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鲢鳙怎么找鱼层?

钓鱼之霸


夏季是钓鲢鳙的黄金季节!上个月和钓友晚上库钓时,钓友中了一条15+的大胖头。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6.3米竿,放了三次失手绳才溜上来。抄上来以后,我用拳头比了一下,那嘴巴,我一拳头可以轻松的放进去。



话说那晚钓鲢鳙,并不是像很多钓友所想象的钓浮钓半水。因为那是一个山体水库,两边山体陡峭,山口筑坝形成。我们在山边作钓,离岸六七米的地方,水深四米多,6.3米竿钓底。往前面去,水深的地方有几十米深。

从上面的经历可以看出,鲢鳙找水层,要结合作钓水域的水深来定。

像一般的鱼塘,最深处两三米深的,那我们在作钓鲢鳙时,可以从离水面80公分开始,抽窝形成雾化区,三四十分钟没口,则可以把浮漂往上拉30公分,往下搜鱼层。

如果是在比较深的自然水域钓鲢鳙,例如刚讲的这种水库。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水域水比较深,我们可以一开始就从水域的半水开始找,例如十多米的水深,我们下竿就从四米左右的水层作钓。二是,自然水域鲢鳙密度小,咱就不能三四十分钟就调整水层,可以在一两个小时无口的情况下,把浮漂上拉80公分到一米的样子。继续往深处找。直到有口。

以上是我的拙见,我是墨海,一名喜欢野钓的八零后,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交流!


墨海游钓


鲢鳙是生活在中上水层的鱼种,靠过滤水中微生物为食,由于其个体比较大,冲击力也比较大,所以受到许多垂钓爱好者的欢迎。

鲢鳙会随着阳光和水温的变化,来变化水层。我们垂钓鲢鳙时,若想获得比较好的钓获,必须要寻找鲢鳙的活动水层。在温度较高,阳光较强时,它会靠近水面活动,在温度较低时,其的活动水层会降低,甚至到在中下层活动。

我用手竿作钓鲢鳙时,一般是从水底向上寻找它的活动水层。挂上鲢鳙饵料,从离底开始垂钓,十几分钟后,如果没有口,就下拉浮漂20厘米左右,继续垂钓。以此种方式直到出现鲢鳙有口抬竿中鱼时,为寻找水层正确,此时可以安心垂钓。

我在使用抛竿加水怪浮钓鲢鳙时。一般是从上层向下寻找鲢鳙的活动水层。将水怪设定为从水面往下1米左右开始作钓。如没有口或中鱼很少时,可以适当的调整深度,每次调整半米左右,直至中鱼较多,鱼体较大时为寻找鲢鳙水层正确。

由于鲢鳙是滤食性鱼类,嘴型较大,我们在垂钓此种鱼类应该使用较大一些的鱼钩和雾化程度比较好的饵料,进行垂钓。

钓无定律,我们还需要在具体作钓过程当中,根据当时的鱼情、水情、温度、气压等各种相关因素,来合理的调整我们的垂钓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鱼获。

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钓方式,请在下方回复,谢谢。


悠然小钓


钓鱼四年来,钓的最大的,钓的大鱼数量最多,最喜欢钓的就是鲢鳙!鲢鳙劲大,拉着过瘾,本人喜欢手竿钓,手竿手感好!个人感觉鳙比鲢劲大很多。很多人都介绍了鲢鳙习性,钓法,找鱼层等,因为我要来认真钓鱼领域作者,所以也来回答一下,只对如何找鱼层来回答,顺便介绍一下本人装备及线组搭配。

首先是装备,我的装备是5.7米手竿,重约230克,因为专门钓大鱼,所以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已经使用了近三年,商家承诺20斤内鱼钓断包换!(图一)

其次是线组,本人通常线组是5+3,3号子线是主线做的,个人觉得结实点,心里放心点,子线长70公分对折,鱼钩是新关东无刺8号或9钩,钩距下钩钩柄距上钩够底8-10公分。

