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对,为何宋江敢杀李逵?

lxl爱莉


笔者看来原因有三:

其一:反对的本质不同



李逵反对是随着自己的性子,随口就来,说白了是个“说话不经过大脑”的主,一心拥护宋江,在他心里宋江就是天子,就不应该诏安而是取而代之。

反观武松,武松是个有头脑的人,自然不会像李逵那样说话没有分寸,但是为何会反对呢?很简单武松不同于李逵,武松是被朝廷迫害才上的梁山,和朝廷的仇怨是化解不了的。自然不可能同意诏安,这一点宋江也是知道的,所以不好多说什么。

其二:派系不同



宋江是诏安派(投降派),李逵呢虽然嘴上说反对诏安,但是和朝廷没有深仇大恨,又是宋江的死忠粉,自然宋江真要诏安于朝廷,李逵也不会说什么。

而武松呢?武松是三山派系的,和鲁智深、林冲、杨志等人都是对朝廷仇深似海的,这一派系又多是实力派,宋江想要诏安于朝廷,这是他最大的阻力,武松提出反对,宋江自然心里也得掂量下三山派系这些与朝廷仇深似海的人的想法,毕竟那个时候实力说明一切。

其三:为何处罚李逵

宋江处罚李逵无非两个原因:



一则,诏安是他的夙愿,宋江想成为朝廷认可的一员,李逵提出让他取代天子,自然宋江肯定要生气的。

二则,给自己台阶下,毕竟是武松先反对李逵跟着反对的,着实没面子,又不敢动武松,只能拿李逵开刀了,李逵就一乡野粗汉,又是宋江的“粉丝”,大哥处罚他,他也只能听着。

以上是笔者的粗浅看法

希望能帮到你


史努比行走历史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梁山就是一个由大哥宋江持家过日子的大家庭。知道投降不得人心,宋江和吴用没有敢制定家规,依靠“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决定事情处理结果,处理问题全靠宋江忽悠,表演,没有奖惩标准,宋江在处理问题时,只能看人下菜碟了,这也决定了其灭亡的命运。

梁山好汉排完坐次后,也没有制定一个规章制度,以便对将领或士兵依法奖惩,安排工作,奖惩违法者全凭宋江的威望。

给一百多个杀人不眨眼的好汉当领导,也够难为宋江的,王伦的前车之鉴,宋江时刻牢记。如果林冲卢智深武松对自己下手,自己可能都看不见他们出手,脑袋就掉了。梁山一百单八将,虽然都是兄弟,但兄弟关系也不一样也是分为不同的帮派。

梁山分这么几派,一派是晁盖派,刘唐阮小七等前期最早上梁山的那伙人,吴用除外,投了宋江。一派是武松鲁智深二龙山派,一派是做吴用设计骗上梁山的一派卢俊义朱仝等,一派是宋江的死党李逵等。

每当梁山上有大事商议,特别是在招安问题上,李逵总是站在武松等一边,这正是李逵的聪明之处,当武松等人反对时,宋江不敢对武松等人发火,因为武松代表的是反对招安派,弄不好会发生火拼,就拿李逵来杀鸡儆猴,李逵是宋江的死党,走狗,打骂皆可,因此,就拿李逵当出气筒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南极冰火



武松和李逵都在上山之前就和武松有交情,但是交情深浅并不一样。

武松和宋江是在柴进家里认识的,相处了一段时间,感情也不错,但之后不久武松就因为大赦,返回老家阳谷县去了。在这之后,武松和宋江再次见面,已经是在武松上梁山之后了,而这时候武松是二龙山的大头领,是带资入股上的梁山。

李逵就不同了,他和宋江认识后,就一直跟着宋江混,给宋江当跟班小弟。后来在晁盖带着梁山人马到江州劫法场,也把李逵一起带到了梁山。所以李逵一直都是宋江的跟班小弟,自己在梁山也没有自己的人马和实力,宋江也将他视为自己的亲信之一。

但是武松上梁山之后,和宋江的私人往来并不多,他本人也不算宋江的亲信,只是众多头领之一,反而是和后来认识的张青孙二娘夫妇关系和感情都更亲密,私下往来更多,相互之间的照顾也更多。相比之下,武松和施恩在梁山的关系也并没有多亲密。


不过有意思的是,原本和林冲关系很好的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后,和林冲的关系也比较一般,并没有完全延续之前的感情。这在梁山基本上是常态,上梁山之前关系比较好的,上梁山之后并不一定就关系好,而是各自上梁山时的处境决定他们在梁山上的交际网络。

