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对联要练什么字体比较好?

嘟嘟是嘟嘟


对联也是书法创作一种形式,楷行隶篆草体皆可创作,但要想写好,的确需要下一番工夫







刘绍民书画


我是赤峰人,常年生活在塞外草原边陲小镇。一九六六年当我高中毕业正准备高考时搞起了"文化大革命",高校不再招生,不久我回乡务农。当时在农村我是文化程度最高的,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远近的乡亲们都来找我写对联,一来二去,几十年过去了,我是用农民和机关的纸练成了一个"写字匠",也对各种对联应用什么体有一点体会。

红联,结婚的对联、开业等喜事的对联,包括春联写什么字体都可以。一是要看主人喜好什么字。二是在主人同样喜好的几种字中选择你最拿手的字。我的感觉是尽量别写篆字和狂草,主要是大家不认识,而以隶行楷为好。

白事也是喜事,但这种喜事人们往往高兴不起来。所以为了衬托悲哀严肃的氛围,最好用行楷。

总之,写红白喜事的对联首先要考虑气氛,其次是在可以应用的书体中选择自己擅长的书体。我写红事包括春联一般用隶书和行书,而白事的对联则常用行楷。


76651703812笑抒心语


我认为写春联楷书、行楷、隶书比较好。





南湖墨客


对联又叫楹联,什么是楹联呢?

古代殿堂、庙宇及院子屋前大多有两根插廊柱子,叫"楹″,人们贴对联时,常常贴在这对称的楹柱上,所以称之为楹联。在许多名胜古迹的楹柱上,也能看见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们写的楹联。

对联起源于桃符,一千多年前,孟昶在"桃符板″上写的中国最早的春联。上联是:新年纳余庆。下联是:佳节号长春。

最难对的对联有:

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

("锡壶″、"西湖″、"惜乎″谐音相同,意思不同。)

二,上联:烟锁池塘柳。

(五个字的偏旁分别是金、木、水、火、土。)

写对联练什么字体比较好?

练颜体楷书或行书是比较好的选择之一,因为颜真卿字体雄厚,大气磅礴,远观视觉效果好,另外厚重朴拙的隶书也是比较好的选择之一。不管选何字体,因为写对联时字较大,笔画要往厚重里写,结字须紧密,空间布白要黑多红少。

春联集锦:

一,春满乾坤来瑞鹤,花开锦绣照青松。

(春意盎然)

二,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鸿福步步高升。

(好事临门)

三,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财源顺意来。

(财源广进)

四,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财源滚滚)

五,爆竹四起接五福,梅花一枝报三春。

(五福临门)

六,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

(辞旧迎新)

七,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吉祥如意)

八,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喜事进门)

九,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吉祥如意)

十,迎新春千般如意,贺佳节万事顺心。

(迎春接福)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颜体行书集字对联,由笔者书写,谢谢指正。)








神韵轩书法


我认为对联应该写行书,这样人们容易看懂,特别是没练过书法的,更喜欢,如果写楷书,也可以,但太古板,不及行书有韵味,草书太潦草,有很多人不会认,所以每年我都是写行书对联,楷书和草书很少写,下面的对联是我帮客户写的,写的不好,请指正[祈祷][祈祷]











军华书法


写对联大部分用行书,用隶书、楷书较少,用篆书、草书更少。

来两幅





时闲墨飘坊


愚以为,除草书和篆书不太适合外,其他字体都比较适合。最适合的当数行书,不仅流畅易认,最受大众欢迎,而且写起来快,大大节省书法人的时间。









四为堂主人


写春联适宜的字体,普遍共识是:首选行书。因为行书书写速度较快,大众易于辨识。

当然,楷书未尝不可,只是费时间,数量受限。

此外,在我的书写实践中,楷书行书或行书草书混用,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老斯絮语


书写对联十有八九都是用行书写成!

原因很简单,不是给主人看,也不是给书法爱好者看,而是给邻居看,给客人看,给来去匆匆却多如牛毛的过路人看的。各色人等受教育程度参差,文化水平各异,写篆书草书,没几个人看得懂,写楷书、隶书要求书写的人书法水平稳定发挥,不光费时间,更容易浪费红纸,而且楷书隶书看上去规规矩矩,常人会觉得死板无趣,与春节热闹欢快的气氛严重不符。



只有行书,大家都能愉快地通读下来,不至于读到一半卡住了,失了面子,而且大家还可以品头论足,充分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对联文化,实在是妙事一件!



另外,过年的时候一般都会有许多市井书法家,生活不易,趁着节日买书艺挣几个钱花,当然也有义务劳动的。求写对联的人很多,书家根本没有时间写楷书隶书篆书,只有行书或行草,写得快,日子也就好过些。



回答就写这么多了,随文多付上了几幅对联,哪一幅最差,就是我自己写的,嘿嘿!





永书101


写对联,练行书最为恰当。

行书是对联最恰当的字体。从体态上看,行书用笔生动活泼,这一点与节日喜庆的氛围十分吻合。从书写效果看,行书雅俗共赏,无论是文化底蕴较浅的小学生,还是文化积淀深厚的学者,都对行书喜闻乐见。简单品尝者,只觉得这个字写得好看,足矣;仔细把玩者,在这红黑对立的世界游走一番,也能找到许多乐趣。行书也为书法家创作大量的对联提供便利。行书书写速度快,一个上午就能创作上百幅对联作品,从而保障了千家万户的对联需求。

用草书写对联不好。书法家固然可以龙飞凤舞一番,但如果许多人都不认识,品读的情趣就会大打折扣。这很尴尬,当大家都说:“字写得不错,就是一个也不认识。”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呢?所以,草书是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不是普通大众都能欣赏的,不宜用作对联。同样,篆书也是大家不熟悉的字体,作为对联也是勉为其难了。

用楷书和隶书写对联也可以,但效果不如行书。楷隶笔法严谨,点画分明,给人一种十分庄严正规的感觉,这一点与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稍显别扭。书写楷书和隶书耗费时间较多,对于书法家来说,一两幅尚能应付,要为千家万户提供作品就有点困难。

总结:这里没有绝对,并不是说草书不能用于对联,也并不是说行书就是对联的王者。一幅好的对联,应该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是一件众人啧啧称道的艺术品。另一方面,恰当的对联也与对联使用者的喜好有关,与单位或家庭的身份特点有关。一句话,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