再说找水层,不同程度的水深我钓的水层不一样,但不管多深,我最多不超过3.5米,反正我觉得超过这个深度就我这竿长来说的话,我觉得没有意义!图二这个水库,中间有桥那个,只要是四川宜宾的野钓钓鱼人我想还是很多人知道是哪里的!你们是不是也觉得里面鲢鳙很多啊?那对面大坝处30近40米深,钓点(架竿拍照处)至少也是10以上至15米左右,这个地点4-9月我是钓水深大约1-1.5米,80公分开始找水层,80公分处也钓到过5斤多鳙鱼,多数是钓1.2米左右上鱼!10-3月还是老位置,起步2.5米开始找水层,最多找到3米,一般找到3-3.2米左右没有口的话我就不钓了!但多数还是在2.5-2.8米左右就有口的!但没有夏季调得多那倒是实。图三就是上周在此地2.8米处左右钓的一条鳙鱼,杀死称重是6斤整。图四图五是在水深大约三米,钓90公分水层钓的两条:一条重9.6斤,一条8.3斤,都是鲢鱼。

再说钓法,我一般走到任何地点钓鲢鳙,大窝是必不可少,不打重窝和沉底窝(坨坨饵),打窝饵料一般是400克饵料一袋,加上白粉一包,开散炮饵稍微捏一坨往钓点直径两米处范围大,可能是我不怎么爱套路出牌吧!别人都是往钓点打,我为什么要直径两米打?我是这样认为的:饵料加白粉,白粉雾化有“烟雾缭绕”的作用,使其钓点周围一大片都是饵料,且水质浑戳戳的,这样更加容易招来鲢鳙。最后再桶装饵开钓抛竿到钓点,时不时再补窝到钓点直径周围1米内,当然钓点处抛料最多。上鱼后再如此重复。

最后找鱼层:我是从上往下找,深度就是上面讲的深度。没有口还是按照多数人一样一次上推调漂20公分左右找,找到有口为止,基本上还是能够找准。过程中从来没有像有的钓友说的那样有气泡,也可能是我不会看泡泡吧!相反倒是浮标左右晃动时候我就知道进窝了!如果浮标还是老是晃或锚鱼或钩上有鱼甲我就钓浅点;如果浮标不晃,有口但是钓不着,我就钓深点。

以上就是初学者钓鲢鳙心得,整个做钓方式方法只代表我个人,可能也许是错的,但我也不想改正,我一向不以钓多少多大为目的,只凭自己开心舒服就好!写得好不好对不对钓鱼们自己心里有称就行!

多谢阅读!







渔猎悟道


钓鲢鳙寻找鱼层实际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但是依然是需要一步一步的做。首先我们来到一个地方想要作钓鲢鳙一定要进行打窝,打窝之后鲢鳙就开始进窝,这个时候我们先来观察一下鱼泡,如果是比较大的那种往上顶泡,这个时候说明鲢鳙还在底层,我们就需要钓离底,尽量接近地面,如果说发现是一个泡一个泡那种,那说明鲢鳙进窝了然后还在中上层,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钓浮。

那有的钓友说了不会看鱼泡怎么办?不会看那就慢慢的往上找,打窝之后直接开钓,首先钓离底20公分,然后开始看鱼口状态,如果说没口一直,那就再往上20公分。那么假设在作钓过程中我们发现老是锚鱼的现象,那么就代表钓深了,这个时候需要钓的浅一些,怎么办,往下拉浮漂。如果说老是有口但是打不到怎么办?说明鱼在下面吃雾化,但是够不到鱼钩,所以钓浅了,需要往上推浮漂钓的深一些。

以上就是找鲢鳙层的方法,总结一下就是打窝之后先看鱼泡,看不懂或者看不到鱼泡钓离底20公分,没口就往上钓一点,没口就再往上钓一点,直到有口为止,那么看到有口,还是钓不好,那就根据上鱼情况判断然后再微调深浅,学会了吗?当然如果有问题或者说的不对的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钓鱼人大彭


