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鄉家庭的薰陶到名師的悉心指教,造就篆書大家陳靖的成才之路

陳靖說孔孟之鄉濟寧是中華儒家文化的發祥地,更是書法藝術的寶庫,自北宋以來,學者著錄、闡釋濟寧漢碑的文獻不下數十種。濟寧漢碑作為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進行了保護,象一顆顆明珠在濟寧這塊具有豐厚人文積澱的沃土上熠熠閃光。

從故鄉家庭的薰陶到名師的悉心指教,造就篆書大家陳靖的成才之路

陳靖 網絡圖片

現藏於曲阜孔廟的西漢《北陛刻石》《五鳳刻石》,濟寧博物館的《穰盜刻石》所刻文字是一種古拙質樸、帶有濃厚篆意的古隸,向我們展示漢字由篆入隸的發端;《乙瑛碑》《禮器碑》《史晨碑》等風格各異,卻都是隸書成熟時期的代表,歷代被視作學寫隸書的典範。

從故鄉家庭的薰陶到名師的悉心指教,造就篆書大家陳靖的成才之路

陳靖書法作品

新近在濟寧市北郊蕭王莊發掘的東漢任城孝王墓,地宮壁石所刻隸字,向我們展現了區別於正規碑版隸書風格的漢代民間書法的獨特風貌,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水平。在如此豐厚的文化土壤滋養之下,濟寧有著非常好的書法氛圍。

從故鄉家庭的薰陶到名師的悉心指教,造就篆書大家陳靖的成才之路

陳靖書畫作品

陳靖五六歲在父親的“逼迫”下開始描紅,那時他對書法的感覺是厭煩大於興趣,似乎它奪去了很多遊戲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擬或是出於文化土壤的滋養、父輩的遺傳、還是一種習慣?陳靖對書法的興趣越來越濃。九十年代初有幸拜在書法篆刻家範正紅先生門下,受先生悉心教導,扣響了書法殿堂的大門,從此真正結緣了書法藝術世界。

從故鄉家庭的薰陶到名師的悉心指教,造就篆書大家陳靖的成才之路

陳靖書法作品

2005年,陳靖又考取了山東藝術學院首屆藝術碩士,在於明詮導師的教誨下,對創作與理論有進一步進行了學習梳理。留校任教後,與學生們的朝夕相處,站在講臺上他感到有一種莫名的激動,更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落在了肩上。與學生們一道解讀經典、體悟傳統、滌慮修身,讓學生在系統學習中汲取傳統營養,擺正做人與從藝的關係,傳承書道成為了我新的人生目標。

從故鄉家庭的薰陶到名師的悉心指教,造就篆書大家陳靖的成才之路

陳靖書法篆刻作品

學書治印,路途一直比較平坦,家庭的支持,嚴師的諄諄教導,於而立之年小有成績。在一種平穩的心態下,藝術的創作也就順著自己原始情感自然地延續而循序漸進,沒有太多生存的焦慮或理想的幻滅。

從故鄉家庭的薰陶到名師的悉心指教,造就篆書大家陳靖的成才之路

陳靖書畫作品

加之受到眾多老師、前輩教導和藝術觀的薰陶,不斷培育、鞏固了陳靖的藝術主張――道法自然。也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隨著鑽之彌深,逾加感到習書乃寂寞之道,艱難的跋涉還在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