欧盟边缘的英国注定会让欧盟防不胜防,因此欧盟对英国提出的脱欧时间延期进行了多次让步。

但英国下议院这些代表了所谓选民利益的议员们,并不能体会到特蕾莎梅和欧盟的良苦用心,对于特蕾莎梅的努力,他们能做的就是反对导致最后否决,尤其是科尔宾领导的工党,是保守党脱欧大业的最大障碍。反正我是为了民众,只要选民高兴,脱不脱欧的都不不重要。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特蕾莎梅不仅没有促成英国和欧盟的牵手,反而被下议院弹劾,最终于2019年6月7日黯然离开,随后英国进入鲍里斯时代。

而相比于苦口婆心的特蕾莎梅,鲍里斯最大的特点就是“野”,不仅人长得野,做事的路子也很野。

特蕾莎梅的最大功绩,就是验证了所谓的“软脱欧根本就是死路一条,所以鲍里斯一上来,就抛出“硬脱欧的大招,就是要彻底和欧盟说拜拜,实在不行就无协议脱欧。反正是怎么凶狠怎么来,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大不了大家一起完蛋。

鉴于工党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鲍里斯对科尔宾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逼宫”,提前在英国下议院举行大选,以自己的前途命运做赌注和科尔宾硬抗。

而最终的结果是鲍里斯大胜科尔宾,科尔宾这个执拗的老头也终于在2019年12月13日承认败选,并不再领导工党。

工党的失败,为鲍里斯的脱欧扫清了障碍,英国也最终确定在2020年1月31日彻底离开欧盟。

2020年1月29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对英国脱欧协议进行投票,会议以621票赞成、49票反对、13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英国与其他27个欧盟成员国于2019年10月达成的协议。根据这份协议,英国将在1月31日正式脱离欧盟,双方将随即围绕未来关系展开谈判。

可以说,鲍里斯的成功不是偶然,这也证明了所谓的民主,很多时候根本不能成事,剑走偏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英国脱欧是一场闹剧。假吵架变成真离婚,始作俑者卡梅伦当时在唐宁街手里都拿着啤酒准备和团队庆祝公投不成功,没想到最后一刻各种偶然因素做崇,假戏真做,脱欧派以极小的优势胜利,卡梅伦只能灰头土脸的辞职走人,留下一地的烂摊子。


而接任的梅姨其实是骑墙派,她本身不想脱欧,所以就裹挟着各种内外矛盾,明里强硬的谈判,暗里希望能够再搞一轮公投,把英国留在欧盟。


不曾想到,“潘多拉魔盒”一打开,就不是任何人能够控制住的了。随着脱欧的一轮轮闹剧,英国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各种危机方式像演大戏一样一处处呈现在国际舞台。英国整个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分裂,英国的国际声誉也大大受损。


举个例子,连欧洲人在聚会道别时都发明了一个新的道别方法,除了普通的再见Good-Bye, 还有一种叫 British Goodbye, 意思就是我虽然说了道别,但是还欲走换休,再一轮轮的喝个十杯八杯的,至于最后是不是真走,看心情喽。


鲍里斯是在这种情况下接任首相的。除了他是一个坚定的脱欧派这个背景,他其实必须果断的做出决定,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保守党内部,留欧派和强硬疑欧派的分歧愈演愈烈,极端的都有可能会组织新的右翼政党,直接导致保守党分裂,大不列颠北爱尔兰王国的另外几个小兄弟苏格拉、北爱尔兰都蠢蠢欲动的挑起独立的话头。


而社会民众看了四年笑话,不管留欧的还是脱欧的都一肚子怨气,也需要最终有个结果了。


鲍里斯只是临门一脚而已。再拖下去的话,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就真的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成为一个供全世界插科打诨的小丑了。


至于脱欧的结果,还用说么?英国损失惨重,欧盟损失也惨重。但好歹是和平分家了。


想当年英国加入欧盟时,戴高乐火眼如炬,连续两次把英国挡在门外。以至于英国只能拖到戴高乐去世之后,才能顺利加入欧盟。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之前,我们工作中跟英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每次他们说要从英国飞到某个欧洲城市的时候,从来都是不假思索的说,我们要从英国飞欧洲了。