说起自己头次钓鲢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我喜欢钓鱼,所以经常会一些半野塘性质的鱼塘去钓鱼。其实,也不算鱼塘,只能说是一条河道。在夏天的时候,河道容易涨水跑鱼,所以老板一般放养的鱼不多,也基本很少会喂鱼。这样的地方,鱼的密度也比较低,但是鱼还是比较好钓。

因为一天30元的钓鱼费用不贵,所以我经常去钓鱼。以钓鲫鱼、草鱼、鲤鱼等杂鱼为主,而从没想着去钓鲢鳙这种养殖鱼类。可惜,去了三四次,几乎都是空手而归。因为着实喜欢那里作钓的环境,所以即使钓不到,我还是比较喜欢去。


一般有些半黑坑性质的鱼塘作钓,老板是不允许钓他们的养殖鱼的,所以我也没想着去钓鲢鳙。直到后来见两个人,钓了不少的鲢鳙以后,为了过下瘾,开了鲢鳙饵料,开始作钓鲢鳙。因为老板平日喂鱼少,所以鲢鳙一下就进窝闹腾起来。差不多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就钓获一尾5斤左右的鲢鳙。最后,自己也钓了差不多有三四十斤鲢鳙就回去了。不过,从那以后,就是再去也没再钓鲢鳙了。

现在正是钓鲢鳙的时节,下面就说说,我自己钓鲢鳙的一点儿经验:


一、开鱼饵。我当时自己主钓的是大头鱼,也就是我们那里说的花鲢。大头鱼是喜爱香甜的饵料,所以开的一款草莓香型的饵料。和饵料的时候,前期可以保证鱼饵附钩时间短一些,一般在15-20秒,为的是高雾化,提高诱鱼的效率,等有口以后,可以适当增加鱼饵附钩时间到30秒左右。一般可以通过多团下鱼饵,就可以增加鱼饵的粘性效果。

二、找鱼层。因为鲢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停留在中层水域觅食,所以我们在前期找底以后,就可以将钓半水偏下的位置。因为鲢鳙吃食都是缓慢吸食雾化的饵料,所以很多时候会发觉漂相很乱,甚至左右摇摆。其实,是鲢鳙在吸食饵料时,鱼身碰撞了鱼线。


其实,找鱼层就可以根据漂相来判断鱼的位置。如果鱼漂左右摇摆,一般鱼层在鱼钩上。如果鱼漂左右摇摆且有下顿的情况,鱼层基本在和钩同一平面。如果鱼漂时有点顿的情况,鱼层基本在鱼钩下。如果连续抛竿很久,鱼漂不见任何动静,就需要继续向下找鱼层,直到有漂相为止。


着迷大乡村


钓鲢鳙要用大毛哪招,三包料开路,普通料也就4块钱一包。然后该干嘛干嘛去,半小时后再抛竿钓,流水快的地方就别打了慢慢钓碰下运气吧。打窝记得加白粉,方便观察水流方向和变化。鲢鳙来了打双漩涡或者到晃漂撞线等。鲢鳙力气因地方而定,有些根本就不反抗。目前最大才上得12斤,野钓


奔跑De企鹅


垂钓鲢鳙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定层钓浮的办法,也就是带双钩双饵调漂,调目就等于钓目。所以,这样一来选择所钓的水层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要确定所钓的水层,我们首先要根据经验来进行预判,然后再根据鱼口来精确调整。

(一)根据经验预判鱼层

虽然是钓定层浮,但首先必须粗略找底确定水深。鲢鳙属于中上层鱼种,多数情况下不会下底,但这并不意味着垂钓鲢鳙可以选择深水区域,水深太大也是很难钓到鲢鳙的。通常情况下会选择水深在2米至3米的水域,如果天气比较炎热,并且气压偏高,可适当钓深,也就是从水深1.5米至2米深处开始找鱼。如果阳光不强烈,并且气压偏低,则应该选择钓浅,也就是从水深0.5米至1米深处开始找鱼。

(二)根据鱼口进行调整

在刚开始垂钓的时候,饵料的雾化速度应该要快,抛竿换饵的频率也一定要快,只有这样才能让诱鱼的效率最大化。如果采用高雾化、高频率的钓法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还没有鱼口,那么就应该开始尝试改变垂钓水层,具体的方法是从浅至深逐渐搜索。每次移动浮漂20厘米至30厘米,然后继续高雾化、高频率抛竿,一直搜索到离底50厘米左右的深度,若还没有鱼口那就说明水域中很可能没有鲢鳙。


眼镜哥说鱼


钓鲢鲢找鱼层,要根据它的习性特点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我从上向下找,也就是由浅至深逐一寻找!