所以,武松和李逵虽然都反对招安,但是两个人说话的分量是不一样的。武松敢于公然反对宋江招安的主张,背后是整个二龙山系的支持,包括鲁智深,张青孙二娘夫妇,都是支持他的。这对宋江来说,如何处理就是个政治问题,不是一般性的反对意见。


李逵就不同了,他和宋江的关系在梁山是人尽皆知的,他也没有其他的个人小团体,他反对就只代表他的意见。这也是吴用在安排破坏招安的时候,故意安排李逵撕了诏书的原因。只有李逵能做这个事,其他人如果做了,对宋江来说,处理起来都会非常棘手。

当然,宋江也不是真的要杀李逵,只是故意表明他对招安的坚决态度而已,反对也没用。此后,吴用也就基本上改变了原来反对招安的态度,而是积极帮助宋江去实现。如果是李逵之外的其他人反对,宋江就不能当场发作了,只能好言安慰,另做安排。只有李逵这么做最安全,也不会得罪宋江,宋江也不会记仇。


萧武


宋江招安,并非临时起意。从他入梁山以来,便有率众好汉归附朝廷的恢弘大计。

但凡枭雄豪杰,要统领众将,纵横天下,最擅长便是把握人心。武松、李逵及鲁智深这些代表人物皆反对招安,为何只罚李逵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宋江假借举办菊花大会,其实暗露招安心愿

宋江安排过一次筵席,唤上众好汉,办了一个菊花大会。诸位可回想一下,当年宋江曾在浔阳楼喝醉了酒,提笔挥毫,写过一首反诗。

其中一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个黄巢,便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的代表作有两首跟菊花有关。

一个是《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一个是《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黄巢作为农民起义的统领,一直有做皇帝的梦想。他的诗词气势磅礴,颇有帝王之相。可后来还是逃脱不了起义失败的命运。

宋江饱读诗书,当然知道其中道理。他写敢笑黄巢不丈夫,无非是说,就算做到黄巢这个程度,一呼天下应,又能怎样!还不是天数使然,最终结局仍被朝廷所灭,不得善终。所以,开菊花大会,是暗示黄巢成不了气候,也表露出自己招安之心。





在这菊花大会,宋江醉了酒,跟浔阳楼那次一样。只是浔阳楼那次是落魄感慨,身陷囹圄。这次是得志意满,稳坐寨位。当下意兴阑珊,挥毫写的是满江红。

满江红里面有一句: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这挥毫写词,是借题发挥。宋江平时不愿讲的,通过诗词,把心中所想,向各位好汉展示出来。这里,我认为宋江是精心布局,有为而作。这是为啥?

1、酒过三巡,众好汉开怀痛饮,所言之语必定是真心流露。招安之愿,是宋江一人所想。诸位好汉多数人反对,其中最为代表的人物,武松、鲁智深就提出过异议。这次,宋江一提出要招安,武松立刻脱口而出,来了一句:今日也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们的心!

鲁智深也道出心中之话: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

其实,武松和鲁智深说这话,不是没道理的。而且武松和鲁智深是从官府编制里出来的人,最有话语权。不但两人,许多好汉是从官府里出来的,深受其苦。他们之所以上梁山,是被逼的。要不身负命案,要不便是被朝廷所迫害之人。





众人刚逃出朝廷的魔爪,今日又要投奔朝廷,过着为虎作伥的生活,众人吃过朝廷的苦头,当然不愿意。

今日梁山声势壮大,威震四海。所有兄弟齐心协力,劫富济贫,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岂不是好,何必为朝廷卖命所用,处处束缚,岂有独占山头来得逍遥自在?

2、宋江只有试探,才知众位心愿。但要完成招安大愿,必须要从具有号召性的人物入手。

武松和鲁智深算是宋江身边的得力干将。可他们都口口声声说不愿意招安,那其他人一听之下,自然会站在武松和鲁智深这边。





这让宋江极为头疼,但李逵的话更是让他伤心。诸位知道,李逵是宋江最得力的心腹,一直忠心耿直,只要宋江要他办事,他一定赴汤蹈火,义不容辞。可以说,李逵的命是拴在宋江的身上的。

招安之事,其他人反对,他倒是颇有不满。可这个李逵要反对,简直就是把宋江孤立起来了。而且李逵所说之言,让宋江连面子都挂不住。

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粹。

这李逵大呼小叫,骂骂咧咧,还不解气,一脚把桌子踢破了。我想当时以李逵的嗓门最大,而且还动了手。武松和鲁智深只是唠叨几句,好汉众多,所说之言,也只有围着宋江身边的人听到。

