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追殺劉備,為何看到一白袍老將轉身就跑?

貓眼觀史


劉備被火燒聯營之後,馮習就護著劉備突圍,這時候吳將徐盛殺到,馮習就與徐盛撕殺起來,讓劉備離開。可是徐盛直接不管馮習,真接去追劉備,劉備正慌的時候,又來了一隊吳軍,是丁奉。

徐盛和丁奉兩邊夾攻劉備,這時候,有一支軍隊殺了進來,劉備來看,原來是張飛的兒子張苞率著御林軍前來救援。

張苞護著劉備撤退,又來了一支軍隊,是蜀將傅彤,兩支部隊就合兵一處,護著劉備到了馬鞍山,這時候陸遜的大部隊也過來了,將馬鞍山圍住,張苞與傅彤就據著山口,抵擋住吳軍。

兩軍交戰,死傷無數,第二天,吳軍放火燒山,這時候又有一支部隊趕至,一看,是關羽的兒子關興趕到,關興說:請陛下趕緊撤往白帝城!劉備說:誰來斷後?傅彤說:我來斷後。

就這樣,關興、張苞護著劉備前往白帝城,這時候又從江岸邊出現了一支部隊,是吳將朱然,斷了後路,關興與張苞衝進敵陣,重傷而回。這時候陸遜大軍追至,劉備覺得自己會命喪於此。

正當這個時候,又有一支部隊趕至,是趙雲。趙雲之間留在江州,聽說吳蜀兩軍交戰,就速速前來救援,而陸遜聽說來救援是趙雲,就命令吳軍撤退。

為什麼陸遜一聽說是趙雲,就趕緊撤退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第一,趙雲是名將,長坂坡裡七進七出,斬殺一百餘將,而趙雲也隨劉備到過東吳,很多吳將都見識過趙雲,陸遜知道吳將不是趙雲的對手,很容易被趙雲擊殺。要是趙雲擒賊先擒王,將陸遜殺了,那就尷尬了。

第二,有趙雲的地方,很有可能有諸葛亮,也說明益州的救兵趕到了,而諸葛亮擅長於打埋伏戰,表面上劉備是大敗,但難保諸葛亮就在不遠處,到時候中了埋伏就不好了,陸遜在回去的魚腹浦就中了諸葛亮的八陣圖,幸好有黃承彥帶他出去。

第三,趙雲畢竟很厲害,如果在此地撕殺太久,那麼魏軍趁這個機會進攻東吳,那麼東吳空虛,就危險了,果不其然,當陸遜回去的時候,曹軍就有曹休、曹仁、曹真三路幾十萬進攻東吳了。

陸遜畢竟有勇有謀,當他看到趙雲的時候,就想到了各種可能性,覺得再打沒有什麼好處,所以就立馬下令撤軍。


歷史簡單說


夷陵之戰,劉備敗得一塌塗地,被東吳的陸遜率領吳軍一路追殺,陸遜誓要活捉劉備。然而,當陸遜看到一白袍老將後,轉身就跑。那麼,這個白袍老將到底是何方神聖,還有就是為何陸遜要轉身而跑呢?

歷史上,在關羽被吳國擒殺後,劉備怒不可止,親率蜀國精銳,水陸並進討伐東吳。後來,兩軍相持於夷陵地區,並且一直是相持不下。天氣炎熱,劉備心疼將士,命令將士們在樹蔭下安營紮寨。然而陸遜從中找出了攻破蜀軍的方法——火攻蜀軍連營的作戰方法,劉備敗得一塌塗地,手下多名大將被斬殺,蜀軍潰不成軍。

劉備趁夜突圍,行至石門山,被吳將孫桓部追逼,幾乎被擒拿,還好驛站人員焚燒潰兵所棄的裝備堵塞山道,才得以逃脫。當時,陸遜率領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在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然而當陸遜看到一白袍老將後,就下令撤軍。



這個白袍老將不是別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的戰雲。陸遜之所以在看到趙雲後就下令撤軍,並不僅僅是懼怕趙雲的威名,而是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時趙雲的到來帶了大量的援軍,再加上劉備收攏的散兵,此時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二是陸遜顧忌魏國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就停止追擊,主動撤軍。

歷史證明陸遜採取主動撤軍的舉動是正確的,果不其然,不久之後,曹丕下令伐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事後,孫權主動求和,孫吳重歸於好,共同抗魏。所以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密探零零發