首先说明一点:我选用的是上钩饵,下钩空,漂用粗尾空心十一目漂,主抓顿口的钓法。采用这种钓法的好处是不打窝,诱钓一体,漂口清晰。

在由上向下,由浅至深的寻找过程中,一般由一漂深度开始,十钓之内无漂相就一个漂身一个漂深的向下寻找。当发现漂尾晃动,或有漂相时,就可精准逐一试钓。此时以10厘米移动为好,并且有个小窍门。鲢鳙一般会在参条层下半米之内,也就是说找到参条层就基本找到了鲢鳙层了!

在作钓的过程中,因为饵雾化后向下漂落,所以大群的鲢鳙会逐渐的下潜吸食饵料,所以鱼层也会发生向下逐一移动的特点。所以钓友们也必须不断调整钓深,每次增加一漂深为好!

钓无定招,水无常形!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今天就分享到此,如有不详不妥之处,还请钓友们指正,谢谢阅读。






游钓山水的四毛


钓鲢庸要找鱼层的两个方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266000dd20657b16caf\

80后木鱼


我一般是从上层向下寻找鲢鳙的所在水层。将水怪设定为从水面往下1米半到两米左右开始作钓。如没有口或中鱼很少时,可以适当的调整深度,慢慢向上找,直至中鱼较多,鱼体较大一般较大个体的会在相对深一些的地方。也有的地方会在底部吃饵。

当然天气钓位也很重要!!!

钓深水鲢鳙首选就是钓位,是垂钓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钓位选好了,即使你是新钓手,钓技尚不成熟,你也可能满载而归。大家都知道,鲢鳙鱼都是中上层鱼,性格活泼,喜欢合群。选钓位应选在水库的大坝、网箱处、深水区和避风处。深水区凸出的部分也是好地方,水库的进水口,出水道的洄游点也是好地方。水深最好选在2米到4米左右的区域,这样的地方是鲢鳙鱼最佳的活动空间。不同的水库有不同的地貌地形,要灵活掌握。

天气最好选无风、微风的天气,以我们烟台为例,钓鲢鳙可以从4月底钓到11月上旬,只要不刮东北风,几乎都可以垂钓,风力不要超过4级,一般每年六、七、八、九的上午8点至下午4点是钓鲢鳙的最佳时间,其他月份中午是上链鳙的的最佳时间(冬季除外)。再有就是饵料味型状态的问题了相信大家都知道 轻 !雾化快!味型突出酸臭!

当然是钓鲢鱼的饵,但是要调到一定的雾化程度;

这个雾化程度会真实的反映到漂上,因为当饵散成雾状时,重力会逐渐减少、漂会逐渐上浮直至空钩时的漂尾全露状态,一般开始的时候可以1分钟之内让其雾化完(诱鱼),等到鱼来了之后,可以调至3分钟左右完全雾化。不在乎饵的可以直接用饵打窝。

提竿时机:

抓下顿口,由于饵的雾化,漂一直在缓慢的上浮中,中间出现任何一个有力的下顿(鲢鱼直接将饵吸入了嘴中),都是很好的提竿时机。

不要指望每提必中,至少我做不到,能够提两、三下中一条鱼我就很满意了,鲢鱼个体都不小。

最大的问题:

鲢鱼不来,杂鱼来,这里所说的杂鱼甚至还包括鲫鱼;

由于饵大,小鱼吃不下,碰到饵,漂像便只是微弱的动几下,饵便更快的掉落了;由于用的钩大,小鱼又很难钓上来。

所以,钓鲢鱼请先确认,水里鲢鱼不少,否则还是省点力气,免空手而归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