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被WHO定義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們的影響

這是WHO宣佈的第六起,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前面五次是: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

2014年的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

2014年西非埃博拉;

2016年巴西塞卡;

2018年的剛果埃博拉。

這是第六次。

有人說,怎麼沒有SARS,沒有很正常,因為《國際衛生條例》是2005年設立,SARS是2003年 。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表示,對中國有信心,但是鑑於其它國家未必有這麼好的組織管理能力,所以,還是要列入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其實到27號為止,世衛已經表示,我們面臨的疫情風險為“非常高”,而對全球構成的風險級別為“高”。

這和此前譚德賽的表示不一樣。

他說,他對於此前本週評估新型冠狀病毒風險為“中”,深感後悔,他已經多次強調,風險等級應該為高風險。

但是你也要注意,我們沒有被定義為疫區,定義不定義為疫區是很大的差別。

主要體現在出口貿易上。

我們的讀者裡,好些是做海外貿易的,這些人也不需要我提醒,因為消息面是他們先告訴我,他們比我更緊張這件事。

那麼對於大多數人的影響來說,主要體現在旅遊,出國和經濟。

其實譚德賽已經宣佈了七條建議。

第一條就是不建議對我們限制貿易和旅行。

但具體怎麼做,要看各個國家。

對經濟的影響其實很有限,有很多人說什麼一再推遲開工,會不會影響小企業。

這種話,我也沒法反駁。

如果你讓我表達個人意見,我真的覺得,那都不是事兒。

啥事兒都沒有命重要。

我們已經是無可取代的巨無霸的經濟體了,市場基本面不會改變,即便有些小波動。

股市上的小波動就像市場情緒,它會來就會走。

第一季度,你肯定別想股市能有什麼大行情,對一季度的影響是一定會有的。

但就像03年一樣,到了全年,這個影響恐怕未見得能有多大。

當然,前提是,疫情要迅速控制住。

所以我們反覆提醒讀者待家裡,待家裡。

你說上班,還可以考慮能不能遠程辦公,你說那些不重要,不緊急,彼此非要去街上浪一圈,或者串門走親戚,這種事真的能免則免。

還有人問,是否是陰謀,是老美搞的云云 。

這種陰謀論,我從來不相信。

不至於,在病毒面前,全球是一體的,病毒是人類的敵人不是哪一國的敵人。

人與人一定會接觸,早已沒有國界。

你別看老美醫學發達,他們的組織管理或者說隔離能力,極其落後。

別說10天建個醫院,你在美國,10天能讓人家上門給你把網絡線路修好,都是奇蹟。

所以這種事情,沒人會玩火,玩火是要自焚的。

我們要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就是撲滅疫情。

要撲滅疫情,就要待家裡,配合ZF,儘快撲滅,儘快復工,對經濟,乃至對個人的影響才會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