言外之意,欧洲是欧洲,英国永远都是大英帝国,最不济,我们也是大英联邦。欧盟?占便宜的时候我们有一份,遇到麻烦的时候,赶紧闪人呗。


脱欧事件会是二战后英国再一次实质性衰落的转折点。


二十四个史


其实英国在脱问题上争吵了三年,也是英国内部政治力量相互平衡的三年。没有前期,特蕾莎梅政府与英国各政党之间的利益切磋,也根本不可能出现鲍里斯.约翰逊快速控制议会,并且达到今天的效果。显然,鲍里斯.约翰逊是站在了特雷莎梅的肩膀上,从而让英国再拖问题上,其国内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


对于英国脱欧问题已经是2016年公投决定的结果,只不过是英国政府在争吵采取何种方式脱离欧盟?显然卡梅伦的辞职,也意味着英国政府在脱问题上各政党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政党之间在拖问题上的相互扯皮,也给英国脱欧问题开启了一个最坏的开端。在特雷莎梅接任英国首相之际,而英国政党之间也同样因为脱欧问题,让特蕾莎梅政府左右为难。

好不容易特蕾莎.梅政府与欧盟达成了脱欧协议,可是欧盟内部由于党派之间的相互扯皮,以及脱欧问题上的矛盾,导致特雷莎.梅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无法获得通过,最终逼迫特蕾莎.梅只能选择辞职。然而过近三年的扯皮,英国议会在面临脱欧问题上,显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在2019年12月13日,鲍里斯·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赢得绝对多数的364个席位,成为英国议会第一大党,这也给英国脱欧法案的通过奠定了基础。



虽然约翰逊所领导的是保守党,再脱欧问题上倾向于强硬脱欧,但是随着保守党控制了英国下议院议会多数席位,这也意味着从下议院通过脱欧法案的概率大大增加。如今看来也的确是这样的结果,毕竟英国在这三年中无法通过脱欧法案就是因为下议院的工党反对脱欧,因此在脱欧法案上不断扯皮搅局。而这样的行为虽然也是在为,英国的国家利益着想,但是这样的举动,也彻底让科尔宾所领导的工党失去了下议院的控制席位。


因此,只能说是英国脱欧问题上走到了一个历史的拐点,英国工党无策略反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保守党更快的赢得下议院的胜利。控制下议院多数的约翰逊自然就能够很容易的活动下议院通过脱欧法案,从而让自己在本届政府当中能够快速解决三年来的棘手问题。不过这样的法案虽然是通过了,可是对于约翰逊还有更棘手的问题在等待。那就是苏格兰人民公投独立,和北爱尔兰分裂隐患,这些都是脱欧后遗症,也是英国未来的麻烦!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然小司


其实脱欧协议9成以上的内容都是梅姨在任期间和欧盟谈好的,只是一直都耗在了议会的掣肘上,等到鲍里斯接过接力棒,英国脱欧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然后鲍里斯以空前的强硬和果断,最终快刀斩乱麻,在执政初期就算大致结束了这段4年多的世纪谈判。

然后,英国算是正式脱欧了。

2015年,当时还是卡梅伦当政,他当时为了大选,承诺会举行脱欧公投,当然他的本意并不是想脱欧,只是为了抓住尽可能多的选票,尤其是党内和国内的对欧盟表示不满或疑虑的势力和民意。

然后,他如愿坐上了保守党领袖的位置,也坐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

然后,他总得兑现自己的承诺,于是就搞了一次脱欧公投,不过,为了把戏份演足,他还特地去了趟欧盟总部,去收了一大堆的好处回来,就是留在欧盟的好处。

对于公投结果,卡梅伦是信心十足的,他觉得老百姓应该会支持留在欧盟。

结果,我们知道了,差那么一点点,52%支持脱欧对48%反对脱欧,卡梅伦演砸了,不得不狼狈辞职,52岁,年纪轻轻就彻底退出英国政坛。

随后,梅姨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巨大的烂摊子,从此,开始了自己与英国议会三年的漫长的马拉松式的扯皮战争。

英国退欧是极其复杂的,涉及了太多的法律框架的修改,欧盟几十年都没有国家退出,没有先例可以参考,考虑到英国和欧盟27个成员国几十年来构筑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金融等等关系,牵扯到英国至少数万企业和数百万人的生计和工作,这条路是任何一个政客都不愿面对的“绝路”。