三國時期,如果突然馳來一將,銀盔銀甲,胯下白馬,手持亮銀槍,背背青釭劍,到得近前大喝一聲:“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估計很多三國名將都會被嚇得一陣心臟狂跳,臉色煞白,不是落荒而逃,就是已經被刺死於陣前了。沒錯,陸遜追殺劉備時,看到的白袍老將就是三國名將常山趙雲趙子龍。

這件事還要從夷陵之戰說起,蜀吳大軍對峙,天氣轉熱,蜀軍移營於林木陰密處避暑。陸遜在成功識破劉備的誘敵之計後,使用火攻計,反攻蜀軍,火燒蜀軍連營七百里,蜀軍大敗。

劉備營寨被燒,再次使用閃遁技能,上馬就逃。結果,剛到馮習營中,就遇到吳將徐盛。馮習上前戰徐盛,劉備掉頭,又被丁奉攔住。幸得張苞率御林軍及時趕到,救出了劉備。途中又遇到了大將傅彤,在張苞、傅彤的保護下,劉備逃到了一處小山之上。第二天白天,關興也率數名騎兵殺到山上,與劉備會和。

眾人商議之後,傅彤自請斷後,掩護張苞、關興保護劉備突圍。傅彤擋住了丁奉等吳將的追兵,在重重包圍之中,大戰百餘合,力竭口吐鮮血陣亡於亂軍之中。張苞、關興保護劉備突圍,被吳將朱然截住。張苞、關興二人縱馬衝擊,被亂箭射回,身受重傷。前方無路,後方傅彤死後,陸遜也親率大軍殺來。

劉備正要仰天長嘆吾命休矣之時,突然間前方喊殺聲震天,朱然軍隊大亂,跌落山澗無數。只見一彪軍馬殺出,為首一將,白馬銀盔,姿顏雄偉,常山趙子龍趕到。只見趙雲左手亮銀槍,左挑前刺,右手青釭劍,上下飛舞,馬到之處,吳軍士兵鮮血崩流、肢體翻飛,哀嚎不斷,視者皆震恐而逃。

朱然見狀上前阻擋,只一個回合,趙雲便將朱然刺於馬下。陸遜正在追趕劉備,聽聞趙雲趕來營救劉備,便急令退兵。

為什麼陸遜這麼怕趙雲?當然是因為趙雲的勇武與威名。

趙雲少年時,一出場便與河北名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回合,逼退了文丑,隨後又斬殺了袁紹手下將領麴義,單人獨騎衝入袁紹軍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長坂坡一戰,更是奪得青釭劍,神兵在手,武力值突飛猛進,趙雲在曹操百萬大軍之中,更是殺了一個七進七出,斬殺曹將五十餘員。從此,常山趙子龍的大名威震天下。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弔祭周瑜。趙雲一人手持青釭劍隨護諸葛亮左右,吳將竟無一人敢動。可見,周瑜死時,東吳諸將已經被趙雲的威名所震懾,全都得了恐趙症。

而在漢中之戰時,趙雲漢水救黃忠,殺的魏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戰。此戰後,劉備直誇趙雲:“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消息傳到東吳,吳軍將領更是個個驚恐,恐趙症更加嚴重。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陸遜一聽是趙雲來了,再多兵也攔不住呀,與其白白損耗兵力,還不如放劉備走吧。陸遜這才急令軍退,轉身就跑了。


奕天讀歷史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不料卻被書生陸遜打得大敗而歸,追兵追到馬鞍山的時候,突然留守在江州的趙雲出現,嚇退了東吳的追兵。

那趙雲怎麼會突然出現?陸遜真的害怕趙雲嗎?

劉備在攻江東前的準備

在大舉進攻江東之前,劉備在內部已經做了不少的準備,

“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兼督糧草”。幸虧劉備有所準備,才不至於被曹魏和江東兩方面夾擊,安排趙雲兼督糧草也保證好了後路。

也是因為趙雲的心細和遠見,知道劉備此行必定不能成事,在一聽到吳蜀交兵的時候就做好出兵的準備,才能在劉備大敗馬鞍山的時候及時出現。要不然等到劉備戰敗的消息傳到江州再出兵,劉備早就全軍覆沒了。“時趙雲在江州,聞吳,蜀交兵,遂引軍出”


陸遜真的是怕趙雲嗎?