可李逵嗓门一吼,还弄出这么大响动,满堂的好汉估计都知道李逵真实的想法了。

你说作为宋江最得力的心腹都有这想法,其他人会怎么看宋江?所以,宋江发怒,情有可原。


二、说到处罚李逵,只不过是宋江明罚暗儆的手段,不可当真

以前我有讲过,李逵做错任何事,宋江都会力保。因为李逵是宋江的左右臂膀,违心的事,只要宋江吩咐,李逵必当遵行。而且李逵是宋江的死忠护法,没有李逵,宋江很多事干不成。

可他为何当着众位好汉的面,要砍李逵的头呢?

1、削了宋江的面子,让宋江下不了台。诸位会想,让宋江下不了台的,还有武松和鲁智深啊。怎么就不拿他是问呢。

首先,武松和鲁智深虽是宋江的得力干将,但不是心腹,他们是有思想的人,而且两人是佛门弟子,对功名并不看重。跟他俩说加官进爵,青史留名,说也是白说。

其次,他们是宋江比较尊敬的人,两人在梁山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宋江对他俩也不敢轻易触犯。

而李逵是个莽汉,要打要杀,悉听尊便。所以对李逵,宋江敢说狠话。

2、宋江为了实现招安心愿,当众对李逵是明罚暗儆,在好汉面前树威。宋江搞这个酒会,就是为了弘扬自己的招安大计。可众位好汉听到李逵等人反对的声音,当时便默然附和。如果不杀一儆百,以后这件事不了了之,那以后还有谁会听宋江招安之言?此刻不树威,岂能作罢?

说到把李逵拉出去砍了,实际就是告诉众位好汉,倘若以后众人跟他作对,阻挠他的招安大计,李逵便是下场。

而且,在开这个菊花大会之前,宋江与众位好汉在忠义堂前,拈香立过誓言,说过一番话:

自今以后,若是个人存心不仁,削绝大义,万望天地行诛,神人共戮,万世不得人身,亿载永沉末劫。但愿共存忠义之心,同著功勋之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鉴察,报应昭彰。

这话是众位好汉歃血为盟,共同的誓愿。这里讲的是要忠义两全,为国为民。既然为国,就不要干那些绿林大盗干的事,跟朝廷合作,便是为国为民,为江山社稷着想。






常言道国无二君,我们自立为王,朝廷定是当我们有逆反之心,出兵作战,便会导致战乱频频,百姓何幸之有?那为国为民,又从何说起呢?

处罚李逵,是做给众位好汉看的,宋江怎会真的下狠手杀李逵。好汉们当然心里也明白。该劝的就劝,第二天,李逵负荆请罪,宋江不就说了:看在众位兄弟的面子上,寄下你项上人头。以后再犯,绝不轻恕。

这里话中有话,说的是给众人听的,实际的意思是以后谁再敢反对招安,绝不会轻饶了谁。

所以,从忠义堂立誓到菊花大会,宋江的精心布置,实际下了很大的一盘棋。





湾火


武松和李逵的身份不同。

李逵是宋江的小弟,死忠粉,也叫脑残粉。李逵是没有自己的势力,也没有自己的思维的,宋江就是他的大脑,他的图腾。他并不是反对招安,事实上他连招安是什么玩意都不知道。他是当场喝多了酒,武松反对招安,他也起来反对,跟阿口喝了空肚酒酒壮怂人胆上街调戏小尼姑摸小尼姑头皮一样。要是他不喝酒,是万不敢耍流氓的。

武松不同。武松反对宋江招安,是在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武松是二龙山的三巨头之一,他的话代表二龙山的立场,宋江必须认真对待。二龙山是入伙梁山泊的,相当于现在有实力的小公司持股加入大公司,是股东,而且有很重要的发言权。

但是宋江作为一家之主,要是镇不住二龙山这样的山头,这个老大就没法当了。于是他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立马把李逵拉出去要杀,立威之后问武松,我提出招安给大伙谋一条出路,你为啥反对。其实这句话分量很重,武松一下子被问住了,如果这个台阶下不去,以后二龙山就没有话语权了。打仗亲兄弟,鲁智深立马接茬,朝廷全是奸臣,陷害忠良,比我的黑袈裟还黑,招安之后大家伙前途堪忧。