但是路还得走下去,经过近3年马拉松式的谈判,梅姨和欧盟27个成员国算是谈妥了协议的大部分内容,但就是在北爱边界上卡壳了。

梅姨在北爱边界上坚持的是“后备协议”:就是在北爱不能出现硬边界,梅姨希望在爱尔兰共和国以及北爱之间的边界上,人员商品贸易等等还是可以自由流通,这个也是为了照顾北爱民众的感受,免得北爱有“独立”的危险,但是这样的话,爱尔兰的人员商品自由流通到北爱,北爱属于英国的一部分,又可以自由流通到不列颠岛,那这样岂不是让英国还留在欧盟的自由贸易协议里,那这样即使英国脱欧了,英国在对外缔结贸易协议上,还是很受欧盟协议的影响。那在英国议会看来,这英国岂不是还是没脱欧么。

于是,为了这个“后备协议”,梅姨和议会撕了三年,她的脱欧协议也被议会否决了三次,还被议会投了两次不信任票,越做越憋屈。

最终,梅姨一发狠,决定解散议会,2017年提前举行大选,结果,丢了议会多数席位,不得不和北爱政党联合组阁才勉强继续执政,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议会连续2次对其发出不信任投票,最终,心力交瘁的梅姨心灰意冷地辞去了首相职位,闲云野鹤去了。

而鲍里斯接过首相之位后,快刀斩乱麻,抛弃了关键的“后备协议”,直接在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之间划出一条边界,就算把这事儿先盖过去再说。

鲍里斯的解决办法是:不列颠岛的商品进入北爱都要支付欧盟进口税,如果商品留在了北爱,没有进入爱尔兰共和国以及其他欧盟国家,那英国政府再把这笔税款原路退回,其他的人员流动、贸易之类的也参考此类办法解决。

不过呢,虽然这个办法暂时性解决了英国政界的分歧,但却把梅姨的担心摆上了台面,因为这样做的话,北爱实质上还是遵循了欧盟的贸易体系里,北爱其实就某种程度上留在了欧盟,时间一长,感觉麻烦的北爱尔兰人是不是该公投独立了?

不过,不管怎样,大麻烦是暂时性解决了,再加上英国老百姓对没完没了的脱欧进程也受不了了,普遍希望尽快解决,鲍里斯才能在大选中大获全胜,那些昔日掣肘的留欧派大多从议会被扫地出门了。


云中史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因为特蕾莎·梅三年都无法成功脱欧,导致英国人厌倦了,约翰逊才能够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带领英国成功脱欧。此外,特蕾莎·梅本人其实内心倾向于留欧,在她的脱欧方案里面留有“后门”。脱欧派对特蕾莎·梅的脱欧方案不满,留欧派又反对特蕾莎·梅的脱欧方案。最终,特蕾莎·梅搞了三份脱欧方案都被议会否决。而约翰逊则不同,一直保持着坚定的脱欧立场。在脱欧派对特蕾莎·梅彻底失望与英国民众厌倦脱欧、留欧之争以后,约翰逊成功的带领保守党赢得大选。在保守党控制英国议会以后,约翰逊就能够顺利脱欧。

特蕾莎·梅与约翰逊

2020年1月30日23点,欧盟议会通过英国脱欧的草案。于是,经历了1317天的来回折腾,英国终于成功脱欧。在英国脱欧的过程中,经历了特蕾莎·梅与约翰逊两任首相。2016年,英国举行了脱欧公投。最终,在52%的英国人同意脱欧的情况下,英国宣布脱离欧盟。随后,英国首相卡梅伦辞职,特蕾莎·梅继任了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曾经担任英国内政大臣,深得保守党支持。当时,英国保守党上下都认为特蕾莎·梅能够带领英国稳定的脱欧。结果,特蕾莎·梅担任英国首相3年,先后拿出了3份脱欧方案,最终都被英国议会否决。