我認為陸遜一方面是怕趙雲,畢竟長坂坡七進七出,攔江救阿斗肯定是聽過孫夫人提過的,而另一方面則更怕自己重蹈劉備的覆轍。

陸遜火燒連營的時候是晚上八九點,這點在現代來說當然不算黑,但在沒有照明工具的古代沒有來說卻已經是很晚的,普通人家這時候可能都睡覺了。

“先主正慌急之間,此時天色已微明,只見前面喊聲震天,朱然軍紛紛落澗,滾滾投巖:一彪軍殺入,前來救駕”。來救駕的就是趙雲了,而陸遜一聽說是趙雲前來,就急忙退軍了。

可以看出陸遜怕趙雲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怕自己會和朱然軍隊一樣“紛紛落澗”,畢竟山地戰不適合江東水軍,卻恰恰是蜀漢士兵的強項。

劉備就是因為被拖在了叢林茂盛的夷陵一帶,才中了“火燒連營”之計,何況當時正值天黑,山路崎嶇,又有蜀軍支援前來,要是自己也被拖在了馬鞍山的話,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一貳一橙


白袍老將無非就是常山趙子龍趙雲也。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比較大的戰爭,可以說是國與國的較量,襄樊戰爭失利關羽亡,荊州丟,蜀國想恢復漢室的夢想已徹底的破滅,劉備在傷失了理智的情況下傾舉國之力,不打荊州直接攻打吳國,不管諸葛及趙雲的勸說,一意孤行,對這埸戰爭有幾份勝算根本不顧,完全是急紅了眼,犯了軍家大忌,失敗是無疑的。

為什麼在劉備逃跑時陸遜知趙雲救兵已到就下令不追,據記載本可以一舉追擊劉備的,趙雲老將軍雖勇能帶多少兵馬,在吳國內部就有兩種意見,一是直追殺劉備,而以陸遜為首的一派勢力上書孫權,剛打完大仗,雙方損失不小,其最主要的敵人是魏國,大兵壓境,若再魚蚌相爭,相互殘殺,諸葛亮的聯吳抗曹的國策就破滅了,這是加速滅亡的舉措,陸遜不愧是一代軍事家,果斷下令退兵,調整國內軍事部暑,並非是陸遜怕了趙雲,以大局為重,事實證明,魏國大兵多處發起進攻受阻,更加驗證了陸遜的軍事眼光。

劉備死後劉禪然派使臣與吳重新建立外交關係,依然走聯吳抗曹的國策,使東吳,蜀漢又存在小几十年,記載基本就是這樣的,再見!




9紫氣東來


公元219年,襄樊之戰結束後,關羽被呂蒙和陸遜坑死。公元220年的農曆一月,曹操死於洛陽,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

聽說曹丕當了皇帝,在成都的劉備也迫不及待的稱了皇帝,建立蜀漢政權,對外宣稱是漢獻帝被曹丕害死了。

一看曹丕和劉備都當了皇帝,孫權也忍不住在公元229年圓了自己的皇帝夢。

劉備稱帝,圓了自己最初的夢想,也是最終的夢想。因為迎接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災難。

劉備對關羽的死無法釋懷,忙完當皇帝的事情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領著張飛和馮習,張南,沙摩柯等後五虎將領,點上七十萬大軍,兵分水陸兩軍,殺向東吳。

但是決戰還沒開始,張飛被部下範疆、張達偷襲殺死了。當劉備聽說張飛的死訊之後,徹底失去了理智。

七十萬大軍出白帝城,穿三峽,氣勢兇兇開進了孫權的地盤,這種復仇的銳氣嚇倒了孫權,就像當初曹操為老爸報仇討伐徐州的陶謙一樣,親情導致的戰爭是無法妥協的。

劉備戰爭初期異常順利,儘管賠進去了老將黃忠,但是東吳的損失更大,甘寧,潘璋等剩餘大將都為自己的國家獻出了生命。

劉備死死咬住孫權不放,孫權一籌莫展,大將呂蒙在關羽死後第二年就病故,眼下誰還能抵禦劉備?孫權突然想起了呂蒙死前推薦的陸遜,陸遜是孫權的女婿,很有才學,在奇襲荊州的過程中立下大功。



陸遜在夷陵重兵防守,閉門不戰,這樣一耗就是七八個月。劉備身經百戰,沒有把這位黃毛後生放在眼裡,把水軍調到岸上修整,從巫峽到夷陵連營數百里,大大方方的擺出和陸遜打消耗戰的姿勢,正中陸遜下懷。


終於一把火燒了起來,劉備一看也傻了眼,還沒過招就輸了。劉備處在陸遜完美的佈局中,只剩下四處逃命。劉備就像被陸遜把了脈一樣,他逃到哪裡,哪裡就有吳兵在等著他。先是遇見徐盛,後又遇見丁奉,多虧了身邊張苞、馮習捨命相護,劉備才有機會逃走。