宋江一看二龙山这么团结,也不敢找武松的麻烦,借坡下驴说,圣上只是被奸臣蒙蔽了,我这就进京一趟,直接面见圣上,表表咱们的赤胆忠心。

所以宋江杀李逵不敢杀武松就是,你是公司老总,开会提出个项目,你的保镖忽然反对,被你当场赶出去教训了一顿。但是公司的一个副总也反对,你就得跟人家作详细耐心的解释工作,不能向收拾保镖一样随意。


唐风宋月


《水浒传》里一次聚会,武松和李逵当着弟兄们的面公开反对招安,结果宋江把火撒到李逵身上,传令要杀了他。为何宋江敢杀李逵?他应是有几点考虑。



  • 首先,宋江不敢动武松

虽说宋江与武松是结拜兄弟,但毕竟武松是二龙山过来的人,说的话或许也代表着鲁智深、杨志甚至是桃花山和少华山等人的意思。另一个原因是武松语气难以捉摸,一句“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让宋江一时有些尴尬,不知如何应对。武松能当众这么说,自然是代表一部分好汉的心声,指不定平日里和某些好汉会议论到招安的事,宋江要是盲目的处罚武松,对他管理梁山多少会有些不利。



  • 其次,李逵是“鸡”和“桑”

相对武松来说,李逵就方便对付些了,这黑厮在宋江眼里就一孩儿,又是自己派系的人,无论怎么打骂都无所谓。也不知道李逵在武松说话后跳出来是赞成武松的意思,还是他心里有意帮宋江化解尴尬的意思,总之,李逵的跳出来正好让宋江有了发火的理由。于是呢,李逵就成了“鸡”,杀了可以给众“猴”看的。李逵也是“桑”,能让宋江指着他骂,其实骂的是武松。李逵的跳出真的是很及时、很关键。



  • 再次,宋江知道众人会求情

宋江心里明白,大家是会给李逵求情的。众好汉心里也明白,李逵是宋江的至爱,宋江不可能会杀李逵。所以呢,宋江平日里有火就往李逵身上撒,他俩的种关系,有意无意的收到了唱双簧的那种效果,对宋江平日管理梁山大大的有利。这里不得不假设一下,宋江说左右把这黑厮拖出去斩了,要是众兄弟都不说话,李逵会不会真被斩?想想也是觉得有意思。

综上所述,宋江对李逵不是敢不敢杀的问题,而是他们俩关系非别人可比,有时场面上说不了的事,可以通过与李逵的互动来暗示。


戴草帽的小老鼠


天罡地煞就位,一百零八个魔君齐聚梁山泊,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斗贪官,抢土豪,不扰百姓。梁山该往何处去,宋江早有打算,并多次透露给弟兄们。重阳节到了,宋江办了一场菊花酒会,打算趁此机会试探一下众弟兄。

宋江做了一首《满江红》,让乐和唱给众人听。当乐和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武松再也按捺不住,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武松之所以敢“叫”,之所以要“叫”给众人听,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反招安派,人数虽不多,但个顶个的都是铁铮铮的汉子。

李逵趁机起哄,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还一脚踢碎了桌子。有人认为李逵存心捣乱,是想给宋江个台阶下,这也太高看李逵了,他没那么机灵,瞎胡闹是真的,宋江趁机利用李逵也是真的。

酒会上,听曲时,宋江根本想不到会有人公开跟他唱反调,这个反对者居然还是大名鼎鼎的武二郎。武松做事向来很有分寸,这次居然“叫”起来,宋江知道自己捅了个马蜂窝,正不知如何收场呢,李逵跳出来胡闹。

李逵对宋江死心塌地,喜欢蛮干,喜欢意气用事,喜欢为所欲为。李逵对宋江又有救命之恩,众弟兄也都知道李逵向来喜欢胡闹,宋江也历来宽容纵容,因此赶紧替李逵求情,陪宋江演了一出好戏。

宋江不可能惩罚武松,因为武松没有犯错。“冷了弟兄们的心”,武松是在替“弟兄们”说话,宋江的招安也是在为“弟兄们”谋前程,既然都是为公不为私,又都是兄弟,宋江即便心有不满,也不能把武松怎么样。

李逵“大叫”,粗野放刁,即便如此,宋江的“斩讫报来”也显然处置失当——正因为很明显的处置失当,众人立马就明白了宋江的心意,赶紧跪下求情。真亦假时假亦真,宋江借李逵的脑袋传达了三个非常重要的讯息:

一、梁山肯定要招安,不可能改;

二、赞同招安的是兄弟,不赞同的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三、梁山只有一个老大,决定梁山命运的人是他宋江。


上头派掌门


宋江这招叫隔山打牛,杀鸡儆猴。

在梁山众好汉中,要说与宋江关系密切的人,那李逵肯定是其中之一了。自从宋江帮着李逵还了赌债后,李逵那是唯宋江马首是瞻了,宋江让他干什么他都会照单全收,哪怕是最后宋江给他杯毒酒,他也是照喝不误,还说要追随哥哥,到地下去伺候哥哥。而宋江也因为李逵在法场上奋不顾身的救了自己,早把李逵当成了自己的心腹,一把利刃,那些见不得人,黑心的事宋江都是派李逵去干。

按说宋江跟李逵这样亲近的关系,在李逵与武松都提出反对意思的时候,宋江要骂也骂武松呀,怎以反说要杀自己人李逵呢?