最终,特蕾莎·梅在2019年7月选择辞职。特蕾莎·梅辞职以后,强硬脱欧派约翰逊继任了英国首相。与特蕾莎·梅相比,约翰逊最终能够带领英国成功脱欧,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英国人厌倦了脱欧与留欧之争。在特蕾莎·梅三年任期之内,脱欧派与留欧派,软脱欧派与硬脱欧派,矛盾重重,甚至影响到了英国的经济发展。特蕾莎·梅是一位软脱欧派,既得不到留欧派的支持,也得不到硬脱欧派的支持。约翰逊则不同,是一位坚定地硬脱欧派,主张非常的明确。英国人已经厌倦了脱欧,约翰逊强硬的脱欧立场正好满足了英国人尽快脱欧的意愿。

第二,约翰逊比特蕾莎·梅更激进。特蕾莎·梅既希望英国能够脱欧,又不希望英国与欧盟彻底脱离,还希望保留一些能够重返欧盟的条款。约翰逊则不同,立场非常的明确,就是尽快脱欧。为了尽快脱欧,约翰逊不惜一搏,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结果在2019年12月的英国议会选举中,约翰逊带领保守党取得了大胜,赢得英国下议院650个席次中的356个,实现了保守党单独过半。约翰逊创造了保守党自撒切尔夫人在1987年以来,取得的最大胜绩。于是,在实现了保守党单独过半的情况下,约翰逊能够凭借自己的意愿快速脱欧。

不过,观察室并不认为约翰逊比特蕾莎·梅更优秀。约翰逊不过是迎合了英国的民粹主义,但也彻底开启了英国的衰落之阀。例如,英国是在约翰逊的带领下快速脱欧了,苏格兰却也要开启快速脱英的模式!


美国观察室


真的很奇怪啊,有撒切尔夫人第二之称梅姨历时三年都没有脱欧成功。而最不靠谱,被称为二战以后英国最没影响力的的鲍里斯却成功带领大英帝国成功脱欧,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用英国《泰晤士报》评论来说,就是鲍里斯成功带领英国逃脱了牢笼,但现在我们越来无法理解英国政坛了。

在1月30日,欧盟议会通过了鲍里斯代表英国政府提交的《脱欧协议法案》。标志着英国正式与欧盟“离婚”。欧盟为此还高唱友谊地久天长。颇有好聚好散的意思,离婚了也是朋友。虽然以后还有11个月的过渡期,真正英国脱欧议程不过刚刚开始,但毕竟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鲍里斯为何如此迅速搞定了呢?首先就是双方都拖不起了,从卡梅伦开始到现在已经快五年了。这样拖下去双飞方都得“拖死”鲍里斯更是压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对于鲍里斯而言,今年一月底如果入达成协议他就得步梅姨后尘。脱欧成功是鲍里斯唯一的出路。而梅姨首先缺乏的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鲍里斯成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梅姨给鲍里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鲍里斯算是站在梅姨的肩膀上成功的,鲍里斯只需少许修改梅姨的议案就可以,梅姨之所以失败就是在于她没有说服议会下院,没有彻底控制保守党内部反对派,属于弱势群体。失败就在所难免。

而鲍里斯则充分地吸取了梅姨的教训,一上台就是把一些党内的“刺头”和反对派借议会大选的机会一律开除。待议会选举以后,鲍里斯不仅彻底控制议会而且还形成党内绝对权威。所以鲍里斯仅仅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梅姨3年都没有达成的事业。可以说,在脱欧成功这件事上,鲍里斯干的漂亮,可谓有勇有谋。

今年55岁鲍里斯是典型的英国贵族,从家境和出生都高于梅姨。因此在政坛上的人脉和根基都远远高于梅姨,政党和精英阶层的对鲍里斯的拥护也是分不开的。自2019年7月23日当选保守党主席和英国首相以来,鲍里斯的任务就只有一个,带领英国脱欧。如果三个月做不到就下台。鲍里斯通过一系列的纵横捭阖牢牢地掌控了主动权,为此甚至不惜开除丘吉尔外孙保守党党籍、

而时间也在鲍里斯这里,经过三年无休止的拉扯,英国精英阶层,议会上下两院,普通民众、工商届人式都迫切的希望退欧。无论这个协议有多么糟糕。实在是折腾不起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英国脱欧的最后时刻即将来临:这将是一个重大而平静的历史性时刻

当地时间1月30日,欧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从而完成欧盟批准脱欧协议的所有法律程序。根据这份协议,英国将在1月31日正式脱离欧盟。

