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楊 瓊

劉質堅,廣東臺山人,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和踐行者。兒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軍人和書畫藝術家,前者可以鍛鍊體魄,後者能夠滋養靈魂,一外一內,正好完善身心人格的塑造。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可以說劉質堅是幸運而幸福的,成為一名軍人的夢想已經實現,並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退伍;成為一名書畫家的夢想也已經實現,但他這個夢想還沒有結束,而且還在繼續。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發揚傳統文化,讓書畫藝術紮根鄉村,讓更多的書畫志願者加入支持中國書畫傳承的行列,讓藝術教育從中國文化的最底層開始,是劉質堅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理想。這個理想不“高”、不“大”,也不“上”,卻很實在、很接地氣。和他一樣純粹的是他的作品。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二十四氣節圖》《秋菊圖》《白菜蘿蔔圖》,等等,小巧的構圖,濃淡相間的筆墨,沒有情緒的泛濫,沒有技巧的彰顯,自有一種自然的趣味浮現其間。眾所周知,文化是藝術創作的基石。中國文化在本質上體現的是一種“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的價值取向模式。在這樣的文化觀念中,書畫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特殊的藝術樣式,其目的和意義不是為了創作多少物質財富或技術產品,而是藝術家對自我身心人格的修養和完善的過程,在此意義上,“藝術創造價值”的觀念不僅不是唯一的,甚至是次要的。古訓有云:“太上有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德行(涵養)本位是中國文化有別於其他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它亦是中國文化承傳發展的內在動力。近近世以降,對藝術的功能的認識更多集中在審美愉悅和抒寫性情上,而弱化了藝術作為教育人性和認識事物所應具有的性格,當代藝術更是走到了“為所欲為”的功利性的境地,於今日之藝術而言不乏種種極端之表現;於中國藝術之承傳而言,已是走入旁門左道。劉質堅的藝術創作及其藝術活動,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藝術在教育和認識功能上的迴光返照,儘管這一束“光”顯得是多麼的暗淡,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有千千萬萬的藝術家像劉質堅這樣,熱衷於普及藝術教育和公益事業,則風景那邊獨好的情況將得到很好的改觀。一段時間來,我相繼欣賞了劉質堅鄉村系列畫展中的諸多“小”作品,感覺頗有趣味。這些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為對象進行“造型”,以認識事物、傳遞民俗文化之信息為創作之指向。除了梅、蘭、菊、竹四君子以及牡丹、荷花等常見的題材外,枇杷、花生、荔枝等亦成為劉質堅的座上客。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如果說學《詩》可以更好地言語的話,那麼讀畫就是更好地讓人辨象——劉質堅的創作就有這種功能。現試舉一二作品,談談劉質堅的創作。二十四節氣圖是劉質堅常畫的作品,至少我認識他的這幾年都在畫。常言道:藝術創作不是在表現什麼,而是如何表現。所以儘管每年都在重複畫二十四節氣圖,但年年都不一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也。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的情緒不同,創作出來的作品即便題材相同、形式相似,但情緒、審美、趣味亦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欣賞劉質堅的二十四節氣圖,就能直觀地告訴我們每個節氣對應的是那些植物和花期,劉質堅的作品很好地詮釋了圖畫最原始亦是最本質的功能——認識功能。