原因很简单,虽说宋江特别气武松跟李逵反对招安,可是他也只敢对李逵发发火了,因为李逵是自己人,喊打喊杀没关系,并且这宋江说要杀李逵也不是第一次了,可没见他真动过手。

可是武松就不行了。武松虽说也曾与宋江结拜过兄弟,可是两人早就貌合神离了,武松也不是当初那个只身一人的孤胆英雄了,他身后有鲁智深这样的交心朋友,还有二龙山的众兄弟为他撑腰。宋江要敢说杀了武松,估计这批人会跟着一起反了,那事情不就闹大发了。

宋江虽说不愿直接与武松直冲突,但他毕竟是一寨之主,如果有人公然反对他,他没点表示,那以后还有谁会服他,所以他就借说要杀了李逵,实际是告诉武松,你小子别太嚣张,再敢反对我就杀了你。

很多人都说宋江武功不如武松他们,搞不明白他为什么能当了一寨之主,众头领还都偏偏都那么服他。那从这个细节我们就不难看出,虽然宋江武松功行,可是他却极会把握人心,特别懂政治,城府极深的他是牢牢地把控着梁山。


悦读会


宋江下令杀李逵也只是虚张声势,想对其它头领起到恫吓,警示作用罢了。


李逵作为宋江身边的第一金牌打手,对宋江忠心耿耿,这在江州劫法场的时候就已经表露无遗。

当时的李逵没有任何人可以商议,单枪匹马闯入法场想救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梁山泊和张顺,李俊等人马适时出现,李逵就和宋江,戴宗二人一同命丧黄泉了。

宋江从那时起就知道李逵对自己的态度,他也把李逵当做自己可以利用的第一杀人工具。

但是在招安这个问题上,宋江容不得任何人从中作梗,这是路线问题,不能含糊。

所以当武松提出反对意见而李逵不明就里的煽风点火时,宋江首先拿李逵开刀,要把他推出去斩首示众。

这是在表明态度:即使李逵和我的私人关系这么铁也不能捣乱。

套路的杀鸡儆猴啊!

当然,他也不会真杀李逵,这无异于自断一臂,所以兄弟们一求情,他立刻顺坡下驴,把李逵放了。

对于武松这尊天不怕地不怕瘟神,他虽然好言安慰,但说话柔中带刚,立场很明确:谁也不能阻挡招安的路线。

宋江从一个小吏能成长为梁山的带头大哥,绝不是靠几句吹捧或者一些银子实现的,他在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熟练运用才是根本。


田获三狐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个性格鲁莽的人,但对宋江非常尊敬,同时李逵很多地方都惹的宋江要杀了,而宋江对别的人却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是为何呢?


首先,宋江在李逵心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李逵非常崇拜、尊敬宋江。因此宋江也把李逵当做他的嫡系心腹。这种现象,其他梁山众人都肯定知道的。

而每次宋江的意见和梁山其他人的意见不合时,或者梁山在面临选择性的问题时,宋江一时处于尴尬的局面。

这时鲁莽的李逵就会出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他说的经常又和宋江说的意见不同。因此惹到宋江。

因此李逵是宋江的心腹,李逵也很尊敬宋江,宋江就想杀鸡儆猴,以杀李逵为借口而明的是压制反对他意见的人。当然宋江并不是真的要杀了李逵。

宋江虽然是梁山之主,但他也不能对梁山其他人随便说杀就杀,而李逵就不同,李逵性格鲁莽,梁山众人都知道,宋江说杀他,可以当成是气话,也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同时李逵是宋江的嫡系心腹,宋江知道他要杀李逵,其他人肯定会给李逵说情的,最后宋江也都没有杀了李逵。


武松和李逵虽然都是梁山之人,同时武松在没有上梁山时,对宋江也非常尊敬,但不管怎样,宋江与武松的关系是不能和宋江与李逵的关系相比的。所以宋江敢说杀李逵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