1月31日,周五,对英国和欧盟来说,或将标志着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但实际上几乎什么也不会立刻发生改变。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的欧盟大厦将降下几面英国国旗,英国的脱欧支持者将挥舞更多的国旗,庆祝英国的离开——英国时间晚上1月31日11点(格林威治时间2300)。

英国脱欧的最后时刻即将来临:这将是一个重大而平静的历史性时刻,对于英国和欧盟5亿人口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将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周五晚上。

四年来,英国和欧盟就英国脱欧条款进行了最激烈的斗争,英吉利海峡两岸充满斗争。如今,在欧盟历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的前夕,这场风暴已经暂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令人不安的平静:这或许是下一场风暴之前的平静。

在英国脱欧的斗争中,双方都筋疲力尽,双方都没有多少兴趣举办任何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欧盟希望这一夜不要被人察觉,因为欧盟即将失去最大的成员国之一,一个与德国和法国平起平坐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强国。在欧盟62年的历史中,英国是第一个背弃欧盟的国家。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本周谈到了“离别的痛苦”,在英国参加的最后一次欧洲议会会议上,德莱恩说道:“我们永远爱你们,我们永远不会离开太远。”甚至就连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一位积极推进英国脱欧的政客——也承诺要“有尊严地退出”,并要“考虑到每个人的感受”。

英国脱欧领袖奈杰尔·法拉奇及其支持者们,则将在英国伦敦议会广场演唱爱国歌曲和演讲来庆祝。但约翰逊没有沾沾自喜,至少在公开场合没有沾沾自喜。英国旗帜将在议会周围的街道上飘扬,建筑物将点亮红色、白色和蓝色,但是不会放烟花。

上个月,英国首相约翰逊和他的保守党或许凭借“完成英国退欧”的承诺赢得了大选,但约翰逊或许非常清楚,他的国家如今几乎和2016年6月时一样分歧重重,当时,英国选民决定在加入欧盟40多年后离开欧盟。英国脱欧派以52%对48%的优势获胜,差距如此之小,以至于撕裂了这个国家的结构,撕裂了英国各大政党和家庭,撕裂了大城市和小城镇,让英格兰和苏格兰陷入对立。从那以后的几年内,分歧重重的英国一直在与欧盟剩下的27个成员国谈判与斗争。

英国政客们努力就他们想从英国脱欧中得到什么,以及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达成一致意见,正如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所说的那样,她创造并不断重复“脱欧便是脱欧”这句空洞的短语,或者用有点取巧、有点“哲学”的话来掩盖陷入僵局的事实:直到达成脱欧协议前,什么也不会有。

在英国脱欧问题上,英国议会和英国政府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留欧派”与“脱欧派”相互对立,那些希望与欧洲彻底决裂的人,与支持温和脱欧、甚至根本不支持英国脱欧的派别对立起来。

相比之下,欧盟其他27个国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令人生畏的欧盟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尔的带领下团结在一起。尽管英国连续换了几位首相、脱欧部长以及谈判代表,但巴尼尔一直仍留在该岗位上——欧盟继续让这位满头银发的外交官领导有关英国未来贸易和安全协议的谈判。

巴尔尼在维护欧盟单一市场和核心原则方面的坚定立场,也就意味着,当双方最终在2018年底就英国脱欧条款达成协议时,英国所寻求的欧盟成员国特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其中包括英国的一项重大让步,以维持欧盟成员国之一的爱尔兰共和国和英国的北爱尔兰之间的开放边界。

然而,梅姨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立即在英国议会遇到了麻烦,英国议员们三次否决了该协议。支持英国脱欧的议员认为,这些条款导致英国与欧盟关系过于密切;而支持留在欧盟的议员们则指出,他们过于苛刻了。

在英国议会的这种争吵中,英国脱欧的实际日期不断被延迟推后:2019年3月29日变成了2019年10月31日。梅姨被迫含泪辞职后,约翰逊宣誓英国将在万圣节前“要么脱欧,要么死亡”的时候离开欧盟。不过,英国议员们再次阻止了他。