有一則童謠是這麼唱的: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裡裝,三月桃花紅十里,四月薔薇靠短牆,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梔子頭上戴,八月丹桂滿枝黃,九月菊花初開放,十月芙蓉正上妝,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臘梅雪裡香。《二十四節氣圖》正與此對應。枇杷,一個富於詩意的名字,因葉子酷似中國古典樂器琵琶而得名,是中國東南部最常見的水果。枇杷果形狀可愛,味道鮮美,我亦是很喜歡吃的。在劉質堅創作的二十四節氣圖中,就有幾幅是畫枇杷的。其中就有我下面要簡單描述的這一幅。今今年初夏,我正在和三五好友喝茶閒聊,手機突然收到一條信息——是劉質堅發來一幅他剛完成的作品。坦誠地說,對著這幅小畫時我是有點小激動的。初一看,正四方形的構圖既不特別亦不大眾,但樹幹、枝葉和果實之間的分佈很是巧妙,慢慢細品給人一種不一般的感受。和劉質堅諸多作品不一樣的是,這幅小畫上沒有題寫詩句,只有簡單的簽名與一方鈐印,或許是因為畫面幾乎“飽滿”了的緣故罷。對於這樣一幅小畫,我是多看了好幾回的,亦是比較喜歡的。整個畫面結構疏密得體,用墨簡淡,設色素雅,右下角不經意間留出來的白使整個畫面充滿靈氣,可以說是不著筆墨之關鍵處。宋人戴敏有“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的詩句,如果把酒換成茶,不正契合我此刻的情與景嗎?沒有對象的東西總是比較虛的,文學如此,藝術亦是如此。繪畫為什麼要講造型,造型的本質是什麼?估計很多畫家都還沒弄清楚。本質上說,造型就是塑造自然(對象)之形象,換句話說繪畫就是為自然塑造形象。德國著名哲學家卡西爾曾說:“科學是發現自然的法則,藝術則是呈現自然的形象。”可見,形象是藝術的生命,沒有形象,藝術就不再是藝術,而有可能是商品或者其他別的什麼東西。當然,藝術的形象不僅僅是具體的物象,亦不僅僅是抽象的心象,而是物象與心象碰撞進而融合而成的“形象”。藝術家的秉性、情緒、氣質乃至創作狀態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形象”的趨向。故藝術是創造、表現,而不是描摹、再現,更不是破壞和推倒重來。劉質堅的創作因為其側重於傳遞審美認識,故他的作品可以說傾向於在再現中表現、在紀實中抒情的一類。有時再現的成分多一些,有時表現的成分多一些,或許與藝術家創作的情緒狀態無不關係。如剛完成的扇面作品《小暑》(又名《蟬鳴福中樂》)就相對寫意一些。除了那隻蟬的形象較為“逼真”外,瓜藤、瓜葉、瓜實、瓜須……,皆是些大意罷了。整個畫面簡淡而抒情,似乎在平靜地敘述著這個夏天發生的故事。這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正是劉質堅日常生活的寫照。毫無疑義,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能成為藝術上的“傑出者”或“優秀者”,衡量一個藝術家是否成功,我認為除了要看他的作品,還要看他為社會做了什麼。前者講的是藝術作品的生成(在該領域)所具有的積極作用和啟發意義,後者強調的是藝術家所踐行的價值觀是否具有正能量。相對而言,我認為劉質堅的藝術人生屬於後者。劉質堅作為一名藝術家,真正把藝術融入了生活。近年,他創辦了個人的鄉村書畫館,多次把展覽搬到鄉村辦,並不定期免費為基層書畫愛好者授課,為福利院、孤兒院義賣籌款。在藝術追求功利至大化原則的今天,需要更多像劉質堅這樣志願於基層藝術啟蒙的藝術家,則國民的藝術素養之提高將指日可待。或或許劉質堅的作品整體上來說還稱不上優秀,諸多方面還有待提高,但能夠把藝術當做一種態度,當做一種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感受藝術,傳播藝術,在藝術中體驗生活,表現生活;讓藝術遵循自己的內心,服務社會,啟發人性;無疑是從事書畫藝術的一種智慧,亦是難能可貴的。劉質堅一直在堅持著這樣一種藝術和人生的態度!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藝術與生活一一劉質堅的“小”理想


楊瓊,藝術評論家、詩人,《中國瓊美術報》“新聞時評”欄目特約批評家,四川省華僑書畫院特聘藝術理論研究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瓊,藝術評論家、詩人,《中國瓊美術報》“新聞時評”欄目特約批評家,四川省華僑書畫院特聘藝術理論研究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