劉備在逃跑中沒有曹操那種豪情壯志,小家子氣的他一直心疼他那損失的七十萬大軍,畢竟從賣草鞋開始,積攢到現在的實力確實不容易。

這次失利,對劉備的打擊是空前絕後的。赤壁之戰後,曹操能夠星火燎原,東山再起。然而,夷陵之戰之後,劉備不僅損兵折將,致使後來諸葛亮北伐幾乎無將可用,更是把益州多年積累的財富喪失殆盡。此役過後,諸葛亮足足用了五年才把蜀國調整到可以北伐的境界。

在白帝城,劉備做了他人生最後一件事情,先是嚇唬了一下諸葛亮,說是假如劉禪平庸無能,你就取而代之。這句話諸葛亮怎會吃得消?跪在床前,汗流浹背,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此,桃園三結義三兄弟就在白帝城落下帷幕。


還有一個問題讓人納悶,就是劉備被燒之後,陸遜為什麼不乘勝追擊,一句消滅劉備,還讓他逃回了白帝城?

實際上,陸遜一直在追,不過他遇到了一位白袍老將,一見到這位白袍老將,陸遜大驚失色,領兵而逃。因為他遇到了常勝將軍——常山趙子龍!

在劉備準備攻打吳國之前,趙雲勸阻過劉備,他說:“代漢的是曹魏,不是東吳,我們應該和曹魏死磕,進攻關中,在黃河、渭河一線對抗魏國,我們是正統的漢室,一旦進攻中原,那裡的老百姓會熱烈歡迎我們,滅掉魏國之後,吳國自然不戰而降,想怎麼報仇,怎麼報仇。”

只可惜劉備當時已經聽不進任何人的勸阻,執意要滅掉東吳。

當劉備出征東吳的同時,諸葛亮早已派趙子龍率領精兵八千在江州守候,準備接應劉備。得知劉備被圍馬鞍山,趙雲率軍前來救駕。


陸遜率軍把馬鞍山團團圍住,關興、張苞奮力突圍,不能成功。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趙雲突然殺出,陸遜一看趙雲殺出,知道蜀軍援軍已到,對方兵精糧足,以逸待勞,自己狂追了七百餘里,人困馬乏,已經失去了殺死劉備的最好機會。再說,自己遠離吳國,魏軍已經蠢蠢欲動。再不撤軍,形勢危矣,於是下令撤軍。

趙子龍把劉備護送到白帝城,又跑去接應其他部隊。真可謂老當益壯,早年救劉禪,老年又救劉備。


品讀春秋001


古時候人們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反映出一個將領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軍隊沒了可以再造,但一個好的將領如果失去了可是很難找到替代者的。所以歷朝歷代對於那些優秀的將領一直推崇,一個優秀的將領可以在一場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甚至能扭轉局勢,我們就來看看在一場有名戰役中一位將領起到的關鍵作用。

關羽被殺後,劉備怒不可遏,他忘記了諸葛亮給自己的善意提醒,忘記了自己要奪取天下的宏偉目標,他當時心裡想的只是為自己的兄弟報仇。因此劉備率大量軍隊進攻東吳,東吳此前也倍感壓力,因為劉備這回是玩了命要來,能不能抵擋住還得另說。

但因為天氣上的便利,整個蜀軍將士不適應東吳的氣候,所以劉備就讓將士們在樹蔭下安營紮寨,這便給了陸遜擊敗蜀軍的方法。用赤壁時相同的套路——火攻來解決蜀軍。在一把大火下,蜀軍潰不成軍,蜀國的很多優秀將領被斬殺,劉備輸得很慘。

在吳國反擊的時候,時間大約是晚上的8點,整個過程很快,劉備發現自己無力迴天,便下令撤退,準備趁夜色突圍,劉備一行人走得很快,但是被吳國的將領緊緊咬住。在這個時候,劉備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自己軍隊的兵器焚燒扔到山路上來,阻擋吳國前進。

劉備費盡了力氣總算逃到了白帝城,這個時候,吳國的將領徐勝等人準備乘勝追擊,他們想的是能借此把劉備解決掉,那無疑是最好的結果,不過陸遜在得知有一位身穿白袍的將領趕來之後,立馬打消了繼續追殺劉備的念頭。