英吉利海峡两岸的企业越来越沮丧,因为官员们无法告诉它,在英国脱欧后将面临什么样的贸易条件。最严重的危机在于,如果在不达成脱欧协议的前提下,英国就脱欧的话,将给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造成混乱的前景。

最后,这种难以忍受的疲惫帮助打破了僵局。许多英国人——不管他们是想要离开欧盟还是想要留在欧盟——都被没完没了的争吵弄得很恼火,以至于他们在上个月的英国议会选举中,将选票都投给了承诺彻底解决此问题的政客:鲍里斯·约翰逊。

凭借在英国议会中的绝对多数,约翰逊成功地完成了梅姨未能完成的任务,并让议会批准了一项修改后的“脱欧”协议。英国脱欧被重新安排在2020年1月31日——这一次,英国脱欧确实是真的。

2月1日,周六,欧盟将变得更小——欧盟领导人知道,他们应该要为此承担部分责任。英国将不再是欧盟峰会和部长级会议的一部分。73名在欧盟工作的英国议员即将失业,并将被赶出他们的办公室。

最初,英国和欧盟的居民不会注意到什么变化。2月1日标志着到2020年年底的过渡期的开始,在这期间,英国将继续遵守欧盟的规则,并为欧盟的金库买单。在双方就贸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谈判建立新的关系时,个人和企业可以暂时与过去保持一致。

约翰逊坚称,他不会让过渡期超过11个月,约翰逊强调,这是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的充足时间。欧盟的看法则不同,欧盟指出,它与加拿大、日本或韩国达成类似协议需要数年时间,而不是数月就能够完成。

因此,英国和欧盟双方再次出现冲突。英国表示,它不会同意以不受约束的贸易来换取欧盟规则手册。欧盟坚称,除非英国同意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不会削弱欧盟的监管,否则不可能达成贸易协议。

捕鱼问题再次成为一个大问题,英国坚称脱欧后将控制其渔业水域,欧盟表示,它将要求欧洲渔民进入英国水域,以换取其他地区的协议。

英国脱欧的最后时刻即将来临:这将是一个重大而平静的历史性时刻。即便到2020年底,英国可怕的悬崖边缘经济分歧仍然很有可能发生。


达夫观察


梅姨是淑女,周旋于各派之间,意图以平衡各方需求、交换利益的方式,达成各方皆满意的结果。这种出发点,导致各方都端起架子来漫天要价,这种生意如果是两方谈还有50%的可能性会有个结果,多方谈就降到了10%、5%,因为谁都不肯先让步、多让步,怎么能谈拢?


偏个题:其实这种态度其实和“民主”制度很相似,众说纷纭、各有诉求导致没法决断。也类似“私人财产不可侵犯”这种制度下的“钉子户”:只要一户不退让,整个工程受影响,哪怕你是公益(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也不能以“公众利益”之名侵害私人财产,因为“私人财产不可侵犯”。


鲍里斯是什么?是流氓。凡制度皆有漏洞,而他不光找漏洞,还蔑视潜规则甚至制度。


首先,他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宣布软脱欧不行我就要硬脱欧。这就是说:我可以选择不跟你们谈利益,我硬脱,我不怕天下大乱,英国经济倒退几十年,只要脱欧就算我赢。


“你觉得我不算赢?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这样不怕事大的流氓行径,我就问你怕不怕?


其次,当他这个出招暂时没得到理想结果的时候,他开始各种使坏了,比如:8月28日约翰逊向女王申请给议员们放假,从9月9日一直休会到10月15日。


你们不是反对我的动议吗?我让你们没时间反对!


虽说这些招数一时半会并不见得生效,经常被议会击破。但是,一个(相对)没底线的人,一次不行来二次,二次不行来三次,只要他没离开首相的位置,这迟早都会见效啊。拖延不成功,就设法重新大选,如果大选不成功,他还会使出别的坏招。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这个意思:约翰逊一个人光着脚,那么英国和欧洲多政客穿着鞋,这不,最后大家都看到了都明白了也都怕了,他的新大选成功了,他的协议也就通过了。


有谁会怕梅姨吗?木有。


当斯文人没法成事的时候,唯有流氓才可以解决问题。


所以,约翰逊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


当然,还要一点运气。


宋世泊


因为他不按常理出牌,知道如何引导民众,如何达成目标,是个成熟的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