這個身穿白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趙雲,在五虎將裡,趙雲應該是最具個人魅力和傳奇色彩的一位,在羅貫中的筆下趙雲無論是武力和個人魅力都達到了頂峰。

對於當時的陸遜來說,他害怕趙雲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趙雲本身實力出眾,長坂坡的故事想必陸遜是知道的。這次趙雲可沒有光把他自己帶來,而是帶來了近2萬的援兵,其中還包括劉備中途收攏的一部分士兵。

或許這些士兵的單人作戰能力不是很強,但在趙雲的帶領下,他們個個都是猛虎。陸遜清楚,趙雲這種出色的將領能對一支軍隊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力,而且趙雲當時帥援軍已經等候多時,以逸待勞跟他們作戰,可能會讓自己身陷於不利之處。

其次,當時吳國和蜀國之間發生爭鬥,魏國不是什麼都沒做,他們在靜靜注視著兩國戰爭的動向,準備藉此良機去撈取屬於自己的利益。而魏國瞄中的正是荊州,荊州的戰略意義在此不過多贅述,此地堪稱是三國最重要的戰略根據地。

當時的曹丕在劉備失敗以後選擇了率軍討伐荊州,陸遜得此消息以後,立馬讓軍隊轉到荊州防守。而當時孫權也害怕劉備跟曹丕聯合起來,畢竟這三個國家之間永遠沒有永恆的同盟關係,只有永恆的利益。吳國剛得罪了蜀國,蜀國為什麼不能轉過來跟魏國聯合來對付自己呢?

早在劉備出征之前,他就留了一手後路,便是讓趙雲做好後勤準備工作,劉備這麼做有著深刻的意義,因為在當時的幾位將領裡,除了張飛以外,趙雲是最受劉備信任的,將後勤這種重要的工作交給趙雲來做,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而趙雲很好地完成了劉備交給他的任務,也再次證明了自己是一位可信賴並且優秀的武將。趙雲這一生幫助了劉備很多次,無論是長坂坡將劉禪救出,還是這一次撤退為劉備打掩護,趙雲都做的無可挑剔,他也無愧於歷史名將這一稱號。

只不過對於劉備來說,他非但沒能幫助自己的兄弟報仇,反而損失了大量的軍隊,自己也一病不起。如果他當時能冷靜下來聽諸葛亮的建議,日後尋找機會再為關羽報仇,是不是結果會不一樣呢?我們不得而知,這就是歷史的有趣之處了。


貓眼觀史


這個白袍老將陸遜認識,他叫趙雲!當時趙雲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帶了一支9000多人的生力軍。這一支部隊嚴陣以待,以逸待勞,陸遜選擇撤退是對的。

陸遜有建立完整的情報網,對於蜀軍的佈防是清清楚楚,在劉備征討東吳之前張飛被殺,張飛的部隊缺大將,於是劉備就把趙雲調過去擔任主帥重整部隊(趙雲資歷夠),這是趙雲沒有參戰夷陵的主因。

本身張飛的部隊就是蜀漢的最精銳部隊之一,一直以來都是蜀漢的先鋒,蜀漢最好的人員跟裝備都是優先供應這支部隊,所以這支部隊戰鬥力是非常強的。這支部隊在趙雲的整訓下休整了將近一年,屬於神來殺神佛來殺佛的狀態。所以當陸遜看到趙雲的時候就知道他的部隊到了。

陸遜的部隊雖然也不差,但是這支部隊已經跟劉備打了一年仗了,建制因為士兵傷亡被壓縮很多;而最關鍵的是,夷陵山地700裡,陸遜的部隊已經連續追擊了700裡了,從士卒的體能跟精力上已經達到了極限,假如跟趙雲的生力軍遭遇的話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優己


劉備夷陵戰敗,關興、張苞二將護衛劉備撤退。陸遜派大將朱然前去追擊,朱然在江邊陳兵列陣截住了劉備退路。

劉備身邊只有殘兵敗將,無力迎戰朱然,陷入絕境。劉備仰天長嘆“奈何天絕漢祚矣!”話音未落,忽然從斜刺殺出一支奇兵,為首將領身著白袍,手持龍膽亮銀槍,大喊

“吾乃常山趙子龍,吳狗休傷陛下!”

朱然挺槍來戰,交馬只一合便被刺於馬下,吳兵見狀潰散而去。劉備之圍遂解,趙雲護衛劉備往江州去了。原來趙雲率白毦兵駐守江州,見夷陵處火光沖天,恐劉備有失,便引軍前來接應。

話說潰兵回報陸遜,說朱然被趙雲斬了。陸遜大驚“義封休矣!”急命眾將全速追擊,休得放走劉備。正在行軍途中,探馬來報說前面有一白袍將軍擋在山口去處,旗上寫著

“漢虎威將軍、江州都督趙雲”

陸遜遠遠望去,只見前處旌旗招展,趙雲身著白袍威風凜凜,山口有煙塵四起。陸遜暗想,早聞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渾身是膽,今觀之甚為雄壯。又先前一槍刺朱然於馬下,趙雲士氣正旺,而吳軍夜戰行軍,人困馬乏,不可力戰。

於是陸遜下令全軍後撤,於險要處安營紮寨。趙雲見吳軍後撤,便徐徐撤回,追劉備去了。

以上是我自己照演義劇情發揮的,大家樂呵樂呵就行。實際上在正史中,陸遜和趙雲並未有過照面。

夷陵之戰時,趙雲力勸劉備不可東征,但劉備不聽,讓趙雲率軍都督江州,以為後備。聽聞劉備夷陵戰敗,趙雲便率軍從江州東行,救援劉備。走到永安的時候,趙雲和劉備匯合,在這裡彙集潰兵。

永安易守難攻,又有趙雲助陣,而潰散之兵逐漸匯合,有數萬之眾。再加上曹魏在北方蠢蠢欲動,為避免腹背受敵、兩線作戰所以陸遜見狀便退兵了。


石頭說歷史


陸遜追殺劉備,這在《三國演義》講夷陵之戰的那一回裡曾有過這一場景,這裡我先來為大家大致講述下當時的情節是如何的。

當時夷陵之戰劉備大敗,吳軍想乘此機會抓住劉備,於是率大軍追殺劉備。劉備在逃亡時被吳將朱然率軍截住了去路,而此時後面又有陸遜的大軍追來。劉備進退兩難,陷入絕境,甚至還說出了“吾命休矣”這種話。

在劉備這生死存亡之際,奇蹟出現了,趙雲自江州率軍奮勇衝殺而至,相當及時趕來了。而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朱然則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接著趙雲殺散了吳兵,救出劉備,往白帝城方向而走。

所以這白袍老將大致就是趙雲了。至於為何陸遜見到趙雲就要跑?我們這裡只能從演義角度來分析,畢竟這只是演義裡有的說法。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演義中的趙雲太勇猛了,名氣相當大,當時世人都是很忌憚趙雲的,陸遜也不例外,畢竟單騎闖入曹營七進七出救出少阿斗的事蹟當時無人不知曉。

趙雲當時雖年齡已經比較大了,但威懾力依舊還在,有趙雲在此,誰敢輕易再前進呢?趙雲就是三國演義裡的一個bug。

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可以輕易闖入敵人陣中取人首級,若此時再不撤退,估計被殺的就是陸遜自己的。像朱然當時沒有立馬撤退,就被趙雲簡單一回合給殺了,所以當時陸遜撤退還是有先見之明的。

當時的趙雲率援軍趕來,氣勢洶洶,陸遜軍追殺劉備殘軍多日也已疲勞,不敢與其相爭,而是先撤退避其鋒芒,在此後再做打算。在後來陸遜將兵合於一處,依舊向西繼續追殺劉備,直到遇到諸葛亮設下的八陣圖,之後才退去。



其實羅貫中老先生在演義裡還是相當為趙雲加戲的,不僅在相當危險的絕境中救了劉備一命,還一招殺死了朱然。要知道正史裡的朱然可是東吳名將,官至大司馬,吳國後期頂樑柱,居然這樣被演義設計讓趙雲殺了。

演義這樣做,最主要的是為了突出趙雲的勇猛,所以陸遜當時撤退的主要原因也應該是忌憚趙雲勇猛,先撤避其鋒芒。

當然這只是演義中的說法,正史並非如此,當時趙雲也並沒有救劉備,陸遜也沒有親自追殺劉備。



當時追殺劉備的是吳國大將孫桓所率的大軍,不過劉備還真的幾乎被擒,幸好讓士兵將物資堵塞山道,才擺脫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劉備這應該是算急中生智的自救。

趙雲是後來才到的援軍,在劉備已經逃至永安後趕來的,由於劉備坐鎮永安收拾殘兵加上趙雲趕到的援兵,讓永安的城防力量達到了兩萬餘人,陸遜想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的機會沒有了,而這個時候曹丕又在東吳邊境鬼鬼祟祟,於是陸遜最終才撤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